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在胎盘植入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国福 尚鸣异 +5 位作者 韩志刚 王添平 张娣 田晓梅 王雪珍 王冬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3~10 d行清宫术。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成功率100%。清宫术时出血45~190 ml,平均78.5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配合清宫术可明显降低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清宫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癌性腹痛 被引量:15
2
作者 席芊 王培军 +5 位作者 尚鸣异 马骏 陆影 黄宗良 唐俊军 高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即刻,2周,1、2、3和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8.0%、96.9%、92.6%。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成块,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采用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顽固性 无水乙醇 腹腔神经丛 阻滞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3 位作者 袁小东 唐俊军 武刚 王国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确诊[平均发病年龄(46.4±2.8)岁],6例为多发病灶:颈、胸髓、圆锥、马尾均可多节段发生;5例为单发病灶:3例位于圆锥,1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颈髓、延髓交界部。MR平扫T1WI多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可表现为斑片状、环形、斑点状及结节状强化,伴随征象包括脊髓增粗、周围水肿、脊髓空洞等。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ISCM的内部结构及信号特点、明确肿瘤的范围及进展情况,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缺乏明确特征表现,确诊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转移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钱帮伟 王培军 +4 位作者 赵振国 谢秀海 陈恩龙 隋海晶 徐海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0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分析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显示方法下对阑尾全程显示率。结果: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阑尾全程显示率分别约为5.67%、5... 目的:探讨MSCT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0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分析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显示方法下对阑尾全程显示率。结果: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曲面重建阑尾全程显示率分别约为5.67%、5.00%、7.33%和98.67%,曲面重建与其他方法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的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重建,曲面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重建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网络连接性与脑白质疏松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何育生 江虹 +2 位作者 李云霞 腾飞 聂志余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6期449-454,共6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纳入30例法泽卡斯量表(Fazekas scale)评分为2-...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纳入30例法泽卡斯量表(Fazekas scale)评分为2-3级的LA患者及20例头部磁共振成像正常的对照组。依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将LA组再分为认知正常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2个亚组。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脑血管危险因素登记、血液生化检查、认知功能评估筛查及3.0T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及DTI检查。认知评估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量表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使用PANDA软件处理DTI数据,提取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DTI数据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LA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脑血管病常规危险因素及血生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A组的MMSE及Mo CA分值低于对照组,值分别为0.002和0.008。LA组胝体膝部P(P=0.000)、体部(P=0.000)、压部(P=0.026)3个部位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而MD值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3、0.006及0.007。LA组MMSE及Mo CA分值降低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的FA下降均成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从膝部(r=0.78)到压部(r=0.41)呈现逐渐递减趋势。结论 LA存在胼胝体网络连接性改变,胼胝体FA下降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弥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网络连接性 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小东 张静 +5 位作者 田建明 马小龙 徐钐 汪建华 程小青 孙婷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右侧肾... 目的:分析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右侧肾上腺病灶7例,左侧肾上腺病灶6例,病灶平均大小3.5cm×4.5cm,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早期轻度强化、延迟后进行性增强,肿瘤可有漩涡征及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血管等征象,3例肿瘤内出现钙化。结论: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有助于与肾上腺其它病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神经节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门静脉右支介入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詹松华 韩洪杰 +2 位作者 王国良 杨振燕 Kan Zx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研究各种栓塞剂对门静脉分支栓塞后肝脏在形态学上的变化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45只大鼠为实验对象 ,除 5只留作对照组外 ,40只分成 4组 ,用 4种不同的栓塞材料进行门静脉右支栓塞 ,术后第 14天和第 2 1天分别处死每组 5只... 目的 研究各种栓塞剂对门静脉分支栓塞后肝脏在形态学上的变化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45只大鼠为实验对象 ,除 5只留作对照组外 ,40只分成 4组 ,用 4种不同的栓塞材料进行门静脉右支栓塞 ,术后第 14天和第 2 1天分别处死每组 5只动物 ,剖腹观察肝脏各叶的形态变化 ,然后分离各叶进行称重 ,并计算右叶与全肝的重量比 (比例 1)和肝脏与体重的重量比 (比例 2 )。然后用t检验方法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栓塞后见肝右叶明显变苍白 ,表面呈斑纹状 ,各组之间差异不大 ,在术后 14d及 2 1d ,第 1、2、3组的大鼠肝右叶均见明显变小 ,表面见大小不等淡黄色小瘢痕 ,第 4组小鼠的肝脏形态变化不明显。