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防御性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忠 徐小威 郭学勤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339-344,共6页
wistar大鼠,用乌拉坦和氯醛醣腹腔麻醉。电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诱发升压反应。用低频低强度电针“足三里”、“内关”、“华佗夹脊”穴,可抑制下丘脑性升压反应(HPR),而高频高强度刺激上述三个穴位或低频低强度电针“悬钟”穴则无... wistar大鼠,用乌拉坦和氯醛醣腹腔麻醉。电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诱发升压反应。用低频低强度电针“足三里”、“内关”、“华佗夹脊”穴,可抑制下丘脑性升压反应(HPR),而高频高强度刺激上述三个穴位或低频低强度电针“悬钟”穴则无效。电针“足三里”穴对HPR的抑制作用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后仍出现,提示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血管交感中枢而实现。微量注射5-羟色胺(5-HT)8μg/10μl于第四脑室内,则可降低基础血压和HPR,若注射5-HT的受体拮抗剂肉桂硫胺8μg/10μl于第四脑室,可阻断电针对HPR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可抑制HPR,脑内5-HT系统可能在电针对HPR的抑制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防御反应 升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RS白血病病毒cDNA基因库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季文琴 付四清 +3 位作者 程立 黄春妹 张萌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5-18,共4页
从小鼠SRS腹水上清液中分离出小鼠SRS白血病病毒基因组RNA,以oligo(dT)_(18)为引物,在逆向转录酶和DNA聚合酶I催化下合成cDNA,经S1核酸酶处理及3'-OH端多聚dC化后,与3'-OH端多聚dG化载体DNA形成重组DNA分子,转化相应的受体菌,... 从小鼠SRS腹水上清液中分离出小鼠SRS白血病病毒基因组RNA,以oligo(dT)_(18)为引物,在逆向转录酶和DNA聚合酶I催化下合成cDNA,经S1核酸酶处理及3'-OH端多聚dC化后,与3'-OH端多聚dG化载体DNA形成重组DNA分子,转化相应的受体菌,构建成小鼠SRS白血病病毒cDNA基因库。结果表明小鼠SRS白血病病毒基因组RNA含有polyA^+结构,与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基因组有一定的同源性,并在SRS腹水瘤细胞中有转录活性。提示SRS白血病病毒与SRS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 CDNA 基因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水瘤病毒RNA的提纯和体外翻译 被引量:2
3
作者 单易非 纪宏 +4 位作者 吴正泉 吕妹珍 郑葆芬 程立 孔宪寿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85-89,共5页
从感染小鼠腹水瘤病毒(SRSV)的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分离SRSV,并提取病毒核酸(SRSV RNA),通过超速离心和凝胶电泳测定RNA的沉降系数和分子量。SRSV RNA主要由两部分组成:①沉降系数(8)约60~70S(热处理后约35S)及少量18S和28S... 从感染小鼠腹水瘤病毒(SRSV)的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分离SRSV,并提取病毒核酸(SRSV RNA),通过超速离心和凝胶电泳测定RNA的沉降系数和分子量。SRSV RNA主要由两部分组成:①沉降系数(8)约60~70S(热处理后约35S)及少量18S和28S;②是4~5S。高分子病毒RNA在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系统中刺激放射性氨基酸掺入。对翻译产物分析表明:至少有3个蛋白的分子量相应于病毒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瘤病毒 RNA 提纯 体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败血症后的多器官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钱睿哲 郝刚 +2 位作者 阎友珍 王疁画 金惠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17-420,22,共5页
用盲肠结扎加穿刺的方法复制大鼠早期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作者称其为败血症后多器官损伤。此模型复制后20h,大鼠腹腔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异常,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腹腔器官表面血流量的结果表明,败... 用盲肠结扎加穿刺的方法复制大鼠早期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作者称其为败血症后多器官损伤。此模型复制后20h,大鼠腹腔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异常,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腹腔器官表面血流量的结果表明,败血症组除肝脏外,脾、肾、小肠及尾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均有明显降低。作者介绍了用此方法制作这种动物模型的优点并认为腹腔器官微循环灌流量降低是MOF早期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多器官损伤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性休克时血浆纤维连接蛋白与微血管通透性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惠铭 陈达信 闫友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150作示踪剂,观察内毒素性休克时兔和大鼠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结果发现,内毒素性休克兔微血管通透性随休克进展进行性升高,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随之下降,两者呈显著相关(P<0.05)。