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的免疫化学
1
作者 戴闺范 赵玉娣 何开玲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用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免疫家兔,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其免疫反应,表明抗肝癌血清和肝癌染色质蛋白比正常肝染色质蛋白免疫反应强。用酶联免疫转移电泳印迹法(EITB)检测,指示肝癌染色质蛋白中存在着正常肝... 用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免疫家兔,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其免疫反应,表明抗肝癌血清和肝癌染色质蛋白比正常肝染色质蛋白免疫反应强。用酶联免疫转移电泳印迹法(EITB)检测,指示肝癌染色质蛋白中存在着正常肝所没有的蛋白条带;正常肝染色质蛋白中的某些蛋白条带却在肝癌中不出现或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肝癌与正常肝染色质蛋白质存在着质和量的差别,这些免疫特异的蛋白质可能与肝癌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染色质蛋白质 免疫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物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成志强 刘银坤 +3 位作者 俞顺章 邵玉芬 黄珍扬 严文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发性肝癌高发的扶绥县和低发的阳朔县,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及代谢物黄曲霉毒素M_1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与黄曲霉毒素B_1摄入量,晨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发性肝癌高发的扶绥县和低发的阳朔县,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及代谢物黄曲霉毒素M_1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与黄曲霉毒素B_1摄入量,晨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展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可作为人群接触黄曲霉毒素B_1水平的指标。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与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的摄入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肝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法及其在肝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银坤 成志强 +2 位作者 张夏英 俞顺章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21-426,共6页
作者对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B_1和M_1(AFB_1和AFM_1)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AFB_1摄入量和尿中AFM_1排出量与原发性肝癌死亡率间的关系;AFB_1-辣根过氧化物酶(AFB_1-HRP)的合成及其应用于AFB_1和AFM_1的ELISA检测进行了研究。指... 作者对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B_1和M_1(AFB_1和AFM_1)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AFB_1摄入量和尿中AFM_1排出量与原发性肝癌死亡率间的关系;AFB_1-辣根过氧化物酶(AFB_1-HRP)的合成及其应用于AFB_1和AFM_1的ELISA检测进行了研究。指出ELISA对样品中AFM_1、AFB_1测定最佳范围分别为0.5~10、0.5~21ng/ml。 与薄层层析法(TLC)相比,ELISA有检出率高、重复性好及专一的特点。用C_(18) Seppak处理样品不仅有效且简便快速。用ELISA检查了220份食品和230份尿液样本,证明了AFT的摄入和排泄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提示在流行病调查中,尿中AFM_1可作为人群AFB_1摄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 ELISA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浆凝血酶原和异常凝血酶原的BA-ELISA法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大春 汪迺经 +1 位作者 李茂深 余竹元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与凝血酶原及异常凝血酶原有免疫交叉反应的非Ca(Ⅱ)依赖性抗人凝血酶原抗体,建立夹心BA-ELISA法,检测人血浆凝血酶原的最低浓度可达1ng/ml。血浆经皂土和柠檬酸钡吸附处理,除去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后,可用本法检出存留于血浆中的... 应用与凝血酶原及异常凝血酶原有免疫交叉反应的非Ca(Ⅱ)依赖性抗人凝血酶原抗体,建立夹心BA-ELISA法,检测人血浆凝血酶原的最低浓度可达1ng/ml。血浆经皂土和柠檬酸钡吸附处理,除去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后,可用本法检出存留于血浆中的微量异常凝血酶原,并测得健康人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均值为74.61±19.43ng/ml。本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BA-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国产酶标板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条件
5
作者 张夏英 郭红卫 +1 位作者 刘银坤 俞顺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用ELISA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产物M_1,适合于大规模的流行病现场调查。由于主要试剂和酶标板都靠进口,难于在国内推广。我们改进了测定方法,并使用国产试剂和器材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与进口抗体和酶标板相同。 材料与方法 ... 用ELISA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产物M_1,适合于大规模的流行病现场调查。由于主要试剂和酶标板都靠进口,难于在国内推广。我们改进了测定方法,并使用国产试剂和器材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与进口抗体和酶标板相同。 材料与方法 材料 黄曲霉毒素B_1(AFB_1),黄曲霉毒素M_1(AFM_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AFM_1抗血清和AFB_1-HRP(见方法),ABTS(2,2'-azino-diethy bentiazoline-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标板 黄曲霉毒素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GD_3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及增溶作用
6
作者 夏霞娟 赵云 +1 位作者 谢天培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24-428,共5页