统计学分析显示 ,碘油酒精 2∶1的高浓度混合液的栓塞作用明显好于碘油酒精 4∶1混合物 (P <0 .0 5 ) ,明胶海绵粉的栓塞作用也十分明显 ,效果与碘油酒精 4∶1混合物相仿 (P>0 .0 5 ) ,但明显好于明胶海绵小块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 ,门静脉分支的栓塞既可引起该肝叶的萎缩 ,又可促使其他肝叶的代偿性增生 ,门静脉分支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但不同的栓塞剂或栓塞材料有不同的栓塞效果 ,其中碘油酒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栓塞 栓塞剂 肝脏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尚鸣异 王国良 +7 位作者 韩宏杰 席芊 黄宗良 唐俊军 高晓龙 王培军 陆影 徐卫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评价肾癌术前肾动脉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32例肾癌患者,行患侧肾动脉无水乙醇逐级栓塞,明胶海绵栓塞肾动脉主干,2~5d后行肾癌根治术,记录肿瘤切除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32例栓塞后造影证实肾动脉完全栓塞,手术... 目的评价肾癌术前肾动脉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32例肾癌患者,行患侧肾动脉无水乙醇逐级栓塞,明胶海绵栓塞肾动脉主干,2~5d后行肾癌根治术,记录肿瘤切除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32例栓塞后造影证实肾动脉完全栓塞,手术肿瘤切除率100%,术中见肿瘤缩小,肾表面静脉萎陷,肾周围水肿明显,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肾动脉栓塞可以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肾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肾癌 肾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5 位作者 袁小东 郑少强 王国良 王金红 赵小虎 董宁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共2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灶的MRI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共2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灶的MRI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病灶位于左外叶6个、左内叶9个、右后叶4个、尾状叶1个;病灶大小平均为3.6cm×4.5cm;与肝实质比较,平扫T1WI序列为稍低信号、T2WI序列为稍高信号者16个,T1WI及T2WI为等信号者4个,9个病灶内见瘢痕,呈长T1长T2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18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病灶中等程度强化,1个病灶周边轻度强化,2个病灶周边出现扭曲血管;门脉期信号高于周围肝实质者17个,等信号2个,信号相对低于肝实质1个;延迟期仍为高信号者14个,另5个表现为等信号,1个为稍低信号;门脉期和延迟期有3个病灶周围可见细环状包膜;15个病灶增强后其内可见瘢痕影,瘢痕于动脉期、门脉期均为低信号,延迟强化者4例。所有病灶周围静脉显示良好。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FNH的内部结构和信号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有助于和肝脏其他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局部消融治疗术后复发嗜铬细胞瘤
10
作者 尚鸣异 王培军 +5 位作者 陆影 马骏 唐俊军 席芊 黄宗良 高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对术后复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后复发,其中右侧3例,左侧1例,双侧1例,手术病理为良性嗜铬细胞瘤,均在CT引导下行局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30dCT复查5例肿瘤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对术后复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后复发,其中右侧3例,左侧1例,双侧1例,手术病理为良性嗜铬细胞瘤,均在CT引导下行局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30dCT复查5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所有病例已随访9~42个月,患者血压一直正常,未再发阵发性头晕、头痛及发作性晕厥等症状。尿香草扁桃酸正常。结论 CT引导下局部无水乙醇消融疗法治疗术后复发嗜铬细胞瘤,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是非常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复发 无水乙醇 消融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波CSE-MRI评价淫羊藿苷对去势大鼠骨髓脂肪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蕾 黄冕 +4 位作者 赵亦卿 李鑫东 李冠武 于吉利 常时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CSE)-MRI评价淫羊藿苷(ICA)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髓脂肪形成的作用。方法: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OVX+雌二醇组(E2)和OVX+ICA组。分别于基线、术后第6和12周对各组... 目的:探讨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CSE)-MRI评价淫羊藿苷(ICA)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髓脂肪形成的作用。方法: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OVX+雌二醇组(E2)和OVX+ICA组。分别于基线、术后第6和12周对各组大鼠行CSE-MRI扫描,测量股骨骨髓脂肪分数(FF),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BMD)。检测血清E2、骨形成标记物PINP、骨吸收标记物CTX。左侧股骨骨髓HE染色行脂肪细胞定量分析。结果:术后第6和12周,OVX组腰椎骨丢失率为7.5%和14.1%,股骨则分别为5.4%和10.7%。ICA干预组各时间点FF值(14.7%、15.2%、15.9%)与OVX组(13.9%、19.2%、23.2%)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SHAM组(13.2%、14.1%、14.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VX组FF值随时间呈进行性增高,FF值在每两个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和第12周时FF值分别较基线时增高40.0%和69.4%,而SHAM组在第6周、第12周时FF值分别较基线时增高7.8%和11.1%,OVX组较SHAM组亦明显增高。OVX组中脂肪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平均直径、密度和周长较SHAM组分别增高了163.0%、29.5%、57.3%和40.0%;而ICA组的4个指标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抑制骨髓脂肪形成也是其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多回波CSE-MRI对药物抗骨质疏松骨髓脂肪的机制研究能提供补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编码 淫羊藿苷 骨髓脂肪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冬眠及梗死心肌的延迟增强磁共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铭 赵江民 +3 位作者 赵泽华 倪炯 邵志红 王伟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及梗死心肌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建立兔冬眠及梗死心肌模型,利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兔冬眠心肌组、梗死心肌组及正常对照组模型进行延迟增强磁共振扫描,分析各组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及梗死心肌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建立兔冬眠及梗死心肌模型,利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兔冬眠心肌组、梗死心肌组及正常对照组模型进行延迟增强磁共振扫描,分析各组的延迟增强磁共振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读片观察仅梗死心肌组可见延迟强化,MRI机器测量结果显示梗死心肌组及冬眠心肌组均较正常心肌延迟增强信号明显升高,但梗死心肌组较冬眠心肌组延迟强化更加明显。结论:梗死心肌及冬眠心肌延迟增强磁共振扫描均有延迟强化,但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可资鉴别;定量测量延迟增强信号可帮助判断这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心肌 梗死心肌 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