在内毒素性休克大鼠...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150作示踪剂,观察内毒素性休克时兔和大鼠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结果发现,内毒素性休克兔微血管通透性随休克进展进行性升高,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随之下降,两者呈显著相关(P<0.05)。在内毒素性休克大鼠中补充纯化大鼠Fn后,血浆Fn恢复,在静脉补充后2h内,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受明显抑制,但2h后作用消失。与对照组(补充缺乏大鼠Fn血浆的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相比,治疗组(补充纯化大鼠Fn)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并无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血病病毒感染细胞的DNA提取及其转染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宪寿 程立 +1 位作者 瞿大庆 郑富众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从感染SRS白血病病毒的SRSV/3T3细胞系提取的DNA,在体外感染小鼠NIH/3T3细胞,在第3周出现转化细胞和呈集落性生长的转化灶。将转化细胞接种SW-1近交系新生乳鼠或裸鼠(BALB/c),在局部产生纤维肉瘤。实验结果提示,在SRSV/3T3细胞的DNA中... 从感染SRS白血病病毒的SRSV/3T3细胞系提取的DNA,在体外感染小鼠NIH/3T3细胞,在第3周出现转化细胞和呈集落性生长的转化灶。将转化细胞接种SW-1近交系新生乳鼠或裸鼠(BALB/c),在局部产生纤维肉瘤。实验结果提示,在SRSV/3T3细胞的DNA中可能含有转化基因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病毒 转染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大鼠纤维连接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惠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4,I001,共5页
静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30μg/100g体重)后,大鼠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逐渐降低(与实验开始时比),1/2h时最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浆Fn与TNF一起体外孵育未见Fn降低,因此TNF的上述作用似非直接。与此同时,组织Fn... 静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30μg/100g体重)后,大鼠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逐渐降低(与实验开始时比),1/2h时最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浆Fn与TNF一起体外孵育未见Fn降低,因此TNF的上述作用似非直接。与此同时,组织Fn含量及免疫荧光强度均增加,尤以肾内变化为显。由于血浆Fn降低,而组织Fn升高,因此TNF通过增强微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Fn向组织转移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颈交感干传出活动在躯体传入增强颈动脉体升压反射中的作用
8
作者 苏清芬 车明欣 成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在麻醉、制动和人工通气的38只家兔上观察到,在腓深神经(DPN)刺激期间,由NaCN引起的颈动脉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简称颈动脉体升压反射)明显增强,P<0.01;同时颈交感节球支(GGN)活动也明显增多,P<0.01。切断颈交感干后,DPN刺激增强... 在麻醉、制动和人工通气的38只家兔上观察到,在腓深神经(DPN)刺激期间,由NaCN引起的颈动脉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简称颈动脉体升压反射)明显增强,P<0.01;同时颈交感节球支(GGN)活动也明显增多,P<0.01。切断颈交感干后,DPN刺激增强颈动脉体升压反射的效应消失;颈动脉化学感受性传入小柬(CCAF)的单位放电也明显减少,P<0.05。电刺激颈交感干外周段,CCAF放电增多,P<0.05。表明:DPN刺激增强颈动脉体升压反射效应,县与GGN传出活动的增强、CCAF传入冲动的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颈交感干 升压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败血症大鼠肺纤维连接蛋白含量与分布的变化
9
作者 金惠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29-433,共5页
作者对25只盲肠结扎后败血症大鼠体内的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研究。血浆Fn(pFn)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组织中(肝、肺)可浸出的Fn含量用ELISA和Fn在肺中的定位分布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盲肠结扎后22h肝中Fn含量明显减少(P<0.... 作者对25只盲肠结扎后败血症大鼠体内的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研究。血浆Fn(pFn)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组织中(肝、肺)可浸出的Fn含量用ELISA和Fn在肺中的定位分布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盲肠结扎后22h肝中Fn含量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中Fn含量与炎症轻重有关,炎症轻微处Fn含量比正常及假手术对照明显减少(P<0.05),炎症严重处Fn明显增加(P<0.05)。但此时pFn增高。肺中的Fn抗原主要集中在微血管周围,其分布与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一致。作者认为,上述变化与败血症时肺功能衰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 败血症 纤维连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RS-82细胞系和SAC-ⅡB_2、SAC一ⅡC_3克隆细胞株的染色体组型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莲华 程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SRS-82细胞系的干系细胞染色体数是43,SAC-IIB_2细胞株的染色体数为多倍体,分布在75~91之间,SAC-IIC_3的干系细胞染色体数是41。三种细胞中均可看到A、B和M三种标记染色体,三种细胞的G显带核型也有差异。
