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左焕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中的应用左焕琛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存贮和数据压缩技术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的多种技术文汇,产生了当今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它是继计算机的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中的应用左焕琛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存贮和数据压缩技术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的多种技术文汇,产生了当今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它是继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技术之后的又一新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轴位X线造影的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李文生 宋志坚 +4 位作者 赵淑民 王灏 罗宝国 陈祖望 左焕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T003,T004,共4页
目的 :研究右冠状动脉在轴位X线造影上的正常形态、行径、和分布规律。方法 :9例新鲜心脏标本的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铸型剂后 ,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投照 ,并与相应方位铸型标本对比分析。结果 :正位时 ,右冠状动脉分支清楚 ;左前斜位时 ... 目的 :研究右冠状动脉在轴位X线造影上的正常形态、行径、和分布规律。方法 :9例新鲜心脏标本的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铸型剂后 ,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投照 ,并与相应方位铸型标本对比分析。结果 :正位时 ,右冠状动脉分支清楚 ;左前斜位时 ,随着角度增大 ,右冠状动脉主干逐渐伸展 ;右前斜位 40°以内时 ,分支显示清楚 ,但随着角度增大 ,右冠状动脉主干重叠明显 ;当影像增强器由头倾位向足倾位旋转时 ,右冠状动脉主干逐渐伸展。结论 :左前斜位 40°~ 6 0°、正位 +头倾 2 0°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近段 ;左侧位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中段 ;右前斜位 2 0°~ 40°、正位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 ;左前斜位 30° +足倾 2 0°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全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 轴位 X线造影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徐建光 顾玉东 +2 位作者 张高孟 沈燕国 左焕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报告了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前臂尺侧皮瓣供区的解剖学基础,血供特点及供血范围。该皮瓣不牺牲前臂主要动脉,血管蒂解剖恒定,血供面积较大,对美容破坏较其它前臂皮瓣均小。临床运用12例均获成功,其中1例作游离皮瓣移值一期成活。
关键词 尺动脉 皮瓣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由项部肌群附着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囊的交叉纤维、上下关节突关节和内侧椎板组成的骨纤维管 ,然后发出关节突关节支、肌支、皮支和交通支 ,穿行于颈后肌群及其腱性纤维组织间。 (2 )临床发现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 ,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病因是以颈后肌群为主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神经后支所致。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 卡压综合征 解剖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2 位作者 王 方有生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为临床诊治椎孔外颈神经后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 (40侧 )成人尸体的颈神经后支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颈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C1颈神经后支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 ,C2 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 目的 :为临床诊治椎孔外颈神经后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 (40侧 )成人尸体的颈神经后支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颈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C1颈神经后支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 ,C2 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枕大神经 )穿上项线处骨纤维孔分布于颅顶 ,C3~ 8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分出后 ,分别经骨纤维孔进入骨纤维管 ,然后穿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 ,分布于颈椎关节突关节、项部肌肉及枕项部皮肤。C5、C6骨纤维孔坐标点分别位于同序数颈椎横突前结节上缘 (5 .8± 4.0 )、(6 .2±4.5 )mm和背侧 (12 .2± 2 .5 )、(13 .6± 3 .9)mm。C5、C6骨纤维管中央点坐标点分别位于同序数颈椎横突前结节上缘 (4.5± 3 .4)、(4.7± 3 .4)mm和背侧 (18.4± 3 .3)、(18.4± 4.3)mm。结论 :颈神经后支穿行的骨纤维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 卡压综合征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对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6 位作者 单晓巍 李明 赵杰 傅强 李少华 鲁凯武 王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髓核自身在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并对其热刺激回缩潜伏期及机械刺激回缩阈值进行测定。结果:即使在无... 目的:探讨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髓核自身在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并对其热刺激回缩潜伏期及机械刺激回缩阈值进行测定。结果:即使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可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行为。结论:髓核自身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推测髓核中的液体漏出刺激神经根和硬膜可能是临床上产生腰腿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自体移植 大鼠 髓核移植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和内脏感觉传入在脊神经节的汇聚及其神经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正晖 刘才栋 +1 位作者 彭裕文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躯体和内脏感觉传入在脊神经节的汇聚及其神经肽研究黄正晖,刘才栋,彭裕文,沈馨亚(上海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牵涉痛(Referredpain)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早在1893年Head[1]就曾... 躯体和内脏感觉传入在脊神经节的汇聚及其神经肽研究黄正晖,刘才栋,彭裕文,沈馨亚(上海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牵涉痛(Referredpain)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早在1893年Head[1]就曾较系统地研究了内脏器官疾患时在体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躯体 内脏感觉传入 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少突胶质细胞在立体网架上的迁移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6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郑思竞 张素春 汪洋 王子美 吴铁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3-66,共4页
