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PCI术后患者的应用
1
作者 郭孙升 许方蕾 +1 位作者 吴玲玲 徐建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 目的探讨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构建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包含个案建档、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指导、心理指导、急救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指导、随访管理9个方面。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以出院准备服务专案护士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管理。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研究组28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2个月冠心病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专案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准备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出院准备度 自我管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儿童及其家长心理状况 被引量:24
2
作者 孟馥 傅晓燕 +3 位作者 李春波 梅竹 梁爱斌 吴文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7-459,共3页
目的 :了解住院血液肿瘤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 )(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CBCL) ,对 5 7例住院血液肿瘤儿童进行个性、行为心理测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其家长进行心理卫... 目的 :了解住院血液肿瘤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 )(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CBCL) ,对 5 7例住院血液肿瘤儿童进行个性、行为心理测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其家长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血液肿瘤患儿E质个性低于对照组(P <0 0 5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2 1 1% ,男孩多有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 ,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会退缩。血液肿瘤组家长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患儿的行为问题与家长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血液肿瘤儿童及家长 -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制订综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儿童 家长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在胎盘植入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国福 尚鸣异 +5 位作者 韩志刚 王添平 张娣 田晓梅 王雪珍 王冬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2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各100 mg,庆大霉素8万u,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3~10 d行清宫术。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成功率100%。清宫术时出血45~190 ml,平均78.5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配合清宫术可明显降低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清宫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癌性腹痛 被引量:15
4
作者 席芊 王培军 +5 位作者 尚鸣异 马骏 陆影 黄宗良 唐俊军 高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块状。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无水乙醇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即刻,2周,1、2、3和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8.0%、96.9%、92.6%。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成块,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采用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顽固性 无水乙醇 腹腔神经丛 阻滞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电子加热留针长度与温度设定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刚 韩国栋 +2 位作者 施燕莉 林东阳 马余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银质针电子加热时不同留针长度与仪器温度设定间的关系,为安全有效使用银质针导热技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腰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留针长度(加热套管下缘到皮肤进针点的距离)2cm、3cm、4cm、5cm、6cm五组,每组20例,用银... 目的:研究银质针电子加热时不同留针长度与仪器温度设定间的关系,为安全有效使用银质针导热技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腰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留针长度(加热套管下缘到皮肤进针点的距离)2cm、3cm、4cm、5cm、6cm五组,每组20例,用银质针做常规密集型针刺,在患者腰部L3、L4横突处针刺部位进针,每例患者选择5个针刺点,观察不同留针长度在设置温度为80℃、90℃、100℃、110℃时的皮肤进针点温度,以及能够耐受的最高温度。结果:2cm针长温度设定约为80℃,3cm针长温度设定为90℃,4cm针长温度设定为100℃,5cm针长温度设定为110℃,患者能够耐受的平均温度为47.33±1.99℃。结论:银质针针刺电子加热过程中,需对不同长度的留针分别进行不同的温度设定,留针长度最好在2—5cm范围内,才能取得满意的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温度设定 电子加热 留针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化瘀为主治疗脂肪肝 被引量:44
6
作者 潘金友 张爽秋 +3 位作者 姚祖颐 陆露华 杨慧萍 陈百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2-152,共1页
从辨证分型的角度探讨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临床上分为肝气郁滞、湿热内蕴、肝阴不足、气滞血瘀和阳虚浊阻 5证型。认为疏肝化瘀是其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在分型辨证过程中 ,各种证型均宜兼顾此法。阐述了中医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中... 从辨证分型的角度探讨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临床上分为肝气郁滞、湿热内蕴、肝阴不足、气滞血瘀和阳虚浊阻 5证型。认为疏肝化瘀是其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在分型辨证过程中 ,各种证型均宜兼顾此法。阐述了中医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中药的组方思路和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辩证施治 疏肝化瘀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安全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叶刚 袁萍 +1 位作者 林冬阳 谢卫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评价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观察378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变化;针刺前1h、局部麻醉即刻、局部麻醉后10... 目的:评价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观察378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变化;针刺前1h、局部麻醉即刻、局部麻醉后10min、针刺即刻和针刺治疗后1h动态检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银质针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质针导热疗法前、中、后动态检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显示,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经安全性系列研究证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安全的,使用于老年人和稳定期心脏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银质针 导热疗法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肌电活动和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贞妍 叶刚 +1 位作者 黄强民 吕娇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4-599,共6页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寻找触发点、记录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病理解剖取材,然后进行触发点肌电分析和观察肌纤维病理组织形态。结果:A组大鼠没有出现触发点,B组大鼠平均出现2个触发点。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自发肌电活动,实验组除了出现自发肌电活动外,其肌电电位是一种纤颤电位,与对照组的正常肌电电位有明显的区别。实验组的病理切片发现聚集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纤维结节以及粗细相间的连续梭形肌纤维。