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骨瓣牵拉复位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国山 杨德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70-71,共2页
颅骨瓣牵拉复位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顾国山,杨德泰(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40)颅脑手术中常因手术结束时脑压较高,而作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经治疗,脑压恢复正常后3~6个月再开颅作颅骨修补术。从1995年3月到... 颅骨瓣牵拉复位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顾国山,杨德泰(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40)颅脑手术中常因手术结束时脑压较高,而作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经治疗,脑压恢复正常后3~6个月再开颅作颅骨修补术。从1995年3月到5月我院对20例颅内血肿和脑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科手术 颅骨瓣 牵拉复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在重度脑室内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义 陈衔城 +2 位作者 吴劲松 宋后燕 任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重度脑室内出血(IVH),于发病后16小时内进行双侧或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并辅以rSK脑室内纤溶治疗。结果CT复查示,14例于术后4日脑室内积血减少...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重度脑室内出血(IVH),于发病后16小时内进行双侧或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并辅以rSK脑室内纤溶治疗。结果CT复查示,14例于术后4日脑室内积血减少约60%,7例积血1周内完全消失,7例于2周内消失,1例死亡,随访13例中优良11例,脑积水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及应用rSK纤溶治疗重度IVH效果良好,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激酶 脑室内出血 脑室引流术 纤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附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杜固宏 周良辅 吴劲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 70例颅脑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的情况 ,包括测量注册准确性 ,参考头架的不同使用方法对导航准确性的影响 ,检测术中准确性及不同部位病灶的术中... 目的 探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 70例颅脑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的情况 ,包括测量注册准确性 ,参考头架的不同使用方法对导航准确性的影响 ,检测术中准确性及不同部位病灶的术中脑移位 ,并对导航在不同肿瘤手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注册误差和 10cm预期准确性分别为 ( 2 5 6± 1 0 0 )mm和 ( 2 45± 0 78)mm。有 5例因平均注册误差 >4mm加用表面注册 ,结果误差减至 ( 1 0 9± 0 2 4)mm。除了微血管减压术 1例和活检 3例 (术后均症状改善或不变 )外 ,其余 66例病人共 67个病灶 ,全切除 5 5个 ( 82 9% )、次全切除 6个( 9 0 % )、大部切除 6例 ( 9 0 % )。术中持续准确性SA1、SA2和SA3分别为 ( 2 3 8± 1 2 7)mm ,( 1 2 1± 0 98)mm和 ( 1 3 5±1 13 )mm。症状改善或不变 5 8例 ( 87 9% )、加重 6例 ( 9 1% )、死亡 2例 ( 3 0 % )。结论 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提供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 ,准确可靠 ,有助于病灶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脑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勇 周良辅 +1 位作者 毛颖 王滨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研究舌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5例舌下神经鞘瘤病人经神经系统检查、CT和MRI检查,并分别采用经枕下乳突后入路联合颌下入路分期切除肿瘤和经枕髁入路切除肿瘤或术后再辅以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 研究舌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5例舌下神经鞘瘤病人经神经系统检查、CT和MRI检查,并分别采用经枕下乳突后入路联合颌下入路分期切除肿瘤和经枕髁入路切除肿瘤或术后再辅以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获肿瘤大部分切除,但随访中经分期手术的2例肿瘤复发;经枕髁入路切除肿瘤并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的2例肿瘤未增大,另1例术后因严重颅内感染而死亡。结论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舌下神经鞘瘤可分为颅内型、颅外型及混合型,CT及MRI检查是本病主要的诊断方法,运用经枕髁入路切除肿瘤及伽玛刀治疗是较好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神经鞘瘤 CT NMR 成像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5
作者 鲍伟民 江澄川 +1 位作者 杨德泰 张福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本文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4例,其中位于大脑半球者12例,第三脑室前部和丘脑各1例。年龄6~64岁,30岁以下有10例。病程1.5个月~10年,平均4.7年。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和头痛。手术行肿瘤全切者8例,部分切除者6例。术后... 本文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4例,其中位于大脑半球者12例,第三脑室前部和丘脑各1例。年龄6~64岁,30岁以下有10例。病程1.5个月~10年,平均4.7年。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和头痛。手术行肿瘤全切者8例,部分切除者6例。术后9例随访8个月~7年,5例存活,均恢复工作,4例死亡(3例为肿瘤复发)。指出该肿瘤虽相对良性,但有恶性变可能,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肿瘤 手术 细胞胶质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垂体腺瘤14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鲍伟民 秦智勇 +2 位作者 周良辅 潘力 王滨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6-367,共2页
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垂体腺瘤14例报告鲍伟民秦智勇周良辅潘力王滨江生长激素(GH)垂体腺瘤的治疗目前尚无完满的模式。药物如溴隐亭仅使20%病人的症状得以改善;常规外放疗费时,定位欠精确,照射剂量50Gy也仅使GH水平在... 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垂体腺瘤14例报告鲍伟民秦智勇周良辅潘力王滨江生长激素(GH)垂体腺瘤的治疗目前尚无完满的模式。药物如溴隐亭仅使20%病人的症状得以改善;常规外放疗费时,定位欠精确,照射剂量50Gy也仅使GH水平在2年内下降50%,且易引起垂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伽玛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5
7
