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下协同换道引导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佼 杨承逸 +2 位作者 杨媛媛 李俊杰 朱笑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82,共12页
为缓解交通事故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提高事故路段的通过能力,利用车路协同系统中车与车、车与路的实时信息交互,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车辆协同换道引导策略。首先,针对单向双车道和多车道等不同车道下发... 为缓解交通事故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提高事故路段的通过能力,利用车路协同系统中车与车、车与路的实时信息交互,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下基于安全势场理论的车辆协同换道引导策略。首先,针对单向双车道和多车道等不同车道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多种场景,将协同换道的引导区域划分为事故保护区、引导过渡区、协同换道引导区和自由换道区4个区域,并确定换道引导阈值,以便更新车辆状态;然后,构建交通事故的安全势场,针对不同场景提出相应的车辆协同换道引导策略,并给出引导过程中车辆换道安全距离和最晚换道位置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城市交通仿真(SUMO)软件进行多种场景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单向双车道场景下,当车辆协同引导率在75%时优化效果最明显;在多车道场景下,引导率在50%时的优化效果最明显;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换道引导策略后,车辆通过事故路段的平均速度最高提升了6.3%,车辆延误最高减少了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势场理论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协同换道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影响的网状吊杆拱桥稳定分析
2
作者 江祖慊 肖汝诚 +3 位作者 宋超林 孙斌 王业腾 姜海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网状吊杆拱桥是以至少两次交叉的倾斜吊杆代替传统竖直吊杆的系杆拱桥体系。交叉布置的网状吊杆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拱桥的竖向刚度和整体力学性能,因此在桥梁工程领域受到关注。然而,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及薄壁钢结构的广泛应用,结构稳定... 网状吊杆拱桥是以至少两次交叉的倾斜吊杆代替传统竖直吊杆的系杆拱桥体系。交叉布置的网状吊杆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拱桥的竖向刚度和整体力学性能,因此在桥梁工程领域受到关注。然而,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及薄壁钢结构的广泛应用,结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以受压为主的钢拱肋失稳风险成为制约其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为系统分析网状吊杆提篮式拱桥的稳定性能,探明不同结构布置参数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结构初始缺陷,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参数化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吊杆张拉力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网状吊杆拱桥拱肋关键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及非线性失稳临界荷载;对比了国内外规范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矢跨比、拱肋倾角及吊杆倾角对网状吊杆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吊杆索力的改变对网状吊杆拱桥整体稳定性能影响不大;基于规范方法所得的网状吊杆拱桥拱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更为保守;网状吊杆拱桥的侧向整体稳定性随矢跨比和拱肋倾角的增加而提高,随吊杆倾角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网状吊杆拱桥吊杆倾角设置在50°~60°左右时侧向稳定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吊杆拱桥 非线性有限元 整体稳定 矢跨比 拱肋倾角 吊杆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土中吸力锚沉贯施工力学特性
3
作者 陈玉新 王飞阳 +2 位作者 陈有亮 黄瑞达 孙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978-7985,共8页
在深水赋存环境中,吸力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基础形式。不同于均质土,受成层土土质变化及分界面的影响,吸力锚在成层土中的力学沉贯特性极其复杂。因而,需开展成层土中吸力锚沉贯力学行为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模拟吸力锚沉贯... 在深水赋存环境中,吸力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基础形式。不同于均质土,受成层土土质变化及分界面的影响,吸力锚在成层土中的力学沉贯特性极其复杂。因而,需开展成层土中吸力锚沉贯力学行为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模拟吸力锚沉贯过程,利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分析吸力锚在成层土中的力学沉贯特性。结果表明:受成层土力学特性影响,在沉贯过程中竖向应力逐渐增大,并在锚端部处形成竖向应力拱,且土体强度越强,竖向应力越集中;当吸力锚从淤泥质黏土贯入粉质黏土时,土体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侧摩阻力和端部阻力迅速增大。该研究运用试验与数值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吸力锚在成层土中沉贯施工的力学行为,可为深水吸力锚成层土沉贯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成层土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 土塞现象 侧摩阻力 端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志强 张杨宾 +3 位作者 蒋仕持 魏红一 姜海西 闫兴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7-775,共9页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缝位置、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拼接面增设剪力键齿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及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比较了试件的损伤发展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缝位置、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拼接面增设剪力键齿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及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比较了试件的损伤发展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从滞回曲线、极限剪切承载力、变形等方面探讨了试件的抗剪性能,并与现浇混凝土试件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构造的预制拼装桥墩主要表现为弯剪破坏模式,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良好,且与现浇试件抗剪性能相近.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的试件,可提高抗剪承载力,并降低了残余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抗剪性能 灌浆套筒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盾构隧道模型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1
