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西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
被引量:
3
1
作者
牛海彬
黄放放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5期131-149,154,共19页
作为一支重要的新兴国际发展力量,巴西在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合作两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巴西参与国际发展合作表现出注重利用本国发展模式的外溢效应、服务于外交和战略利益的拓展、强调伙伴关系和需求驱动等特征。本文试图从身份认知...
作为一支重要的新兴国际发展力量,巴西在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合作两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巴西参与国际发展合作表现出注重利用本国发展模式的外溢效应、服务于外交和战略利益的拓展、强调伙伴关系和需求驱动等特征。本文试图从身份认知、合作理念和合法性等角度出发,分析巴西在参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建构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坚定支持者的原因和政策局限。这包括作为发展合作供给方所需的政策调整、合作理念上进取与保守的平衡以及国内外合法性的压力提升三个方面。巴西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经验和政策选择在新兴经济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后者参与2015年后议程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发展合作中面临着机制缺陷、话语权不够、能力不足和合法性匮乏等挑战。为此,新兴经济体在参与发展合作的进程中,可以从重视多层次国际多边合作、突出发展概念的全面性、遵循多元主体参与和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理念、机制和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发展合作
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
新兴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黄放放
张明德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2013年10月18日,“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国际问题...
2013年10月18日,“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拉合作”、“拉美与亚太地区的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拉关系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问题
现代国际关系
国际研讨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抗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以“倡议国际”组织为例
3
作者
张珺
《国际展望》
2011年第6期32-46,124,共15页
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qu...
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领域,以个案"倡议国际"组织为例,结合政治社会学、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类型组织的国际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政治
宗教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被引量:
39
4
作者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46-64,158,159,共21页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目标、动机、政策表现与影响,技术民族主义可分为防御性技术民族主义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后者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及其发起的对华科技战,标志着进攻性民族主义政策倾向急剧上升,这反映了美国维护全球经济与技术主导地位的霸权思维。进攻性民族主义在美国国内亦具有深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在政策实施中,美方在强调中美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价值观差异与国家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及相关高科技企业视为安全威胁,通过“安全化”的政策过程与扩大对华科技战国际联盟体系,不断推进对华科技战。美国的这一政策倾向正在并将继续侵蚀中美关系的基础,削弱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并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叠加,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科技战
美国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发展态势、风险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
16
5
作者
孙海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9,156,共18页
基于传统的技术制胜的军事战略思路以及塑造相对于其他大国的军事优势的需要,美国政府与军方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制定与实施各类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方案,为推动军事智能化创造条件...
基于传统的技术制胜的军事战略思路以及塑造相对于其他大国的军事优势的需要,美国政府与军方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制定与实施各类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方案,为推动军事智能化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项目的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作战指挥系统的综合效能,推进自主攻击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第三,强化与盟国在人工智能军事化领域的合作。上述态势造成三方面风险:第一,加剧基于新兴技术的军备竞赛风险;第二,增加大国间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攻击系统的可靠性不足,而且人工智能军事化系统的应用会侵蚀大国间的战略“默契”并降低网络攻击的门槛;第三,可能重构大国间威慑体系并侵蚀国际安全的稳定基础。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所产生的诸多风险因素,需从强化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对智能化冲突或战争风险,参与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全球治理进程以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拓展中美在应对上述风险方面的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军事战略
人工智能军事化
美国人工智能战略
智能化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战略及其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
27
6
作者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3期78-97,159-160,共21页
基于对中国国内政策与科技创新进程发展态势的疑虑,特朗普政府已深度调整其对华科技战略。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其对中国自主创新进程在安全、秩序和经济领域对美国所产生的所谓负外部性的认知。目前,美国政界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对美国...
