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Y-3A/MERSI数据在典型大城市热环境监测预报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何群 周红妹 +2 位作者 尹球 李永平 柏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8,32,共5页
以上海市为例,探索中国新型自主的FY-3A/MERSI数据在典型大城市热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包括实时监测与同化数值预报两个方面。结果表明:FY-3A/MERSI反演的250 m地表温度及其他衍生指标能够客观呈现城市热场格局及热岛效应,精细揭示出... 以上海市为例,探索中国新型自主的FY-3A/MERSI数据在典型大城市热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包括实时监测与同化数值预报两个方面。结果表明:FY-3A/MERSI反演的250 m地表温度及其他衍生指标能够客观呈现城市热场格局及热岛效应,精细揭示出上海市区—近郊—远郊的地温明显分异,热岛由中心城区呈放射性面状过渡到远郊以乡镇为中心的团块状,其形成与下垫面介质关系密切。同化FY-3A/MERSI数据产品的中尺度数值模式,耦合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可实现250 m格网0~48 h城市近地层气温空间精细化预报,提取1 h间隔的热环境日演变特征将有助于在不同天气形式下进行热环境灾害潜式预报及机理分析。预报结果在时空分辨率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数值预报,并避免了卫星云污染的影响,说明FY-3A卫星探测资料能有效改善模式背景场与初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 MERSI 城市热环境 地表温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大雾遥感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红妹 葛伟强 +2 位作者 柏桦 刘冬韡 杨引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鉴于大雾对城市和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灾害,迫切需要研制快速、有效、准确的雾遥感监测和识别方法。在对雾的辐射特性与卫星光谱特征试验分析基础上,找出不同时相可见光遥感图像下垫面反射率与云雾反射率之间的相... 鉴于大雾对城市和沿海地区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灾害,迫切需要研制快速、有效、准确的雾遥感监测和识别方法。在对雾的辐射特性与卫星光谱特征试验分析基础上,找出不同时相可见光遥感图像下垫面反射率与云雾反射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并通过对图像反射率的相对变化率进行计算分析,自动生成准雾区动态判别阈值,并在准雾区范围初步确定基础上,采用基于图像游程编码的快速连通区域标记技术,结合纹理分形分析、形态分形分析、平滑度分析、模板特征分析等实用方法,对气象卫星遥感图像进行雾自动识别和云雾分离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遥感动态监测 自动快速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MWHS数据在定量降水估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崔林丽 杨引明 +1 位作者 游然 方翔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9-1445,共7页
基于0903,0906和0908号台风期间的FY-3A极轨卫星微波湿度计(FY-3A/MWHS)数据,借助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探讨了利用FY-3A极轨卫星定量估计降水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气象站实测资料、TRMM和FY-2C卫星降水估计结果对FY-3A/MWHS降水估计... 基于0903,0906和0908号台风期间的FY-3A极轨卫星微波湿度计(FY-3A/MWHS)数据,借助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探讨了利用FY-3A极轨卫星定量估计降水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气象站实测资料、TRMM和FY-2C卫星降水估计结果对FY-3A/MWHS降水估计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FY-3A/MWHS估计降水与地面实测降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不同等级雨量均有一定的估测能力,尤其对中等量级的降水无论是在降水落区还是在降水量级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FY-2C静止卫星相比,无论是在对不同量级降水估计的"击中率",还是在估计精度方面,FY-3A/MWHS数据更具优势。利用FY-3A/MWHS对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湿度响应特性开展定量降水估计,是降水估计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卫星 微波湿度计 台风 定量降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雷达风切变识别算法研究及在机场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魏鸣 张明旭 +2 位作者 张培昌 郭巍 周生辉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大气中的风切变严重威胁飞机安全,尤其低空风切变是影响飞机起降的重要因素。利用多普勒雷达速度资料计算一维切向、一维径向与二维合成风切变,准确判断风切变的危险区域,能够及时为飞行及起降提供告警。针对多普勒雷达业务应用的主用... 大气中的风切变严重威胁飞机安全,尤其低空风切变是影响飞机起降的重要因素。利用多普勒雷达速度资料计算一维切向、一维径向与二维合成风切变,准确判断风切变的危险区域,能够及时为飞行及起降提供告警。