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4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夏新雷 桂鉴超 高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规划,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安全。还可以用于教学及科研,帮助医生提高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三维成像 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Weaver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军 王思群 +1 位作者 顾湘杰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28,120,共3页
完全性肩琐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断裂,我院自1991-1996年5年间对18例Ⅲ度肩锁关节新鲜脱位伴喙锁韧带断裂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肩韧带移行代替喙锁韧带(改良Weaver)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平均2... 完全性肩琐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断裂,我院自1991-1996年5年间对18例Ⅲ度肩锁关节新鲜脱位伴喙锁韧带断裂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肩韧带移行代替喙锁韧带(改良Weaver)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无脱位或半脱位发生,依Lazzcano标准评定:优17例,良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Weav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倾斜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面积改变 被引量:9
3
作者 亓建洪 黄煌渊 +2 位作者 陈世益 刘延菊 李鸿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我们采用压敏片测量技术对髌骨倾斜状态下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7例新鲜人尸体标本采用手术方法将髌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外侧倾斜状态,超低压型压敏片置于髌股关节之间,等长加载200N,分别在正常状态及髌骨... 我们采用压敏片测量技术对髌骨倾斜状态下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7例新鲜人尸体标本采用手术方法将髌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外侧倾斜状态,超低压型压敏片置于髌股关节之间,等长加载200N,分别在正常状态及髌骨倾斜状态下于屈膝30°、60°、90°、120°时测量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面积。结果表明:髌骨倾斜后使髌股关节原正常的“哑铃型”接触压迹转变为“彗星尾状”,外侧面孤立接触,内侧面接触区减少或失接触,接触压力改变表现为髌内侧软骨面接触压力减少或消失,外侧面接触压力集中且明显增高上述改变均以屈膝30°时最明显。实验结果提示:各种纠正髌骨倾斜状态及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的手术方法,必须以恢复髌骨内外侧关节面压力平衡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倾斜 髌股关节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被引量:34
4
作者 马昕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运动员中非常常见,约占急诊运动创伤病例的16%[1]。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两次以上的损伤,大约55次/1000运动时[2]。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运动员中非常常见,约占急诊运动创伤病例的16%[1]。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两次以上的损伤,大约55次/1000运动时[2]。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曾有过两次以上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踝关节外侧 副韧带损伤 治疗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5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桂鉴超 夏新雷 高建新 丁祖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可以直接显示单独的跟骨立体图像 ,骨折块相对位移的情况 ,跟骨体变低、变宽的程度 ,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显示跟距关节面被破坏的程度 ;还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骨块对骨折进行模拟复位 ,设计内固定的置放位置、攻入方向 ,从而实现模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帮助达到解剖复位。结论 :三维CT对跟骨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跟骨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旋转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权 黄煌渊 +3 位作者 夏军 姜建元 陈文钧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8-220,225,共4页
为探明胫骨旋转畸形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本实验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 为探明胫骨旋转畸形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本实验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外侧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峰值。结果显示外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接触压峰值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内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内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峰值逐渐减小,内侧则增加显著。上述变化在内旋20°到外旋20°的范围内较有规律。提示胫骨旋转畸形使髌股关节应力分布严重失衡,可能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旋转 髌股关节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旋转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文钧 张权 黄煌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明胫骨旋转状态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 目的:探明胫骨旋转状态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外侧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峰值。结果:外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接触压峰值是非线性递增趋势,内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内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峰值逐渐减小,内侧则增加显著。