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52
1
作者 顾拥军 倪文 +1 位作者 包维丽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牛磺酸(Tau)等氨基酸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神经递质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移植胚胎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粹青 李宽 +1 位作者 陈钟芳 卢毓青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61-164,T011,共5页
成年SD大鼠于第九胸髓(T9)处横断损伤,一周后将大鼠胚胎脑干中缝组织细胞悬液植入T9以下的脊髓内,动物存活1~12月,分期处死取材,作5-羟色胺(5-HT)免疫组化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脊髓损伤后在损伤部位尾侧的... 成年SD大鼠于第九胸髓(T9)处横断损伤,一周后将大鼠胚胎脑干中缝组织细胞悬液植入T9以下的脊髓内,动物存活1~12月,分期处死取材,作5-羟色胺(5-HT)免疫组化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脊髓损伤后在损伤部位尾侧的脊髓内5-HT阳性标记的纤维末梢消失,移植后于植入部位见许多5-HT阳性标记细胞,其突起在脊髓灰质内长距离延伸,末梢的分布与正常动物相似,并在免疫电镜下见到5-HT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胚胎 脊髓损伤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江元 李宽孍 黄显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6-378,共3页
观察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为探讨生长抑素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电惊厥癫痫动物模型和免疫电镜方法观察。结果:电惊厥时海马内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表现为... 观察电惊厥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为探讨生长抑素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电惊厥癫痫动物模型和免疫电镜方法观察。结果:电惊厥时海马内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细胞器崩解和神经末梢变性等;在海马区多形细胞层和分子层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突起与非生长抑素神经元胞体、突起之间有复杂的突触联系。结论:电惊厥时海马CA4生长抑素神经元结构发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生长抑素 电惊厥 癫痫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触液神经元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敬修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应用5-HT、DBH、PNMT、GABA、加压素、催产素、P物质、L-EnK、M-EnK、 Dyn-A、神经降压肽(NT)及CGRP抗血清的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大鼠脑室中央管系统 (CCCVS)的室管膜与软膜面的一些CS... 应用5-HT、DBH、PNMT、GABA、加压素、催产素、P物质、L-EnK、M-EnK、 Dyn-A、神经降压肽(NT)及CGRP抗血清的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大鼠脑室中央管系统 (CCCVS)的室管膜与软膜面的一些CSFC神经元。研究表明:管膜上皮和软膜结缔组织中, 存在有多种递质或调质的阳性CSFC神经元。脑室游离面除由管膜表面神经元胞体或突起及 远隔部位神经元突起伸入与脑脊液接触外,管膜上皮间神经元也可伸入突起,构成CSFC神经 元。它们的突起也可和远隔部位神经元连系。管膜上皮间神经元大多可排列成数层;细胞形 态以多突或多角形为主,这与以往报道认为主要为双极神经元不同。此外本研究也观察到具 有两个突起的双极神经元与脑组织中神经元发出膨体状轴突支配管膜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脑脊液 神经元 氨基酸类递质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旁(网状)外侧核神经元的Golgi法研究
5
作者 周敬修 田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55-259,T013,共6页
应用改良的Golgi银浸法对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细胞构筑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神经元,根据其轴突是否伸至核外或进入邻近神经网丛分成长、短轴突两种。长轴突神经元根据树突有无棘,又分有棘长轴突、无棘长轴突神... 应用改良的Golgi银浸法对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细胞构筑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的神经元,根据其轴突是否伸至核外或进入邻近神经网丛分成长、短轴突两种。长轴突神经元根据树突有无棘,又分有棘长轴突、无棘长轴突神经元两种。短轴突神经元则分成:有棘短轴突;树突缺乏明显的棘但树突局部有明显膨大;树轴突区分不明显和树突或轴突末端形成网丛状分枝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旁外侧核 神经元 Golg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惊厥及电刺激耳大神经抗惊厥后海马生长抑素mRNA的变化
6
作者 胡江元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癫及抗痫时海马生长抑制(somatostatin,SS)mRNA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惊厥癫和电刺激耳大神经抗惊厥动物模型,利用原位杂交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处理技术观察。结果正常组海马下托、CA1-4区和齿... 目的观察实验性癫及抗痫时海马生长抑制(somatostatin,SS)mRNA的变化。方法采用电惊厥癫和电刺激耳大神经抗惊厥动物模型,利用原位杂交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处理技术观察。结果正常组海马下托、CA1-4区和齿状回的多形细胞层有SSmRNA表达,其中以下托、CA4区表达量最多,且在各组的变化最明显;与正常组比较,电惊厥组SSmRN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平均光密度显著增高(P<0.05);与电惊厥组相比,电刺激耳大神经抗惊厥组SSmRNA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平均光密度显著减少(P<0.05);单纯电刺激耳大神经组与正常组比较,SSmRNA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电惊厥时,海马SSmRNA表达增强,电刺激耳大神经抗惊厥时SSmRNA表达下降,电刺激耳大神经对电惊厥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在海马不同区域调节SS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生长抑素 电惊厥 癫痫 mRNA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髎穴电针尾部镇痛见效后大鼠中枢神经内fos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敬修 周重人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6期430-433,T028,共5页
电针大鼠面部颧髎穴观察到确能抑制尾部电流致痛所致的甩尾反射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中fos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痛组比较,骶、尾段脊髓fos的表达重又消失;额前皮质内侧也大为减少,而外侧份则出现fos... 电针大鼠面部颧髎穴观察到确能抑制尾部电流致痛所致的甩尾反射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中fos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痛组比较,骶、尾段脊髓fos的表达重又消失;额前皮质内侧也大为减少,而外侧份则出现fos表达,此时延髓网状巨细胞核、导水管背外侧灰质、上丘中、深层灰质、楔状核、脚间核、下丘脑弓状核和视前区等结构,也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Liao 电针疗法 镇痛 FOS 中枢神经系统 表达
全文增补中
