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机的医学图像直接体积绘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亓文 宋志坚 吴国强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和单光子ECT(SPECT)这些医学影像设备输出的是二维断面图像,很难提供病变组织器官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而三维图像能够实现人体组织器官的立体显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 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和单光子ECT(SPECT)这些医学影像设备输出的是二维断面图像,很难提供病变组织器官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而三维图像能够实现人体组织器官的立体显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三维成像系统都是基于专用的图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三维图像 微机 体积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酯酶D基因频率调查
2
作者 吴文庆 刘志萍 +1 位作者 王永忠 张其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89-391,共3页
本文应用等电聚焦技术调查了上海地区汉族人群(420例)酯酶D(EsteraseD,EsD)多态性分布。EsD基因频率为EsD^1=0.6274; EsD^2=0.3607;EsD^7=0.0119。对不同人群EsD的频率分布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酯酶D 多态性 等电聚焦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晓瑛 翁剑蓉 +4 位作者 何玉良 杨小丽 程训佳 连惟能 顾晶晶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83-285,共3页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口腔毛滴虫 调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淡水鱼、虾及猫、犬肝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姚莉莉 韩寓嵩 +4 位作者 丁晶 刘付朝辉 迟海东 黄虑 周淑君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肝吸虫病 异形吸虫病 第二中间宿主 保存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脂质体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淦桐 赵明珠 徐端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研究虫草多糖脂质体对小鼠用CCl4及硫代乙酰胺致肝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实验显示:小鼠口服虫草多糖脂质体后,可使肝损伤后的ALT下降,其幅度与剂量有关。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虫草多糖脂质体对于CCI,损伤的肝组... 本文研究虫草多糖脂质体对小鼠用CCl4及硫代乙酰胺致肝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实验显示:小鼠口服虫草多糖脂质体后,可使肝损伤后的ALT下降,其幅度与剂量有关。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虫草多糖脂质体对于CCI,损伤的肝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由硫代乙酰胺损伤的肝组织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 脂质体 冬虫夏草 肝损伤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电针刺激调节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程晓东 吴根诚 +3 位作者 姜建伟 杜莅娜 曹小定 何球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70,共3页
动态观察了持续电针刺激对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第1、3、5、7天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对ConA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第3天达最低水平,第10天恢复正常;创伤后不同天数的大鼠血清对正常... 动态观察了持续电针刺激对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第1、3、5、7天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对ConA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第3天达最低水平,第10天恢复正常;创伤后不同天数的大鼠血清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具有相应的抑制作用;持续电针刺激“足三里”等穴位不仅能防止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的下降,而且可有效地消除血清的抑制作用。提示:持续电针刺激可以改善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应激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抑制因子 电针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莱霉素诱发大鼠肺纤维化时肺内间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祖德 张月娥 +3 位作者 陈忠年 徐元鼎 张秀荣 王新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间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有一组间质细胞增生,这些细胞在来源、形态、功能、免疫标记等方面关系密切,可能起源...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间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有一组间质细胞增生,这些细胞在来源、形态、功能、免疫标记等方面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同一种原始间叶细胞,有的可以相互转化,故可归入一个组织器官纤维化反应细胞群,反映该细胞群功能状态最敏感的标记为Dm。因此:在实验性肺纤维化模型中检测Dm的动态变化,可为评估致纤维化药物的肺部毒性和抗纤维化药物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一种十分敏感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纤维化 间细胞 博莱霉素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垂体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龙 黄光照 +2 位作者 李中 刘良 张益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雷公藤是一种有效的抗风湿中草药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学功能 .实验将 30只雄性 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成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 (TWEE)组 ,泼尼松组和对照组 .分别 ig给药 TWEE2 5mg·kg-1,每日 2次 ;泼尼松2... 雷公藤是一种有效的抗风湿中草药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学功能 .实验将 30只雄性 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成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 (TWEE)组 ,泼尼松组和对照组 .分别 ig给药 TWEE2 5mg·kg-1,每日 2次 ;泼尼松2 mg· kg-1,每日 2次和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 30d,所有大鼠于 d31断头处死 ,分离垂体和收集血液 .对垂体进行 HE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含量 .结果表明 TWEE能促进大鼠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合成和分泌 ACTH.