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服役乙烯裂解炉管的环境致裂行为
1
作者 黄毓晖 王楠 +1 位作者 李锐 展益彬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57,共8页
针对某长期服役状态下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出口处炉管的开裂行为,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纳米压痕等方法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高温氧化和渗碳)与材料相互作用造成了氧化层剥落和晶界... 针对某长期服役状态下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出口处炉管的开裂行为,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纳米压痕等方法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高温氧化和渗碳)与材料相互作用造成了氧化层剥落和晶界弱化,从而增大了晶界的硬度与脆性,产生沿晶开裂。结合失效分析结果,为实际炉管的生产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管 失效分析 氧化 渗碳 环境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凤娇 魏民祥 展益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55,60,共6页
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电动汽车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优化的目的是要在满足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通过引入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制动稳定性及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为目标,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对影... 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电动汽车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优化的目的是要在满足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通过引入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制动稳定性及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为目标,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对影响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协同优化,并通过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软件仿真平台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目标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且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ECU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凤娇 廖旭晖 +1 位作者 夏媛 展益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113,144,共6页
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开发出满足发动机性能需求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在发动机ECU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首先,基于发动机ECU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发动机ECU测试系统的要求,并以此测试系统要求为... 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开发出满足发动机性能需求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在发动机ECU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首先,基于发动机ECU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发动机ECU测试系统的要求,并以此测试系统要求为依据完成了发动机ECU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其次,搭建了发动机ECU测试试验平台,以Hirth3203E航空活塞式二冲程发动机为例,通过验证发动机ECU的点火和喷油时序,来验证所研究的发动机ECU测试系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测试系统 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发动机配气活塞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凤娇 魏民祥 +1 位作者 周梦来 展益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2,共5页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斯特林发动机技术的提高,斯特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配气活塞的结构组成,来建立其力学模型。其次,利用ADAMS软件对配气活塞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活塞运动中柔性弹簧的变形特征、受...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斯特林发动机技术的提高,斯特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析配气活塞的结构组成,来建立其力学模型。其次,利用ADAMS软件对配气活塞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活塞运动中柔性弹簧的变形特征、受力、动能和势能、活塞的轴向与侧向频谱特征等力学性能,其结果可以作为斯特林发动机设计与优化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发动机 配气活塞 柔性弹簧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计T;贡献值的乙烯裂解炉故障诊断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先尧 王宁 +3 位作者 申青蓉 李慧 李颖 孙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17-1922,共6页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装置中最关键的核心设备单元,对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尤为重要。因此,对其进行过程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元分析法(PCA)在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中被广泛应用,T2贡献图是其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但由...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装置中最关键的核心设备单元,对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尤为重要。因此,对其进行过程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元分析法(PCA)在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中被广泛应用,T2贡献图是其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控制系统对过程偏离的迅速响应,基于贡献图的故障诊断分析结果也会相应改变,致使真实的故障原因被掩盖。针对乙烯裂解炉运行系统,基于T2贡献值曲线,对监测超限样本中各个变量的T2贡献值进行累计计算分析,实现了对引起乙烯裂解炉故障原因的正确识别,该方法得到某石油化工厂实际工业生产的DCS数据和对应生产记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计T 贡献值 控制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