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6-146,共1页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陆亿壹仟万,是一家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机场...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陆亿壹仟万,是一家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在传承市政行业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地下工程、建筑工程和市政环保工程三大核心板块,成长为全国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承包 市政工程 房屋建筑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 市政行业 地基与基础 工程施工 场道 桥梁工程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共1页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陆亿壹仟万元,是一家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下设道路桥梁设计所等七个专业设计所)、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陆亿壹仟万元,是一家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下设道路桥梁设计所等七个专业设计所)、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设计领域,集团公司已经完成了全国各地多项大型工程的设计任务。在施工领域,集团公司在传承市政行业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地下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承包 市政工程 房屋建筑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 施工领域 市政行业 工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 场道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陆亿壹仟万,是一家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设计甲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等业承包一级、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海城 施工总承包 市政公用工程 市政行业 公路工程 房屋建筑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上海城建集团联合旗下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域建(集团)公司工程总承包部,组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叁亿伍仟壹佰伍拾万。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 上海城建集团联合旗下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域建(集团)公司工程总承包部,组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叁亿伍仟壹佰伍拾万。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等多项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海城 交通工程专业 工程总承包 施工总承包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房屋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实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泽文 谭勇 +2 位作者 廖少明 李志义 李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0-2390,共11页
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对上海城区某大型通道工程超深基坑在开挖和降水耦合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基坑长深比、长宽比较小时,受坑角效应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呈现显著的三维效应,且... 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对上海城区某大型通道工程超深基坑在开挖和降水耦合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基坑长深比、长宽比较小时,受坑角效应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呈现显著的三维效应,且局部出现较大横向挠曲,其中靠近坑角两侧的局部挠跨比大于中部,靠近坑角两侧的横向挠跨比平均值约为(0.32~0.56)δ_(h)/H_(e),跨中位置横向挠跨比平均值约为(0.15~0.23)δ_(h)/H_(e);②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δhm随着开挖深度H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变化,特别地当开挖深度H超过12m之后,其变化率明显增加;③大幅度坑内超前预降水的卸荷效应会造成地下连续墙先期变形显著增加,并导致后续累计变形的大幅增加,受此影响,基坑开挖期间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及竖向变形分别为0.7%He,0.1%He(回弹),坑中立柱回弹变形最大为0.2%He,约为地下墙回弹的两倍,各变形量均显著大于上海地铁标准车站基坑(深度16~20 m)的实测统计数据。因此,在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步降水方式,避免一次性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坑角效应 挠跨比 超前预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动态膜形成特征及其在水处理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丽 闵柏林 +4 位作者 柳林齐 罗纯 杨钰乾 庞维海 陈立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960,共10页
立足于预涂动态膜,论述了预涂动态膜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诸如支撑膜孔径及材质、成膜材料特性及粒径,以及过滤压强和错流速度等操作条件对预涂动态膜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综述了预涂动态膜在地表水、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 立足于预涂动态膜,论述了预涂动态膜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诸如支撑膜孔径及材质、成膜材料特性及粒径,以及过滤压强和错流速度等操作条件对预涂动态膜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综述了预涂动态膜在地表水、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此外,还对预涂动态膜开展了经济分析。最后指出了预涂动态膜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预涂动态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预涂动态膜 堵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钢板界面剪切试验与PFC细观模拟分析
7
作者 李永辉 王海 +1 位作者 牛恒宇 蒋晓天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137,共9页
