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根中二苯乙烯类衍生物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昌奇 陈战地 +1 位作者 姚仁发 徐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16,共4页
桑树(Morus alba L.)根的乙醇浸膏具有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从中分得的二种二苯乙烯类衍生物:oxyresveratrol和kuwanon Y对PKC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8μmol·L^(-1)和15μmol·L^(-1)。酶动力学研究显示,oxyresverat... 桑树(Morus alba L.)根的乙醇浸膏具有抑制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从中分得的二种二苯乙烯类衍生物:oxyresveratrol和kuwanon Y对PKC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8μmol·L^(-1)和15μmol·L^(-1)。酶动力学研究显示,oxyresveratrol对PKC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二苯乙烯类 衍生物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N-ras,P5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志兵 童秋生 钱家庆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用部分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从术后wk4开始,igDDPH25和50mgkg-1d-1,... 为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用部分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从术后wk4开始,igDDPH25和50mgkg-1d-1,持续8wk.术后12wk,各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但模型组心重/体重,左心室重/全心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心肌组织N-rasmRNA表达比对照组高,而抑癌基因P53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DDPH可逆转上述变化.表明DDPH可逆转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心肌肥厚 抑癌基因 DD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酶联比色法测定肝脏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勇 吴兴中 +1 位作者 QureshiImranAhmad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研究建立一种磷脂酞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C—PLD)的酶偶联比色测定法,并研究肝脏中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C—PLD)活力受磷脂的调节及其在肝癌中的变化。将PLD水解磷脂酰胆碱产生的胆碱用胆碱氧化酶氧化,生成的H2O2再在过氧化... 研究建立一种磷脂酞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C—PLD)的酶偶联比色测定法,并研究肝脏中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C—PLD)活力受磷脂的调节及其在肝癌中的变化。将PLD水解磷脂酰胆碱产生的胆碱用胆碱氧化酶氧化,生成的H2O2再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将4-氨基安替匹林和酚氧化成粉红色有色物质(Trinder反应)。结果:本法中酶浓度或反应时间和产物胆碱量有良好的正比关系。用0.15%的正辛基β-吡喃葡萄糖苷可将PC-PLD从膜性组分中增溶出来,而基本上不抑制酶活力,而其他5种去垢剂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均能抑制该酶活力。应用此法测定6种磷脂对鼠肝PC—PLD的影响发现只有磷脂酰乙醇胺(PE)可激活PC—PLD,还发现鼠肝癌中膜结合性PC-PLD活力明显增高,尤其是癌前期;而胞液PC-PLD仅在癌前期增高。结论:结果表明,①PC-PLD的酶联比色测定法较简便,灵敏度和重复性也较好,可以满意地应用于组织和细胞中此酶活力变化的研究;②大鼠肝PC—PLD受PE激活,并在肝癌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磷脂酶D 酶偶联比色法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PH 对实验性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 N-ras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兵 王国平 +2 位作者 李为 倪娟 钱家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N-ras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部分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从术后第4周开... 目的: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N-ras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部分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从术后第4周开始,ig不同剂量的DDPH(25和50mg·kg-1·d-1),持续8wk。用RNA狭缝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ras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术后12wk,发现肥厚组心肌组织N-ras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3.1倍,蛋白质表达是对照组的2.9倍,而二个给药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低于肥厚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DDPH对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狭窄所致心肌肥厚时N-ras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增加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DDPH N-RAS MRNA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改变人肝癌细胞表面N-糖链的结构及其酶学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小平 董素才 +1 位作者 巨同忠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24-325,共2页
