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活动空间和食物环境对居民冠心病的影响——基于病例库的上海市实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煜 丁文晴 +2 位作者 徐跃家 曹嘉添 葛均波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社区空间规划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居民的心脏健康。基于2017—2019年上海市冠心病手术病例库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究社区中活动空间和食物环境对居民患病的影响。实证表明:(1)活动空间中,运动健身等6类设施可达性与患... 社区空间规划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居民的心脏健康。基于2017—2019年上海市冠心病手术病例库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究社区中活动空间和食物环境对居民患病的影响。实证表明:(1)活动空间中,运动健身等6类设施可达性与患病率呈显著负相关;(2)食物环境中,甜品店等8类设施可达性与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便利店等两类设施可达性与患病率呈显著负相关;(3)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面搭建了CFA结构模型,清晰表征了25类社区空间要素与冠心病的数理关系和相关强度,其中,与正餐获取途径的相关性最为明显。运用CFA模型评价上海市社区环境引发居民冠心病的风险,结果呈明显空间聚集性。研究认为,应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手段,保障上述活动空间可达性和健康食品均好性,主动干预社区环境中居民患冠心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环境 活动空间 食物环境 冠心病 CFA结构模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外科术后心脏瓣周漏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文志 周达新 +1 位作者 管丽华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外科术后心脏瓣周漏(PV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中心2009~2012年行经导管试封堵的PVL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入选12例患者,包括7例主动脉瓣PVL及5例二尖瓣PVL。其中,9例男性和3例女性,平均年龄(60±...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外科术后心脏瓣周漏(PV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中心2009~2012年行经导管试封堵的PVL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入选12例患者,包括7例主动脉瓣PVL及5例二尖瓣PVL。其中,9例男性和3例女性,平均年龄(60±10)岁;9例有1个PVL,3例有2个PVL;7例PVL(最大的)为新月形,3例为椭圆形,2例为类圆形。操作成功率为83.3%,临床成功率为66.7%,10例操作成功的患者中有8例病例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提高1级以上。术后1个月,操作成功的患者PVL程度由术前平均3.1级降为1.3级(P=0.007),NYHA分级由平均2.9级降为1.8级(P=0.007),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6 mm降为52 mm(P=0.005),左房前后内径由69 mm降为60 mm(P=0.005),肺动脉收缩压由58 mm Hg降为43 mm Hg(P=0.01), NT-proBNP由1697 ng/L降至1066 ng/L(P=0.02),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25)。病例8术前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造影剂肾病,给予床旁血液透析1周,肾功能无明显改善,后出现心功能恶化,最后死亡。病例6出现溶血,及肾功能一过性损害(肌酐最高至136 mmol/L)。结论初步结果显示,经导管介入封堵外科术后PVL虽然有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成功率及效果可以接受,可以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经导管封堵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因素与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明成 黄红漫 葛均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9例(冠心病组),对照组61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N)、D二聚体、尿酸(U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FN、D二聚体、LP(a)、U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9例(冠心病组),对照组61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N)、D二聚体、尿酸(U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FN、D二聚体、LP(a)、U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5)。FN、D二聚体、Lp(a)、U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的支数、分数呈线性相关。结论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脂质代谢、高凝状态、UA代谢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干对犬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蔚 侯应龙 +4 位作者 Benjamin J Scherlag 周菁 林佳雄 宋建国 Sunny P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植入高频刺激电极,以不同电压强度刺激左右迷走交感神经干,测量心率、AH间期、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变化。结果:刺激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均可使窦性心率降低、AH间期延长、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减慢,且至0.6 V时均达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刺激电流强度的增加,窦性心率进一步下降、AH间期总体呈延长趋势、心室率总体呈减慢趋势;在同一刺激电流强度下,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强度(1.5 V)时,右侧迷走交感神经干刺激减慢窦性心率的程度显著大于左侧(P<0.01),但刺激左右两侧迷走交感神经干所引起AH间期延长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数目及心室率减慢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功能的调节属于双侧支配,其中窦房结的变时功能以右侧调节为优势,房室结的变传导功能则受双侧的均衡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窦性心率 房室传导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中的应用——附1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翠珍 周达新 +5 位作者 舒先红 管丽华 潘文志 郭克芳 巩雪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9岁,25年前因“法洛四联症”于本院行外科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无殊。2013年6月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慌,偶伴气急、头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发作4次。本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9岁,25年前因“法洛四联症”于本院行外科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无殊。2013年6月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慌,偶伴气急、头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发作4次。本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术后:①补片下缘室水平残余分流;②右房(上下径×左右径:69 mm×66 mm)及右室(上下径×左右径:80 mm×58 mm)增大伴轻中度三尖瓣反流;③轻度二尖瓣反流;④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由于耐受力较差,分别在本院于2013年7月3日先行室缺残余漏封堵术,2013年10月18日行经皮导管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nbsp;implantation,PP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右室流出道 箭头 肺动脉瓣 肺动脉干瓣 心瓣膜 三尖瓣反流 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纪要
6
作者 宁燕 张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09年5月28日~31日,由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心胸外科专科分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协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上海十六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暨2... 2009年5月28日~31日,由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心胸外科专科分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协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上海十六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暨2009亚洲介入心脏病学会议(OCC&AICT2009)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东方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专科分会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7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57-259,共3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策略和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的进展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存活率和远期预后,但毁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结构并不可逆。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旁分泌功能为心肌再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应用前景 细胞治疗 抗心力衰竭 远期预后 药物治疗 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羧葡胺标记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浙勇 葛均波 +7 位作者 杨姗 张少衡 黄榕翀 金航 曾蒙苏 孙爱军 钱菊英 邹云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胞内含铁量,锥虫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细胞数的磁标记干细胞进行1.5T MR仪体外成像,并对植入猪心肌内的标记细胞进行体内MR成像。结果①MSC标记后见胞质中大量普鲁士蓝着色颗粒,标记率达100%,铁离子含量平均为(13.13±2.30)pg/细胞;随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内铁离子含量逐渐减少,16d时铁离子含量下降到(0.68±0.20)pg/细胞,接近标记前水平[(0.21±0.06)pg/细胞,P〉0.051。干细胞磁标记后各时间点的锥虫蓝拒染率与未标记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3种成像序列中GRE T2*WI信号改变最为明显,成像细胞数量越多,信号强度变化越明显。1×10^6个细胞进行MR成像,发现随着标记后体外培养时间延长,T2*WI磁标低信号逐渐消失,12d以后信号强度和标记前无差异(P〉0.05)。体外MR成像最少能检测到5×10^4~1×10^5个标记的猪MSC。③标记细胞心肌内移植后1周MR成像显示低信号区。结论应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MSC安全、高效;体外MR信号强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磁标记细胞的数量及增殖情况;1.5T临床MR成像仪可对植入心脏的磁标记细胞进行活体显像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铁羧葡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