作者 刘正言 周良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桥脑角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衔城 陈振平 周良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报告47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全切除26例,近期痊愈率46.8%,好转36.2%,手术死亡率12.8%。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脑瘤全切除同时保留面神经具有明显效果。CT扫描中,肿瘤有特征性表现,可与听神经瘤作鉴别。对手术入路、充分暴露肿瘤、减少术... 报告47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全切除26例,近期痊愈率46.8%,好转36.2%,手术死亡率12.8%。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脑瘤全切除同时保留面神经具有明显效果。CT扫描中,肿瘤有特征性表现,可与听神经瘤作鉴别。对手术入路、充分暴露肿瘤、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脑神经和脑干、争取肿瘤全切作了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小脑桥脑角 CT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15例报告) 被引量:53
9
作者 江澄川 万经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索内窥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脑内窥镜治疗15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血肿完全清除者7例,近全清除或大部清除(血肿清除量大于80%)8例。随访6~24个月,GOS优4例,良8例,中、差、死亡各1例。... 目的探索内窥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脑内窥镜治疗15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血肿完全清除者7例,近全清除或大部清除(血肿清除量大于80%)8例。随访6~24个月,GOS优4例,良8例,中、差、死亡各1例。恢复优良比例达12/15。结论内窥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直视、能止血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一种微侵袭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内窥镜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安 陈衔城 史玉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比较单侧额底入路与双额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鞍结节脑膜瘤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和双额纵裂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二组的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术后死亡率等均相似,但单侧额底入路组... 比较单侧额底入路与双额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鞍结节脑膜瘤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和双额纵裂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二组的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术后死亡率等均相似,但单侧额底入路组的双侧嗅神经损伤率、双侧额叶损伤率均较双额纵裂入路组显著减少。结论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可对各种大小的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手术切除,并可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结节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脑组织水、离子变化及水蛭素的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宫晔 陈衔城 鲍伟民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7,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水蛭素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自体新鲜无肝素未凝动脉血定量脑出血模型 ,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离子含量的变化 ,并以大鼠脑出血后脑内注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水蛭素的实验 ...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水蛭素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自体新鲜无肝素未凝动脉血定量脑出血模型 ,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离子含量的变化 ,并以大鼠脑出血后脑内注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水蛭素的实验 ,研究水蛭素对水肿程度及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早期脑组织含水量、离子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变化 ,而水蛭素可减轻其水肿程度及离子变化 (P <0 .0 5 )。结论 凝血酶与实验性脑出血脑水肿的产生发展关系密切 ,早期应用水蛭素可减轻脑出血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凝血酶 水蛭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观富 鲍伟民 周良辅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脑血管畸形 CT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硬化与颞叶癫痫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翔 江澄川 +2 位作者 洪震 俞丽云 史玉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6,120,共3页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与颞叶癫 (TLE)关系及在TLE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例TLE并考虑海马硬化的病例实施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在皮质脑电图 (EEG)及深部EEG均发现颞叶内侧样放电 ,手术切除硬化海马后癫...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与颞叶癫 (TLE)关系及在TLE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例TLE并考虑海马硬化的病例实施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在皮质脑电图 (EEG)及深部EEG均发现颞叶内侧样放电 ,手术切除硬化海马后癫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患者神经心理正常。结论 海马硬化可能是TLE的主要病因 ,核磁共振 (MR)发现海马硬化是TLE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手术切除硬化海马可对TLE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马硬化 外科手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植物状态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晨 周良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9-320,W001,共3页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病因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伟 季跃东 +3 位作者 曹晓运 胡德志 徐启武 曹同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6-406,408,共2页