关键词 染色体 克隆细胞株 染色体组型
全文增补中
白血病病毒感染的SRSV/3T3细胞系DNA转化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英群 孔宪寿 +1 位作者 程立 许良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335-338,共4页
将SRSV/3T3细胞DNA转染NIH/3T3细胞,转染后17d,实验组出现18个集落,对照组出现4个集落。将实验组集落细胞接种于3只BALB/C裸鼠皮下,全部长成纤维肉瘤。将SRSV/3T3细胞DNA用EcoRI和BamHI酶切电泳,分别应用5种癌基因(v-myc、KJ-ras、v-src... 将SRSV/3T3细胞DNA转染NIH/3T3细胞,转染后17d,实验组出现18个集落,对照组出现4个集落。将实验组集落细胞接种于3只BALB/C裸鼠皮下,全部长成纤维肉瘤。将SRSV/3T3细胞DNA用EcoRI和BamHI酶切电泳,分别应用5种癌基因(v-myc、KJ-ras、v-src、v-sis和e-fos)作Southern印迹和分子杂交。发现SRSV/3T3细胞DNA的BamHI酶切片段与c-fos探针杂交后,在2.2~3.0 kb处出现阳性杂交带。应用c-fos单抗检测转化细胞,细胞核内呈阳性反应。表明SRSV/3T3细胞DNA含有fos样转化基因,在转化细胞内有此基因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病毒 转染 转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白1号近交系小鼠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研究
12
作者 程立 季文琴 +1 位作者 黄春妹 朱益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68-70,共3页
1972年本室培育的沪白1号近交系小鼠,经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肿瘤移植、毛色基因和生化遗传标记等测定,表明遗传型是纯合的,而免疫学研究显示沪白1号近交系小鼠的细胞表面抗原是Thy1.1。
关键词 沪白1号 近交系小鼠 遗传型
全文增补中
家兔出血性休克时眼球结膜、肠系膜和肾脏的微循环变化
13
作者 陶恭明 金惠铭 阎友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45-248,321,共5页
观察和比较家兔出血性休克时眼球结膜、肠系膜和肾表面微循环,发现三者均发生微循环障碍,但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建立和应用荧光素肾血管造影法,表明休克时家兔肾内血液发生重分布。休克时血浆乳酸和血管紧张素Ⅱ、血清β-葡萄糖醛酸苷酶... 观察和比较家兔出血性休克时眼球结膜、肠系膜和肾表面微循环,发现三者均发生微循环障碍,但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建立和应用荧光素肾血管造影法,表明休克时家兔肾内血液发生重分布。休克时血浆乳酸和血管紧张素Ⅱ、血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力、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发生变化,并参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微循环 荧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兴奋剂、吗啡及安定等药物影响呼吸中枢的低氧反应
14
作者 赵民 钱梓文 张镜如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家兔自身低氧血灌注其低位脑干引起呼吸抑制为实验模型,探讨临床上常用的6种呼吸兴奋剂以及吗啡、安定等药物对呼吸中枢低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可刹米、美解眠、氨茶碱、吗乙苯吡酮、洛贝林和阿米屈仑除了提高通气量外,都还能明... 以家兔自身低氧血灌注其低位脑干引起呼吸抑制为实验模型,探讨临床上常用的6种呼吸兴奋剂以及吗啡、安定等药物对呼吸中枢低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可刹米、美解眠、氨茶碱、吗乙苯吡酮、洛贝林和阿米屈仑除了提高通气量外,都还能明显提高呼吸中枢低氧耐受力,但两者之间无平行关系。吗乙苯吡酮和阿米屈仑还能使动脉血中P_o_2增高,P_(?o)_2降低。吗啡和安定可显著降低呼吸中枢低氧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兴奋剂 呼吸中枢 低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刺激降低大白鼠血压心率机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杰 方文涛 +2 位作者 庞烈文 李鹏 姚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398-398,395,396,共3页
在18只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白鼠中,用一单电极在硬膜外正中线上刺激脊髓(SCS)。6只完整大白鼠表现为心率进行性逐渐减慢和血压即刻下降。在6只切除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大白鼠中,SCS同样引起相似的反应,但幅度较小。另外6只切去迷走神经且... 在18只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白鼠中,用一单电极在硬膜外正中线上刺激脊髓(SCS)。6只完整大白鼠表现为心率进行性逐渐减慢和血压即刻下降。在6只切除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大白鼠中,SCS同样引起相似的反应,但幅度较小。另外6只切去迷走神经且于C_7水平横断脊髓的大白鼠中,SCS引起与完整大白鼠几乎相同的反应。这表明SCS的降心率降血压效应是在脊髓水平直接抑制侧角交感神经元以及兴奋迷走中枢的结果。脊髓以上水平的心血管交感中枢也可能参与此过程,但其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刺激 血压 心率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