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驾驶车移动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1
作者 高瞩 顾颖 林煊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目的构建移动办公场景下无人驾驶座舱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协同性。方法结合KANO模型与AHP模型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功能属性的优先级,提出系统化的空间设计策略;探讨不同空间结构扩展机制,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实现隐私与共享空... 目的构建移动办公场景下无人驾驶座舱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协同性。方法结合KANO模型与AHP模型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功能属性的优先级,提出系统化的空间设计策略;探讨不同空间结构扩展机制,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实现隐私与共享空间的平衡;基于“认知地图”理论优化空间布局协同性,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流程。结果以上海华美电梯装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为原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为无人驾驶车中的移动办公空间设计提供了创新思路,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座舱 无人驾驶 空间布局 移动空间 办公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M的飞机经济舱座椅造型安全设计研究
2
作者 徐江华 张敏 +1 位作者 陈万鹏 张媛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30,共11页
目的针对经济舱乘客因长时间乘坐飞机引起的亚健康问题,优化飞机经济舱座椅造型安全设计方法,为飞机经济舱座椅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FRAM应用于优化飞机经济舱座椅的造型安全设计。通过识别并描述乘客航行的完整流程,构建FRAM... 目的针对经济舱乘客因长时间乘坐飞机引起的亚健康问题,优化飞机经济舱座椅造型安全设计方法,为飞机经济舱座椅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FRAM应用于优化飞机经济舱座椅的造型安全设计。通过识别并描述乘客航行的完整流程,构建FRAM功能网络图,利用各节点间的链接关系识别功能共振可能性,再结合AHP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安全因素权重,并参考脑电实验结果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基于该方法指导经济舱座椅造型安全设计实践,并通过虚拟仿真模拟实验验证座椅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结论将FRAM应用于经济舱座椅前期造型安全设计,能够显著提升经济舱座椅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确保乘客飞行安全,并提供更舒适的飞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 经济舱座椅 造型设计 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赋能下电影数字化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洁 刘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当下,随着算力与算法的突破性发展,以AIGC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张,也为电影行业带来无限可能性。AIGC文本生成、影像生成横向赋能电影全产业链,助推了电影数字创作范式的历史性转向。机器的效率与易用性使得艺术创作门槛降... 当下,随着算力与算法的突破性发展,以AIGC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张,也为电影行业带来无限可能性。AIGC文本生成、影像生成横向赋能电影全产业链,助推了电影数字创作范式的历史性转向。机器的效率与易用性使得艺术创作门槛降低,推动艺术创作平民化,引发关于AIGC深度伪造与非真实、权属规则空缺、自我中心主义文化扭曲的思考。关于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向问题又一次引发思辨,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电影数字化 虚拟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的传承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瞩 丁益秋 +2 位作者 杨雅茹 姚惠 康慧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2,共6页
目的建立当代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茶包装及其艺术形态的要义,从清代及以前、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3个时间段,对传统手工艺、近代工业发展、创新与个性化设计等3个代表阶段的艺术形态沿革及其时代... 目的建立当代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茶包装及其艺术形态的要义,从清代及以前、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3个时间段,对传统手工艺、近代工业发展、创新与个性化设计等3个代表阶段的艺术形态沿革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包装的形式、造型、尺度、图案的沿革,探索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工业化水平的变化,设计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不断变迁,导致品牌文化凝炼升华的历史进程,提出茶产品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扬弃性传承的设计思想。结论得出形态传承设计中的批判性继承、传承创新中的主导与有序、艺术形态评价下的传承创新设计3个方法,通过包装设计进行实践验证,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品 包装艺术形态 传承设计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作者 朱达辉 臧静怡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互特征。研究表明,变色、发光、变形、温控等技术是智能礼服目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礼服在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技术集成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耐用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朝着更加互动、技术集成、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智能礼服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礼服 环境适应 情感反馈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认知负荷的自动化车辆界面视觉舒适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明洁 沈千惠 李亚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501,共16页