应用聚酯纤维在培养基上形成的立体网架,接种生后7天大鼠视神经,然后对少突胶质细胞在三维空间的迁移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以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标记少突胶质细胞,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在聚酯纤维上迁移的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 应用聚酯纤维在培养基上形成的立体网架,接种生后7天大鼠视神经,然后对少突胶质细胞在三维空间的迁移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以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标记少突胶质细胞,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在聚酯纤维上迁移的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能引导少突胶质细胞迁移;在其表面,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相互交错并将其包绕;有些突起已在其表面融合,形成“类膜”结构,有些部位可见有2~3层这样的膜性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少突胶质细胞突起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的“类膜”结构为髓鞘碱性蛋白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聚酯纤维能引导少突胶质细胞迁移,在无神经元存在时,少突胶质细胞仍可形成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的膜性结构。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模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迁移 立体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雪旺氏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纯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恒林 沈馨亚 +3 位作者 刘才栋 陈丽琏 汪洋 王自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9-293,共5页
本实验用酶消化法从孕14~19周人胎儿周围神经中分离培养雪旺氏细胞,结合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处理进行纯化,根据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形态学特征,分析不同时期雪旺氏细胞的纯化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d,倒置相... 本实验用酶消化法从孕14~19周人胎儿周围神经中分离培养雪旺氏细胞,结合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处理进行纯化,根据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形态学特征,分析不同时期雪旺氏细胞的纯化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雪旺氏细胞呈典型的双极或三极形,端对端或旋涡状排列,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反应,其比例约占98%;在2~3周内,雪旺氏细胞的纯度维持在85%~90%;培养35d,雪旺氏细胞约占80%;单纯采用阿糖胞苷或差速贴壁处理,培养35d,雪旺氏细胞约占70%;原代培养92d,传代11代细胞生长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多种方法联合使用较单一方法所得的纯度高。本方法快速、简便,能为雪旺氏细胞作为移植材料提供足够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细胞培养 人胎儿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GAP-43)与神经发育和再生 被引量:31
10
作者 严恒林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延长并伴有轴突终末的重建而最终与其相应的靶组织形成突触,可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对于大多数成熟神经元来说,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抑制状态,但某些成熟神经元如在鱼类、两栖类以及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延长并伴有轴突终末的重建而最终与其相应的靶组织形成突触,可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对于大多数成熟神经元来说,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抑制状态,但某些成熟神经元如在鱼类、两栖类以及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当其轴突受到损伤后,轴突的延长和重建可被重新诱导,表现出与发育过程类似的反应,从而导致功能恢复。因此,在神经发育与再生过程中,轴突的生长与成熟之间有一个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的分子基础显然十分重要,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80年代初,有人发现神经损伤与再生时轴突内几种快速转运蛋白的量明显增加,其中有一种可增加50~100倍,将其命名为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神经发育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平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发育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帕林对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大鼠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7 位作者 单晓巍 李志强 李明 赵杰 傅强 李少华 鲁凯武 王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突出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硬膜外置管的方法给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及磷脂酶 A2 抑制剂米帕林 ,并对其疼痛相关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产生明显的疼痛相关...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突出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硬膜外置管的方法给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及磷脂酶 A2 抑制剂米帕林 ,并对其疼痛相关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产生明显的疼痛相关行为 ,注射生理盐水后疼痛相关行为无明显改善 ,在注射米帕林后 ,大鼠的疼痛相关行为明显改善 ,与髓核移植组相比较 ,在术后的 3~ 9d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磷脂酶 A2在腰椎间盘相关性腰腿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研制有效的磷脂酶 A2抑制剂能提高腰腿痛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米帕林 腰椎间盘突出 硬膜外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旺氏细胞从冷冻人胎周围神经的分离技术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恒林 沈馨亚 +3 位作者 刘材栋 陈丽琏 汪洋 王自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7-314,共8页
本研究取15~20周人胎周围神经,放在冷冻的含DMEM(40%)、DMSO(10%)及小牛血清(50%)中。细胞活性为91%。雪旺氏细胞经过分离、培养、保持了活性。经3~6月液氮保存后,细胞活性为94%,雪旺氏细胞在... 本研究取15~20周人胎周围神经,放在冷冻的含DMEM(40%)、DMSO(10%)及小牛血清(50%)中。细胞活性为91%。雪旺氏细胞经过分离、培养、保持了活性。经3~6月液氮保存后,细胞活性为94%,雪旺氏细胞在4℃下经24小时,活性仍有92%。从新鲜周围神经取得的和经冷冻保存的以及单个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在培养时生长缓慢,但在培养液中加牛脑垂体提取液后,细胞增殖加快。取自新鲜或冷冻的周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用S-100蛋白抗体染色的特性相似。本文还报告了分离出的雪旺氏细胞在扫描及透射电镜下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周围神经 雪旺氏细胞 人胎 分离技术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缺氧缺血时脑TPA活性与微血管基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玮 沈馨亚 +2 位作者 康仲涵 赵小贞 徐剑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W011,共5页