针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通过大型界面剪切试验和PFC细观模拟,探究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粗糙度增大,界面摩擦角随之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剪胀性显... 针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通过大型界面剪切试验和PFC细观模拟,探究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粗糙度增大,界面摩擦角随之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剪胀性显著;法向应力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性提升,剪胀性降低;界面剪切过程中砂土颗粒向剪切方向移动聚集,强接触力链合并,数量减少,传力性能提升;界面粗糙度通过改变钢板槽内砂土颗粒的数量使其与钢板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对界面剪切力学特性产生影响;法向应力影响砂土与钢板接触的密实度和作用力,使得其界面剪切力学性状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钢板接触界面 界面剪切试验 PFC 细观模拟 界面粗糙度 法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土大直径盾构穿越对河堤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韩磊 叶冠林 +2 位作者 王建华 杨光辉 周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以江阴澄江西路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地层损失率的位移控制有限元法(DCM),在自编Gleaves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DCM子程序,分析了浅覆土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对河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浅覆土条件下,不同地层损失率对河堤沉降影响区别很... 以江阴澄江西路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地层损失率的位移控制有限元法(DCM),在自编Gleaves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DCM子程序,分析了浅覆土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对河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浅覆土条件下,不同地层损失率对河堤沉降影响区别很大;为了保证河堤安全,地层损失率应控制在1%以内;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发现,河堤最大沉降量为12 mm,地层损失率完全控制在1%以内,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保证了河堤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地层损失率 浅覆土盾构隧道 河堤沉降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岩土工程缺陷检测问题的冲击映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冬 车爱兰 +1 位作者 冯少孔 王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64-2772,共9页
采用各种探测手段揭示目标介质内部构造的信息一直是工程界所关心的重要课题。以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交界面传递特性为理论基础,明晰冲击映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含有低速夹层的水平层状介质模型,获得各工... 采用各种探测手段揭示目标介质内部构造的信息一直是工程界所关心的重要课题。以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交界面传递特性为理论基础,明晰冲击映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含有低速夹层的水平层状介质模型,获得各工况下响应波形数据,并对其进行振幅大小、主频能量及时频分析,从而揭示当低速夹层介质的物理参数改变时,在模型表面一定位置所接收到的响应波形的振幅、频谱及时频的变化规律,验证冲击映像检测方法有效性和精确性。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将冲击映像法应用于天津滨海海河沉管隧道底板注浆效果检测分析,根据现场采集的实测响应波形数据,通过对响应波形可视化处理、频谱分析及时频分析,比较注浆前、后的弹性波特性变化,实现对沉管隧道底板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获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多层介质 响应特性 冲击映像法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超深基坑环境变形时空分布特性实测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航 李泽文 +2 位作者 廖少明 李志义 钟铧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5-1604,共10页
基于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对深度为31.3 m的上海某超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上海常规深度(12~20m)的软土基坑工程相比,超深基坑的环境影响明显偏大,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特性:(1)坑外地表沉降规律随墙体... 基于工程现场实测数据,对深度为31.3 m的上海某超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上海常规深度(12~20m)的软土基坑工程相比,超深基坑的环境影响明显偏大,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特性:(1)坑外地表沉降规律随墙体侧向变形的空间分布形态差异而变化,墙体侧向变形由中部向角部变化越平缓,坑外的地表沉降影响范围越大,由中部至坑角收敛越快,坑外地表沉降影响区域则越集中,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2)受坑角效应影响,平行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地表沉降由中心向坑角沉降迅速减小,并呈高斯分布规律,影响范围延伸至坑角后1.5He(He为基坑深度);(3)建筑物变形表现出显著的三维特性,靠近基坑围护结构中部的建筑物沉降量显著大于基坑角部,同时均伴随较大的扭转变形;(4)当平行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横跨坑角区域时,最危险点均位于坑角附近0.5He范围内,其损伤程度与建筑物和基坑的位置关系和建筑物刚度有密切关系;(5)相对于常规深度基坑,本工程对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偏大,达到3He左右,但最大地表沉降位置偏小,位于墙后0.5He附近;(6)地表沉降最大值δvm介于0.03%~0.50%He之间,且与墙体最大侧移值δhm之间的关系平均为δvm=0.6δ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超深基坑 环境变形 时空分布 建筑物及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膜蒸馏浓缩黄芩苷提取液过程中的膜污染机制
11
作者 邵若楠 于君 +2 位作者 朱友兵 刘超 刘贵彩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为了探究真空膜蒸馏系统中的膜污染问题,以膜通量和黄芩苷截留率为考察该系统效能的指标,选用进料温度、真空压力和进料流量作为系统的工艺参数,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3个工艺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该系统效能的影响... 为了探究真空膜蒸馏系统中的膜污染问题,以膜通量和黄芩苷截留率为考察该系统效能的指标,选用进料温度、真空压力和进料流量作为系统的工艺参数,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3个工艺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该系统效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分析污染膜的表面形貌与元素组成,揭示膜污染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60℃、真空压力0.09 MPa和进料体积流量600 L/h;当进料温度从40℃升至60℃时,系统运行末期膜通量相对初始值的减小率从71.05%增至79.18%,当真空压力从0.07 MPa增至0.09 MPa时,该减小率从71.63%增至79.18%,当进料体积流量从400 L/h增至600 L/h时,该减小率从83.49%减至79.18%;进料流量增大会减缓膜污染,进料温度升高或真空压力增大会加剧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膜污染机制 黄芩苷提取液 正交实验 膜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压入式沉井端阻力实测研究——以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睿泽 廖少明 +1 位作者 刘孟波 朱继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10-320,共11页