目的驾驶界面通过有效地将自动驾驶汽车的当前状态和驾驶意图传达给驾驶员,从而在基于人–机–环境的驾驶任务运行过程中创造安全性和舒适性。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接受程度不高,驾驶员仍需监控驾驶界面,车辆内部驾驶界面视... 目的驾驶界面通过有效地将自动驾驶汽车的当前状态和驾驶意图传达给驾驶员,从而在基于人–机–环境的驾驶任务运行过程中创造安全性和舒适性。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接受程度不高,驾驶员仍需监控驾驶界面,车辆内部驾驶界面视觉舒适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存在争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基于2021年至2024年期间在CNKI和Web of Science、Scopus以及Proquest数据库中已发表的论文,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工具对2021-2024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PRISMA系统综述方法筛选近年来所有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界面视觉舒适相关且合格的研究,以确保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结果总结了视觉舒适与驾驶员视觉疲劳、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和相关评估方法,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两类;提出了有用指标,例如界面信息增加时注视持续时间、瞳孔扩张程度和图标数量;根据自动车辆驾驶界面人–机–环境关系开发了基于驾驶认知负荷的视觉舒适因素框架,为人机界面的视觉舒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舒适 驾驶界面 认知负荷 视觉疲劳 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监测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薛佳钰 朱达辉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为实现妊娠期孕妇及胎儿日常生理健康监测,首先通过专家咨询法分析了孕妇在孕期各个阶段的监测需求和指标;其次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案例分析法阐述了传感器、电池、数据处理及通信在孕期监测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国内... 为实现妊娠期孕妇及胎儿日常生理健康监测,首先通过专家咨询法分析了孕妇在孕期各个阶段的监测需求和指标;其次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案例分析法阐述了传感器、电池、数据处理及通信在孕期监测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孕期监测可穿戴设备和孕妇服装产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对孕期监测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智能孕妇服应朝着智能电子元件集成化、数据采集精确化以及绿色设计与多功能理念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孕期健康管理水平,为母婴健康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服 智能可穿戴 孕期监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样本分析、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
8
作者 吴文治 冯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义设计学出发,选取梁思成的“建筑可译论”、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其理论脉络,提炼中国原创设计理论的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外融合,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先行经验的再结合;二是实理并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双向观照;三是自主建构,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科内在理路的互文。探讨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必须根植中国社会实际,立足解决中国设计问题,以促进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 建筑可译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事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咏梅 关娟娟 于晓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共6页
以实地调研和线上调研并行的方式对上海地区开展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被调研高校中有36%设有废旧服装回收装置;被调研居民小区和社会经常性捐助点中有50%配有固定废旧服装回收装置。居民关于废旧服装再利用的... 以实地调研和线上调研并行的方式对上海地区开展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被调研高校中有36%设有废旧服装回收装置;被调研居民小区和社会经常性捐助点中有50%配有固定废旧服装回收装置。居民关于废旧服装再利用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但因回收机构和设施建设的匮乏,以及相关宣传力度较弱,居民及时处理废旧服装的行动力远低于回收再利用的认知意识。文章在总结国外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现状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快废旧服装回收方式管理制度的完善,并加强再利用产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服装 回收再利用 实地调研 问卷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上海广告设计的现代化嬗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红艳 林亚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77,共3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广告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型期。民国时期的上海广告已经形成现代广告的样式,具备现代广告的设计要素。上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先锋之地,在现代化嬗变的同时仍固守内在的文化追求,在广告设计方面走... 民国时期是中国广告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型期。民国时期的上海广告已经形成现代广告的样式,具备现代广告的设计要素。