目的 总结 6 1例GCS 3~ 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 1999年2月间收治的 6 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 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存活 42例 (6 8 9% ) ,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 (生... 目的 总结 6 1例GCS 3~ 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 1999年2月间收治的 6 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 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存活 42例 (6 8 9% ) ,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 (生活自理 ) 33例 (5 4 1% ) ,重残 9例 (14 8% ) ,死亡 19例 (31 1% )。结论 正确的院前急救 ,颅内血肿的及早诊治、大骨瓣减压、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等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复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佶 徐启武 闻金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 目的 研究复发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对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用MR诊断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  2 8例复发椎管内肿瘤诊断明确 ;出院时 ,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者 2 1例 ,无变化 6例 ,加重 1例。 18例随访 2个月至 9年 ,症状体征继续改善者 15例 ,无变化 2例 ,死亡 1例。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MR检查即能明确诊断复发椎管内肿瘤 ;只要提高手术技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肿瘤复发 诊断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在Arnoid-Chiari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伟 徐启武 李盛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Arnoid Chiari畸形 (ACM )患者运动诱发电位 (MEP)的变化规律。方法经MRI证实的 30例Arnoid Chiari畸形患者接受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测试 ,对其中 2 0例进行术后复查。结果Arnoid Chiari畸形患者MEP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 目的探讨Arnoid Chiari畸形 (ACM )患者运动诱发电位 (MEP)的变化规律。方法经MRI证实的 30例Arnoid Chiari畸形患者接受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测试 ,对其中 2 0例进行术后复查。结果Arnoid Chiari畸形患者MEP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 ,异常率为 96 .7% (2 9/ 30 ) ,肌力减退愈重 ,MEP异常愈明显 ,Arnoid Chiari畸形Ⅱ型的MEP异常较Ⅰ型更显著 ,MEP的改变与肌力的改变明显相关。结论MEP改变比临床评定更为敏感 ,且能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 ;MEP可预测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Arnoid-Chiari畸形 显微手术 锥体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监护在脊髓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车晓明 徐启武 +1 位作者 鲍伟民 古金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经硬脊膜表面刺激、诱发肢体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脊髓手术实施术中运动功能监护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患者脊髓手术中MEP监护情况与术前、术后运动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中MEP的改变与术后肌力的转归情况相吻合... 目的研究经硬脊膜表面刺激、诱发肢体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脊髓手术实施术中运动功能监护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患者脊髓手术中MEP监护情况与术前、术后运动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中MEP的改变与术后肌力的转归情况相吻合,可以反映锥体束的完整性,且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结论经硬脊膜表面直接刺激诱发MEP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病变 运动诱发电位 外科手术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被引量:6
19
作者 万经海 江澄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加深对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1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平均病程2.6年。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肢体无力、共济失调、头痛及性早熟。手术切除肿瘤9例,定向活检1例。术... 目的加深对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1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平均病程2.6年。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肢体无力、共济失调、头痛及性早熟。手术切除肿瘤9例,定向活检1例。术后均予放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6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随访3个月至5年,除1例于术后第3年死亡外,其余9例均生活良好。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肿瘤标记物检测及CT检查,必须与该部位常见的胶质瘤相鉴别。治疗为手术加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基底节 生殖细胞瘤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脑脊液动力学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钟平 周良辅 周范民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动力学在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本病脑脊液动力学异常的早期指标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全组22例病人经MRI和CT检查,伴脑积水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其他患者行颈部不同体位的... 目的探讨脑脊液动力学在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本病脑脊液动力学异常的早期指标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全组22例病人经MRI和CT检查,伴脑积水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其他患者行颈部不同体位的术前和术后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按其异常程度分别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颈1-2椎板减压术和硬膜减张。结果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善,术后16例获得随访,其中12例复查MRI,空洞缩小9例,3例同术前。3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9例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同术前,2例加重。结论脑脊液动力学的异常在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和病程演变中有重要意义,而纠正其异常应是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合并颅内压增高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样可使空洞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脑脊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