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00—2019年四川省植被恢复成效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向珈瑶
彭文甫
陶帅
银盈
刘华山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6-1609,共14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17YJA850007)。
-
文摘
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评估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施后植被恢复成效及影响因素是促进区域植被恢复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一步。基于MODIS MOD13Q1数据,应用Theil Sen斜率与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线”评价方法、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量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时空变化、恢复成效和恢复机制。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截止2019年底,四川省91%的区域植被出现增长,四川盆地东北部、四川省南部地区以及东南部乌蒙山、川西北高原地区植被覆盖较高;成都市内以及周围市区植被覆盖率较低。(2)植被恢复成效时空差异显著,占全省面积98.68%的区域植被恢复成效明显,高值区面积占比71.47%,集中于除成都平原外的四川省绝大部分区域。(3)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以不显著为主,气温、降水对四川省植被恢复影响微弱,海拔和>35°坡度面积比等地理环境因子则以弱抑制作用为主。(4)在相对平稳的气候背景下,人均财政支出、耕地面积与人均GDP所代表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植被恢复成效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揭示的植被恢复效果及关键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因子,可为植被恢复政策的优化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
关键词
植被恢复成效
气候
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四川省
-
Keyword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climat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Sichuan Province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