电针对创伤大鼠白介素-1和β-内啡肽影响的时效观察 被引量:24
8
作者 杜莅娜 姜建伟 +1 位作者 吴根诚 曹小定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动态观察电针穴位对创伤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手术创伤大鼠的模型,电针刺激"足三里"、"阑尾穴",经3H-胸腺嘧啶核苷孵育分析,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的功能及外围血β─内啡呔和皮质酮水平。结果... 动态观察电针穴位对创伤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手术创伤大鼠的模型,电针刺激"足三里"、"阑尾穴",经3H-胸腺嘧啶核苷孵育分析,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的功能及外围血β─内啡呔和皮质酮水平。结果:创伤组2、4、8、12h大鼠胸腔巨噬细胞(MΦ)分泌IL─1的功能明显增强(P<0.05,P<0.001)。各时期的血浆β─内啡肽(β─End)和皮质酮(cs)含量极明显升高(P<0.05;P<0.001),创伤大鼠经电针后,1、2、4h,IL─1显著升高(P<0.05),8h与正常大鼠巨噬细胞分泌IL─1的功能无区别,较创伤组大鼠提早4h恢复正常功能,β─End含量各时相均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皮质酮的含量1、2、4h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结论:电针穴位对手术创伤引起的机体应激状态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创伤 细胞介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利定对离体豚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石刚刚 许绍芬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3-96,共4页
应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法观察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PCP)对豚鼠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100μlPCP(0.1~100μmol/L)由动脉套管侧支于30s内恒速注入冠脉内,剂量依赖性地使冠脉流量减少,由... 应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法观察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PCP)对豚鼠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100μlPCP(0.1~100μmol/L)由动脉套管侧支于30s内恒速注入冠脉内,剂量依赖性地使冠脉流量减少,由给药前的、10.5ml/min分别减少了1.4ml/min2.6ml/min、3.5ml/min和5.4ml/min;PC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右吗喃和Sigma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均可以拮抗PCP收缩冠脉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分别由给PCP后的6.6ml/min和6.4ml/min恢复到9.4ml/min和9.9ml/min。结果提示PCP可能是通过激动豚鼠冠脉和心脏的PCP受体发挥减少冠脉流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利定 受体 冠状动脉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漂浮法进行的地高辛标记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晓艳 朱崇斌 +2 位作者 殷霞 朱燕华 许绍芬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一种用漂浮法进行的地高辛标记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李晓艳,朱崇斌,殷霞,朱燕华,许绍芬(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是研究神经细胞内mRNA的表达、调控的一... 一种用漂浮法进行的地高辛标记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李晓艳,朱崇斌,殷霞,朱燕华,许绍芬(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是研究神经细胞内mRNA的表达、调控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原位杂交技术 漂浮法 神经细胞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耀法 胡江元 李宽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样本 光密度 积分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蛋白在沙鼠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时海马中的表达及其与电针抗脑缺血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6
12
作者 应赛霞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11-314,T020,共5页
在沙鼠急性全脑缺血的模型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电针对海马各区c-fos蛋白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电针穴位为“风府”和“筋缩”,频率7Hz,强度6mA,电针持续30min。结果表明,电针能明显加强急性全脑... 在沙鼠急性全脑缺血的模型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电针对海马各区c-fos蛋白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电针穴位为“风府”和“筋缩”,频率7Hz,强度6mA,电针持续30min。结果表明,电针能明显加强急性全脑缺血沙鼠海马各区c-fos蛋白的表达,CA1区尤为明显。同时电针能明显改善缺血后CA1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提示电针对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加强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C-FOS蛋白 海马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央灰质Fos蛋白与甲啡肽的共存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晓平 周敬修 何莲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反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看到福尔马林注射组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反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看到福尔马林注射组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应(FLI)标记神经元及FLI与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双标记神经元,它们在PAG的腹侧腹外侧部分布较多,对照动物FLI标记神经元很少,共存现象极为少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无计数经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都能诱导PAG中含脑啡肽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提示伤害性刺激及针刺均可激活PAG的腹侧腹外侧部这一重要的中枢镇痛部位。神经元中FLI与MELI的并存提示PAG中Fos可能对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啡肽 快速反应 基因 中脑导水管周围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大鼠脑损伤后胆囊收缩素和脑啡肽mRNA量的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粹青 王光辉 唐祟仁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66-268,共3页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大鼠脑损伤后前胆囊收缩素(PCCK)和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大鼠脑损伤24h后同侧脑内PCCK和PPEmRNA量增加,尤其以新皮质和海马显著。给予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大鼠脑损伤后前胆囊收缩素(PCCK)和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大鼠脑损伤24h后同侧脑内PCCK和PPEmRNA量增加,尤其以新皮质和海马显著。给予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ketamine可以抑制增加。因此,作者认为在脑损伤后可诱发胆囊收缩素(CCK)和脑啡肽(ENK)合成增加,并参与脑损伤病理改变,另外这种合成增加可能由NMDA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 脑啡肽 脑损伤 原位杂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利定致大鼠心肌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刚刚 许绍芬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57-259,共3页