用3H-甘露糖标记7721人肝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N-糖链,经提取和去唾液酸后,用ConA和DSA亲和柱顺序层析将3H-标记的N-糖链分成4个类型和天线数不同的组分来研究维甲酸(RA)对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结果:1... 用3H-甘露糖标记7721人肝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N-糖链,经提取和去唾液酸后,用ConA和DSA亲和柱顺序层析将3H-标记的N-糖链分成4个类型和天线数不同的组分来研究维甲酸(RA)对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结果:10μmol/LRA处理细胞3~5d后,可使C2C2二天线复杂型N-糖链增加,而高甘露糖型及三、四天线,特别是带有C2,6分支结构的复杂型H-糖链减少。用LCA亲和柱还证明二天线糖链中的核心岩藻糖也减少。进一步发现上述改变的酶学机制是RA降低N-乙酰氨基萄葡糖转移酶V和α-1,6-核心岩藻糖转移酶的活力。结论:BA通过改变某些糖基转移酶活力而改变细胞表面糖链结构,这可能是RA使7721细胞诱导分化的机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细胞 N糖链 乙酰氨基 葡萄糖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SA分析血清转铁蛋白诊断肝癌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勇 蒋波 +1 位作者 徐一 顾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作者用人血清转铁蛋白(Tf)抗体固定化柱快速分离正常人、肝癌及其他肝病患者血清Tf,并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欧曼陀罗凝集素(HRP-DSA)进行点印迹分析发现,15例肝癌患者... 作者用人血清转铁蛋白(Tf)抗体固定化柱快速分离正常人、肝癌及其他肝病患者血清Tf,并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欧曼陀罗凝集素(HRP-DSA)进行点印迹分析发现,15例肝癌患者全部显阳性,其中3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也显阳性,而20例正常人则都显阴性。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和1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别有2例阳性,2例酒精性肝硬化和4例高水平GPT的非肝炎患者则全部为阴性。实验结果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是AFP阴性的肝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转铁蛋白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不同细胞组分中三类蛋白激酶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华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作者研究了正常大鼠肝三个亚细胞组分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蛋白檄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的活力和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后这些蛋白激酶的变化。发现正常鼠肝中的TPK的活力为胞核>膜性结构>胞液,PKA为胞液... 作者研究了正常大鼠肝三个亚细胞组分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蛋白檄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的活力和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后这些蛋白激酶的变化。发现正常鼠肝中的TPK的活力为胞核>膜性结构>胞液,PKA为胞液>膜结构>胞核,而PKC则为膜结构>胞液>胞核。在胞液的三类蛋白激酶中,PKC>PKA>TPK;膜结构为PKC>TPK>PKA;而胞核却以TPK特别高,PKA和PKC的含量甚微。DEN诱发大鼠肝癌18周后,膜性和胞核TPK升高,尤以膜性TPK升高明显。但膜性PKA则降低而胞核PKA升高,胞液中TPK和PKA均无明显变化;而PKC和TPK相反,胞液中显著升高,膜性及胞核变化不大。其中PKC的增高不是激活剂含量上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肝肿瘤 细胞 组分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抑素纯化及其对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亚平 成令忠 +3 位作者 刘银坤 朱继红 张夏英 顾云娣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制备大鼠肝抑素(HC)纯品,研究它对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HC纯品,用液法检测HC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提取的HC纯品的SDS电泳纯度达89.5%, Mr... 制备大鼠肝抑素(HC)纯品,研究它对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HC纯品,用液法检测HC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提取的HC纯品的SDS电泳纯度达89.5%, Mr 13.5 × 103;该 HC纯品对大鼠再生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3.1%(0.2 mg/L)和77.7%(0.3 mg/L),但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无抑制效应。