为了探讨缺氧缺血时脑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与脑微血管基膜降解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了下述二种方法 :第一组是将一日龄 SD大鼠分为五组 :(1)空白对照组 ,(2 )假手术组 ,(3 )缺氧缺血组 ,(4 )缺氧缺血后复氧 2 4h组 ,(5 )缺氧... 为了探讨缺氧缺血时脑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与脑微血管基膜降解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了下述二种方法 :第一组是将一日龄 SD大鼠分为五组 :(1)空白对照组 ,(2 )假手术组 ,(3 )缺氧缺血组 ,(4 )缺氧缺血后复氧 2 4h组 ,(5 )缺氧缺血后复氧 48h组 ,每组 12只。每组取 4例测 TPA活性和 8例鼠脑用抗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标记。第二组是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 :分为 (1)空白对照组 ,在常规条件下培养的细胞 ;(2 )缺氧组 ,在培养液表面覆盖无菌医用液体石蜡 ,形成缺氧环境 ,每组取 8例培养液测 TPA活性。结果证明 ,在三个实验组中以缺氧缺血组的 TPA活性最高 ,而后随着复氧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培养的内皮细胞缺氧组 TPA活性比对照组高 ,而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组 TPA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别。三个实验组的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较两对照组者小。三个实验组阳性产物呈不连续线状的微血管数较两对照组多。以上结果显示 ,缺氧缺血可激发新生大鼠脑内 TPA活性增高 ,主要是脑微血管内皮分泌的 TPA活性增高 ,然后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使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等降解 ,血脑屏障受损 ,微血管的渗透性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活性 相关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缺氧缺血 微血管内皮 基膜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下钾离子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MBP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5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郑思竞 张素春 汪洋 王之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3-98,共6页
应用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和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方法研究了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及高钾离子(30mmol/L)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最早表达髓鞘碱性蛋白是在培... 应用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和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方法研究了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及高钾离子(30mmol/L)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最早表达髓鞘碱性蛋白是在培养第7天。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可分为大、中、小和双核四种类型,它们的构成比随培养时间延长呈动态变化。高K+不影响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实验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仍能正常表达髓鞘碱性蛋白,且表达时程并不依赖神经元的存在;细胞外K+浓度升高对髓鞘碱性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内的正常合成及表达过程无明显影响。本文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后的体积变化与其与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碱性蛋白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髓鞘形成的影响──一种新的体外培养中枢神经脱髓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3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汪洋 郑思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应用组织培养和电镜等方法研究了KCI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B6C3小鼠小脑组织髓鞘形成的关键期是10~14d,在10~12d时体外培养的小脑组织对KCI最为敏感;当培养液内KCI... 本文应用组织培养和电镜等方法研究了KCI对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B6C3小鼠小脑组织髓鞘形成的关键期是10~14d,在10~12d时体外培养的小脑组织对KCI最为敏感;当培养液内KCI浓度达到30mmol/L时,即可完全抑制髓鞘形成。本文对钾离子引起体外培养中枢神经组织脱髓鞘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 体外培养 钾离子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活细胞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振中 于彦锋 +1 位作者 彭裕文 刘才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58,共4页
用新生大鼠的连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进行联合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神经元的生长以及神经一肌肉连接的形成.结状神经书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72~96h可观察到神经突起的终未终止于搏动的心肌细胞表面.神经节组织块周围有许... 用新生大鼠的连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进行联合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神经元的生长以及神经一肌肉连接的形成.结状神经书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72~96h可观察到神经突起的终未终止于搏动的心肌细胞表面.神经节组织块周围有许多突起在心肌细胞表面相互交织成网状.交叉的突起相互粘连在一起,终止于抢动的心肌细胞表面的一个突起移动可牵动邻近的交叉突起同.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在体外培养中具有结状神经节神经支配的心肌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结状神经节 心肌细胞 联合培养 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C处理小脑与异种视神经的联合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素春 沈馨亚 陈丽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细胞分裂抑制剂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抑制体外培养小鼠小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而造成小脑组织的脱髓鞘模型,以10μg/ml阿糖胞苷处理7天为最佳剂量。利用该模型与大鼠视神经组织联合培养2周后,少突胶质细胞自... 采用细胞分裂抑制剂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抑制体外培养小鼠小脑组织中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而造成小脑组织的脱髓鞘模型,以10μg/ml阿糖胞苷处理7天为最佳剂量。利用该模型与大鼠视神经组织联合培养2周后,少突胶质细胞自视神经迁至经Ara-C处理的小脑组织中,并在视神经附近形成髓鞘,表明异种动物之间神经组织联合培养能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在形成髓鞘前先进行分裂增殖。本实验建立和采用的体外小脑组织脱髓鞘模型和联合培养系统对研究影响中枢神经髓鞘再生的因素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模型 组织培养 小脑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促进短肠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岩 谢建新 吴肇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短肠综合征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的肽能神经支配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光明 于彦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5-80,共6页
心脏的肽能神经支配吴光明,于彦铮(上海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心脏神经在维持心脏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中均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心脏神经的性质、来源和分布,对于理解心脏复杂的生理机制,加强对心血管病的认... 心脏的肽能神经支配吴光明,于彦铮(上海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心脏神经在维持心脏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中均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心脏神经的性质、来源和分布,对于理解心脏复杂的生理机制,加强对心血管病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生理学、药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 肽能神经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