作者观察了苯环利定(PCP)注入大鼠静脉内可以造成急性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变化,即T波明显抬高;而侧脑室注入PCP,在2h内未见这种变化,提示POP致大鼠心肌损害主要通过外周作用。经典扩冠药硝酸甘油和对PCP受体具有拮抗... 作者观察了苯环利定(PCP)注入大鼠静脉内可以造成急性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变化,即T波明显抬高;而侧脑室注入PCP,在2h内未见这种变化,提示POP致大鼠心肌损害主要通过外周作用。经典扩冠药硝酸甘油和对PCP受体具有拮抗作用的氟哌啶醇均完全阻断PCP所致的心电图改变,提示PCP造成大鼠心肌损伤可能是由于冠脉收缩所致,氟哌啶醇对抗冠状动脉的收缩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利定 心电图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人藻酸致痫时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含量的时程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布尔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73-374,共2页
观察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NOS mRNA)在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致病时的时程变化。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观察用药前及致痫后1,4,6,12,24 h海马内NOS mRNA的含量变化。... 观察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NOS mRNA)在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致病时的时程变化。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观察用药前及致痫后1,4,6,12,24 h海马内NOS mRNA的含量变化。结果:致痫后1h,NOS mRNA即显著增加,并在以后癫痫连续发作的24h中一直维持这种高含量。结论:KA致病可能与海马NOS mRNA含量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藻酸 海马 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腹痛大鼠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娅林 赵晓蓉 +1 位作者 黄显奋 李宽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观察腹痛刺激及电针前后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在实验性腹痛大鼠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腹膜腔注射醋酸致痛后,脚间核吻外侧区(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 观察腹痛刺激及电针前后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在实验性腹痛大鼠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腹膜腔注射醋酸致痛后,脚间核吻外侧区(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而腹膜腔注射醋酸后再给予电针,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痛刺激促进了SP从IPRL内释放,在脑内传递痛觉信息。电针可激活痛觉调制活动,抑制SP释放,出现镇痛效应。中脑黑质内的SP免疫阳性物质含量在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痛刺激和电针对黑质内SP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电针 P物质 脚间核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害性刺激及电针时大鼠脊髓中前脑啡肽原与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斌 笪翠娣 周敬修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通过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别观察骰尾段脊髓前脑啡肽原(PPENK)Fos、蛋白以及共存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伤害性刺激、面部颧穴电针及针刺镇痛4组。结果:总能在伤害性刺激。针刺和针刺镇痛各组观察到单纯... 目的:通过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别观察骰尾段脊髓前脑啡肽原(PPENK)Fos、蛋白以及共存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伤害性刺激、面部颧穴电针及针刺镇痛4组。结果:总能在伤害性刺激。针刺和针刺镇痛各组观察到单纯Fos、单纯PPEmRNA和共存的3种神经元,并且总能观察到大鼠,骶尾段脊髓除IX板层以外各层的变化,但以浅层背角、V层及X层为明显。痛刺激后其表达明显加强,不但表达细胞数增多,染色也变深。针刺组则不明显。针刺镇痛有效后表达则大为减少,尤其在背角浅层与尾部伤害性刺激组相比较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P<O.02)。结论:针刺可调控伤害性刺激时脊髓内Fos蛋白表达的变化,PPEmRNA的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c-fos来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脊髓 原癌基因 C-FO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象拼接和伪彩色处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耀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图象拼接 伪彩色处理 色标 图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脑内强啡肽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俞昌喜 吴根诚 +1 位作者 许绍芬 陈崇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LT)对大鼠脑内某些镇痛相关核团内神经细胞的强啡肽样免疫反应强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分给药组及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MLT 110mg/kg或配药液 ,1h后灌注取脑、冰冻切片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LT)对大鼠脑内某些镇痛相关核团内神经细胞的强啡肽样免疫反应强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分给药组及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MLT 110mg/kg或配药液 ,1h后灌注取脑、冰冻切片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染色脑片积分光密度 (IOD)值。结果 给药组大鼠视上核、中缝背核内强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减弱 ,其IOD值显著减少 (P <0 .0 1) ;给药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中缝大核的IOD值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MLT可致视上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脑核团 强啡肽 大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