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冬 刘新成 俞相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 以长江口为例,通过与已建典型围填海工程实际促淤效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长江口近期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的合理性分析,研究泥沙数学模型在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的平面淤积形态、断面淤积形态、促淤区淤积量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在近期围填海工程中的促淤效果预报较合理,表明该泥沙数学模型适用于长江口围填海工程促淤效果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数学模型 围填海工程 促淤效果预报 长江口南汇东滩 长江口横沙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永港 卢永金 刘新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受潮汐影响的弯道泥沙输运表现出与径流弯道不一样的现象.本文运用通量分解机制法,以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黄浦江河口受潮汐影响的弯曲河道水沙输运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受弯道环流影响可分为... 受潮汐影响的弯道泥沙输运表现出与径流弯道不一样的现象.本文运用通量分解机制法,以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黄浦江河口受潮汐影响的弯曲河道水沙输运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河口水沙输运受弯道环流影响可分为纵向输运和横向输运.纵向水体潮周期净输运因径流作用指向口外,泥沙潮周期净输运因潮泵输运大于平流输运指向口内.潮周期横向水体净输运和泥沙净输运均指向凸岸,其中横向水体输运以欧拉输运为主,横向泥沙属于以平流项为主.通过比较水量输运的纵横比和泥沙输运的纵横比可得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水量潮周期横向净输运大于纵向,泥沙是纵向大于横向.说明潮泵输运在黄浦江河口大潮期间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河口 水沙输运 通量分解机制 弯道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扩散方程数值耗散的定量研究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冬 何小燕 杨海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1,74,共5页
针对对流扩散方程数值耗散问题普遍缺乏明确定量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度量数值耗散程度的定量指标及其研究方法,即借助广义"假扩散"系数这一定量指标来度量某一离散格式的数值耗散程度,其数值上近似等于具有相同扩散效应的真扩... 针对对流扩散方程数值耗散问题普遍缺乏明确定量指标的现状,提出了度量数值耗散程度的定量指标及其研究方法,即借助广义"假扩散"系数这一定量指标来度量某一离散格式的数值耗散程度,其数值上近似等于具有相同扩散效应的真扩散所对应的扩散系数,其中真扩散效应可通过求解纯扩散问题的高精度数值解近似得到。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三阶QUICKEST离散格式的数值耗散规律,分析了时间步长、流速大小及空间步长对"假扩散"系数的敏感性以及相关性,得到了"假扩散"系数的具体表达式,进而验证了该定量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扩散方程 数值耗散 QUICKEST离散格式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污水超标排放对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非非 崔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23,共7页
为分析长江口污水超标排放对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包括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_3-N)和磷酸盐(PO_4^(3-)-P)等水质指标的长江口杭州湾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并对长江口污水超标排放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的水动... 为分析长江口污水超标排放对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包括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_3-N)和磷酸盐(PO_4^(3-)-P)等水质指标的长江口杭州湾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并对长江口污水超标排放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对短期超标排放(如24 h)的污水,可以在短时间内稀释并使海域水环境恢复至正常水平;对于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质的累积作用将会对整个海域水质产生不利影响,使水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超标排放 水质数值模拟 水环境影响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枯季北港淡水向北支扩展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路 朱建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9,共13页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长江口的现场观测资料表明,大潮和大潮后中潮期间,北港的淡水向北支口门和下段扩展,减小了北支下段的盐度,而小潮及其后的中潮期间无此现象。为了确证淡水的来源,采用验证良好的三维数值模式再现了上述观测现象,...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长江口的现场观测资料表明,大潮和大潮后中潮期间,北港的淡水向北支口门和下段扩展,减小了北支下段的盐度,而小潮及其后的中潮期间无此现象。为了确证淡水的来源,采用验证良好的三维数值模式再现了上述观测现象,并通过数值试验和淡水通量机制分解方法分析其动力成因。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大潮及其后的中潮期间,北港主槽流经北港北汊及其周围浅滩的水体是北支淡水的主要来源,拉格朗日余流输送是其向北支扩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北港北汊的增深增加了进入北支的淡水通量,减弱了北支的盐水入侵。偏北风风速的增加抑制了北港淡水向北支的扩展,增加了北支的盐水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入侵 淡水通量 数值模式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估算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俞超锋 刘新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利用线性矩法对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进行了优化估算,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优曲线的判断,通过试算确定最优频率分布曲线参数,并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了这一过程的程序化,最终可输出相应最优曲线的水文变量设计值。将输出的最优曲线结果与传... 利用线性矩法对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进行了优化估算,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优曲线的判断,通过试算确定最优频率分布曲线参数,并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了这一过程的程序化,最终可输出相应最优曲线的水文变量设计值。将输出的最优曲线结果与传统的目估适线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和目估适线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线性矩 优化适线法 P-Ⅲ型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