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驱动因素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广婷 国胜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7,共13页
国际产业转移是新兴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本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主动和被动并存状态,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明显。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受到经济力量与政... 国际产业转移是新兴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本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主动和被动并存状态,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明显。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受到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双重驱动,经济规律主导下,部分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产生成本驱动型主动转移;政府行为主导下,部分产业受地缘政治影响发生政治驱动型被动转移。为了更好应对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和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迟滞等挑战,建议加强全球贸易的规则制定和制度建设,优化国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价值链引导的跨区产业集群建设和推动面向产业化的全链条全流程创新,从而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并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驱动因素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宇佳 饶邦韬 国胜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其正向促进效应随着政策实施时间逐渐增强。机制检验发现,在微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应、投资增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等渠道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优秀人才集聚效应和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提升效应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对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的风险重塑:企业人工智能应用与股价崩盘风险
3
作者 赵晶 张绍华 许元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11期91-106,共16页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产业化应用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抓手。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并运用ARDL...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产业化应用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抓手。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并运用ARDL-ECM模型进一步研究作用渠道及其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总体上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对于不同产权属性、地理区域和管理层架构的企业,其影响效果呈现结构性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东部企业和非两职合一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从周期特征看,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先扬后抑的作用效果,短期内提升股票流动性进而增加了股价崩盘风险,但长周期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步降低,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本研究能够为企业优化发展战略、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及监管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股价崩盘风险 信息披露 股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维跃迁
4
作者 张壹帆 李玲 +1 位作者 袁晓敏 陆岷峰 《征信》 2025年第9期55-64,共10页
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数字技术和制度体系上的应用优势。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构建以“支付—信用—治理”为核心的三元协同系统耦合模型,深入研究数字人民币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结合首发经济场景中发现的主... 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数字技术和制度体系上的应用优势。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构建以“支付—信用—治理”为核心的三元协同系统耦合模型,深入研究数字人民币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结合首发经济场景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深度挖掘数字人民币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中的耦合潜力;系统提出数字人民币通过支付方式创新带动我国信用体系优化以及治理机制升级,最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重实现路径。同时,以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为案例,验证了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系统改革、信用共享机制升级以及治理创新协同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数字人民币 首发经济 系统耦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