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功能与规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胜林 吕继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乃至生命关系密切,涉及社会安定、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文章认为,食品安全信息报道是媒体社会监测功能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新闻信息 传播功能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新闻与和谐社会
2
作者 吕继红 周胜林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一、和谐社会的宣传中,商业新闻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商业的特点是流通,流通的结果是人际交流。商业的人际交流有许多关系要处理:生产者与供应商,供应商与消费者,商店经营者与顾客,还有服务业、维修业与顾客、消费者等等。这些... 一、和谐社会的宣传中,商业新闻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商业的特点是流通,流通的结果是人际交流。商业的人际交流有许多关系要处理:生产者与供应商,供应商与消费者,商店经营者与顾客,还有服务业、维修业与顾客、消费者等等。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社会就不会和谐。因为商业涉及社会生活的面非常广,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商业;商业牵涉的人特别多,可以说,凡是社会的人,都不能与商业无缘。商业新闻是以商业活动为内容的报道。因此,商业新闻的报道空间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新闻 社会生活 和谐 人际交流 商业活动 报道空间 供应商 消费者 生产者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廖圣清 申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1,58,共3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自今年1月,湖南卫视推出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近10家卫视随即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相亲热"一时再度席卷中国电视荧屏。①面对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社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自今年1月,湖南卫视推出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近10家卫视随即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相亲热"一时再度席卷中国电视荧屏。①面对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当下电视相亲节目实现了"相亲与娱乐"的融合,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严厉批判节目所传播的畸形"婚恋观",担心年轻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由此受到负面影响,并忧虑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节目 相亲 受众分析 社会主流价值观 创新 《非诚勿扰》 湖南卫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申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6,共5页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议题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新事件 公共议题 议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手机广告法律监管 被引量:3
5
作者 申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本文分析当前我国手机广告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手机广告中存在的手机广告经营主体审核缺失,广告内容审核缺失,广告侵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等三方面问题。进而提出,对手机广告业监管之建议: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立法,形成多元化、多层级的... 本文分析当前我国手机广告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手机广告中存在的手机广告经营主体审核缺失,广告内容审核缺失,广告侵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等三方面问题。进而提出,对手机广告业监管之建议: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立法,形成多元化、多层级的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广告 广告监管 广告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清议向舆论演替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倪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晚清清议被现代舆论思想所替代的历史动因有:第一,清议从本质上属于在朝官员内部的政见竞争与利益角逐,这种政治性批评具有谏议的体制内色彩,最终代表的还是统治集团利益分配。第二,清议从属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以及专制皇权统治的政... 晚清清议被现代舆论思想所替代的历史动因有:第一,清议从本质上属于在朝官员内部的政见竞争与利益角逐,这种政治性批评具有谏议的体制内色彩,最终代表的还是统治集团利益分配。第二,清议从属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以及专制皇权统治的政治体系之下,无法容纳与适用于新的来自于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政权理论。第三,现代媒体扮演新的言说工具,扩充了传统的言说渠道与方式,使得皇权政治体制内的清议概念无法适应时代转型的需求。第四,科举制废除之后,儒学与王权结合的制度性渠道崩解,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精英转型,诉求的视野不再仅仅聚焦在君主身上,而是向社会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议 舆论 演替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报纸杂志化”
7
作者 吕继红 周胜林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3,共2页
“报纸杂志化”现象,源远流长,并非从《救亡日报》开始。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报纸与杂志多次相融、互补,但并没有简单地“杂志化”。不能认为现在是所谓的“厚报时代”,报纸就是“杂志化”。“厚报时代”这个概括本身,就是欠科学的。
关键词 报纸杂志化 来源 趋势 厚报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