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县计划生育评价
1
作者 高尔生 顾杏元 张雪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上海县开展计划生育27年来,已形成了健全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1955~1959年的17.2岁提高到1985~1988年的23.1岁;出生率1955年为43.9‰,1988年下降至12.0‰;总和生育率1954年为4.57,1987年仅为1.07;应落... 上海县开展计划生育27年来,已形成了健全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1955~1959年的17.2岁提高到1985~1988年的23.1岁;出生率1955年为43.9‰,1988年下降至12.0‰;总和生育率1954年为4.57,1987年仅为1.07;应落实节育措施育龄妇女的节育率1971年为68.7%,而1983年高达99%以上。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育龄妇女节育效率偏低,未婚妇女人流较多,因而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评价 出生率 总和生育率 平均初婚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活产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作者 李瑛 高尔生 +1 位作者 丁婉华 陶建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应用多元分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平均活产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妇女结婚时间的推迟,平均活产数大幅度下降。三十年中,1951~1954年结婚妇女平均活产数为4.15,而1980~1984年结婚妇女仅1.32。... 本文应用多元分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平均活产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妇女结婚时间的推迟,平均活产数大幅度下降。三十年中,1951~1954年结婚妇女平均活产数为4.15,而1980~1984年结婚妇女仅1.32。影响平均活产数的因素依次为妇女结婚年代、丈夫工种、妇女出生年代、地区、经济水平、妇女工种及丈夫年龄。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影响平均活产数的因素可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活产数 多元分类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