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曹鹏
吴华成
边杭
杨庆铭
-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骨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病理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
文摘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入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乱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骶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结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
关键词
病理学分析
外科入路创伤
骶棘肌功能
组织形态学
脊柱稳定性
-
Keywords
surgical approach trauma
function of multifidus
histologicomorphology
spine stability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treatment for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LEI Ying,LIN Huiqiong,SHI J ie,et al.//Chinese J 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02
-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旋前复位法治疗桡骨头骨折的解剖学基础
- 2
-
-
作者
冯国平
马可
鲍秀艳
胡守成
刘斌
王德春
-
机构
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创伤骨科
上海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骨科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6-147,145,共3页
-
文摘
目的:证实桡骨头骨折旋前复位石膏固定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作者解剖观察了7例成人上肢标本,依据解剖学观察结果,用旋前复位石膏固定法治疗了33例桡骨头骨折。结果:其中26例患者获较为理想的复位。解剖学研究证实,前臂屈曲位旋前时桡骨外移、肱二头肌松弛,肱桡关节间隙增大,均利于复位。结论:经临床应用和解剖学研究证实。
-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旋前复位法
解剖学
-
Keywords
Fracture of radial head Pronation Reduction
-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0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