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频胸壁振荡(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HFCWO)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呼吸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时间及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及OI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SaO_2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5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相比,HFCWO治疗可短期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耐受时间,缩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基层医疗单位大范围快速检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某社区399例老年人进行2步纯音听力筛查(即用0.5 kHz、47 dB HL和2 kHz、42 dB HL两个固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分...目的探索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基层医疗单位大范围快速检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某社区399例老年人进行2步纯音听力筛查(即用0.5 kHz、47 dB HL和2 kHz、42 dB HL两个固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分2步测听)及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 screening scale,CHHIE-S)调查,分析筛查出的老年听障者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分布,以及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量表得分的关系,并与既往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2步纯音听力筛查对本组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筛出率为29.82%(119/399),除去敏感度误差后,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用传统标准纯音测听检测社区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分别为39.32%和39.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P=0.594);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老年人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3),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与文献[年龄χ^(2)=21.89,CI-1.8~19.1;男(34.8%),女(20.5%),CI-0.60~1.23]报道一致;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得分显著相关(r=0.218,P<0.001),支持2步纯音听力筛查的内敛效度,与文献报道一致(r=0.392,P<0.001)。结论在具备基本测听设备的条件下,将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用于常规老年人体检中,可以成为一种科学的、有潜力的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老年人听力服务模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治疗组加用可变优先级...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治疗组加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双任务计时起立-行走测试(dual-task timed up and go test,DTUGT)、双任务成本(dual-task effect,DTE)、跌倒风险测试(fall risk test,FRT)评定两组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左、向右、向前左、向前右指标、TUGT、DTUGT、DTE、FRT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稳定极限测试中的向前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前指标,DTUGT、DTE、FRT得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频胸壁振荡(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HFCWO)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呼吸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时间及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及OI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SaO_2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5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实际可耐受人工叩背或高频胸部振荡的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操作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相比,HFCWO治疗可短期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耐受时间,缩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文摘目的探索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在基层医疗单位大范围快速检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某社区399例老年人进行2步纯音听力筛查(即用0.5 kHz、47 dB HL和2 kHz、42 dB HL两个固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分2步测听)及中文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 screening scale,CHHIE-S)调查,分析筛查出的老年听障者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分布,以及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量表得分的关系,并与既往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2步纯音听力筛查对本组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筛出率为29.82%(119/399),除去敏感度误差后,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用传统标准纯音测听检测社区老年人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分别为39.32%和39.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P=0.594);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老年人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3),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与文献[年龄χ^(2)=21.89,CI-1.8~19.1;男(34.8%),女(20.5%),CI-0.60~1.23]报道一致;纯音听力筛查结果与CHHIE-S得分显著相关(r=0.218,P<0.001),支持2步纯音听力筛查的内敛效度,与文献报道一致(r=0.392,P<0.001)。结论在具备基本测听设备的条件下,将基于决策树智能算法的2步纯音听力筛查用于常规老年人体检中,可以成为一种科学的、有潜力的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老年人听力服务模式。
文摘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治疗组加用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双任务计时起立-行走测试(dual-task timed up and go test,DTUGT)、双任务成本(dual-task effect,DTE)、跌倒风险测试(fall risk test,FRT)评定两组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左、向右、向前左、向前右指标、TUGT、DTUGT、DTE、FRT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稳定极限测试中的向前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BBS,姿势稳定性平衡测试,稳定极限测试中的整体、向前指标,DTUGT、DTE、FRT得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变优先级双任务训练较固定优先级双任务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双任务表现和预防跌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