应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其对大鼠肝癌GD_3合成酶(CMP-唾液酸-GM_3唾液酸转移酶,ST2)活性的影响及增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riton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较好,在0.1mol/L KCl存在下Tritoa CF-54和Triton X-100(1:1V/V)两者混... 应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其对大鼠肝癌GD_3合成酶(CMP-唾液酸-GM_3唾液酸转移酶,ST2)活性的影响及增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riton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较好,在0.1mol/L KCl存在下Tritoa CF-54和Triton X-100(1:1V/V)两者混溶时,其增溶效果比其单独使用更佳,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40和Triton CF-54具有最大的激活作用。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的胆酸钠浓度在0.1%~0.2%时对ST2略有激活作用,面大于0.4%时有抑制作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SF2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提示SF2与脂结合的结构区域,与表面活性剂或脂结合时对ST2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表面活性剂 GD3 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和GM_3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德胜 陈卫国 陈锐群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我们从人脑和肝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1和GM_3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GM_1的组成中比GM_3多一个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残基。实验表明:GM_1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有激活作用,而GM_3则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V_m发生... 我们从人脑和肝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1和GM_3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GM_1的组成中比GM_3多一个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残基。实验表明:GM_1对兔红细胞膜钠泵有激活作用,而GM_3则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V_m发生改变而K_m不变。提示外源性GM_1和GM_3的掺入,对钠泵的激活和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膜微环境的改变,或直接结合于膜上的特殊位点,引起钠泵构象的改变而影响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钠泵 红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4S多环芳香烃结合蛋白对细胞色素P450IAl基因体外转录的激活作用
8
作者 何开玲 Houser WH Bresnick E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65-470,共6页
作者以Hela细胞液体系,研究大鼠细胞色素P450IA-1(P 450 C)基因在4S多环芳香烃(PAH)结合蛋白存在下的体外转录作用。用含大鼠细胞色素P 450 IA1的-880至外显子的第1000碱基对((bp)的质粒pA9[长约1.94千碱基对(kb)],经内切酶切割成不同... 作者以Hela细胞液体系,研究大鼠细胞色素P450IA-1(P 450 C)基因在4S多环芳香烃(PAH)结合蛋白存在下的体外转录作用。用含大鼠细胞色素P 450 IA1的-880至外显子的第1000碱基对((bp)的质粒pA9[长约1.94千碱基对(kb)],经内切酶切割成不同大小的片段为模板。以插有腺病毒-2大部晚期启动子(Ad-2)的质粒PHML-1作为阳性对照。所得结果显示Hela细胞体系能按模板准确地转录出预期的产物。加入4S PAH-结合蛋白使pA9模板的转录增加2~3倍,而对PHML-1的转录无增强作用,说明4S PAH-结合蛋白是专一加强细胞色素P450IA1基因转录的正调节因素。推测4S PAH-结合蛋白也可能诱导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 450 IA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 结合蛋白 细胞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分化诱导剂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中神经节苷脂合成及唾液酸转移酶的影响
9
作者 夏霞娟 于宽仁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作者采用[^(14)C]-半乳糖研究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e-Gal-Gle-cer)等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神经节苷酯(Sg)合成及CMP-Neu Ac:LacCer唾液酸转移酶(ST1)活性的变化。TPA、GM3促进HL-60细胞合成[^(14)C]-Gg,也促进GM... 作者采用[^(14)C]-半乳糖研究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e-Gal-Gle-cer)等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神经节苷酯(Sg)合成及CMP-Neu Ac:LacCer唾液酸转移酶(ST1)活性的变化。TPA、GM3促进HL-60细胞合成[^(14)C]-Gg,也促进GM3的合成。DMSO抑制HL-60细胞合成[^(14)C]-Gg,但促进GM3的合成。各种制剂处理EL-60细胞后,均能使ST1活性升高,但GM3使ST1活性增加不明显,可能是终产物对ST1的反馈抑制。结果提示Gg(GM3)的生物合成和ST1的活性变化与HL-60细胞的分化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神经节苷脂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表型的逆转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兆伟 查锡良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经10μmol/L维甲酸(RA)处理后,其生长受到抑制,停留在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而S、G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光镜及图象分析发现该细胞经RA作用后,形态由长棱形为主且核大转变为以多边形为主且核小,核浆比例由0.59... 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经10μmol/L维甲酸(RA)处理后,其生长受到抑制,停留在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而S、G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光镜及图象分析发现该细胞经RA作用后,形态由长棱形为主且核大转变为以多边形为主且核小,核浆比例由0.595下降至0.247。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经RA作用后细胞膜上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上升。经RA处理的该株细胞,AFP的分泌量明显低于相应天数的对照细胞,而白蛋白的分泌量则明显增高。结果表明:RA可以从细胞生物学、形态学发生物化学水平逆转人肝癌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维甲酸 表型
