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发动机MMH/N_(2)O_(4)喷雾-燃烧-耦合传热过程模拟研究
1
作者 许建国 陈赟 +1 位作者 张禹 王园丁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为探究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内自燃推进剂喷雾、燃烧和传热特性,首先对现有MMH/N_(2)O_(4)(甲基肼/四氧化二氮)详细燃烧反应机理进行适当简化,提出适用于三维模拟的MMH/N_(2)O_(4)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在不同工况下对简化机理的准确性进行... 为探究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内自燃推进剂喷雾、燃烧和传热特性,首先对现有MMH/N_(2)O_(4)(甲基肼/四氧化二氮)详细燃烧反应机理进行适当简化,提出适用于三维模拟的MMH/N_(2)O_(4)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在不同工况下对简化机理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随后,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对空间发动机内MMH/N_(2)O_(4)射流撞击雾化过程进行了非稳态模拟,并重点分析了直流互击作用下扇形液膜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基于以上化学反应机理及液雾分布模拟结果,在欧拉-拉格朗日体系下构建了离散液滴初始分布,并结合部分搅拌反应器湍流燃烧模型,开展了空间发动机内MMH/N_(2)O_(4)喷雾燃烧及流固耦合传热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发动机内推进剂湍流喷射雾化燃烧过程对壁面冷却液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冷却液膜主要出现在燃烧室直线段,在高温燃气与固体域之间建立了一个明显的温度缓冲层,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壁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轨控火箭发动机 液体推进剂 雾化燃烧 湍流燃烧模拟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注方案对CH_(4)-O_(2)旋转爆轰发动机冷流掺混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翔宇 赵楠楠 +4 位作者 朱龙 黄亚坤 王园丁 郑权 翁春生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旋转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可自增压、持续提供推力的新概念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喷注结构是旋转爆轰发动机设计的基础,为研究不同喷注方案下发动机内流场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模型为双侧喷注的环形燃烧室,通过求解三维... 旋转爆轰发动机是一种可自增压、持续提供推力的新概念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喷注结构是旋转爆轰发动机设计的基础,为研究不同喷注方案下发动机内流场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模型为双侧喷注的环形燃烧室,通过求解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针对喷孔直径与旋流喷注角度变化开展了一系列冷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将有利于提高燃料射流动量,增加燃料径向穿透深度,促进推进剂组分的扩散与混合;增大旋流喷注角度将使得燃料射流动量下降,气流沿径向发生显著偏折,降低混合效率。低喷注动量的燃料射流难以与氧化剂主流充分掺混,受气流冲击影响严重,表现出沿燃烧室内外壁面分布的特性,在流场中心形成带状的低浓度区,最终导致混合不充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 喷注结构 掺混 喷孔直径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阀高温环境下双组元150N姿控发动机脉冲工作特性
3
作者 陈锐达 刘淑群 +3 位作者 刘昌国 陈剑 赵京 洪鑫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99,共9页
为了考察电磁阀高温环境下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搭建了高温试验系统,开展了双组元150 N姿控发动机高空模拟热试车,通过包覆热控组件和安装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装置实现了对电磁阀壳体的加热和保温,研究了常温、80℃和95℃保温24 h... 为了考察电磁阀高温环境下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搭建了高温试验系统,开展了双组元150 N姿控发动机高空模拟热试车,通过包覆热控组件和安装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装置实现了对电磁阀壳体的加热和保温,研究了常温、80℃和95℃保温24 h、135℃保温1 h对发动机脉冲工作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磁阀处于80~135℃保温温度时,发动机具备脉冲点火工作能力,工作初期的推力冲量和推力峰值均明显低于常温条件,并且推力持续发生振荡;在80℃保温条件下,发动机工作初期的推力冲量变化趋势与常温下基本一致;95℃与135℃保温条件下的推力冲量量级相当。在低于四氧化二氮沸点温度的高温环境下,密度降低不是导致工作初期推力冲量降低的唯一影响因素;在高于四氧化二氮沸点温度的高温环境下,推力冲量大幅降低主要还是受四氧化二氮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 高温环境 脉冲推力冲量 四氧化二氮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低冰点推进剂发动机宽温域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浙杭 王世成 +3 位作者 陈泓宇 姚锋 赵婷 刘昌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4,共9页