上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先锋之地,在现代化嬗变的同时仍固守内在的文化追求,在广告设计方面走出了一条特有的路径,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具体体现为:现代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诉求相融合,广告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重,并善于从受众文化心理出发创造新的广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上海广告 现代化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裙装智能全成形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建萍 陆文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全成形针织服装的研发生产效率,采用岛精MACH2—153XS4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以及SDS—ONEAPEX3系统中的KnitPaint模块,以全成形针织裙装为例,从压缩花样、Package基本花样以及展开花样等方面对裙装的智能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着重对... 为了提高全成形针织服装的研发生产效率,采用岛精MACH2—153XS4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以及SDS—ONEAPEX3系统中的KnitPaint模块,以全成形针织裙装为例,从压缩花样、Package基本花样以及展开花样等方面对裙装的智能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着重对Package基本花样的设计方法进行讨论,详细探讨裙装起底、大身编织、叠针及前后浪深等关键部位的基本花样设计方法。对比全成形裙装和普通裙装的缝制效率,结果表明,裙装款式越复杂,普通裙装需缝合套口的裙片数量越多,全成形智能制造的优势越明显。该研究为全成形产品的创新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 针织服装 针织裙装 智能化 工艺设计 花样设计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交互理论的智能道路清扫车安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瞩 丁栋 +1 位作者 姜乾喆 刘昊鑫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0-419,共10页
目的通过“场景交互理论”分析智能道路清扫车作业安全问题,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安全警示方式创新设计。方法基于场景交互理论内涵,将城市智能清扫语境下的交互场景细分为内部智能场景和外部现实场景;依据现实场景中道路使用者与智... 目的通过“场景交互理论”分析智能道路清扫车作业安全问题,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安全警示方式创新设计。方法基于场景交互理论内涵,将城市智能清扫语境下的交互场景细分为内部智能场景和外部现实场景;依据现实场景中道路使用者与智能道路清扫车交互关系的特殊性,构建以作业安全设计为目标的场景交互五要素,对主流作业安全警示方式进行分析得出创新方向;基于投影技术进行作业安全警示方式的框架构建和模块的结构设计,完成了作业安全警示图案的尺寸设计、位置设计及图案内容设计的方法构建。结果利用Lumion对设计方案进行了3D模拟,验证了其合理性。结论基于场景交互五要素设计的投影作业安全警示图案可为道路使用者营造更为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交互理论 智能道路清扫车 作业安全设计 投影警示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意包装设计的瓶装茶饮料创新营销策略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红艳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49,共1页
以瓶装茶饮料为例,分析了我国茶饮料包装设计一般特征与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创意包装设计的瓶装茶饮料创新营销策略:基于个性化可识别设计的精准营销、基于视觉认知平衡的心理营销、基于特殊容器形态设计的差异化营销、基于... 以瓶装茶饮料为例,分析了我国茶饮料包装设计一般特征与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创意包装设计的瓶装茶饮料创新营销策略:基于个性化可识别设计的精准营销、基于视觉认知平衡的心理营销、基于特殊容器形态设计的差异化营销、基于延展性信息设计的公益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茶饮料 创意包装设计 创新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裁片自动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建萍 沈津竹 +2 位作者 姚晓凤 朱妍西 张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4,共8页
为促进服装裁片自动化运输的发展,推动服装加工端完成产业升级,即“机器代人”,实现服装智能制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空压吸附式抓取,静电式抓取,针刺式抓取,机械手抓取和软体手... 为促进服装裁片自动化运输的发展,推动服装加工端完成产业升级,即“机器代人”,实现服装智能制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空压吸附式抓取,静电式抓取,针刺式抓取,机械手抓取和软体手指抓取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各抓取方式所适用的面料范围,将其在面料表面的布局方式总结为3类:盲式布局抓取、单点布局抓取和多点协同抓取。研究认为软体手指抓取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提高抓取准确率,提高抓取头的重复定位精度,研发便捷、高效、经济的布局方式,以及研发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抓取方式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抓取 面料抓取 布局规划 软体手指 服装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绣花机的数码仿真绉绣研发和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萍 周玉莹 +2 位作者 虞倩雯 吴梦瑶 刘宣含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共8页
为了传承苗绣文化、辅助现代苗绣产品设计研发,文章基于JANOME智能绣花机和Aritistic Digitizer绘图软件开发了数码仿真绉绣,解决了利用机器实现绉绣肌理效果的难题,并采用机针粗细、面底线搭配方式、线迹长度密度比、线迹外轮廓线宽度... 为了传承苗绣文化、辅助现代苗绣产品设计研发,文章基于JANOME智能绣花机和Aritistic Digitizer绘图软件开发了数码仿真绉绣,解决了利用机器实现绉绣肌理效果的难题,并采用机针粗细、面底线搭配方式、线迹长度密度比、线迹外轮廓线宽度等工艺参数量化的方式,探究了工艺参数与数码仿真绉绣厚度的影响,对数码仿真绉绣厚度与工艺参数间的多元回归方程提出了假设猜想。此机绣方式和回归方程可提高苗绣绉绣技法的机绣效果和产品生产效率,赋予苗绣设计师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绣 绉绣 智能绣花机 数码仿真绣 立体绣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式服装造型设计方法原理剖析与创新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婷 李晓英 +1 位作者 沈津竹 王建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80,共7页