上述变化在内旋 20°到外旋 20°的范围内较有规律。结论:胫骨旋转畸形使髌股关节应力分布严重失衡,可能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入团 髌股关节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胫后肌腱脱位的历史回顾及个例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顾湘杰 马昕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胫后肌腱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首先回顾了此病的治疗历史,然后分析了对1例体操运动员胫后肌腱脱位的治疗过程,探讨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肌腱滑车沟过浅加上特定体位下的外伤所致。治疗主要包... 胫后肌腱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首先回顾了此病的治疗历史,然后分析了对1例体操运动员胫后肌腱脱位的治疗过程,探讨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肌腱滑车沟过浅加上特定体位下的外伤所致。治疗主要包括屈肌支持带修补、内踝滑行骨瓣骨挡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 肌腱脱位 外伤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权 黄煌渊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5-76,共2页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日益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调查,6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中,24.9%的男性和75.7%的女性均罹患骨质疏松,国外至少30%的绝经后妇女及20%老年男性受到影响[1]...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日益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调查,6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中,24.9%的男性和75.7%的女性均罹患骨质疏松,国外至少30%的绝经后妇女及20%老年男性受到影响[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骨痛及易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痛 降钙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及其替代物粘弹性性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建元 吕飞舟 +1 位作者 张志玉 王以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5-211,249,共8页
本研究采用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对前交叉韧带及其置换替代物(骸韧带、髂胫束)进行系统的粘弹性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通过粘弹性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前交叉韧带及髌韧带、髂胫束的本构方程,对韧带的蠕变和松弛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用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对前交叉韧带及其置换替代物(骸韧带、髂胫束)进行系统的粘弹性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通过粘弹性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前交叉韧带及髌韧带、髂胫束的本构方程,对韧带的蠕变和松弛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韧带的损伤与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质有关,髌韧带的粘弹性性质更接近前交叉韧带,关节内髌韧带置换比髂胫束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前交叉韧带 粘弹性 性质 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带松弛度对外翻成因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湘杰 马昕 +3 位作者 鲍根喜 夏军 陈劲松 桂鉴超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84-184,共1页
韧带松弛度对外翻成因的影响顾湘杰马昕鲍根喜夏军陈劲松桂鉴超(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骨科200040)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畸形,常见于女性,男女比约1∶3~10[1]。外翻的病因仍未明了,遗传、穿不当的鞋和女性较男性松... 韧带松弛度对外翻成因的影响顾湘杰马昕鲍根喜夏军陈劲松桂鉴超(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骨科200040)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畸形,常见于女性,男女比约1∶3~10[1]。外翻的病因仍未明了,遗传、穿不当的鞋和女性较男性松弛的韧带被认为是主要因素[2]。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韧带 松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病程与前路手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永林 詹绍康 夏新雷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182例病人作随访。其中绝大部分为信访。随访时间为6~150月,平均57.4月。结果病程短则疗效好。6月以内手术疗效最好,2a以上者疗效明显差。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182例病人作随访。其中绝大部分为信访。随访时间为6~150月,平均57.4月。结果病程短则疗效好。6月以内手术疗效最好,2a以上者疗效明显差。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统计意义。但病程与疗效之间无绝对的对应关系。结论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病程最好不超过2a。当然,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 前路手术 病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湘杰 夏新雷 +2 位作者 马昕 陈劲松 桂鉴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对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比较14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X线平片,CT扫描全部采用EBISC150XP型快速CT机,1.5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sNT3... 目的:对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比较14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X线平片,CT扫描全部采用EBISC150XP型快速CT机,1.5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sNT3.51平台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发现三维CT可通过三维空间内的任意旋转、切割,直观、清晰、精确地显示各种复杂脊柱骨折脱位的具体细节及椎体间空间关系的改变,特别是能清晰显示椎管有无狭窄受压,显示椎管内骨块的具体形态,较常规X线及CT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脊柱骨折 脊柱脱位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治疗 211 例关节疼痛门诊病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权 黄煌渊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以不同剂量、疗程治疗关节疼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门诊选取211例关节疼痛的成年患者,依据病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2个月以上,分析其疗效、疗程、不良反应。