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萘普生对心肌电生理与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颖 杨智昉 +1 位作者 王红卫 崔永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1-667,共7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消炎药萘普生对心脏电生理特征性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脏的潜在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和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萘普生对心肌细胞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肌收缩力、离体及整体心脏心... 目的观察非甾体消炎药萘普生对心脏电生理特征性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脏的潜在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和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萘普生对心肌细胞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肌收缩力、离体及整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结果萘普生呈浓度依赖地使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时程(APD50和APD90)和有效不应期缩短,0期上升速率(Vmax)减慢;可使家兔窦房结慢反应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SDVP4)、窦房结自律性兴奋频率和动作电位0期上升幅值减小。在离体心脏心电图实验中,萘普生减慢窦性心率,明显延长RR间期和QRS波群的时程,当浓度在1×10-5mol/L时能引起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同时,使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显示,萘普生显著增强低频段(0.04~0.15 Hz)功率(LF)、高频段(0.15~0.4 Hz)功率(HF),但其LF/HF比值显著减小,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萘普生可能通过抑制Na+、Ca2+离子通道,促进K+离子通道或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尤其是对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而影响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心电图 动作电位 窦房结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
2
作者 王新艳 孙英刚 杨智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0-964,974,共6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分化中细胞形态变化、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以及电生理学特征变化。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10 ng/mL BMP-2诱导培养24 h后,换成含10%胎牛血清的DMEM继续培养。...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分化中细胞形态变化、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以及电生理学特征变化。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10 ng/mL BMP-2诱导培养24 h后,换成含10%胎牛血清的DMEM继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后细胞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的表达。以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为对照,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诱导后细胞的动作电位(AP)和L型钙电流(ICa-L)。结果 BMP-2诱导后MCSCs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诱导后4周,可见多个细胞相互连接形成肌管样结构,cTnT表达呈现密集的横纹样。诱导后3周,可记录到具有心室肌细胞特点的AP,但平台期不明显;4周细胞的AP出现明显的平台期,类似于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AP。诱导后3周可记录到ICa-L,但电流值较小;4周细胞ICa-L的电流值增大,激活电位为-40 mV,最大激活电位为0 mV,反转电位为+60 mV,与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Ca-L相似。结论 BMP-2能够诱导MCSCs向心肌分化,分化后的细胞在形态和电生理学方面具有功能性心肌细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 CTNT 动作电位 L型钙电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