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旋转非合作目标终端逼近的姿轨控制研究
- 1
-
-
作者
刘海龙
韩旭
史小平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发中心
-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3-610,共8页
-
文摘
针对旋转非合作目标的终端逼近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精确航天器相对运动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传统的直线型同步自旋逼近策略进行改进,设计了用于保障终端逼近安全性的指数衰减型参考轨迹;推导了基于比例微分加解耦控制方法的相对轨道和姿态控制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
关键词
相对运动
非合作目标
空间交会
轨道控制
姿态控制
-
Keywords
Relative motion
Non-cooperative target
Space rendezvous
Orbit control
Attitude control
-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三体随动跟踪式重力卫星姿态与无拖曳控制方法
- 2
-
-
作者
廖鹤
郑多锦
赵艳彬
祝竺
谢进进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发中心
-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9-151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7216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200502、2020YFC2200801)
+1 种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9ZR14-53300)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21QA1408500)。
-
文摘
采用非接触洛伦兹力执行器代替微推进系统,提出一种“质量块—载荷舱—平台舱”三体随动跟踪式重力卫星总体架构,避免传统低低跟踪重力场测量卫星设计中的质心波动与执行机构带来的动力学不确定性影响。其次,建立了该架构下的卫星姿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动力学非线性耦合项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带宽参数化自适应补偿的复合自抗扰控制方法,提升姿态与无拖曳控制性能。最后,采用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重力卫星总体架构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频域性能。
-
关键词
三体随动跟踪式
洛伦兹力执行器
带宽参数化
复合自抗扰控制
姿态与无拖曳控制
-
Keywords
Three-body close-tracking architecture
Lorentz actuator
Bandwidth parameterization
Composit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ttitude and drag-free control
-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约束阻尼梁的六阶模型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申智春
-
机构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发中心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9,153,共5页
-
文摘
通过理论分析了约束阻尼三层梁振动分析常用的六阶模型,并指出了常用的六阶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局限性,即基层与约束层的轴向位移之比u1/u3为常数。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不同边界条件对约束阻尼梁固有频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不考虑u1/u3为常数时的情况相比,考虑u1/u3为常数时:对一端固支一端自由的悬臂梁计算影响最大,其一阶固有频率计算值偏高44.6%;对两端固支的梁,一阶固有频率计算值偏高4.94%;对简支梁的影响最小,一阶固有频率值只偏高0.9%。本文明确指出了约束阻尼梁振动分析常用六阶模型的适用范围。工程实际应用发现约束层与基层粘接到一起,近似相当于u1/u3为常数成立,减振效果较差,振幅降低小于10%;现场采取措施将与基层连接到一起的约束层断开,试验效果较好,减振幅度约为30%。
-
关键词
约束阻尼梁
六阶模型理论
边界条件
粘弹性阻尼
-
Keywords
constrained damping beam,the six order model,boundary condition,viscoelastic damping
-
分类号
V21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