结论:结果提示提取的HC是抑制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特异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肝癌细胞 肝抑素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癌组织中GD_3合成酶升高的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天培 夏霞娟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及正常大鼠各脏器(肝、脾、肾、心、脑、肺、胃)GD3合成酶(CMP-NeuAc:GM3唾液酸转移酶;ST2)及目前报道的其他4种鞘糖脂唾液酸转移酶(ST1、3、4、5)的活性,企图从中选择一种ST2含量高、活性高的组织作为酶分离纯化的材料。结果表明,ST2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癌组织中特异性升高,从而提示此组织可用作ST2分离纯化的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3合成酶 转移酶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甙元及其类似物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1
10
作者 徐光 张礼萍 +1 位作者 沈慧芬 胡昌奇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本实验测定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其中从中药灯盏花中分离得到的野黄岑甙元和从黄芩中分离得到的黄芩素抑制PKC的IC_(50)分别为48μmol/L和76μmol/L,并观察到野黄芩甙... 本实验测定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其中从中药灯盏花中分离得到的野黄岑甙元和从黄芩中分离得到的黄芩素抑制PKC的IC_(50)分别为48μmol/L和76μmol/L,并观察到野黄芩甙元在Ca^(2+)浓度10^(-2)至10^(-7)mol/L时都显示对PKC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也不因二油酰甘油酯或底物组蛋白的浓度增加而逆转,说明野黄芩甙元对PKC的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野黄芩甙元 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国飞 范勤 +2 位作者 冯晔 葛昊平 查锡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构建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和基因转染建立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应用RT-PCR及流式细胞术鉴定SMMC7721细胞表面整合蛋白α5β1的表达。结... 构建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和基因转染建立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应用RT-PCR及流式细胞术鉴定SMMC7721细胞表面整合蛋白α5β1的表达。结果获得过表达整合蛋白α5/β1的SMMC7721细胞株α5.3-7721,β1.6-7721,α5β1.6-7721细胞。结论整合蛋白α5β1基因转染后,SMMC7721细胞整合蛋白α5β1的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蛋白 基因转染 SMMC7721细胞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6-岩藻糖转移酶活力在7721人肝癌细胞及HL-60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飞 刘爱华 +1 位作者 巨同忠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时α1,6岩藻糖转移酶(α1,6FucT)的改变。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受体糖链,用LCA亲和层析柱分离被核心岩藻糖化的产物,并以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亲和素与柱上的产物结...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时α1,6岩藻糖转移酶(α1,6FucT)的改变。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受体糖链,用LCA亲和层析柱分离被核心岩藻糖化的产物,并以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亲和素与柱上的产物结合,最后测定洗脱液中HRP的活力,可代表α1,6FucT活力。结果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诱导7721人肝癌细胞分化后,α1,6-FucT活力均降低。ATRA或正丁酸使HL-60早幼粒白细胞分化成粒细胞,佛波醇-12-豆蔻酸-13乙酸酯(PMA)使HL-60细胞分化成单核细胞时都使α1,6FucT活力下降,而用二甲亚砜(DMSO)或神经节苷酯GM3使HL-60细胞分化成粒细胞或单核细胞时,α1,6FucT活力则上升。结论α1,6-FucT活力下降是肝癌细胞的分化指标,但和HL-60细胞的分化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6-FucT 肝癌细胞 HL-60 白血病细胞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化诱导剂对人肝癌细胞株丝氨酸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柴希运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10μmol/L视黄酸(RA)或0.5mmol/L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在体外都可使SMHC-7721人肝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使增殖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下降;而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上升,故这... 10μmol/L视黄酸(RA)或0.5mmol/L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在体外都可使SMHC-7721人肝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使增殖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下降;而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上升,故这两类化合物都是SMMC-7721细胞的分化诱导剂。RA处理1~3d可引起胞液中蛋白激酶A(PKA)上升,而膜性PKA下降;但5d后相反,胞液PKA明显下降,而膜性PKA显著上升,可能与PKA在细胞内转位有关。RA处理1~5d尚可使胞液和膜性蛋白激酶C活力下降,两亚细胞组分的下降程度接近,提示未发生PKC的转位作用。但bd-cAMP处理1~5d,胞液或膜性的PKC均未见明显变化,提示RA和db-cAMP使细胞分化的机制不同,前者可能与PK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株 分化诱导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的中性糖脂肿瘤标记—去唾液酸GM_2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银坤 张夏英 +1 位作者 高玉娥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86-90,共5页