为临床综合评价雷公藤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影响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免疫组织化学 垂体 醋酸乙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文才 张锦生 +2 位作者 李华 张秀荣 张月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95-297,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组织 羟脯氨酸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AVP系统和AQP_2的变化及黄芪的作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骥 彭艾 +3 位作者 陈靖 陆利民 顾勇 林善锬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 利用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瘘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衰大鼠 ,研究心衰时心钠潴留的机制 ,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VP)和其V1a、V2 受体与AVP依赖性水通道水孔蛋白 2 (AQP2 )在其中的作用 ,以及黄芪对此的影响。方法 对腹主动脉 下腔... 目的 利用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瘘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衰大鼠 ,研究心衰时心钠潴留的机制 ,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AVP)和其V1a、V2 受体与AVP依赖性水通道水孔蛋白 2 (AQP2 )在其中的作用 ,以及黄芪对此的影响。方法 对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瘘所致的心衰大鼠在造瘘后的第一天起给予腹腔注射黄芪 0 .5g/ (kg·d) ,观察 5周后大鼠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并分别以斑点杂交与以GAPDH相对定量的RT PCR方法检测下丘脑AVP、主动脉与肾脏AVPV1a受体、肾脏AVPV2 受体与AQP2 mRNA的表达。结果 动静脉造瘘心衰大鼠心、肾功能较之假手术对照组明显下降 ,表现为右心房压力 (RA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增高、左室 +dP/dtmax、GFR、RPF、尿量、尿钠排泄量与自由水清除率降低 ,黄芪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斑点杂交检测表明下丘脑AVPmRNA表达在心衰大鼠上调 ;半定量RT PCR检测显示心衰大鼠主动脉与肾皮质AVPV1a受体mRNA表达减弱 ,在肾髓质表达增强 ;肾皮质V2 受体与AQP2 mRNA表达增强 ,髓质减弱。黄芪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肾功能指标 ,并能完全或部分纠正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结论 在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造瘘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中存在有AVP系统和AQP2 表达的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黄芪 AVP系统 AQ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52
11
作者 顾拥军 倪文 +1 位作者 包维丽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牛磺酸(Tau)等氨基酸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神经递质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及各组分含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范小兵 宋士良 +3 位作者 殷庆元 梁小凤 李祎 钱利生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 :观察大豆低聚糖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并建立一种大豆低聚糖各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肠道微生物指示菌 ;使用 μBondpak/CH氨基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 ,以纯水为洗脱液 ,分离大豆低聚糖各组... 目的 :观察大豆低聚糖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并建立一种大豆低聚糖各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肠道微生物指示菌 ;使用 μBondpak/CH氨基柱 ,高压液相色谱法 ,以纯水为洗脱液 ,分离大豆低聚糖各组分。结果 :大豆低聚糖能有效促进青春双歧杆菌在体外的增殖 ,而产气荚膜梭菌则几乎不能利用 ;HPLC法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大豆低聚糖中的各组份。结论 :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有效促生因子 ,HPLC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前处理简单、分离度高的含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青春双歧杆菌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L6565白血病克隆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殷莲华 庆欣 +4 位作者 赵新永 孔宪寿 程立 刘允辉 吴晓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5,8,共4页
目的建立L6565白血病克隆细胞株,为白血病的生物学、病毒学和实验治疗学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有限稀释法建成克隆细胞,从生长情况、染色体、形态、超微结构、X-C检测、癌基因表达及分化标志等方面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结果L... 目的建立L6565白血病克隆细胞株,为白血病的生物学、病毒学和实验治疗学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有限稀释法建成克隆细胞,从生长情况、染色体、形态、超微结构、X-C检测、癌基因表达及分化标志等方面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结果L6565细胞生长旺盛,形态大小不一,染色体条数从38到144条不等,众数为42条,有标记染色体A、B、M。超微结构细胞内核仁清楚,细胞器丰富,核占3/4左右,细胞内有A型和C型病毒颗粒,X-C检测阳性,cmyc、cfos癌基因高表达,分化标志CD4和CD8阴性。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含有致白血病病毒的L6565克隆细胞株,该细胞性质属于淋巴干细胞性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肺纤维母细胞前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浩 张月娥 +4 位作者 许祖德 张锦生 杜卫东 朱虹光 陈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9-202,共4页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肺纤维母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以改良Kumar法,分离培养了大鼠肺纤维母细胞,并采用MTT、免疫细胞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等方法。结果:PDGF对肺纤维母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其浓度...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肺纤维母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以改良Kumar法,分离培养了大鼠肺纤维母细胞,并采用MTT、免疫细胞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等方法。结果:PDGF对肺纤维母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其浓度在1~10μg/L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DGF作用下的纤维母细胞胞浆内线粒体和粗面内浆网明显增多,树状突起和棘状突起也较对照组增多,PDGF作用24h,肺纤继母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作用48h胞浆内布满Ⅰ、Ⅲ、Ⅴ型前胶原蛋白,作用72h,大量前胶原则被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结论:PDGF不仅可以促进大鼠肺纤维母细胞增殖、合成代谢旺盛和信息传递活跃,而且使其Ⅰ、Ⅲ、Ⅴ型前胶原合成增加。