空间双组元发动机采用MON-25/MMH低冰点推进剂具有低温环境工作优势。对深空探测40 N低冰点推进剂发动机开展地面热试车,研究了不同推进剂温度(-35~25℃)和室压(1.6~2 MPa)下的发动机工作特性,并与NTO/MMH常规推进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空间双组元发动机采用MON-25/MMH低冰点推进剂具有低温环境工作优势。对深空探测40 N低冰点推进剂发动机开展地面热试车,研究了不同推进剂温度(-35~25℃)和室压(1.6~2 MPa)下的发动机工作特性,并与NTO/MMH常规推进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推进剂宽温域内,发动机能在额定工况下(混合比=1.65,室压=1.8 MPa)正常地稳态和脉冲自燃点火工作,其燃烧室效率和喉部温度随着推进剂温度降低而轻微地下降。发动机以12~60 ms脉宽持续脉冲工作时产生平均室压冲量为0.021~0.127 MPa·s,各室压波形完整、一致性较好,且基本不受推进剂温度变化影响。与常规推进剂相比,低冰点发动机的燃烧室效率降低了约1%,开机响应时间延长了近3 ms,且存在室压波动幅度增大现象,由于高饱和蒸气压的MON-25喷注气化引起雾化和燃烧过程脉动。室压波动特征频率在150~350 Hz内变化,通过提高室压、降低推进剂温度等抑制气化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弱波动幅度至常规推进剂水平,并使特征频率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双组元发动机 低冰点推进剂 低温 工作特性 热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液甲烷姿控发动机点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一力 周海清 +1 位作者 吉林 许宏博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4期16-25,共10页
液氧/液甲烷推进剂组合具有高比冲性能以及其他优异的综合使用性能,已经成为未来空间化学推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点火技术作为液氧/液甲烷姿控发动机的重大关键技术,对发动机可靠启动、响应特性、脉冲一致性等关键指标具有重要影响。... 液氧/液甲烷推进剂组合具有高比冲性能以及其他优异的综合使用性能,已经成为未来空间化学推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点火技术作为液氧/液甲烷姿控发动机的重大关键技术,对发动机可靠启动、响应特性、脉冲一致性等关键指标具有重要影响。欧美国家已经开展系统以及相关组件的预先研究,其中美国已经完成了系统级的地面自由飞行试验。国内也已开展了低温推进系统技术论证,并开展了主发动机、姿控发动机以及点火器、低温贮箱、低温阀门等关键组件的研发。针对液氧/液甲烷低温推进剂组合进行了点火技术分析筛选和试验研究,验证了电火花点火与激光诱导等离子点火两种方案的原理可行性。试验表明在入口条件从气态到液态的宽广范围内两种方案均能实现可靠、可重复点火,两种点火方式对于LOx/LCH4发动机均原理可行。试验得出可靠点火的火花能量边界特性、混合比边界特性、响应特性以及脉冲特性,为后续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液甲烷 电点火 激光点火 姿控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热控组件对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锐达 余鹏 +3 位作者 丁卫华 刘昌国 陈泓宇 徐辉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准确掌握安装不同热控组件后对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和温度特性的影响对其在轨使用可靠性至关重要。对双组元150 N发动机开展高空模拟热试车,依次考察了安装头部法兰下表面热控组件、头部包覆多层隔热材料和遮光板对发动机稳态工... 准确掌握安装不同热控组件后对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和温度特性的影响对其在轨使用可靠性至关重要。对双组元150 N发动机开展高空模拟热试车,依次考察了安装头部法兰下表面热控组件、头部包覆多层隔热材料和遮光板对发动机稳态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热控组件后,发动机推力输出稳定;头部法兰下表面安装热控组件可以有效隔离高温身部的热辐射,可降温125~160℃,减少30%~44%的法兰温度增长;后续安装的头部包覆多层隔热材料和遮光板对法兰温度分布基本没有影响,头部包覆多层隔热材料会导致头身焊缝温度升高约40℃;遮光板不影响头身焊缝温度,但会增加头部法兰下表面受到的辐射热流。安装不同热控组件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没有影响,发动机累计稳态工作4163 s、脉冲工作25000次后,多层隔热材料中心约20 mm区域发生烧蚀,此时热控组件仍能有效降低高温身部的热辐射影响,建议增大多层材料中心开孔直径至100 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 热控组件 多层隔热材料 遮光板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控发动机喉部高温问题分析与抑制方法
7