基于对中国国内政策与科技创新进程发展态势的疑虑,特朗普政府已深度调整其对华科技战略。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其对中国自主创新进程在安全、秩序和经济领域对美国所产生的所谓负外部性的认知。目前,美国政界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对美国负面影响的认知总体上存在共识,战略研究界的主流认知亦与政界趋同,而商界则相对更关注中国的政策动向、美国政府对华战略对其商业利益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战略主要包含在相关的安全、经贸投资及外交等领域的政策中,其发展动向凸显了"全政府对华战略"的基调,并折射出美国政商学各界对中美科技关系的认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科技战略在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战略将冲击中美政治与安全关系的稳定基础,削弱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合作关系,并将对中美在全球技术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中国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需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并强化双边沟通与协作;需拓展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并扩大中美在技术治理领域的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战略
中美科技关系
美国对华科技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再定义——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被引量:
11
7
作者
邵育群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1期18-33,共16页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身份认同
全球化
民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资拉美: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明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创建多元合作方式,签署国家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保障投资利益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风险
拉美
中拉经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美新兴大国的崛起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明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大国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它们追寻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谋求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目标并取得进步。三国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大国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它们追寻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谋求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目标并取得进步。三国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中施展着各自的影响力。拉美新兴大国未来仍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需要以新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新兴大国
巴西
墨西哥
阿根廷
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3
10
作者
黄放放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3期138-155,162,共19页
太平洋联盟是当前拉美地区最具活力的次区域合作组织。自太平洋联盟成立以来,其与中国在商业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拉美地区一体化和跨地区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
太平洋联盟是当前拉美地区最具活力的次区域合作组织。自太平洋联盟成立以来,其与中国在商业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拉美地区一体化和跨地区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战略上的相向而行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二是经济上的优势互补为双方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发展上的理念契合为双方经贸合作塑造了关键的价值共识。太平洋联盟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太平洋联盟一体化发展势头的可持续性问题,二是双方经贸关系中的不平衡问题,三是美国等第三方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要进一步推进与太平洋联盟的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至少应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继续支持太平洋联盟一体化,并积极对接其面向亚太的机制拓展进程;第二,探索确立中国与太平洋联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逐步改善经贸关系中的不平衡状况;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领域深化经贸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联盟
地区一体化
经贸关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的中国方案
11
作者
严安林
王公龙
+2 位作者
王健
刘军
毛瑞鹏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57,共20页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则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加剧的全...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则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加剧的全球性危机凸显了重塑人类文明关系的紧迫性,日益崛起的中国把重塑人类文明关系视作为世界作贡献的重要途径。为避免文明冲突历史悲剧的重演,中国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引导人类文明关系走向正确方向。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推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同时,文明对话也有助于中国拓展全球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对话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西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
被引量:
3
1
作者
牛海彬
黄放放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上海
国际
问题
研究院
国际
战略所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5期131-149,154,共19页
文摘
作为一支重要的新兴国际发展力量,巴西在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合作两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巴西参与国际发展合作表现出注重利用本国发展模式的外溢效应、服务于外交和战略利益的拓展、强调伙伴关系和需求驱动等特征。本文试图从身份认知、合作理念和合法性等角度出发,分析巴西在参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建构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坚定支持者的原因和政策局限。这包括作为发展合作供给方所需的政策调整、合作理念上进取与保守的平衡以及国内外合法性的压力提升三个方面。巴西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经验和政策选择在新兴经济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后者参与2015年后议程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发展合作中面临着机制缺陷、话语权不够、能力不足和合法性匮乏等挑战。为此,新兴经济体在参与发展合作的进程中,可以从重视多层次国际多边合作、突出发展概念的全面性、遵循多元主体参与和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理念、机制和能力建设。
关键词
巴西
发展合作
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
新兴经济体
分类号
F177.7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黄放放
张明德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上海
国际
问题
研究院
外交政策
研究
所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摘
2013年10月18日,“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拉合作”、“拉美与亚太地区的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中拉关系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问题
现代国际关系
国际研讨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D822.37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抗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以“倡议国际”组织为例
3
作者
张珺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展望》
2011年第6期32-46,124,共15页
文摘
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领域,以个案"倡议国际"组织为例,结合政治社会学、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类型组织的国际政治参与。
关键词
对抗政治
宗教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被引量:
39
4
作者
孙海泳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
研究
所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46-64,158,159,共21页
文摘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目标、动机、政策表现与影响,技术民族主义可分为防御性技术民族主义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后者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及其发起的对华科技战,标志着进攻性民族主义政策倾向急剧上升,这反映了美国维护全球经济与技术主导地位的霸权思维。进攻性民族主义在美国国内亦具有深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在政策实施中,美方在强调中美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价值观差异与国家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及相关高科技企业视为安全威胁,通过“安全化”的政策过程与扩大对华科技战国际联盟体系,不断推进对华科技战。美国的这一政策倾向正在并将继续侵蚀中美关系的基础,削弱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并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叠加,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科技战
