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成形术后外膜细胞表型转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永利 贺能树 +4 位作者 张家兴 司同国 范海伦 葛夕洪 徐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24-429,共6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和外膜细胞向血管内膜的迁移。方法改良导丝法损伤24只大鼠颈总动脉(CCA),制作血管再狭窄模型;采用5-溴,2尿苷嘧啶(BrDU)标记增殖和迁移的成纤维细胞,以免疫组化,BrDU单染结合α-...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和外膜细胞向血管内膜的迁移。方法改良导丝法损伤24只大鼠颈总动脉(CCA),制作血管再狭窄模型;采用5-溴,2尿苷嘧啶(BrDU)标记增殖和迁移的成纤维细胞,以免疫组化,BrDU单染结合α-肌动蛋白(α-actin)复染,光镜、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仪观察和分析损伤后3、7、14和28d,血管外、中和内膜上与BrDU结合的成纤维细胞的动态分布。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BrDU结合的外膜成纤维细胞在术后第3天外膜上分布较多,至第7天达到峰值并表达α-actin,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成为成肌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第14天,外膜上阳性细胞数下降,中膜和内膜上数量显著上升,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第28天,外膜、中膜和内膜阳性细胞数量回归到基线,但内膜ECM沉积较多,内膜仍增厚,管腔狭窄。不同时间点,血管三层结构内阳性细胞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电镜观察:血管成形术后,成纤维细胞胞质饱满,粗面内质网发达,表面分泌颗粒丰富,合成大量微丝束,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第7和14天,成肌纤维细胞形成宽大的伪足,分别伸向血管外弹力板窗孔和内弹力板窗孔,细胞呈腔内方向迁移趋势。结论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合成分泌α-actin;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增殖,成为新生内膜的细胞成分;外膜细胞和血管再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血管外膜 成肌纤维细胞 表型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