结果161/211(76.3%)的...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以不同剂量、疗程治疗关节疼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门诊选取211例关节疼痛的成年患者,依据病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2个月以上,分析其疗效、疗程、不良反应。结果161/211(76.3%)的患者疗效满意,39例出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17例半途退出治疗。结论双氯芬酸钠具有强效消炎止痛作用,其应用需因人而异应用不同的剂量、疗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关节疼痛 疼痛 药物疗法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疗效分析(附50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永林 蒋知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4-56,共3页
应用推板切除减压术治疗50例脊髓型颈椎病,部分病例尚切断齿状韧带。随访时间为7.5~154个月,优良率仅60%。文内分析了后路手术疗效差的原因。术中有否切断齿状韧带。对手术疗效的差别无显著意义。文章最后阐述了后路手术... 应用推板切除减压术治疗50例脊髓型颈椎病,部分病例尚切断齿状韧带。随访时间为7.5~154个月,优良率仅60%。文内分析了后路手术疗效差的原因。术中有否切断齿状韧带。对手术疗效的差别无显著意义。文章最后阐述了后路手术途径的优缺点及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股骨的X线测量
16
作者 桂鉴超 顾湘杰 +2 位作者 马昕 陈劲松 夏新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5-56,共2页
我们在应用国外进口的非骨水泥假体过程中,发现某些假体与股骨干骺端、峡部的匹配不能保持一致,不太适合中国人股骨的特点。例如,当假体柄远段与股骨干髓腔匹配时,近段髓腔与假体却可能匹配不良,造成松动,甚或出现近端皮质劈裂的... 我们在应用国外进口的非骨水泥假体过程中,发现某些假体与股骨干骺端、峡部的匹配不能保持一致,不太适合中国人股骨的特点。例如,当假体柄远段与股骨干髓腔匹配时,近段髓腔与假体却可能匹配不良,造成松动,甚或出现近端皮质劈裂的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国人股骨X线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X线 人工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肌占位压迫腰骶丛1例
17
作者 鲍根喜 顾湘杰 +1 位作者 周强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9-280,共2页
腰大肌占位压迫腰骶丛1例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200040)鲍根喜,顾湘杰,周强,陈世益患者,男,65岁,参加体育运动多年,3月前出现左侧腰骶部至膝疼痛,轻度向小腿放射,于外院就诊,按神经痛对症处理,病情逐渐... 腰大肌占位压迫腰骶丛1例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200040)鲍根喜,顾湘杰,周强,陈世益患者,男,65岁,参加体育运动多年,3月前出现左侧腰骶部至膝疼痛,轻度向小腿放射,于外院就诊,按神经痛对症处理,病情逐渐加重。两月前出现腰部、下腹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压迫 腰大肌 肌肉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比较
18
作者 魏亦兵 周建伟 +2 位作者 吴建国 陈劲松 张志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57-459,共3页
比较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的疗效。方法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112例,分别采用狭窄节段上一椎体的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 比较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的疗效。方法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112例,分别采用狭窄节段上一椎体的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2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6.8a,疗效优良率达88.1%,复发率2.4%,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随访32例病人的腰椎过屈过伸位片发现,大部椎板切除病人的腰椎滑移距离比全椎板切除病人的要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中要保留棘上韧带,术后要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矢状面截骨术对髌骨倾斜病理应力分布的生物力学影响
19
作者 亓建洪 黄煌渊 +1 位作者 李鸿儒 陈世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8-214,共7页
目的:研究髌骨矢状面截骨术对髌骨倾斜病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将七具新鲜人尸体膝关节标本的髌骨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过度外侧倾斜,然后进行四个不同截骨角的髌骨矢状面截骨术。股四头肌腱加载200N。分别于正常... 目的:研究髌骨矢状面截骨术对髌骨倾斜病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将七具新鲜人尸体膝关节标本的髌骨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过度外侧倾斜,然后进行四个不同截骨角的髌骨矢状面截骨术。股四头肌腱加载200N。分别于正常状态、髌骨倾斜、截骨5°、10°、15°、20°六种工况下,应用压敏片测量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面积。摄屈膝45°Merchant髌骨轴位片,测量髌骨倾斜角,了解髌骨倾斜程度。结果与结论:髌骨倾斜后,髌骨内侧接触面积与压力均减少,外例接触面积与压力均增加,屈膝30°时最显著。截骨10°以上,明显改善了髌骨倾斜的应力分布,其中截骨15°改善较为理想。本实验结果为临床上髌骨矢状面截骨术中截骨角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面 髌骨截骨术 髌骨倾斜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
20
作者 魏亦兵 周建伟 顾湘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5-76,共2页
股骨干骨折在长干骨骨折中较常见,骨折往往有短缩、成角,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多采用内固定方法,如接骨板、髓内钉等[1,2]。近年来交锁髓内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3]。现将我院采用的治疗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在长干骨骨折中较常见,骨折往往有短缩、成角,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多采用内固定方法,如接骨板、髓内钉等[1,2]。近年来交锁髓内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3]。现将我院采用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3种内固定方法———国产接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