凹凸式服装造型设计是近年服装立体造型设计中一种较为主流的设计方法。为明晰其设计原理,以省道转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凹凸式服装的造型分类和设计方法,并以“矩形”和“S曲线”凹凸式服装造型为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凹凸式服装造型... 凹凸式服装造型设计是近年服装立体造型设计中一种较为主流的设计方法。为明晰其设计原理,以省道转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凹凸式服装的造型分类和设计方法,并以“矩形”和“S曲线”凹凸式服装造型为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凹凸式服装造型可分为装饰型、功能型和综合型3类。分割线是设计不同凹凸式服装造型的有效途径,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分割线的不同组合以及分割线与省道、褶裥之间的合理配伍等方式。此外,凹凸式服装造型对工艺的要求较高,尤其体现在对服装细节的处理上,所设计的2款凹凸式服装造型兼顾了造型与工艺的需求,可为服装造型创新设计和样板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 省道 分割线 立体造型 服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研究进展
17
作者 冯利 杨悦祎 朱达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为探讨当前服装科技领域对抑郁症患者智能可穿戴服饰的研究进展,基于该类产品使用者的需求现状,从生理和心理2个角度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需求;结合智能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研发现状,着重剖析了该类产品核心模块设计中的低功耗技术、传感技... 为探讨当前服装科技领域对抑郁症患者智能可穿戴服饰的研究进展,基于该类产品使用者的需求现状,从生理和心理2个角度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需求;结合智能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研发现状,着重剖析了该类产品核心模块设计中的低功耗技术、传感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智能可穿戴服饰产品从材料、制造、电子元件与外观设计4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鼓励产品朝着安全便携、环保节能、实用美观等方面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智能服装 可穿戴技术 精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印花图案设计的感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郑畑子 王建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对服装印花图案的感性需求,从而进行更精准的产品开发和推荐,以G企业主营产品男衬衫为对象,首先采用层次结构表示法分解出图案设计的三大要素和23个要素子类;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聚类分析建立男衬衫感性意象空间...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对服装印花图案的感性需求,从而进行更精准的产品开发和推荐,以G企业主营产品男衬衫为对象,首先采用层次结构表示法分解出图案设计的三大要素和23个要素子类;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聚类分析建立男衬衫感性意象空间;然后进行专家访谈,获取其对设计要素和男衬衫感性意象的关联度评价;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调研结果。研究得出三大图案设计要素的综合权重值,利用权重值建立评价矩阵,可判断不同图案设计男衬衫的风格归属;通过印花男衬衫图案设计和感性意象的匹配关系,既可帮助设计师根据目标意象进行图案设计,又可帮助企业推荐满足消费者意象需求的产品;该研究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服装品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研究 感性意象 男衬衫 层次分析法 风格评估 服装印花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通风设计手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诗潭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为探索有效的服装通风设计手段来提高着装人体的热湿舒适性,以服装热湿传递机制和通风散热原理为基础,分别从透气性面料的配置、服装开口的设计、可穿戴式通风装备3个层面解析常用的通风设计手段,并对比不同设计手段之间的作用效应。结... 为探索有效的服装通风设计手段来提高着装人体的热湿舒适性,以服装热湿传递机制和通风散热原理为基础,分别从透气性面料的配置、服装开口的设计、可穿戴式通风装备3个层面解析常用的通风设计手段,并对比不同设计手段之间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有效的通风设计手段应在全面分析着装环境、人体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满足服装局部设计差异性和不同设计手段间匹配性的原则。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明确服装衣下空间空气流动规律,量化表征服装局部的"有效通风",平衡各种设计手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通风效果将成为服装通风设计手段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通风机制 开口设计方式 热湿舒适性 风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膝关节健康需求的老年裤装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佳蔚 张宏婷 +1 位作者 肖平 于晓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7,共6页
为了解现有老年裤装存在的问题,以上海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进一步收集分析老年人膝部健康状况与裤装需求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膝部健康状态的老年群体具有差异化护理需求和裤装需求,其中膝部健... 为了解现有老年裤装存在的问题,以上海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进一步收集分析老年人膝部健康状况与裤装需求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膝部健康状态的老年群体具有差异化护理需求和裤装需求,其中膝部健康与亚健康的老年群体侧重保暖御寒,建议裤装采用发热面料,设计应用智能温控系统;膝部疾病前驱群体具有保暖和关节保护需求,可基于保暖设计加入保护气囊的膝部细节设计;膝部疾病群体在上述需求外,还有支撑稳定及关节矫正需求,裤装中可加入柔性助力系统和可穿戴式智能传感系统。此外基于贴体性和穿脱便利性需求对裤装整体结构提出针对性设计建议,为老年用户和服装企业设计师的有效性对接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健康需求 功能设计 裤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