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依托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以压入式沉井法施工的超深地下车库,采用现场实测,研究压入式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踏面端阻、斜面端阻以及整体端阻力在下沉阻力中占比的变化特征,分析静压下... 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依托温州沉井式地下车库工程以压入式沉井法施工的超深地下车库,采用现场实测,研究压入式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刃脚踏面端阻、斜面端阻以及整体端阻力在下沉阻力中占比的变化特征,分析静压下沉与井内取土2个主要工序对端阻力的影响规律并与规范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压入下沉的方式对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小,孔隙水压力受到刃脚穿越地层性质影响显著,且主要集中在静压前期;2)踏面压力与静压力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且井内土塞高度越大,踏面压力受静压力影响越明显;3)斜面压力随静压下沉呈增大趋势,斜面压力受土塞高度影响较大,刃脚掏空阶段斜面压力将显著下降,当土芯率位于区间0.47~0.69时,下沉姿态对斜面压力的影响较大;4)踏面压力与斜面压力竖向上的差值基本保持在5~20 k Pa,受下沉深度影响较小,通过压力差值曲线可对沉井工况和状态进行初步判断;5)端阻力随下沉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趋势,增幅主要集中在地层交界面附近,同规范计算值基本吻合,端阻力随深度分布值受静压及取土工序影响较小,但数值上普遍小于规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压入式沉井 踏面压力 斜面压力 刃脚 现场监测 土塞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21
13
作者 申宸昊 邓义祥 +1 位作者 张嘉戌 张承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6-2034,共9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提出从“原料—生产—分销—倾倒—回收(处理)”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提出从“原料—生产—分销—倾倒—回收(处理)”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在各环节均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包括立法、开展专项行动等,但仍存在塑料污染管理尚未实现生命周期全覆盖、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部分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在塑料原料管理方面,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泄露、废水排放等,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鼓励减少化纤等容易造成泄漏的材料在衣物生产中的使用;②在设计生产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塑料加工、循环利用的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微塑料循环指标和专项回收目标,同时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降解性能;③在分销使用方面,在严格执行“限塑令”的同时,对需求量大、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塑料制品应分阶段逐步禁止,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替代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④在塑料垃圾倾倒方面,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并加强国际合作;⑤在塑料垃圾回收及处理方面,应完善含有塑料的垃圾回收处理工艺,在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实现二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污染 生命周期 问题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坑开挖宽度的杆系有限元算法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洪新 孙玉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81-2787,2795,共8页
工程实践表明,狭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小;而超宽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踢脚变形。由于目前常用的杆系有限元算法不能考虑基坑宽度对围护上土压力的影响,使狭窄基坑设计时偏于保守,造成较大浪费;较宽基坑设计时偏于... 工程实践表明,狭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小;而超宽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踢脚变形。由于目前常用的杆系有限元算法不能考虑基坑宽度对围护上土压力的影响,使狭窄基坑设计时偏于保守,造成较大浪费;较宽基坑设计时偏于危险,造成基坑施工风险。推导了可以考虑基坑宽度影响的围护结构上土压力折减因子的计算方法,对基坑工程杆系有限元分析的荷载取值进行了调整,改进了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针对24、32、42 m 3种宽度分别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在考虑基坑宽度影响时明显与试验结果不符。应用所提理论对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此方法是对目前基坑设计采用的杆系有限元方法的必要修正,值得在基坑设计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杆系有限元 宽度 土压力 算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的人防工程安全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嘉祺 王洪新 +1 位作者 王平 孙德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5-2114,共10页
科学有效地对既有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已成为保证城市地下安全的关键。为了克服现有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荷载结构法,将土体对人防工程衬砌的作用转化为荷载以及地基弹簧作用... 科学有效地对既有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已成为保证城市地下安全的关键。为了克服现有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荷载结构法,将土体对人防工程衬砌的作用转化为荷载以及地基弹簧作用,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模拟衬砌结构损伤情况,通过荷载增大法和刚度折减法得到衬砌的安全系数值K1;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土体-衬砌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结构或围岩土体破坏时的安全系数值K2。结构的整体安全系数K为两者的较小值。利用上述方法分析了裂缝工况、水位变化等不同因素对结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均可用于人防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结构的安全系数主要受裂缝和水位的影响,裂缝越深,对结构的安全越不利,安全等级越低;当地下水位高于结构底部且内部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越安全;结构内部不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安全系数越小。人防工程结构安全的定量评估有利于工程后续处置,研究成果为地下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防工程 安全评估 荷载结构法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地层中压入式沉井挤土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易琼 廖少明 +1 位作者 朱继文 徐伟忠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81-1992,共12页