针对多普勒雷达业务应用的主用户处理器PUP(Principal User Processor)上风切变自动识别产品存在的边缘识别较弱及定位误差较大等问题,根据多普勒雷达速度资料径向分布的特点,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优势,选择适于机载雷达参数的拟合窗口,对多个实例进行了识别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在识别效果、定位精度、边缘识别等方面优于PUP风切变自动识别产品,提高了风切变识别能力,有助于为机载雷达风切变识别及预警提供更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风切变 最小二乘法 合成切变 PUP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地基GPS水汽三维层析技术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敏 郭鹏 +2 位作者 叶其欣 张洁 朱雪松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地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探测大气水汽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测天顶方向的大气水汽总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二是遥测倾斜的信号路径上的水汽总量(Slant-path Water vapor,SW);三是应用组网的GPS站倾斜路... 地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探测大气水汽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测天顶方向的大气水汽总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二是遥测倾斜的信号路径上的水汽总量(Slant-path Water vapor,SW);三是应用组网的GPS站倾斜路径观测反演局地上空的水汽三维信息,即水汽层析(watervapor tomography)技术.简单介绍了上海地区稠密的地基GPS网,并且在该网的基础上通过GAMIT软件计算出的整层水汽PW和各个方向上的梯度信息及观测残差,来获得GPS测定的SW,运用层析的技术可获得上海地区水汽的三维分布信息.以2008年8月25日上海罕见的大暴雨为例,分析了水汽三维结果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大气效应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卫星遥感客观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何群 杨引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7,共13页
首次从云系形态识别、风场结构分析、云体温湿反演、时空运动匹配等4个崭新角度梳理归纳了热带气旋卫星遥感客观定位方法研究进展,分别介绍此4类方法的实现原理与过程,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总结认为,上述方法虽大多仍处... 首次从云系形态识别、风场结构分析、云体温湿反演、时空运动匹配等4个崭新角度梳理归纳了热带气旋卫星遥感客观定位方法研究进展,分别介绍此4类方法的实现原理与过程,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总结认为,上述方法虽大多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其优于传统人工目视判读定位法的诸多特点将使之成为发展应用的必然;同时综合比较指出,结合运动特征的混合智能算法将是热带气旋中心定位的未来方向;此外建立集成多种资料和算法的热带气旋综合客观定位系统,也有利于提高热带气旋中心定位的稳健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客观定位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被引量:67
7
作者 崔林丽 史军 周伟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上海气象站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上海极端气温时间变化特征及对上海城市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上海1873—2007年极端最高气温总体上无显著变化趋势,极端最低气温以0.27℃/10a的线性倾向率显著增加,2001—2007年,上海... 利用上海气象站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上海极端气温时间变化特征及对上海城市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上海1873—2007年极端最高气温总体上无显著变化趋势,极端最低气温以0.27℃/10a的线性倾向率显著增加,2001—2007年,上海高温日数最多,低温日数最少。1960—2007年,上海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习数在市区增加较多,近郊和远郊增加较少;极端最低气温和低温日数市区和近郊减少较多,远郊减少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城市化 高温日数 低温日数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微波资料偏差订正及台风路径预报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杜明斌 杨引明 +2 位作者 杨玉华 张洁 朱雪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我国极轨气象卫星FY-3A大大增强了对地球系统的综合探测能力,而偏差订正对卫星资料的应用非常必要。试验中FY-3A卫星微波资料的偏差订正方案是在Harris等的TOVS辐射资料偏差订正经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WRF-3DVAR系统发展的,偏差订正后微... 我国极轨气象卫星FY-3A大大增强了对地球系统的综合探测能力,而偏差订正对卫星资料的应用非常必要。试验中FY-3A卫星微波资料的偏差订正方案是在Harris等的TOVS辐射资料偏差订正经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WRF-3DVAR系统发展的,偏差订正后微波资料各通道拟合结果基本位于主对角线上,大多数卫星观测数据与观测算子利用背景场计算的亮温值分布趋于合理,偏差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偏差订正后,利用数值模式直接同化FY-3A气象卫星微波资料,通过对2008年和2009年的4个台风进行预报评估表明:同化FY-3A气象卫星资料后路径预报能力提高明显,尤其是36 h后路径预报结果;同化FY-3A气象卫星微波资料后台风预报路径误差平均降低20%,而只同化常规资料路径误差仅仅降低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气象卫星 微波探测 偏差订正 直接同化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史军 穆海振 崔林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大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上海市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大雾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了上海市大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 大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上海市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大雾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了上海市大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上海市大雾的风险特征及地理区划研究,获得了1 km空间分辨率的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图、上海城市对大雾敏感性特征图和上海市大雾风险区划图。