作者 李剑锐 苏航 +2 位作者 刘昌国 陈泓宇 叶奕翔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针对发动机在稳态试车点火过程中出现的喉部单侧局部高温和焊缝温度阶跃升高的现象,导致身部涂层寿命衰减及产生了局部应力,严重危害发动机可靠性的问题,采用CFD仿真对头部喷注器结构建模,结合流阻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优化流道内的分... 针对发动机在稳态试车点火过程中出现的喉部单侧局部高温和焊缝温度阶跃升高的现象,导致身部涂层寿命衰减及产生了局部应力,严重危害发动机可靠性的问题,采用CFD仿真对头部喷注器结构建模,结合流阻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优化流道内的分配结构,实现降低喷注流阻的同时改善撞击对流量造成的不均匀性问题,并通过调整撞击参数,优化燃烧组织和边区液膜冷却方案,优化边区混合比,同时降低了喉部温度和周向温差。改进后的发动机经过试验验证,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使高空模拟热试车喉部温度由近1500℃下降至1270℃,头身焊缝处温度由520℃下降至310℃,发动机身部周向温度差控制在50℃以内,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喉部的高温问题,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双组元 身部高温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在高能HAN发动机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俊 潘一力 +2 位作者 李伟 魏燕 李慧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5期63-68,86,共7页
针对高能硝酸羟胺(HAN)发动机特点,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新型C/SiC复合材料身部,并进行地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身部结构完好,表面HfO_2基环障涂层较完整,未出现显著开裂、剥落,涂层效果明显,保证... 针对高能硝酸羟胺(HAN)发动机特点,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新型C/SiC复合材料身部,并进行地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身部结构完好,表面HfO_2基环障涂层较完整,未出现显著开裂、剥落,涂层效果明显,保证了HAN单元发动机工作寿命。本研究为C/SiC身部在HAN单元发动机上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单元推进剂 单组元发动机 C/SIC复合材料 环境障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元300N发动机低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昌国 关亮 +1 位作者 施伟 王子模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62-1670,共9页
为探究低温环境下单组元300N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揭示影响发动机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300N发动机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模拟飞行工况的发动机低温试验。给出了低温试验研究方法,分别从温度差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催化剂活性差异对发动机... 为探究低温环境下单组元300N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揭示影响发动机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300N发动机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模拟飞行工况的发动机低温试验。给出了低温试验研究方法,分别从温度差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催化剂活性差异对发动机低温启动特性影响和低温对电磁阀响应特性影响等方面获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低温是影响发动机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48℃条件催化剂无法完成推进剂的催化分解,发动机发生爆炸;-30℃条件下起活时间为80.5~87.5ms,发动机可正常启动,且启动温度与起活时间呈指数关系;催化剂批次差异也对发动机低温工作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不同批次催化剂低温起活时间的差异可达91ms;低温试验过程中,电磁阀的关闭受到低温推进剂粘性和背压的影响,产生了明显的迟滞现象,延迟时间约100ms,对发动机在轨的精准控制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单组元推进剂 低温 试验研究 起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 N液氧/液甲烷发动机方案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一力 周海清 程诚 《火箭推进》 CAS 2018年第6期7-13,共7页