5
作者 禹海涛 张敬华 +3 位作者 季倩倩 袁勇 刘小方 左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7-1714,共8页
以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为原型,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用于振动台试验的盾构隧道关键节点模型。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盾构隧道模型设计的技术难点,如结构相似比设计与3D打印材料性质的匹配性、大型结构模型的最优化分块分段打印技术、结... 以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为原型,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用于振动台试验的盾构隧道关键节点模型。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盾构隧道模型设计的技术难点,如结构相似比设计与3D打印材料性质的匹配性、大型结构模型的最优化分块分段打印技术、结构模型的3D打印实现与拼装等。提出大体积结构模型拆分打印的基本原则,制作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联络通道和工作井等关键节点模型,检验3D打印技术在隧道结构模型设计和制作中的可行性,并总结3D打印技术的优势和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结构模型 3D打印技术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动力响应试验对比分析
6
作者 王祺 袁勇 +1 位作者 禹海涛 刘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3-18,共6页
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ground penetrating shield tunnel,GPST)的地震动力响应与传统隧道有显著区别,这是由于GPST部分衬砌出露地面,部分埋置于地下,其动力特性与一般隧道或地面建筑都有所不同,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对GPST的地震动力响应... 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ground penetrating shield tunnel,GPST)的地震动力响应与传统隧道有显著区别,这是由于GPST部分衬砌出露地面,部分埋置于地下,其动力特性与一般隧道或地面建筑都有所不同,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对GPST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大型隧道-地层模型,合理模拟了隧道的接缝、衬砌环横截面和纵向刚度,并还原原型场地的动力参数。模型隧道的总长7.7 m,埋深范围为-0.5D~0.5D,其中D为隧道直径。试验中输入地震动为上海人工波,输入方向垂直隧道轴线。试验对两种结构形式的隧道进行分析,分别为标准衬砌环和顶部开洞衬砌环,重点分析了隧道在地震中的加速度响应和直径变形响应,以揭示GPST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隧道埋深对隧道的地震响应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埋深减小,隧道顶部加速度响应增大,表现出了显著的摆动效应。随着埋深的增加,隧道直径变形响应也相应增加,但顶部开洞衬砌环在出由于刚度显著降低,直径变形响应也出现极值。总的来说,地下段(D≥0)结构响应主要受控于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影响,而出露地面的隧道(D<0)由于没有地层的约束,所以表现出明显的摆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振动台试验 地面出入 动力响应 浅埋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道路变形类病害自动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宁 杜豫川 +3 位作者 岳劲松 魏斯瑀 刘成龙 吴荻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9-408,共10页
拥包、沉陷等路面变形是常见的病害类型,但传统基于二维图像的判断方法无法获取深度信息,线性激光扫描的方法精度较高但是单次扫描范围有限,难以短时获取全局状况,导致大尺度变形类病害识别困难。利用车载移动激光雷达系统获取三维点云... 拥包、沉陷等路面变形是常见的病害类型,但传统基于二维图像的判断方法无法获取深度信息,线性激光扫描的方法精度较高但是单次扫描范围有限,难以短时获取全局状况,导致大尺度变形类病害识别困难。利用车载移动激光雷达系统获取三维点云数据,解决了变形类病害检测的难点,并可提取其三维特征。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实现拥包、沉陷和坑槽等变形病害的自动化检测,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与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该方法三维特征提取信息完整且准确率达84.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变形类病害 点云数据 三维特征 高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艳滨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3-1120,共8页
通过对上海建设的多条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进行总结分析,确定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建设管理需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等总体原则,提出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的盾构工作井、圆隧道横断面选型与设计参数、盾构隧道防水等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盾构选型... 通过对上海建设的多条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进行总结分析,确定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建设管理需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等总体原则,提出盾构法越江道路隧道的盾构工作井、圆隧道横断面选型与设计参数、盾构隧道防水等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盾构选型及开挖面平衡技术、壁后注浆技术、盾构进出洞施工、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分析盾构隧道防水技术、防火内衬及风塔合建等防火与通风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越江隧道 设计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工程承台基坑的快速施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长学 杨荣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6,135,共5页
由于城市高架工程施工场地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对工期控制及施工效率要求较高。以上海某高架工程南延段为例,介绍了城市高架工程承台基坑的快速施工方法:采用拉森钢板桩+钢支撑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易于施工且方便回收和重复利用;具有机... 由于城市高架工程施工场地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对工期控制及施工效率要求较高。以上海某高架工程南延段为例,介绍了城市高架工程承台基坑的快速施工方法:采用拉森钢板桩+钢支撑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易于施工且方便回收和重复利用;具有机械化、程序化的施工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单个基坑面积小、深度较浅但数量众多的基坑工程;施工效率高、对场地的适应性强、占地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工程 基坑工程 快速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