全文增补中
神经节苷脂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晌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彬 刘银坤 +1 位作者 夏霞娟 陈锐群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31-435,共5页
本文报道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M_3对Na^+、K^+-ATP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构上比GM_3多一个唾液酸的GD_3和多一个乙酰糖基的GM_2均无抑制怍用。即使去除唾液酸的CDH,... 本文报道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M_3对Na^+、K^+-ATP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构上比GM_3多一个唾液酸的GD_3和多一个乙酰糖基的GM_2均无抑制怍用。即使去除唾液酸的CDH,或是在此基础上再去除一个半乳糖基的脑苷脂(CMH)及唾液酸,对该酶也无抑制作用。提示GM_3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不同Na^+、K+浓度对,GM_3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均呈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甙对Na^+、K^+-ATP酶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彬 陈锐群 +1 位作者 潘德济 顾天爵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13-417,共5页
本文对夹竹桃甙抑制Na^+、K^+-ATP酶的动力学作了探讨,并与乌本甙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夹竹桃甙抑制Na^+、K^+-ATP酶,在Na^+、K^+浓度改变对均为非竞争性抑制,Na^+/K^+比例6:1时,为混合性抑制,而ATP对夹竹桃甙的作用几无影响。
关键词 夹竹桃甙 抑制剂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DENA诱癌过程中肝脏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和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卫国 沈慧芬 李茂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在诱癌第20周的肝癌结节中羧化酶活性很低。未羧化凝血酶原前体在肝癌结节中大量堆积,已羧化凝血酶原前体也有类似的堆积现象。诱癌过程中... 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在诱癌第20周的肝癌结节中羧化酶活性很低。未羧化凝血酶原前体在肝癌结节中大量堆积,已羧化凝血酶原前体也有类似的堆积现象。诱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呈现马鞍形的变化,这与羧化酶的变化密切相关。癌变时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羧化酶的缺乏所致,维生素K的缺乏仅是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酶 维生素K 异常凝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影响新生大鼠皮肤上皮基底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的体外实验
14
作者 查锡良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14-41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维甲酸(RA)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肤上皮基底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RA(16 μmol/L)明显降低基底细胞~3H-dT掺入;显著增加~3H-亮氨酸和~3H-组氨酸掺入细胞蛋白质。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双相电泳辅以放射自显影术,证实... 本文研究了维甲酸(RA)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肤上皮基底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RA(16 μmol/L)明显降低基底细胞~3H-dT掺入;显著增加~3H-亮氨酸和~3H-组氨酸掺入细胞蛋白质。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双相电泳辅以放射自显影术,证实有5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受RA诱导合成,其中3种蛋白质为细胞表面膜蛋白。用~3H-甘露糖标记细胞糖蛋白糖链,发现RA可促进~3H-甘露糖的掺入,而且细胞表面糖蛋白中~3H-甘露糖掺入量比对照组增加43%。结果提示RA抑制上皮基底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合成蛋白质,主要为蛋白质的转换率增强,以及增加糖蛋白糖链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上皮基底细胞 细胞培养
全文增补中
高灵敏Fab'-ELISA用于微量同工酶的测定
15
作者 刘金波 陈惠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作者制备了Fabt′-HRP酶标交联物,建立了高灵敏M型丙酮酸激酶Fab′-ELISA夹心法,灵敏度达5 pg,较国外放射免疫法灵敏度高900倍。用此法测得正常人血浆M_2PyK正常值为682±280 pg/ml,血清M_2-PyK正常值较血浆高5倍。溶血对M_2-PyK测... 作者制备了Fabt′-HRP酶标交联物,建立了高灵敏M型丙酮酸激酶Fab′-ELISA夹心法,灵敏度达5 pg,较国外放射免疫法灵敏度高900倍。用此法测得正常人血浆M_2PyK正常值为682±280 pg/ml,血清M_2-PyK正常值较血浆高5倍。溶血对M_2-PyK测定值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同功酶 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大鼠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普民 李茂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动态变化。在诱癌第4周,大鼠血浆出现高水平的异常凝血酶原,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0倍。此后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表现为...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动态变化。在诱癌第4周,大鼠血浆出现高水平的异常凝血酶原,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0倍。此后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表现为两个峰。诱癌早期的大鼠血浆即出现了高水平异常凝血酶原,它可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同时,还研究了华法令处理的大鼠血浆和肝再生大鼠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变化。前者显著升高,后者却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肝癌 华法令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