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城市大雾评估和风险区划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城市敏感特征 风险区划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微波资料在“莫拉克”台风预报中的同化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引明 杜明斌 张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0,共8页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于2008年5月26日发射成功,携带的微波垂直探测仪与NOAA系列卫星的ATOVS性能相似。为研究微波垂直探测仪资料在台风数值预报中的作用,实现我国FY-3A卫星的微波探测资料的直接同化,达到改进台风预报的目的,利...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于2008年5月26日发射成功,携带的微波垂直探测仪与NOAA系列卫星的ATOVS性能相似。为研究微波垂直探测仪资料在台风数值预报中的作用,实现我国FY-3A卫星的微波探测资料的直接同化,达到改进台风预报的目的,利用FY-3A微波探测资料,以WRF-3DVar系统为基础,针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路径和强度预报,开展数值预报直接同化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同化FY-3A微波资料对数值模式初始场改进要优于仅仅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对缺乏观测资料的海洋上改进尤为明显,模式初始场更加合理地反映海上台风环流形势以及温湿条件,海上台风的模式初始位置也得到了校正;经过FY-3A微波资料三维变分直接同化后,区域中尺度模式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同化 FY-3A微波探测 “莫拉克”台风 三维变分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梅花”(1109)双眼墙生消过程的卫星资料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雪松 余晖 +1 位作者 尹球 毛卓成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4,共11页
利用CIMSS/MIMIC微波、AMSU微波、静止红外、TRMM卫星资料,详细地叙述了"梅花"台风三次双眼墙生消的演变过程,定量分析了这三次过程之间及其与以往研究的异同点,包括双眼墙的生消周期、空间尺度、结构、强度以及所伴随的台风... 利用CIMSS/MIMIC微波、AMSU微波、静止红外、TRMM卫星资料,详细地叙述了"梅花"台风三次双眼墙生消的演变过程,定量分析了这三次过程之间及其与以往研究的异同点,包括双眼墙的生消周期、空间尺度、结构、强度以及所伴随的台风强度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眼墙生消的演变模型。结果表明:(1)螺旋云带型态演变是双眼墙生消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台风眼墙与螺旋云带的脱离,螺旋云带自身首尾相连,在原台风眼墙的外围形成另一圈闭合环流,即双眼墙结构形成。外眼墙环流在加强加宽后向内收缩,内眼墙环流减弱并消失,只剩一单圈环流,或外眼墙环流演变为螺旋云带,则双眼墙结构消失;(2)双眼墙结构持续的时间可以由几小时至数天,这可能与内、外眼墙直径无关,而与台风环流特别是外眼墙结构有关。当外眼墙环流对称化后,内、外眼墙将在数小时内完成眼璧置换过程;(3)在一个成熟的双眼墙台风中,外眼墙对流发展高度较内眼墙高,内外眼墙之间是类似台风眼的下沉气流控制区;(4)基于ADT的台风业务定强,可能不能正确地描述双眼墙台风强度的变化特征,而AMSU-A所反映的台风暖心强度,能较好说明双眼墙生消过程中台风强度的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双眼墙结构演变 卫星资料 强度变化 螺旋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特大暴雨热带低压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其加强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引明 朱雪松 陶祖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6-427,共12页
利用NCAR/PSU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模拟了上海0185特大暴雨第9号热带低压(TD)结构,发现中层中尺度涡旋(Midlevel Mesoscale Vortex,简称MMV)是此次TD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上海特大暴雨发生时段内TD的气旋性环流、最大低压扰动中心和... 利用NCAR/PSU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模拟了上海0185特大暴雨第9号热带低压(TD)结构,发现中层中尺度涡旋(Midlevel Mesoscale Vortex,简称MMV)是此次TD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上海特大暴雨发生时段内TD的气旋性环流、最大低压扰动中心和最大正涡度中心主要位于对流层中层(850~400 hPa),近地面气旋性环流或低压中心并不明显,对流层顶是反气旋环流,这一结构与经典台风结构不同。敏感性试验表明,潜热释放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展的反馈作用非常明显,而对TD的直接影响较小。涡度方程分析结果证实,散度项对TD加强的贡献最大。TD加强的原因是其移入到了一个有利于自身加强的大尺度辐合环境场中,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辐合运动转换为正涡度倾向,导致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热带低压 特大暴雨 涡度收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NDVI时空变化及对东亚夏季风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军 孙国武 崔林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70-174,共5页