液氧/液甲烷以其高性能、无毒、易于轨姿控一体化、行星表面资源原位利用等优势已成为国际化学空间推进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对国内外低温液氧甲烷化学空间推进发展和3 000 N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方案设计和试验研究进行了介绍。方案主要包... 液氧/液甲烷以其高性能、无毒、易于轨姿控一体化、行星表面资源原位利用等优势已成为国际化学空间推进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对国内外低温液氧甲烷化学空间推进发展和3 000 N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方案设计和试验研究进行了介绍。方案主要包括总体结构方案,喷注方案、冷却方案、点火方案和燃烧稳定性分析。3 000 N发动机于2017年3月进行了点火热试车,发动机点火全部取得成功,并进行了5 s和10 s稳态试验。燃烧效率约0. 95,推算推力大于2 860 N,地面比冲大于242 s,与设计指标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3000N 液氧 液甲烷 点火热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应用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锐达 刘昌国 关亮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介绍了国外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应用现状,阐释了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总结了研制和改进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径向双层夹套催化床设计、径向喷注器设计、流量稳定调节技术和催化床空穴控制技术等。美国为火星软着... 介绍了国外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应用现状,阐释了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总结了研制和改进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径向双层夹套催化床设计、径向喷注器设计、流量稳定调节技术和催化床空穴控制技术等。美国为火星软着陆研制的MR-80和MR-80B无水肼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分别应用于“海盗”号和“好奇”号着陆器下降级推进系统。MR-80发动机可实现275~2835 N变推力调节,推力变比为10∶1,比冲为205 s,呈120°均布于“海盗”号着陆器三角形基座的长边。“好奇”号下降级推进系统由2个高压氦气瓶、3个推进剂贮箱、8台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8台单组元250 N姿控发动机、1个压力控制组件和3个推进剂控制组件组成,MR-80B发动机可产生31~3603 N的真空推力,推力变比达到100∶1,比冲范围为204~22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元 变推力发动机 火星软着陆 “海盗”号 “好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弹簧床结构的HAN基发动机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天亮 郭曼丽 +1 位作者 戴佳 林庆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451,共8页
为改善硝酸羟胺(HAN)基发动机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的工况下容易发生破碎而产生空穴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弹簧床结构发动机设计方法,对发动机催化床进行改进优化设计。该设计可实现,常温环境下弹簧所提供的最大弹力不足以压碎催化剂;... 为改善硝酸羟胺(HAN)基发动机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的工况下容易发生破碎而产生空穴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弹簧床结构发动机设计方法,对发动机催化床进行改进优化设计。该设计可实现,常温环境下弹簧所提供的最大弹力不足以压碎催化剂;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弹簧的最小弹力足以克服催化床受到的流动阻力,可大幅提高发动机工作寿命、性能和可靠性。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开展了传统结构和新型弹簧床结构的HAN基1N发动机温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传统结构1N发动机温启动次数不超过150次,而使用新型弹簧床结构的1N发动机温启动次数超过了500次,且工作性能更优。试验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HAN基发动机长寿命可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基发动机 弹簧床 温启动 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f再生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锐达 徐辉 +3 位作者 陈泓宇 王世成 关亮 金广明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4期17-25,共9页
1.5 tf再生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我国载人登月新一代载人飞船主动力,具备高可靠、高比冲和多次点火启动等能力。头部采用多组喷注单元同心圆排列的直流互击式喷注器,身部燃烧室采用增材制造中逐层熔覆的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喷管延... 1.5 tf再生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我国载人登月新一代载人飞船主动力,具备高可靠、高比冲和多次点火启动等能力。头部采用多组喷注单元同心圆排列的直流互击式喷注器,身部燃烧室采用增材制造中逐层熔覆的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喷管延伸段采用轻质C/SiC复合材料制备,两者通过螺栓、法兰连接和柔性石墨密封。采用再生冷却、液膜冷却和辐射冷却的组合热防护方式加强身部冷却效果,双密封联动的低流阻气动电磁阀控制推进剂流动。通过设计和工艺联合攻关,初步突破了高性能稳定燃烧和可靠冷却、再生冷却身部一体化增材制造、大尺寸复合材料喷管成形和连接等关键技术,通过了地面热试车和高空模拟热试车验证。发动机工作稳定,再生冷却温升裕度大,实测真空比冲为315.3 s,达到相同系统参数下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再生冷却 直流互击式喷注器 增材制造 热试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基单组元发动机均匀分配喷注器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川 刘俊 +2 位作者 姚天亮 林庆国 孙德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6-1614,共9页