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是一种区域性堆集并具有肌电信号异常的挛缩肌纤维。此特征也反证了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法建立的大鼠触发点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损伤 自发电位 挛缩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焦虑抑郁时点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文林 李美婧 +3 位作者 张俊蒙 刘光辉 李觉 胡大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焦虑 抑郁 时点现患率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反复损伤青少年足球运动员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军杰 俞光荣 +3 位作者 曹成福 陈贤奇 庞金辉 石继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压力分析在青少年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在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运动训练基地将40名16~19岁足踝部损伤3次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分为左足损伤和右足损伤两组,采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S... 目的:探讨足底压力分析在青少年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在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运动训练基地将40名16~19岁足踝部损伤3次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分为左足损伤和右足损伤两组,采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进行静、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测试数据与前期120名足踝部未损伤的健康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所有受试者均脱鞋袜,以个人正常步态自然行走,测量双脚各3次静、动态足底压力,测量指标为足底每个区域的压强峰值、接触时间负荷,计算足底各区域的压强峰值和负荷分布、重心轨迹特征。结果: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损伤侧足底压力分布特征:(1)足底压强峰值最大区域在第5跖骨、足跟外侧;(2)足前区跖骨部的内侧与外侧比值低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前区存在内翻倾向;(3)足部压力重心变化有向足前区转移的趋势,双足压强变化不对称;(4)足踝反复损伤者前足撑地时间延长,后足撑地时间减少。结论:足踝反复损伤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足底压强变化不稳定,双足压强变化不对称;损伤足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足部压力重心变化有向足前区转移的趋势,前足撑地时间延长,后足撑地时间减少,可能是为了减少损伤侧足踝关节的载荷而采取的保护性机制。足底压力分析在预防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足踝反复损伤方面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足底压力 临床应用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叶刚 董章利 +1 位作者 马余鸿 刘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7例银质针导热疗法组,34例封闭加微波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周,两组患者膝痛均有缓解(P<0.05),但3月后封闭加微波...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7例银质针导热疗法组,34例封闭加微波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周,两组患者膝痛均有缓解(P<0.05),但3月后封闭加微波治疗组膝痛总有效率为64.7%,银质针导热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3.8%;6个月后封闭加微波治疗组膝痛总有效率为67.5%,银质针导热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1.8%,治疗组从3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热疗 膝关节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3 位作者 袁小东 唐俊军 武刚 王国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转移性肿瘤(ISCM)MRI表现及其同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要点,提高对脊髓内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及病理证实的ISCM病例的临床与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确诊[平均发病年龄(46.4±2.8)岁],6例为多发病灶:颈、胸髓、圆锥、马尾均可多节段发生;5例为单发病灶:3例位于圆锥,1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颈髓、延髓交界部。MR平扫T1WI多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可表现为斑片状、环形、斑点状及结节状强化,伴随征象包括脊髓增粗、周围水肿、脊髓空洞等。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ISCM的内部结构及信号特点、明确肿瘤的范围及进展情况,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缺乏明确特征表现,确诊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转移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9
13
作者 孙静 金露青 +4 位作者 林敏 葛蓓蕾 顾磊 史小菲 童晓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2006年6月妇科4413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41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7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4413),其中经开腹处理10例,占14.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2006年6月妇科4413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41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7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4413),其中经开腹处理10例,占14.1%(10/71)。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5例,肠管损伤4例,出血5例,切口血肿和引流口出血8例,大网膜嵌顿1例,会阴部气肿9例,皮肤淤血12例,头部血肿2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感染性休克1例,切口愈合不良15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颈管残端囊肿6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难度和术者技巧有关,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应激时情绪反应及脑功能状况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万黎 吴文源 +3 位作者 李春波 刘健 王冰 李玉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376,共4页
目的 :研究焦虑症患者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变化特点及其脑功能活动状况。方法 :对 2 0例未经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采用瑞文测试进行模拟应激 ,以焦虑状态 /特质询问表 (STAI)和心率、肌电等指标评估受试者应激前后的情绪水平 ,... 目的 :研究焦虑症患者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变化特点及其脑功能活动状况。方法 :对 2 0例未经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采用瑞文测试进行模拟应激 ,以焦虑状态 /特质询问表 (STAI)和心率、肌电等指标评估受试者应激前后的情绪水平 ,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对两组进行双日法平静及紧张状态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检查。结果 :(1)经配对t检验 ,应激后两组受试者STAI分、心率、肌电均显著高于应激前 (P <0 0 1)。 (2 )经配对t检验 ,病例组模拟应激前后STAI分、心率、肌电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及 0 0 1) ;经协方差分析 ,病例组应激前后STAI的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 (3 )经协方差分析 ,患者部分脑区应激前后rCBF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及 0 0 1) ,且应激后rCBF呈下降趋势。结论 :模拟应激过程能有效诱发受试者的焦虑反应。焦虑症患者可能存在大脑皮层情绪控制功能的减弱 ,使其应激过程中的情绪波动明显高于正常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反应 脑功能 焦虑症 应激反应 焦虑反应 局部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浩明 沈玉芹 张小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APN在CHF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2例CHF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PN、血浆BNP、IL-6、CRP的水平以及左...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APN在CHF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62例CHF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PN、血浆BNP、IL-6、CRP的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血清APN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APN的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血浆BNP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APN水平是预测心衰严重程度有价值的指标;APN升高可能参与CHF病理发展过程。APN升高原因之一可能与神经激素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质 脂联素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29