基于SPOT-VGT NDVI、NCEP/NCAR 700 hPa经向风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分析了1998年4月—2008年3月期间中国东部NDVI年、季节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07年期间中国东部NDVI以0.07/10a速率... 基于SPOT-VGT NDVI、NCEP/NCAR 700 hPa经向风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分析了1998年4月—2008年3月期间中国东部NDVI年、季节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07年期间中国东部NDVI以0.07/10a速率极显著增加,在春季和夏季NDVI增加最多,而在冬季NDVI增加最少。NDVI在苏北、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等地增加较多,而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减少较多。在中国东部30°N以北地区,NDVI在四季变化都较大,而在30°N以南地区,NDVI只在冬季和秋季变化较大。当夏季700 hPa平均偏南风抵达中国东部的纬度较高、东亚夏季风较强时,中国东部NDVI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SPOT-VGTNDVI 时空变化 东亚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航卫星载波信号的海浪高度反演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雪松 严颂华 +3 位作者 张训械 叶其欣 尹球 杜明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0-1075,1261,共7页
采用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相位波浪仪,在上海东海大桥24km处的海洋遥感观测基地,构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海洋遥感观测平台,对自然条件下充分发展的海浪进行观测实验。建立海表反射新模型及方法,推导载波... 采用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相位波浪仪,在上海东海大桥24km处的海洋遥感观测基地,构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海洋遥感观测平台,对自然条件下充分发展的海浪进行观测实验。建立海表反射新模型及方法,推导载波相位差之差反演波高的方法,通过接收GPS直达和经海面反射的信号,选定仰角和信噪比符合条件的信号,经过信号的相关处理运算,输出海面波高的反演结果。利用自动气象站风场资料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GPS反演的波高结果基本合理可信,系统运算快速,实时性较强。目前,整个系统已投入业务试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海洋遥感 波高 载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全球对地观测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宾 杨引明 +1 位作者 杨雅薇 朱雪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0-1773,共4页
介绍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实现的全球对地观测三维可视化系统。以球体屏幕几何校正技术为研究核心,基于中国气象局近期在探测资料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研制了全球资料球幕投影系统。系统建立了球幕投影的软硬件平台,研究... 介绍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实现的全球对地观测三维可视化系统。以球体屏幕几何校正技术为研究核心,基于中国气象局近期在探测资料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研制了全球资料球幕投影系统。系统建立了球幕投影的软硬件平台,研究实现了可以在球幕上动态显示包括大气、陆地、海洋等多种观测和模拟资料的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无缝隙、标准化、覆盖全球显示的投影图像。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平台,可以多线程执行,实现数据处理的后台运行,辅以简便的控制界面,实现图像在球幕上的快速无延迟显示。系统可以帮助人们从太空的角度形象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气象信息 球体屏幕 几何校正 图像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通道辐射测量误差对水体大气校正的影响
16
作者 许华 李正强 +1 位作者 尹球 顾行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1-1785,共5页
一类水体的标准大气校正算法利用两个近红外通道(748和869nm)的辐射比值选择气溶胶模型,然后外推估算各波长的气溶胶贡献,实现离水反射率的反演。两个近红外通道的辐射探测值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反演精度。从数学形式上研究近红外通道... 一类水体的标准大气校正算法利用两个近红外通道(748和869nm)的辐射比值选择气溶胶模型,然后外推估算各波长的气溶胶贡献,实现离水反射率的反演。两个近红外通道的辐射探测值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反演精度。从数学形式上研究近红外通道测量误差在大气校正中的传递机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光学厚度和气溶胶模型条件下离水反射率的反演误差分布。结果表明,两个近红外通道的测量误差组合情况对反演结果精度影响程度不同,同号时误差较小,异号时误差较大;气溶胶模型中的细粒子组分越多,反演的误差越大;光学厚度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水体大气校正 离水反射率 误差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向基流二次切变对梅雨锋中尺度低涡暴雨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谷文龙 杨引明 +1 位作者 刘洁 姚祖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3,共7页