美国对华政策
Keywords
techno-nationalism
economic nationalism
tech-war
China-U.S.relations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发展态势、风险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
16
5
作者
孙海泳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
研究
所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9,156,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批准号:21VG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基于传统的技术制胜的军事战略思路以及塑造相对于其他大国的军事优势的需要,美国政府与军方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制定与实施各类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方案,为推动军事智能化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项目的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作战指挥系统的综合效能,推进自主攻击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第三,强化与盟国在人工智能军事化领域的合作。上述态势造成三方面风险:第一,加剧基于新兴技术的军备竞赛风险;第二,增加大国间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攻击系统的可靠性不足,而且人工智能军事化系统的应用会侵蚀大国间的战略“默契”并降低网络攻击的门槛;第三,可能重构大国间威慑体系并侵蚀国际安全的稳定基础。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所产生的诸多风险因素,需从强化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对智能化冲突或战争风险,参与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全球治理进程以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拓展中美在应对上述风险方面的合作空间。
关键词
美国军事战略
人工智能军事化
美国人工智能战略
智能化战争
Keywords
US military strategy
militarization of AI
US AI strategy
intelligent warfare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战略及其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
27
6
作者
孙海泳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3期78-97,159-160,共21页
文摘
基于对中国国内政策与科技创新进程发展态势的疑虑,特朗普政府已深度调整其对华科技战略。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其对中国自主创新进程在安全、秩序和经济领域对美国所产生的所谓负外部性的认知。目前,美国政界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对美国负面影响的认知总体上存在共识,战略研究界的主流认知亦与政界趋同,而商界则相对更关注中国的政策动向、美国政府对华战略对其商业利益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战略主要包含在相关的安全、经贸投资及外交等领域的政策中,其发展动向凸显了"全政府对华战略"的基调,并折射出美国政商学各界对中美科技关系的认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科技战略在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战略将冲击中美政治与安全关系的稳定基础,削弱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合作关系,并将对中美在全球技术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中国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需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并强化双边沟通与协作;需拓展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并扩大中美在技术治理领域的合作空间。
关键词
美国对华战略
中美科技关系
美国对华科技战略
Keywords
U.S. China policy
Sino-U.S. technology rel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D871.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再定义——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被引量:
11
7
作者
邵育群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1期18-33,共16页
文摘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关键词
美国
身份认同
全球化
民粹主义
Keywords
United States
Identity
Globalization
Populism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资拉美: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明德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文摘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创建多元合作方式,签署国家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保障投资利益和安全。
关键词
投资风险
拉美
中拉经贸合作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美新兴大国的崛起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明德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文摘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大国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它们追寻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谋求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目标并取得进步。三国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中施展着各自的影响力。拉美新兴大国未来仍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需要以新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加以应对。
关键词
拉美新兴大国
巴西
墨西哥
阿根廷
崛起
分类号
D7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3
10
作者
黄放放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国际
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3期138-155,162,共19页
文摘
太平洋联盟是当前拉美地区最具活力的次区域合作组织。自太平洋联盟成立以来,其与中国在商业和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拉美地区一体化和跨地区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战略上的相向而行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二是经济上的优势互补为双方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发展上的理念契合为双方经贸合作塑造了关键的价值共识。太平洋联盟和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太平洋联盟一体化发展势头的可持续性问题,二是双方经贸关系中的不平衡问题,三是美国等第三方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要进一步推进与太平洋联盟的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至少应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继续支持太平洋联盟一体化,并积极对接其面向亚太的机制拓展进程;第二,探索确立中国与太平洋联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逐步改善经贸关系中的不平衡状况;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领域深化经贸合作。
关键词
太平洋联盟
地区一体化
经贸关系发展
Keywords
Pacific Alliance
region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分类号
F11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的中国方案
11
作者
严安林
王公龙
王健
刘军
毛瑞鹏
机构
上海
国际
问题
研究院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57,共20页
文摘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则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加剧的全球性危机凸显了重塑人类文明关系的紧迫性,日益崛起的中国把重塑人类文明关系视作为世界作贡献的重要途径。为避免文明冲突历史悲剧的重演,中国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引导人类文明关系走向正确方向。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推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同时,文明对话也有助于中国拓展全球伙伴关系。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对话
中国式现代化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Diplomacy
new type of civilization
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
partnership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西与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
牛海彬
黄放放
《国际展望》
CSSCI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未来十年的中拉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放放
张明德
《国际展望》
CSSCI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抗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以“倡议国际”组织为例
张珺
《国际展望》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20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国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发展态势、风险与应对路径
孙海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战略及其影响与应对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19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再定义——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邵育群
《国际展望》
CSSCI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投资拉美:风险与应对
张明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拉美新兴大国的崛起及面临的挑战
张明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太平洋联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
黄放放
《国际展望》
CSSCI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的中国方案
严安林
王公龙
王健
刘军
毛瑞鹏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