硝酸羟胺基(简称HAN)推进剂要比肼类推进剂稳定,将相同质量的HAN基推进剂完全分解,HAN基推进剂所需的时间要比肼推进剂要长。为了增大推进剂与催化剂的初始接触面积,使推进剂在催化床内均匀分布,开展了发动机喷注器的均匀分配方式研究... 硝酸羟胺基(简称HAN)推进剂要比肼类推进剂稳定,将相同质量的HAN基推进剂完全分解,HAN基推进剂所需的时间要比肼推进剂要长。为了增大推进剂与催化剂的初始接触面积,使推进剂在催化床内均匀分布,开展了发动机喷注器的均匀分配方式研究。通过采用VOF模型对新型喷注器结构的喷注过程和雾化效果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为喷注器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三维PDA(Phase Doppler Anemometry)测量系统,获得了两种喷注器结构雾化液滴空间上的密度分布、直径大小以及轴向速度等对比情况。最后,通过地面热试车试验,对两种喷注器结构的发动机在脉冲温启动、稳态工作性能及燃烧反应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带喷注芯体的喷注器结构在开机响应特性和燃烧性能方面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基发动机 均匀分配喷注器 数值仿真 雾化性能 热试车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基无毒单组元发动机热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海娃 胡承云 叶胜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4期38-45,共8页
为使某HAN基无毒单组元发动机正常工作,需采用一种高效的热控方式,保证点火前其催化床温度在200℃之上(远高于传统单组元发动机的点火温度)。以该HAN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制定的热控方案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I-DEAS/TMG软件对该... 为使某HAN基无毒单组元发动机正常工作,需采用一种高效的热控方式,保证点火前其催化床温度在200℃之上(远高于传统单组元发动机的点火温度)。以该HAN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制定的热控方案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I-DEAS/TMG软件对该发动机各部件温度进行计算,之后按照产品状态进行发动机真空热试验,获取发动机重点部位的温度数据。结果表明:除前床后部外,其余位置温度测点的热分析和试验温度误差均小于4℃,认为两者吻合较好,有限元模型可用于之后的在轨温度预示等工作;该HAN基发动机身部采用安装一种新型铠装加热丝组件,而后覆盖不锈钢箔的热控方式,结合支架的镂空结构设计,满足发动机工作的温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基 无毒单组元发动机 热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航天器发动机机组热分析及在轨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海娃 袁肖肖 汤建华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9-536,共8页
为给某航天器机组热控设计、飞行任务中各种新工况下机组的温度适应性分析和飞控判据提供有效数据支撑,以该航天器某发动机B机组模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DEA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航天器三轴对地姿态下对该发动机机组温度进行了计算... 为给某航天器机组热控设计、飞行任务中各种新工况下机组的温度适应性分析和飞控判据提供有效数据支撑,以该航天器某发动机B机组模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DEA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航天器三轴对地姿态下对该发动机机组温度进行了计算并对热模型进行修正,对飞行数据和热分析结果进行了比对。之后应用该热模型,完成了高温工况1下热控适应性设计工作,开展了组件温度与在轨数据比对工作;并进行了高温工况2中不同太阳入射角下B机组氧阀温度研究。结果表明:B机组热分析得到了在轨飞行的验证,有限元模型有效并且合理;该热模型应用于不同热控状态、位置以及工况下来解决实际热控难题,并可预示不同太阳入射角下的氧阀温度;航天器的运行轨道、飞行姿态以及机组安装位置都是影响机组温度的重要因素,在热控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机组 热分析 温度 在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系统发展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浩明 程诚 +1 位作者 李小芳 林庆国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电动泵增压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动泵系统核心组件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离心泵效率及电源系统放电特性变化的电动泵系统质量模型。