针对淤泥地层中压入式沉井下沉所产生的挤土效应及其环境影响问题,结合某超深地下车库工程,分析沉井压入挤土引起的土体变形机制,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法对下沉过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压入式下沉所引起的挤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淤泥地层中压入式沉井下沉所产生的挤土效应及其环境影响问题,结合某超深地下车库工程,分析沉井压入挤土引起的土体变形机制,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法对下沉过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压入式下沉所引起的挤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体位移来看,压入式沉井下沉挤土将引起地层发生4种典型变形,分别为井内土塞区的土体上拱、井边沉降区的土体被带动下沉、稍远的主要隆起区的土体受挤压向上隆起及再远处的次要隆起区的土体隆起幅度逐渐减小;2)下沉速度越快,竖向挤土效应越大而水平挤土效应越小,刃脚挤压应力也越大,而当下沉速度为0.2~0.3 m/d时挤土效应最小;3)土体压缩模量增大,竖向和水平的挤土效应都会增大,且压缩模量小于2.03 MPa时挤土效应较小;4)隔离桩可以较好地限制挤土效应引起的土体位移,但相应地也会使挤压应力增大;5)为控制挤土效应,建议沉井压入下沉过程中遇到高压缩性的软弱地层时以压入为主,而在遇到相对较坚硬的地层时则应更多进行井内取土辅助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沉井 淤泥地层 挤土效应 CEL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3平台的隧道工程数据融合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奕 钟铧炜 +3 位作者 李林 郑涵滨 石来 李晓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3-109,148,共8页
针对目前隧道工程数字模型中地质数据、工况数据和监测数据缺失,以及数字模型与数值分析程序难以自动对接的问题,基于iS3平台提出了结合隧道工程数字模型与勘察、施工和监测全过程数据的无缝融合方法,实现隧道工程多源、异构数据的可视... 针对目前隧道工程数字模型中地质数据、工况数据和监测数据缺失,以及数字模型与数值分析程序难以自动对接的问题,基于iS3平台提出了结合隧道工程数字模型与勘察、施工和监测全过程数据的无缝融合方法,实现隧道工程多源、异构数据的可视化高效管理,并为自动化数值分析奠定基础。基于此数据融合方法,对海口文明东越江隧道各类型的数字模型进行搭建,可实现项目工程计划的动态调整。研发与工程信息管理平台相关联的工程二维数值计算的自动建模程序,将其作为平台的工具模块并进一步扩展功能,可将计算结果数据接入平台中,并实现计算结果的自动绘制。通过将该程序部署在该工程中,完成勘察、设计、施工、力学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最终实现工程的自动化数值分析,提升工程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iS3平台 数据融合 分析方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地铁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均立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11.58 m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并运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分隔单圆空间,形成单管双线地铁隧道。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首创特制机械拼装预制中隔墙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11.58 m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并运用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分隔单圆空间,形成单管双线地铁隧道。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首创特制机械拼装预制中隔墙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文章就中隔墙施工关键技术(如预制件吊装施工技术、预制中隔墙安装临时支撑技术、预制件顶部传力杆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单管双线隧道 地铁隧道 中隔墙 预制件 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小间距矩形顶管隧道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以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喜东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90-1604,共15页
为满足城市核心区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和邻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要求,以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项目为背景,采用MJS对近距离穿越既有箱涵结构进行加固保护、设计应用新型压力自补偿自锁式管节止退系统、科学... 为满足城市核心区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和邻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要求,以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项目为背景,采用MJS对近距离穿越既有箱涵结构进行加固保护、设计应用新型压力自补偿自锁式管节止退系统、科学合理地设置顶管推进施工参数、研发新型减摩触变泥浆及压注工艺体系,实现大断面小间距矩形顶管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微扰动。结果表明:MJS加固技术对被顶管穿越的既有结构有着良好的保护效果;新型的管节止退装置将管节的平均累计后退变形量控制在20 mm以内,推进过程中主要参数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新型减摩触变泥浆能有效填充建筑间隙、降低摩擦作用。基于现场实测变形数据分析可知,地表累计沉降控制在-19.74~6.92 mm,下穿合流污水箱涵结构周边土体沉降控制在-3.67~3.01 mm,结构本体垂直位移控制在-4.54~4.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大断面矩形顶管 微扰动施工 小间距隧道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条件下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系数N_c值的计算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553,共8页
为了使黏性土地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基坑稳定性分析能够考虑基础形状和深度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地基承载力系数N_c值的近似解析计算方法,可以把不同形状和埋深基础的承载力统一在一个公式中计算。如果对塑性区深度作适当调整,可以使计算... 为了使黏性土地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基坑稳定性分析能够考虑基础形状和深度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地基承载力系数N_c值的近似解析计算方法,可以把不同形状和埋深基础的承载力统一在一个公式中计算。如果对塑性区深度作适当调整,可以使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试验值和现场数据的调查结果。依据该方法,可证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采用的N_c值与基坑稳定性分析时采用的N_c值是同一的。基于该方法,可以使Terzaghi的抗隆起稳定分析方法能够考虑围护结构插入深度的影响;同时,文章也给出了一个浅基础承载力系数的近似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承载力系数 基坑稳定性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