从微量血清中分离纯化的中性糖脂(N-GSL),应用薄层扫描定量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血清的N-GSL总量(以CMH相应量表示)为44nmol/ml血清,为正常人血清含量的1.51倍。高效薄层层析(HPTLC)分析表明,PHC血清的N-GSL图谱与正常... 从微量血清中分离纯化的中性糖脂(N-GSL),应用薄层扫描定量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血清的N-GSL总量(以CMH相应量表示)为44nmol/ml血清,为正常人血清含量的1.51倍。高效薄层层析(HPTLC)分析表明,PHC血清的N-GSL图谱与正常人血清图谱相似,主要成分为CMH、CDH、CTH、Glob和PG。不同的是,PHC血清HPTLC图谱中在CTH和Glob之间出现了一条新的条带,层析证实为去唾液酸的GM_2(As-GM_2),其含量为0.71±0.13nmol/ml血清。As-GM_2在PHC血清中的出现可能提示其为肝癌相关的血清糖脂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标记 去唾液酸 G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糖蛋白染色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巨同忠 黄勇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探索一种简便灵敏的糖蛋白半定量法。在 pH 5.0,碳二亚胺(EDC)催化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己二酰二肼反应生成肼化的HRP(HRP-HZ),固相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糖蛋白(纤连蛋白或转铁蛋白)经过碘酸氧化其糖... 探索一种简便灵敏的糖蛋白半定量法。在 pH 5.0,碳二亚胺(EDC)催化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己二酰二肼反应生成肼化的HRP(HRP-HZ),固相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糖蛋白(纤连蛋白或转铁蛋白)经过碘酸氧化其糖链中的糖基后生成的醛基可与HRP—HZ缩合,用HRP的发包底物显色即可检出精蛋白的存在与否。结果:糖蛋白中,10 ng的糖即可被检出。结论:与其他糖定量方法相比,该方法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能够普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肼化物 糖蛋白 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中两种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兴中 陈迎风 卢虹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 在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中观察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的活性变化,以及PCPLC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全反式视黄酸为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剂,PCPLC酶活性采用间接比色法测定,大鼠PCPLC酶蛋白采用亲... 目的 在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中观察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的活性变化,以及PCPLC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全反式视黄酸为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剂,PCPLC酶活性采用间接比色法测定,大鼠PCPLC酶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法进行部分纯化。结果 在肝癌细胞中观察到了两种不同活性的磷脂酰胆碱特异的磷脂酶C,一种是非钙依赖性,另一种是钙依赖性的。这两种酶活性在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中都有显著变化。当视黄酸诱导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细胞分化成熟时,非钙依赖性PCPLC无论是膜颗粒部分还是胞质部分均显著升高,钙依赖性PCPLC活性则显著下降。在佛波酯刺激增殖和化学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非钙依赖性PCPLC活性则显著下降,而钙依赖性PCPLC活性则逐步升高。经过亲和层柱分离,获得了部分纯化的酶蛋白,聚丙酰胺电泳位置为60×103和64×103,而且酶的催化活性不依赖钙离子。结论 肝癌细胞同时存在非钙依赖性和钙依赖性PCPLC活性,他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并在肝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种部分纯化的酶蛋白可能含有非钙依赖性的PCPLC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肝肿瘤 肝细胞癌 PC-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靶抗原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民 唐甘甜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建立两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CA-7、CA-8,(均为IgM型)。用单抗DOT-ELISA方法可检测出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的靶抗原。