16
作者 岳华 张克勤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和健康的主要营养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认识到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维生素D更是因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成为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和(或)不足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 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和健康的主要营养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认识到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维生素D更是因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成为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和(或)不足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维生素D状态的评估和缺乏诊断标准,以及导致其缺乏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做一阐述,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乏 维生素D 诊断标准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卫东 陈健 +2 位作者 唐张峰 廖国强 彭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2年12月~2004年11月,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322例。直接经尿道插入F8/9.8输尿管镜或F22膀胱镜,直达结石位置,自...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2年12月~2004年11月,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322例。直接经尿道插入F8/9.8输尿管镜或F22膀胱镜,直达结石位置,自镜身操作腔道插入光纤,激发激光粉碎结石至3mm以下,合并息肉或狭窄者汽化切割或切开,术毕常规留置导尿管1~3d,留置双J管2~6周拔除。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或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的病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压迫前列腺窝,1周后拔除。结果11例膀胱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311例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97.1%(302/311)。手术时间10~150min,平均38min。术中输尿管黏膜出血22例,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术后6例发热(1.9%)。肉眼血尿时间1~3d。术后住院1~5d,平均3.2d;术后结石排净时间14~35d,平均28d。结论 通过腔道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腔内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育生 李云霞 +1 位作者 王戈鹰 聂志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通过随访研究,探讨静息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和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45-75岁之间的经头颅MRI证实的SCI患者,对SCI的部位及LA的程度进行登记。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 目的通过随访研究,探讨静息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和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45-75岁之间的经头颅MRI证实的SCI患者,对SCI的部位及LA的程度进行登记。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o assossment,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分析不同部位的SCI及不同程度的LA分别对MoCA分值的影响。12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血管事件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138例SCI中121例有LA改变。MoCA平均分值(27.73±1.79),MoCA<26为16例(11.59%)。所有患者MoCA总分值之和为3827分,比总分减少313分,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减分103分,注意力减分90分,延迟回忆减分64分,抽象减分25分,语言减分15分,命名减分11分,定向障碍减分5分。单因素分析发现SCI分布范围越广,特别同时累及丘脑者,MoCA分值越低;LA程度越重,MoCA均值也越低,且年龄增大、高血压及糖尿病均与MoCA降低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但是,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只有糖尿病及累及丘脑的多发性SCI与MoCA分值降低有明确关系(P<0.05)。12个月后随访,MoCA的减分率为2.99%,症状性脑卒中的转化率为9.65%。结论 SCI和LA不仅仅是单纯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可能也是认知功能损害和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其中糖尿病或累及丘脑的多发性SCI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性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贾维娜 葛军 +4 位作者 俞春芳 徐凌 孟健 顾庆 张克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骨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2例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1-4骨密度测量,按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NC)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OP...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骨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2例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1-4骨密度测量,按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NC)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OP)。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25羟维生素D3(25-OH-D3),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OP组TSH、BMI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中,OP组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明显高于NC组(P<0.01),而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明显低于NC组(P<0.01)。BMD与TSH、BMI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TSH和BMI是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TSH水平密切相关,TSH水平偏低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骨密度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颖霞 郁庆 张晓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9-760,共2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5例ASAⅠ或Ⅱ级全麻下行下肢矫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全麻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缝合伤口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为对照组。三组患者于缝皮时开启皮下自控镇痛(PC...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5例ASAⅠ或Ⅱ级全麻下行下肢矫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全麻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缝合伤口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为对照组。三组患者于缝皮时开启皮下自控镇痛(PCSA)泵(100ml溶液含芬太尼2.0mg)。记录苏醒后即刻(T1)、术后4h(T2)、24h(T3)、36h(T4)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h及24h内PCSA按压次数,术后24h芬太尼用量,观察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1~T3时A、B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T1、T2时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和B组术后24hPCSA泵按压次数、芬太尼总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下肢手术中使用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和超前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下肢手术 术后镇痛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