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李知 陈素红 +1 位作者 缪飞 许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丙酸杆菌混悬液建立痤疮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痤疮组、姜黄素低(姜黄素-L,50 mg/kg姜黄素)、中(姜黄素-M,100 mg/kg姜黄素)、...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痤疮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丙酸杆菌混悬液建立痤疮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痤疮组、姜黄素低(姜黄素-L,50 mg/kg姜黄素)、中(姜黄素-M,100 mg/kg姜黄素)、高剂量(姜黄素-H,150 mg/kg姜黄素)组以及姜黄素-H+JAK2/STAT3通路激活剂-colivelin组(150 mg/kg姜黄素+1.0 mg/kg colivelin),并以健康小鼠为对照组,干预结束后,对小鼠进行皮损评分;眼眶取血,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以及Th17、Treg细胞比例;HE检测耳廓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耳廓组织中p-JAK2、p-STAT3、JAK2、STAT3、Treg转录因子-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及Th17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痤疮组病理损伤严重,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升高,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痤疮组相比,姜黄素-L、姜黄素-M、姜黄素-H组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降低,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姜黄素-H组相比,姜黄素-H+colivelin组皮损及病理评分、IL-6水平、Th17细胞比例、p-JAK2/JAK2、p-STAT3/STAT3、RORγt表达显著升高,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痤疮小鼠中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痤疮 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项平 周鋆 +1 位作者 方颖 季大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及与非老年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34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非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及与非老年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34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非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68例,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68.54±7.16)岁;非老年组281例,男性150例,女性131例,年龄(42.38±10.88)岁。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泻、腹痛和便血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情轻度患者占60.3%,较非老年组多(P<0.05)。内镜下老年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以直肠、直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多见,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上老年组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但异型增生发生率较高,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表现 结肠镜检查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乐 朱浩 +3 位作者 张金源 方洪伟 郑拥军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8-206,共9页
目的:目前临床仍旧缺乏针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治疗方案。我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UG-PRF)能否安全有效地缓解跟痛症。方法:这项研究比较UG-PRF组与假手术组治疗100例跟痛症病人。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足部健康状态问卷量表(FH... 目的:目前临床仍旧缺乏针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治疗方案。我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UG-PRF)能否安全有效地缓解跟痛症。方法:这项研究比较UG-PRF组与假手术组治疗100例跟痛症病人。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足部健康状态问卷量表(FHSQ-疼痛评分)和"第一步"疼痛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测量(VAS-"第一步"疼痛)。次要评价指标包括:FHSQ-足部功能和足部健康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来进行评估。分别在治疗后的第3和6个月评估相关结果。结果:随访中,两组比较,UG-PRF组在3或6个月时,具有更高的FHSQ-疼痛评分[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了20.0(P<0.0001)和17.9(P=0.001)],且具有更低的VAS-"第一步"疼痛评分[分别为26.1(P<0.0001)和14.3(P=0.01)]。术后第3和第6个月时,UG-PRF组比假手术组,有更高的FHSQ足功能评分和足部健康评分(P<0.05)。且假手术组的SF-36得分为10.8(P=0.042)和10.4(P=0.044),均低于UG-PRF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UG-PRF)能够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跟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触发点 脉冲射频 超声引导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隽 陈悦 +4 位作者 朱绫琳 庞芸 陈林 詹嘉 柴启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AVS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患者、45条下肢曲张静脉进行传统矢状面横切、纵切扫查和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扫描,获得容积成像信息,观察并重点对表皮冠状面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自...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AVS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患者、45条下肢曲张静脉进行传统矢状面横切、纵切扫查和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扫描,获得容积成像信息,观察并重点对表皮冠状面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自动容积断层扫描显示45条曲张下肢静脉中,35条为单纯静脉曲张,7条合并瘤样扩张,5条伴有节段性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条同时伴瘤样扩张和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均在AVSS表皮冠状面成像上清晰显示。AVSS纡曲静脉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P<0.001)。结论超声AVSS可以整体直观评估下肢静脉的发病情况,结合传统彩色超声判断静脉瓣功能可为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 被引量:59
5
作者 廖二元 徐苓 +21 位作者 朱汉民 夏维波 章振林 余卫 林华 金小岚 王以朋 付勤 刘建民 朱梅 吴文 李玉坤 李明全 沈霖 陈林 陈德才 林建华 侯建明 唐海 徐又佳 程晓光 袁凌青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大部分患者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直至出现脆性骨折,最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诊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初次骨折的发生或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1-2]。
关键词 疗效监测 评估专家 骨质疏松 特异性症状 脆性骨折 骨折风险 骨密度 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量丢失 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皮肤消毒剂消毒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红薇 于志臻 任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求方便、实用、高效的皮肤消毒剂,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用复合碘、聚维酮碘、碘酊、洗必泰+碘不含醇等4种含碘消毒剂进行细菌定量杀灭试验,选4个厂家生产的四种复合碘皮肤消毒剂对志愿者进行消毒效果观察,同时对2... 目的探求方便、实用、高效的皮肤消毒剂,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用复合碘、聚维酮碘、碘酊、洗必泰+碘不含醇等4种含碘消毒剂进行细菌定量杀灭试验,选4个厂家生产的四种复合碘皮肤消毒剂对志愿者进行消毒效果观察,同时对2种含碘消毒湿棉签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消毒效果显示安尔碘杀灭率为100%;含醇消毒剂均在25 s内干燥;2种含碘消毒湿棉签出厂有效碘含量均超过0.2%,经常温6个月存放和54℃热贮存后有效碘含量均开始下降。结论合理使用皮肤消毒剂,对保障患者健康,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其中,洗必泰碘醇是目前临床用于皮肤消毒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消毒剂 消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影像诊断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国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1 影像诊断在肺癌普查方法上的进展 肺癌是我国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造成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无症状而难以发现。发现早期肺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肺癌普查。影像学的肺癌普查方法之一是X线胸片及痰细胞学检查... 1 影像诊断在肺癌普查方法上的进展 肺癌是我国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造成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无症状而难以发现。