β中尺度低涡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采用实况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23个低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一般都发生在中低层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里,急流的... β中尺度低涡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采用实况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23个低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一般都发生在中低层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里,急流的强度和位置直接影响降水落区和强度,低涡所激发的涡旋Rossby波在急流里传播时引发不稳定,产生强降水。根据基本流场风速二次切变理论,进一步研究表明:大部分低涡降水区基本流场都存在二次切变或者非线性切变,而这种情况正是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高层200 hPa附近引导气流比较强时,低涡移向东北偏东;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中层急流比上下层略强,即U_(ZZ)绝对数值很小,低涡移向东南偏东;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中低层急流相对于高层急流很强的时候,低涡移向西南向;当垂直向基流在中层的急流很强,上下急流不明显时,低涡移向西或西偏北。因此,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是影响梅雨锋中尺度低涡路径的关键因子,这一结论对于梅雨期间低涡暴雨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梅雨锋 涡旋ROSSBY波 数值模拟 垂直向二次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8
作者 史军 梁萍 +3 位作者 万齐林 何金海 周伟东 崔林丽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2-951,共10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干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干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候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混浊岛效应 干岛效应 雷暴岛效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极端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9
19
作者 史军 丁一汇 崔林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基于华东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和同期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和登陆华东及我国的台风个数,分析了华东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华东每年高温日数和高温... 基于华东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和同期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和登陆华东及我国的台风个数,分析了华东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华东每年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表现出较大的时间动态变化和空间地域差异。在过去45年间,华东高温日数发生了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发生了高-低-高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数在华东中南及西南部较多,而在华东东部沿海和北部较少。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华东中西部的浙江、安徽和江西大部分地区较高。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类型的跃变和跃变时间。在华东南部一些地区,高温日数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上年下半年Nin~o4区海温和当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呈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也增加了华东高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 气候特征 成因 华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引明 朱雪松 +2 位作者 刘敏 丁金才 沈愈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50-157,共8页
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分布总体呈南高北... 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夏半年平均PWV高于冬半年20 mm左右,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南北向水汽梯度大于东西向,说明偏南气流对该地区的水汽输送作用较明显;PWV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夏季的8月份,最小值出现冬季的1月份,且春、秋季节内各月间的PWV变化幅度较大,而夏、冬季内各月间的PWV变化较稳定;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PWV没有显著周期性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此外,PWV与梅雨期强降水量之间有明显关联,当梅雨期PWV值迅速由低值上升到60 mm以上时,或在强降水之后,PWV值并没有明显回落,仍然维持在高值时,极容易产生强降水,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量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全球定位系统(GPS) 大气可降水量 梅雨期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