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及脑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文炳 彭湘闽 汪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原发性高血压及脑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朱文炳彭湘闽汪昕目前,对高血压和脑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日趋深入,但多仅限于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我们应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仪对原发性高血压、脑梗塞(包括腔隙性、粥样硬化血栓性)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及脑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朱文炳彭湘闽汪昕目前,对高血压和脑梗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日趋深入,但多仅限于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我们应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仪对原发性高血压、脑梗塞(包括腔隙性、粥样硬化血栓性)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研究,对血流量、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塞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研究及与CT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范薇 汪昕 +3 位作者 朱文炳 陈婕 王观法 王述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死 (LI)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比较MRI和CT在L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 57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LI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 ,其中 1 1 5例患者行 2次或以上MRI检查 ,68例患者同时行CT检...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死 (LI)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比较MRI和CT在L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 57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LI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 ,其中 1 1 5例患者行 2次或以上MRI检查 ,68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结果 ① 1 57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LI灶 1 4 59个 ,最多见于豆状核 (占 40 8% ) ,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 ,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 68例既做CT ,又做MRI患者中 ,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 4 3倍 ,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 5mm或位于幕下。③ 1 1 5例行 2次或以上MRI检查患者中有 77例 (67 0 % )急性期后复查病灶较前缩小。结论 ①LI常为多发 ,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LI病灶。②LI灶易为CT忽略 ,尤其是幕下病灶或≤ 5mm的病灶 ,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LI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LI病灶较小 (≤ 2 0mm) ,但大部分 (67 0 % )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脑血流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悦时 朱文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先进检查手段对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进行检测。40例患者进行了TCD检查,结果示患者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高,有...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先进检查手段对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进行检测。40例患者进行了TCD检查,结果示患者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高,有9例患者颅内动脉平均流速不对称。44例患者的CBA检查显示,患者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v,动态阻力DR和临界压力CP增高。这些结果提示患者间歇期颅内血管紧张性增高,血流状态仍呈现不稳定性,推测其发病机理以血管因素为主。另外,有10例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6例结果异常,其中5例是颅内多发性缺血灶,1例是腔隙性梗塞。这是否由于长期血管功能异常导致的形态学变化,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型 偏头痛 脑血流 TCD CBA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