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依托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以压入式沉井法施工的超深地下车库,采用现场实测,研究压入式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踏面端阻、斜面端阻以及整体端阻力在下沉阻力中占比的变化特征,分析静压下...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依托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以压入式沉井法施工的超深地下车库,采用现场实测,研究压入式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踏面端阻、斜面端阻以及整体端阻力在下沉阻力中占比的变化特征,分析静压下沉与井内取土2个主要工序对端阻力的影响规律并与规范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压入下沉的方式对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小,孔隙水压力受到刃脚穿越地层性质影响显著,且主要集中在静压前期;2)踏面压力与静压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且井内土塞高度越大,踏面压力受静压力影响越明显;3)斜面压力随静压下沉呈增大趋势,斜面压力受土塞高度影响较大,刃脚掏空阶段斜面压力将显著下降,当土芯率位于区间0.47~0.69时,下沉姿态对斜面压力的影响较大;4)踏面压力与斜面压力竖向上的差值基本保持在5~20 k Pa,受下沉深度影响较小,通过压力差值曲线可对沉井工况和状态进行初步判断;5)端阻力随下沉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趋势,增幅主要集中在地层交界面附近,同规范计算值基本吻合,端阻力随深度分布值受静压及取土工序影响较小,但数值上普遍小于规范值。展开更多
工程实践表明,狭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小;而超宽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踢脚变形。由于目前常用的杆系有限元算法不能考虑基坑宽度对围护上土压力的影响,使狭窄基坑设计时偏于保守,造成较大浪费;较宽基坑设计时偏于...工程实践表明,狭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小;而超宽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踢脚变形。由于目前常用的杆系有限元算法不能考虑基坑宽度对围护上土压力的影响,使狭窄基坑设计时偏于保守,造成较大浪费;较宽基坑设计时偏于危险,造成基坑施工风险。推导了可以考虑基坑宽度影响的围护结构上土压力折减因子的计算方法,对基坑工程杆系有限元分析的荷载取值进行了调整,改进了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针对24、32、42 m 3种宽度分别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在考虑基坑宽度影响时明显与试验结果不符。应用所提理论对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此方法是对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的必要修正,值得在基坑设计时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依托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以压入式沉井法施工的超深地下车库,采用现场实测,研究压入式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踏面端阻、斜面端阻以及整体端阻力在下沉阻力中占比的变化特征,分析静压下沉与井内取土2个主要工序对端阻力的影响规律并与规范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压入下沉的方式对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小,孔隙水压力受到刃脚穿越地层性质影响显著,且主要集中在静压前期;2)踏面压力与静压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且井内土塞高度越大,踏面压力受静压力影响越明显;3)斜面压力随静压下沉呈增大趋势,斜面压力受土塞高度影响较大,刃脚掏空阶段斜面压力将显著下降,当土芯率位于区间0.47~0.69时,下沉姿态对斜面压力的影响较大;4)踏面压力与斜面压力竖向上的差值基本保持在5~20 k Pa,受下沉深度影响较小,通过压力差值曲线可对沉井工况和状态进行初步判断;5)端阻力随下沉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趋势,增幅主要集中在地层交界面附近,同规范计算值基本吻合,端阻力随深度分布值受静压及取土工序影响较小,但数值上普遍小于规范值。
文摘工程实践表明,狭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小;而超宽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踢脚变形。由于目前常用的杆系有限元算法不能考虑基坑宽度对围护上土压力的影响,使狭窄基坑设计时偏于保守,造成较大浪费;较宽基坑设计时偏于危险,造成基坑施工风险。推导了可以考虑基坑宽度影响的围护结构上土压力折减因子的计算方法,对基坑工程杆系有限元分析的荷载取值进行了调整,改进了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针对24、32、42 m 3种宽度分别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在考虑基坑宽度影响时明显与试验结果不符。应用所提理论对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此方法是对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的必要修正,值得在基坑设计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