其调控机制之一是在转录水平上增强了前胶原mRNA表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肺纤维母细胞 前胶原 细胞培养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物的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运瑾 翟为溶 +2 位作者 庄丽 张月娥 朱虹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它们在始动阶段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酶图法,在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阶段,作肝细胞内MMP-2、TIMP...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它们在始动阶段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酶图法,在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阶段,作肝细胞内MMP-2、TIMP-2、酶降解底物Ⅳ型胶原(ColⅣ)以及结蛋白(Dm)定位和半定量研究。结果实验鼠于4周末形成细胞间隔,8周末发展为肝纤维化,含细胞-纤维间隔或纤维间隔,12、16周仍为纤维间隔。酶图法表明4周末MMP-2活性升高2.5倍左右,8周末仍高于对照鼠。免疫组化显示4周末MMP-2阳性细胞数最多,连续切片观察MMP-2与Dm阳性细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几乎重叠。8周末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12周末明显减少。半定量变化趋势与酶图法一致。TIMP-2于8周末表达开始升高,12周末达最高。2周末ColⅣ表达开始上升,4周末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结论肝纤维化早期MMP-2活性增高,继而TIMP-2分泌过多,MMP-2活性受抑,ECM降解受阻,纤维化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TIMP-2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钙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建民 魏苑 +3 位作者 钟慈声 赵伟杰 郭永田 梁子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03-1405,共3页
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及钙通道电流。结果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其在 0 3~ 30 μmol·L- 1 的浓度范围内 ... 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及钙通道电流。结果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其在 0 3~ 30 μmol·L- 1 的浓度范围内 ,可使复极 90 %动作电位时程 (APD90 )和复极 50 %动作电位时程 (APD50 )分别延长 1 3%~ 1 1 2 %和 2 3 %~ 1 31 %。 3~ 30 μmol·L- 1 的高浓度可诱发异常节律。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对心肌细胞钙电流有促进作用 ,此作用呈短暂的浓度依赖性增强。结论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可通过增加钙通道电流延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生物碱类 动作电位 心肌 钙通道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刚 陆嘉星 +3 位作者 徐承天 高剑南 陈良 张五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80,共3页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陈刚,陆嘉星,徐承天,高剑南,陈良,张五昌(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聚L-缬氨酸,修饰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近年来,用化学修饰电极进行不对称合成日益... 聚L-缬氨酸修饰石墨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陈刚,陆嘉星,徐承天,高剑南,陈良,张五昌(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聚L-缬氨酸,修饰电极,不对称还原,苯甲酰甲酸近年来,用化学修饰电极进行不对称合成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2].No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缬氨酸 修饰电极 不对称还原 苯甲酰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费用效果分析中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耐青 陈世耀 +1 位作者 王吉耀 陈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借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将“医疗费用”视为生存分析中的“生存时间”,“治愈和未治愈”视为生存分析中的“死亡和仍活着”,探讨该考察指标的统计检验问题。方法:给出了每治愈一例,两种治疗方案的平均费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指... 目的:借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将“医疗费用”视为生存分析中的“生存时间”,“治愈和未治愈”视为生存分析中的“死亡和仍活着”,探讨该考察指标的统计检验问题。方法:给出了每治愈一例,两种治疗方案的平均费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指数分布均数检验法)以及数据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介绍了用非参数检验方法logrank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对每治愈一例,两组平均费用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接近,结论相同。结论:治愈一例患者的平均费用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采用指数分布均数检验法进行分析,但要求资料近似服从指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效果分析 显著性检验 logrank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半夏总蛋白对卵巢癌细胞株及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6
19
作者 朱铭伟 周抗美 丁声颂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55-456,458,共3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掌叶半夏 总蛋白 脐血造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创伤大鼠白介素-1和β-内啡肽影响的时效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杜莅娜 姜建伟 +1 位作者 吴根诚 曹小定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动态观察电针穴位对创伤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手术创伤大鼠的模型,电针刺激"足三里"、"阑尾穴",经3H-胸腺嘧啶核苷孵育分析,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的功能及外围血β─内啡呔和皮质酮水平。结果... 动态观察电针穴位对创伤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手术创伤大鼠的模型,电针刺激"足三里"、"阑尾穴",经3H-胸腺嘧啶核苷孵育分析,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的功能及外围血β─内啡呔和皮质酮水平。结果:创伤组2、4、8、12h大鼠胸腔巨噬细胞(MΦ)分泌IL─1的功能明显增强(P<0.05,P<0.001)。各时期的血浆β─内啡肽(β─End)和皮质酮(cs)含量极明显升高(P<0.05;P<0.001),创伤大鼠经电针后,1、2、4h,IL─1显著升高(P<0.05),8h与正常大鼠巨噬细胞分泌IL─1的功能无区别,较创伤组大鼠提早4h恢复正常功能,β─End含量各时相均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皮质酮的含量1、2、4h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结论:电针穴位对手术创伤引起的机体应激状态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创伤 细胞介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