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协同治理的关键要素识别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裴新生 钱慧 杨韫萍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空间关键要素的协同治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空间关键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规律、冲突、演变、价值、风险等维度提出了空间关键要素识别的思路。基于关键要素,以西宁和芜湖为案例,提出空间协同治理策略,首先基于目标导向... 空间关键要素的协同治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空间关键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规律、冲突、演变、价值、风险等维度提出了空间关键要素识别的思路。基于关键要素,以西宁和芜湖为案例,提出空间协同治理策略,首先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主要的空间冲突和矛盾,协调关键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落实空间战略,突出关键要素在引领空间布局方面的结构性作用,优化空间结构。其次以价值提升为导向,在对空间关键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分类构建协同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的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格局 综合效能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农业空间规划内容体系及传导初探 被引量:13
2
作者 裴新生 刘振宇 钱慧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针对当前国土规划中对农业空间规划关注不足的问题,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农业空间规划的内容和传导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原有相关规划中农业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传导方式的回顾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分析,提出农业空间规划... 针对当前国土规划中对农业空间规划关注不足的问题,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农业空间规划的内容和传导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对原有相关规划中农业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传导方式的回顾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分析,提出农业空间规划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农业空间规划内容各有侧重但上下之间是一个可传导的体系,同时农业空间规划内容应体现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省市县乡四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农业空间规划的内容重点和传导框架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农业空间 内容体系 规划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胥建华 魏旭红 刘学良 《城乡规划》 2020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响应上海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推进上海市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延续和深化《上海市人居环境报告的研究》课题成果,根据新时期宜居社区建设要求,探讨建立上海城市社区宜居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今后社区建设实践及其评价... 为响应上海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推进上海市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延续和深化《上海市人居环境报告的研究》课题成果,根据新时期宜居社区建设要求,探讨建立上海城市社区宜居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今后社区建设实践及其评价奠定基础。研究提出,建立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理念引领、层级传导、人本优先、方法统筹四大原则,从“总目标—分目标—基本指标”的3个层级构建,包括4个总目标、14个分目标和50个基本指标,4个总目标即居住环境、生活服务、安全健康、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社区 指标体系 宜居性评价 城市社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主城区早间流动摊商空间特征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兰文龙 郝辰杰 +1 位作者 姜莹 段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针对学界关于流动摊商正负效益的激烈争论,提出流动摊商是不同人群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争夺与博弈,只有紧密围绕其空间属性展开研究,才能为相关城市治理提供切实依据。文章选取南京市主城区早间流动摊商进行全样本调查研究,总结出流动摊... 针对学界关于流动摊商正负效益的激烈争论,提出流动摊商是不同人群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争夺与博弈,只有紧密围绕其空间属性展开研究,才能为相关城市治理提供切实依据。文章选取南京市主城区早间流动摊商进行全样本调查研究,总结出流动摊商"边缘和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正规商业和街道空间共栖"的空间组织特征,建议通过"公众需求导向的差异化管控分区"和"共栖特征下的街道空间一体化设计"两种方式实现其空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摊商 非正式就业空间 地摊经济 街道一体化设计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本视角研究框架下中国城市体系的新认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粲 唐子来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资本区位策略视角下城市体系的研究框架包含两个维度,分别基于资本支配和资本服务两种职能属性,以及全球资本和本土资本两种空间属性。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城市体系的总体格局体现了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语境,中国城市体系是全球城市“... 资本区位策略视角下城市体系的研究框架包含两个维度,分别基于资本支配和资本服务两种职能属性,以及全球资本和本土资本两种空间属性。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城市体系的总体格局体现了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语境,中国城市体系是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网络”。北京作为中国本土资本支配“单中心”城市,与全球资本支配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和获利能力差距较大;同时,中国本土的资本服务中心城市体系也呈现面向全球资本的内向门户属性。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这些城市在本土资本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体系 本土语境 资本支配视角 资本服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APP定位数据及其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殷振轩 王德 +1 位作者 王颖 郁海文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37-42,共6页
随着我国规划实践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对理性规划、精细管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而大数据由于其成本低、周期短、样本大、精度高等特性,在城乡规划中具有巨大的价值。手机APP定位数据作为新兴大数据,需要把握其特性,挖掘其在... 随着我国规划实践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对理性规划、精细管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而大数据由于其成本低、周期短、样本大、精度高等特性,在城乡规划中具有巨大的价值。手机APP定位数据作为新兴大数据,需要把握其特性,挖掘其在定量分析研究中的潜力。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探索手机APP定位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适用领域及方法,旨在为城乡定量研究提供帮助。得出结论:对于区域联系,手机APP定位数据可以描述跨乡镇的人流联系,部分替代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对于城市活力,手机APP定位数据可以识别驻留行为,测度城市活力;对于公共服务设施评估,手机APP定位数据可以反映用户使用设施的时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APP定位数据 城乡规划 大理白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格局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策略探讨——以句容市为例
7
作者 王颖 于佳冬 黄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22-25,80,共5页
生态产品具有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供需对接的过程,规划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是发挥规划调节供需两端的作用,对应的规划逻辑是“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生态空间格局引领生态... 生态产品具有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供需对接的过程,规划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是发挥规划调节供需两端的作用,对应的规划逻辑是“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生态空间格局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足的现实问题,探讨生态空间格局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策略:一是面向“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的保障供给环节,全域构建分级分区、网络连通的生态空间格局,通过对生态空间格局的分类管控,保障生态产品持续的供应;二是面向“生态空间—生态产品—商品”的激发需求环节,通过各类“生态+”空间引导,激发生态产品需求。最后,以句容市为例,阐释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空间格局 空间策略 句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技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106
8
作者 魏旭红 开欣 +1 位作者 王颖 郁海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0,共11页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作为对国土空间格局和"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支撑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双评价"结果与"三区三线"划定如何...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作为对国土空间格局和"三区三线"划定的重要支撑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双评价"结果与"三区三线"划定如何科学合理对接,并对市县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细化进行探讨。提出,"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预判,"三区三线"需要结合地区的整体战略进行因地制宜的多视角研究,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双评价"预判需要与现行管控边界、发展实际进行校核,应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只增不减"、"基本农田总量不变"、"城镇开发边界集约利用"等基本原则,最终明确国土空间的"三区三线"。建议国土空间以"三区一网络"全域全覆盖的功能分区、以"三线一附加"的细化"三线"刚性控制线体系来实现统筹管控,构建覆盖全域、上下传导的空间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三线 功能分区 刚性控制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