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溶剂法制备粒径分布集中的PA12球形微粉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袁宗伟
王旭华
-
机构
上海可孚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8,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尼龙(PA)12在乙醇中形成球形微粉的条件,通过对不同降温速率下得到的微粉形状的观察,得出了PA12在乙醇中形成球状结晶的必要条件是降温速率不能超过0.5℃/min。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成核阶段的保温使获得微粉的粒径分布更为集中,且通过延长保温时间,获得了30~60μm左右的不同粒径大小的球形微粉。还对比了PA12在乙醇与二甲基甲酰胺(DMF)两种不同溶剂中获得微粉颗粒的异同,结果表明,在DMF中更易获得更细的球形微粉。
-
关键词
尼龙12
球形微粉
粒径
溶剂法
-
Keywords
polyamide 12
spherical micropowder
particle size
solvent method
-
分类号
TQ323.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以助交联剂为第二单体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反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袁宗伟
王旭华
-
机构
上海可孚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
文摘
以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或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作为聚丙烯(PP)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过程中的第二单体制备PP-g-MAH,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常用的第二单体进行了对比,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以TAIC为例,研究了其用量对PP-g-MAH接枝率、熔体流动速率(MFR)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苯乙烯等第二单体相比,以助交联剂TAIC或TAC为第二单体,制备的PP-g-MAH接枝率更高,MFR更低,且未产生刺激性气味;在MAH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当TAIC用量(占PP-g-MAH中PP质量的百分数)由0%增加至0.5%时,接枝率由0.36%增至0.85%,MFR由95.7 g/10 min降至38.2 g/10 min。将制备的PP-g-MAH应用于P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和PP/尼龙(PA)6合金中,结果表明,随TAIC用量增加,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整体提高,TAIC用量以0.5%为宜。在PP/GF/PP-g-MAH质量比为70/30/0.7或PP/PA6/PP-g-MAH质量比为20/70/10时,与未加TAIC的相比,PP/G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10.9%,20.8%和17.7%,PP/PA6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42.9%,8%,12.9%和8.8%。
-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熔融接枝
助交联剂
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苯乙烯
力学性能
-
Keywords
polypropylene
maleic anhydride
melt grafting
co-crosslinking agent
triallyl isocyanurate
trimethylene cyanurate
styrene
mechnacial property
-
分类号
TQ316.2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