电动泵系统中质量占比最大的组件为电机和电源系统,质量敏感性分析表明离心泵效率对系...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电动泵增压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动泵系统核心组件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离心泵效率及电源系统放电特性变化的电动泵系统质量模型。电动泵系统中质量占比最大的组件为电机和电源系统,质量敏感性分析表明离心泵效率对系统质量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比不同推力、室压和工作时间下的电动泵系统与涡轮泵系统(燃气发生器循环)质量发现,电动泵系统在不同发动机推力下对应室压极限,低于该极限值时电动泵系统存在质量优势,且该室压极限值随着发动机推力增大而提高。最后,针对电动泵系统进一步减重增效,梳理了各组件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电动泵 高速电机 锂电池 质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毒单元发动机催化燃烧过程可视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俊 刘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共4页
无毒单元推进系统具有性能高,操作简单、爆炸风险低等特点,未来将全面替代肼类推进系统。深入研究无毒发动机催化燃烧过程,采用透明燃烧室对无毒单元发动机进行可视化研究,并与金属燃烧室试验结果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压快速上升... 无毒单元推进系统具有性能高,操作简单、爆炸风险低等特点,未来将全面替代肼类推进系统。深入研究无毒发动机催化燃烧过程,采用透明燃烧室对无毒单元发动机进行可视化研究,并与金属燃烧室试验结果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压快速上升阶段,推进剂快速反应处于前床,发动机效率很低;在室压平稳上升阶段,发动机的催化燃烧部位逐渐从前床向后床扩展,推进剂催化燃烧主要在催化床核心部位进行;随着发动机连续工作时间增加,发动机燃烧强度增加和燃烧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推进剂 单组元发动机 透明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元150N发动机头部热控组件温度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阳春 丁卫华 +1 位作者 朱叶茂 洪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258,共7页
为获得双组元150N发动机头部热控组件在低温工况下的加热能力以及发动机长程点火期间头部热控组件各处的温度分布、性能变化,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TMG在给定的温度边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获得了低温工况下头部稳态平衡温度... 为获得双组元150N发动机头部热控组件在低温工况下的加热能力以及发动机长程点火期间头部热控组件各处的温度分布、性能变化,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TMG在给定的温度边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获得了低温工况下头部稳态平衡温度以及发动机长程点火期间头部瞬态温度。搭建了试验装置,通过电热炉对头部烘烤,设定控温点为400℃,恒定时间45min,获得了头部热控组件各处的温度分布及加热器阻值的变化。通过仿真计算和地面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热控组件能保证发动机在最恶劣低温工况下温度高于0℃;(2)在地面试验工况包络发动机在轨最长工作时间2500s的情况下,包含加热器、热敏电阻、导线等在内的热控组件均处于有效工作状态,为热控组件的高温耐受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150N发动机 低温 高温 头部 热控组件 温度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检测技术在5 kN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延达 陈亦维 +1 位作者 郭洪勤 陈明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1,共5页
针对5 kN发动机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不可检不可测的难题,开展了工业CT检测技术研究。分析了复杂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的常规方法检测难点,利用工业CT检测技术穿透能力强、不受工件复杂结构影响的优势,对5 kN发动机产品中的电子束... 针对5 kN发动机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不可检不可测的难题,开展了工业CT检测技术研究。分析了复杂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的常规方法检测难点,利用工业CT检测技术穿透能力强、不受工件复杂结构影响的优势,对5 kN发动机产品中的电子束焊缝、氩弧焊焊缝、复合材料喷管等结构进行了检测试验,得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工业CT检测技术可以识别5 kN发动机产品中的气孔、未焊透、分层、裂纹等缺陷,并实现对缺陷的定位与测量,可为焊缝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kN发动机 焊缝 工业CT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