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内巨大或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三种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永东
李明华
+7 位作者
方淳
顾斌贤
程英升
王永利
赵俊功
高不郎
王珏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07-712,共6页
目的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
目的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后复发,行覆膜支架治疗。随访9~83个月,平均(41.1±25.3)个月。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0%),大部闭塞(95%~99%)和部分闭塞(<95%)。随访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不变、血栓形成和再开放。结果所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1例,大部闭塞7例,部分闭塞2例,其中1例部分闭塞患者术后7 d再出血死亡。19例健在患者最终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5例,大部闭塞3例,部分闭塞1例。19例中,10例载瘤动脉保持通畅。长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8例改善。结论动脉瘤腔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低且再通率高;可脱卸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治疗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但牺牲载瘤动脉,有潜在或短暂的脑缺血事件发生;覆膜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且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巨大动脉瘤
载瘤动脉闭塞
可脱卸弹簧圈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缪中荣
李宝民
+1 位作者
陈左权
赵宝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8-366,共9页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十分成熟的技术,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2003年Wholey等发表的全球颈动脉支架文献回顾结果显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8.9%,手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十分成熟的技术,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2003年Wholey等发表的全球颈动脉支架文献回顾结果显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8.9%,手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小卒中2.1%,大卒中1.2%,与手术相关死亡率0.6%;手术后第1、2、3年的再狭窄率为2.7%、2.6%和2.4%;手术后第1、2、3年的脑卒中再发作率为1.2%、1.3%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巨大或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三种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永东
李明华
方淳
顾斌贤
程英升
王永利
赵俊功
高不郎
王珏
李敏
机构
上海
交通
大学
附属
第六人民
医院
介入影像科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
同济大学
附属
第十人民
医院
介入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07-7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570540)
上海医学领军人才基金(编号:LJ06016)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基金(编号:05III023)
文摘
目的评价可脱卸球囊、可脱卸弹簧圈和颅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20例,其中球囊/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9例,可脱卸弹簧圈动脉瘤腔填塞8例,覆膜支架治疗3例,另有2例为经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后复发,行覆膜支架治疗。随访9~83个月,平均(41.1±25.3)个月。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0%),大部闭塞(95%~99%)和部分闭塞(<95%)。随访血管造影结果评价标准为:不变、血栓形成和再开放。结果所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1例,大部闭塞7例,部分闭塞2例,其中1例部分闭塞患者术后7 d再出血死亡。19例健在患者最终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5例,大部闭塞3例,部分闭塞1例。19例中,10例载瘤动脉保持通畅。长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8例改善。结论动脉瘤腔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低且再通率高;可脱卸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治疗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但牺牲载瘤动脉,有潜在或短暂的脑缺血事件发生;覆膜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且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巨大动脉瘤
载瘤动脉闭塞
可脱卸弹簧圈
覆膜支架
Keyword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Giant aneurysm
Parent artery occlusion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Covered stent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缪中荣
李宝民
陈左权
赵宝刚
机构
首都医科
大学
宣武
医院
神经
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神经
外科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市大兴区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8-366,共9页
文摘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十分成熟的技术,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2003年Wholey等发表的全球颈动脉支架文献回顾结果显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8.9%,手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小卒中2.1%,大卒中1.2%,与手术相关死亡率0.6%;手术后第1、2、3年的再狭窄率为2.7%、2.6%和2.4%;手术后第1、2、3年的脑卒中再发作率为1.2%、1.3%和1.7%。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
文献回顾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内巨大或大型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三种技术的比较
李永东
李明华
方淳
顾斌贤
程英升
王永利
赵俊功
高不郎
王珏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缪中荣
李宝民
陈左权
赵宝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