CA-7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中;CA-8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和成虫中。用亲... 为建立两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CA-7、CA-8,(均为IgM型)。用单抗DOT-ELISA方法可检测出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的靶抗原。CA-7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中;CA-8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和成虫中。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两株单抗的靶抗原。实验结果表明CA-7和CA-8的靶抗原是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4.7%,Mr为220×103和200×103的糖蛋白。这两种抗原经高碘酸氧化后,都丧失与单抗结合的能力;但经蛋白酶消化后,仍保留抗原活性,表明与单抗CA-7、CA-8结合的位点均在糖蛋白的糖链上。CA-7靶抗原经碱水解去除O-糖链后,丧失与CA-7单抗结合的能力;CA-8靶抗原经碱水解后仍保留抗原活性,说明CA-7靶抗原决定簇位于O-糖链上,CA-8靶抗原决定簇位于N-糖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循环抗原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受体底物的动力学
18
作者 吴国强 江松敏 顾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T)与受体底物的亲和性、其底物的天线偏爱性以及糖基对亲和性的影响,以及β1-4GT对不同底物的天线特异性(branchspecificity)。用两种荧光标记的底物1(Gnβ1-2Mal-6(Gnβ1—2Mal-3)Mβ1-4Gn... 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T)与受体底物的亲和性、其底物的天线偏爱性以及糖基对亲和性的影响,以及β1-4GT对不同底物的天线特异性(branchspecificity)。用两种荧光标记的底物1(Gnβ1-2Mal-6(Gnβ1—2Mal-3)Mβ1-4Gnβ1—4Gn-PA)和底物2(Gnβ1-2Mal—6(Gnβ1-2Mal-3)Mβ1—4Gnβ1-4(Fucal-6)Gn-PA),用正常雄性大鼠的肝组织的高尔基体作为酶,测定β1-4GT的不同底物的Km值[1]。结果:底物1和2的Km值分别为2.31×10-3mol/L和3.12×10-3mol/L;对底物1,α1,3天线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比α1,6天线的反应性强,形成Gnβ1-2Mal-6(Gβ1-4Gnβ1-2Mal—3)Mβ1—4Gnβ1-4Gn—PA产物是Gβ1-4Goβ1—2MQl一6(Goβ1-2Mal-3)Mβ1-4Gnβ1-4Gn-PA的2.10倍左右;对底物2,α1,3天线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比α1,6天线的反应性更强,形成Gnβ1-2Mal-6(Gβ1-4Gnβ1-2Mal-3)Mβ1-4Gnβ1-4(Fucα1-6)Gn-PA的产物是Gβ1-4Gnβ1-2Mal-6(Gnβ1-2Mal-3)Mβ1-4Gnβ1-4(Fucα1—6)Gn-PA的4.59倍左右。结论:核心岩藻糖对酶与受体底物的亲和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特异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蛋白 β1-4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的纯化及其N-糖链结构
19
作者 巨同忠 李月彬 +1 位作者 查锡良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6,共4页
研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及其片段 N-糖链结构。用明胶-Sepharose 4B亲和柱纯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纤连蛋白(Fn),用胰糜蛋白酶限制性水解,获得明胶结合片段和肝素结合片段;用肼化的凝集素与经过... 研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及其片段 N-糖链结构。用明胶-Sepharose 4B亲和柱纯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纤连蛋白(Fn),用胰糜蛋白酶限制性水解,获得明胶结合片段和肝素结合片段;用肼化的凝集素与经过碘酸氧化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缩合的方法制备 4种 HRP-凝集素(Con A, DSA,WGA,LCA)探针,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明胶结合片段(Mr43 × 103)、肝素结合片段(Mr30 ×103,25 ×l03)在切除唾液酸及平分型 N-乙酰氨基葡萄糖(GIcNAc)前后的 N-糖链结构。结果: Fn的 N-糖链主要存在于 Mr分别为43 × 103、30 ×103、25 ×103的3个片段上,其结构为二、三(主要是C2C26)或四天线的复杂型糖链;糖链末端连有唾液酸(SA);都含有核心岩藻糖(c-Fuc;平分型 GlcNAc只存在于 43 × 103片段所连的糖链中,而且很可能与 C—Fuc共同存在于二天线或C2C26三天线精链上;Fn的糖链中不含有N-乙酰乳糖胺重复顺序。结论:在Fn不同片段上均含有复杂型N糖链,并存在核心岩藻糖结构,平分型GlcNAc只存在于43 ×103片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纤连蛋白 凝集素 N-糖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转铁蛋白糖链结构的变化
20
作者 黄勇 金炜 顾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用欧曼陀罗凝集素(DSA)和小扁豆凝集素(LCA)点印迹方法,分析孕妇血清中传铁蛋白(Tf)的糖链结构的变化。发现孕妇的Tf的糖链含有多天线及核心岩藻糖(Fuc),其含量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 用欧曼陀罗凝集素(DSA)和小扁豆凝集素(LCA)点印迹方法,分析孕妇血清中传铁蛋白(Tf)的糖链结构的变化。发现孕妇的Tf的糖链含有多天线及核心岩藻糖(Fuc),其含量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含有核心Fuc及多天线结构的糖链的Tf的生理意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转铁蛋白 凝集素 糖链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