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麝生殖生理和繁殖性能观察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韩增胜 杨长锁 +3 位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王立强 陈晓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在上海新杨养麝实验场,对1998~2003年饲养繁殖的林麝进行繁殖生理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早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林麝体重7...  在上海新杨养麝实验场,对1998~2003年饲养繁殖的林麝进行繁殖生理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早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林麝体重7~8kg。雌雄林麝繁殖特点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9月下旬开始发情,至次年3月下旬后逐渐进入休情期,雄林麝繁殖季节略早于雌林麝;雌林麝1个发情周期为18~23d,发情持续期32~48h,1年1胎,每胎1~3仔,妊娠期为178~183d,饲养林麝年平均繁殖率为152.05%,年断乳仔麝平均成活率为7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生殖生理 繁殖率 成活率 繁殖性能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增胜 杨长锁 +3 位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王立强 于永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将30头林麝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4个试验群中,根据处理药物不同又分为孕酮片(MAP)处理和氯前列烯醇(PG)处理组。MAP处理组采用MAP高(20mg/头)和低(10mg/头)2个剂量处理;连续用MAP8d后,一次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  将30头林麝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4个试验群中,根据处理药物不同又分为孕酮片(MAP)处理和氯前列烯醇(PG)处理组。MAP处理组采用MAP高(20mg/头)和低(10mg/头)2个剂量处理;连续用MAP8d后,一次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IU/头。PG处理组采用PG高(0.2mg/头)和低(0.1mg/头)2个剂量处理;首先一次肌肉注射PMSG600IU/头,48h后,肌注PG0.1mg/头(或0.2mg/头),6d后,再次肌注PG0.1mg/头(或0.2mg/头)。结果表明,MAP高(20mg/头)与低(10mg/头)2个剂量处理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62.5%(5/8)和75%(6/8),差异不显著(P>0.05);而PG组高(0.2mg/头)和低(0.1mg/头)2个剂量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28.5%(2/7)和71.4%(5/7),差异显著(P<0.05);MAP组与PG组间同期发情率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MAP处理组同期发情率(68.7%,11/16)明显高于PG组(50%,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同期发情技术 发情率 受胎率 孕酮片 氯前列烯醇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电刺激采精及精液品质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增胜 杨长锁 +1 位作者 刘学武 李青旺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5期22-23,共2页
采用电刺激采精法对 8头林麝采精 2 6次 ,并对所采得的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 ,林麝每次射精量平均体积 0 3 5 6ml± 0 0 62ml,pH值 7 3 1± 0 2 74,精子平均密度为 ( 4 0 3 8± 0 62 4)× 10 8/ml ,精子... 采用电刺激采精法对 8头林麝采精 2 6次 ,并对所采得的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 ,林麝每次射精量平均体积 0 3 5 6ml± 0 0 62ml,pH值 7 3 1± 0 2 74,精子平均密度为 ( 4 0 3 8± 0 62 4)× 10 8/ml ,精子平均活率为 78 75 %± 4 43 2 % ,畸形精子率为 14 5 7%± 2 0 3 1%。电刺激法采得林麝精液品质稳定 ,采精过程中用 846合剂麻醉保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电刺激采精法 精液品质 精液采集 品质 射精量 精子密度 畸形精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胚胎移植研究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增胜 杨长锁 李青旺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4期27-28,共2页
用獐子作受体进行林麝的胚胎移植试验。应用PMSG和PGF2a诱导供体林麝和受体獐进行同期发情试验 ,供体林麝在发情配种后 8~ 10天 ,手术法进行胚胎收集 ,结果表明 ,单独应用PMSG或PGF2a使供体林麝与受体獐达到了预期同期发情效果 ,对 2... 用獐子作受体进行林麝的胚胎移植试验。应用PMSG和PGF2a诱导供体林麝和受体獐进行同期发情试验 ,供体林麝在发情配种后 8~ 10天 ,手术法进行胚胎收集 ,结果表明 ,单独应用PMSG或PGF2a使供体林麝与受体獐达到了预期同期发情效果 ,对 2头林麝进行手术 ,发现卵巢上各有数枚黄体存在 ,在冲卵液中未检到胚胎。研究揭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胚胎移植 獐子 同期发情 胚胎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增胜 杨长锁 李青旺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现状 历史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