发现早期肺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肺癌普查。影像学的肺癌普查方法之一是X线胸片及痰细胞学检查;另一个是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普查、分子肿瘤学及免疫组织生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影像诊断学 低剂量螺旋CT 痰细胞学检查 高死亡率 分子肿瘤学 肺癌普查 X线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贞 吴金球 孙滨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37-40,5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频胸壁振荡(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HFCWO)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呼吸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时间及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及OI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SaO_2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5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相比,HFCWO治疗可短期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耐受时间,缩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胸壁振荡 老年腹部术后患者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在促进学科规范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佩君 郑洁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446,共2页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上海市卫生局为保证这一核心工作的落实,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各条行业质量管理,到目前为止,先后成立了34个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是其中之一,它起到...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上海市卫生局为保证这一核心工作的落实,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各条行业质量管理,到目前为止,先后成立了34个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是其中之一,它起到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规范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中心 规范医疗服务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市卫生局 医院工作 专家作用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14答案:心脏淀粉样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世华 张国桢(点评)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4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病例资料 心脏淀粉样变 诊断 进行性加重 双下肢浮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蓓 段吉茸 +7 位作者 袁春兰 杨建宏 王姣锋 阮清伟 韩朝 保志军 陈洁 张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基层医疗单位大范围快速检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某社区399例老年人进行2步纯音听力筛查(即用0.5 kHz、47 dB HL和2 kHz、42 dB HL两个固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分... 目的探索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基层医疗单位大范围快速检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某社区399例老年人进行2步纯音听力筛查(即用0.5 kHz、47 dB HL和2 kHz、42 dB HL两个固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分2步测听)及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 screening scale,CHHIE-S)调查,分析筛查出的老年听障者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分布,以及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量表得分的关系,并与既往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2步纯音听力筛查对本组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筛出率为29.82%(119/399),除去敏感度误差后,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用传统标准纯音测听检测社区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分别为39.32%和39.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P=0.594);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老年人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3),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与文献[年龄χ^(2)=21.89,CI-1.8~19.1;男(34.8%),女(20.5%),CI-0.60~1.23]报道一致;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得分显著相关(r=0.218,P<0.001),支持2步纯音听力筛查的内敛效度,与文献报道一致(r=0.392,P<0.001)。结论在具备基本测听设备的条件下,将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用于常规老年人体检中,可以成为一种科学的、有潜力的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老年人听力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决策树智能算法 2步纯音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丰有燕 权宏磊 郑洁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4-759,共6页
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治疗组加用可变优先级... 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治疗组加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双任务计时起立-行走测试(dual-task timed up and go test,DTUGT)、双任务成本(dual-task effect,DTE)、跌倒风险测试(fall risk test,FRT)评定两组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左、向右、向前左、向前右指标、TUGT、DTUGT、DTE、FRT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稳定极限测试中的向前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前指标,DTUGT、DTE、FRT得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双任务 可变优先级 平衡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序列在脑白质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李秋菊 魏文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20-222,共3页
脑白质病变(WML)是老年人脑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引起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WML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预测因素,且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 脑白质病变(WML)是老年人脑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引起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WML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预测因素,且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少突神经胶质 认知障碍 痴呆 自旋标记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晓霞 李铭 +2 位作者 金倞 赵伟 孙英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 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则采用交叉入组方式)。增强方案A:对比剂注射后32 s行动脉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对比剂注射后60 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耻骨联合。方案B:对比剂注射后32 s行动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紧接着完成胸部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 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方案A、B的延迟期扫描均开始于对比剂注射后120 s,扫描范围均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客观评价(主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CT值和辐射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主观评价(对比剂伪影,纵隔淋巴结及腹盆腔各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判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方案B的胸部血管强化较方案A更高(P均<0.001),腹主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方案B,方案A形成的对比剂硬化伪影较轻、对淋巴结、肿瘤和胸膜病变显示效果更好(P均<0.001)。两方案间的腹盆腔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评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方案B的辐射剂量较方案A更大(P<0.001)。结论:对于胸腹盆腔联合增强CT扫描,对比剂注射后60 s的胸部扫描方案较32 s后动脉期扫描可更好的显示淋巴结及胸膜病变,同时减少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方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胸膜侵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