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骨生长肽促进大鼠骨量增加的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施德源 俞超 +2 位作者 陈统一 崔大敷 陈中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探讨成骨生长肽(OGP)对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采用低钙饲料饲养成为骨质疏松模型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皮下隔日注射,A组(低剂量OGP)、B组(高剂量OGP)、C组(人降钙素)、D组(鲑鱼降钙... 探讨成骨生长肽(OGP)对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采用低钙饲料饲养成为骨质疏松模型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皮下隔日注射,A组(低剂量OGP)、B组(高剂量OGP)、C组(人降钙素)、D组(鲑鱼降钙素)和E组(生理盐水)对照,共12周。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密度(BM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OGP治疗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密度明显增高(P<0.01),扫描电镜观察到A、B组骨小梁粗大、完整、间隙小,表面光滑,对照组骨小梁变细、断裂,空隙大。透射电镜观察到A、B组成骨相骨细胞较多,E组退变相骨细胞较多。结论OGP能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能提高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生长肽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大鼠 O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前纵韧带的椎体间植骨术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健 陈统一 +2 位作者 陈中伟 陈长贤 洪水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为评价保留前纵韧带的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结果:除旋转外,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四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满意的稳定性。结论:实验... 目的:为评价保留前纵韧带的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结果:除旋转外,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四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满意的稳定性。结论:实验提示,该方法能明显增加损伤脊柱的力学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脊柱的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胸腰段 脊柱骨折 骨骼移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涂层的多孔羟基磷灰石负载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弛 陈峥嵘 +1 位作者 林建平 张光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研究复合材料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把软骨细胞种植到聚乳酸 (PLA)涂层的多孔羟基磷灰石 (HA)表面 ,培养 2周后 ,移植软骨细胞 载体的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股骨髁的软骨缺损 (直径约 5mm ,深约 2 .5mm ,达钙化层 ... 目的 研究复合材料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把软骨细胞种植到聚乳酸 (PLA)涂层的多孔羟基磷灰石 (HA)表面 ,培养 2周后 ,移植软骨细胞 载体的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股骨髁的软骨缺损 (直径约 5mm ,深约 2 .5mm ,达钙化层 )。然后对缺损的修复情况在移植后进行大体、光镜评估和电镜观察。另外对兔膝关节正常的软骨和移植后 12周缺损处的修复软骨进行胶原量的测定。结果 移植的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材料上良好地生长 ,形成透明软骨 ,软骨缺损被修复。无细胞移植的对照组仅纤维修复。另外 ,多孔HA在修复过程中充当了软骨下骨的临时替代。胶原量的测定显示移植 12周后的修复软骨胶原量约 44 .6 9% ,自身正常的软骨胶原量约为 5 4.74%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A涂层的多孔HA负载软骨细胞移植能以透明软骨的方式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髁软骨缺损。软骨细胞不成熟导致胶原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多孔羟基磷灰石 PLA涂层 软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飚 刘成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84-385,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从 1995 .1~ 1998.12的 76例75岁以上行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中无死亡病例 ,80 .4%病例 2周下地活动 ,所有病人安全出院。随访时功能恢复优良者占 89.0 %。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4
5
作者 费琴明 刘成安 孙静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并发症 脂肪栓塞 综合症 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德春 陈中伟 +2 位作者 陈峥嵘 张乃娴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蛋白表达的变化 ,了解TGF β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 2 1只Wistar大鼠 ,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伤后 6h、1、3、7、14、2 1d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蛋白表达的变化 ,了解TGF β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 2 1只Wistar大鼠 ,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伤后 6h、1、3、7、14、2 1d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3d时神经挤压伤处TGF β抗原呈阳性反应 ,7d时损伤处的雪旺细胞明显增多 ,且TGF β表达的量也增多 ,以后TGF β表达的量有所减少。 结论 TGF β参与周围神经的损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挤压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带加Bosworth螺钉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9
7
作者 林建平 刘成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张力带 Bosworth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键 陈峥嵘 +1 位作者 陈中伟 张光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39-242,共4页
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34只大鼠分为4组,1~3组每组各10只,切除两侧坐骨神经各10mm并用硅胶管套接,左侧... 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34只大鼠分为4组,1~3组每组各10只,切除两侧坐骨神经各10mm并用硅胶管套接,左侧套管内注入CNTF50μg,右侧注入生理盐水对照。术后1、3、4个月分别进行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另4只鼠于术后3个月行HRP逆行示踪检查。结果CNTF治疗组术后1、3、4个月时的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神经元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CNTF可促进周围神经特别是运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大鼠 CN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neda器械对不同程度胸腰段损伤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健 陈中伟 +1 位作者 陈统一 洪水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Kaneda器械对不同程度胸腰段脊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及前纵韧带在Kaneda器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例胸腰段脊柱制备脊柱损伤标本,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计算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运动方式的平... 目的比较Kaneda器械对不同程度胸腰段脊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及前纵韧带在Kaneda器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例胸腰段脊柱制备脊柱损伤标本,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计算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运动方式的平均顺应系数(f)。结果前中柱损伤Kaneda器械固定后,5种运动方式的f皆高于完整脊柱水平(P<0.05)。前纵韧带断裂后,损伤脊柱的轴压、前屈、后伸的f较前下降(P<0.05)。三柱损伤时,前屈运动明显失稳,后伸、侧弯、旋转的f也较前下降(P<0.05)。结论Kaneda器械能够给前中柱损伤脊柱提供优于完整脊柱的力学稳定性;保留前纵韧带有利于提高Kaneda器械的力学效益;Kaneda器械难以维持三柱损伤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脊柱稳定性 胸腰段损伤 KANEDA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器治疗爆裂骨折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健 陈中伟 +1 位作者 陈统一 洪水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后路节段性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3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对13例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计... 目的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后路节段性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3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对13例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计算平均顺应系数。结果除节段性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手术在旋转状态失稳外,3种手术在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满意的稳定性。结论Kaneda器械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脊柱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骨折 内固定器 稳定性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镇痛气雾剂药理和临床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振均 姚笃卿 施伟民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冷镇痛气雾剂的药理和临床试验,为临床更广泛使用提供依据。作者采用对小白鼠电刺激及对兔耳造成挤压伤的方法观察该药的镇痛和消肿作用,还观察了试验动物的皮肤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及其对肝脏SGPT的影响,并应用该药治疗376例... 冷镇痛气雾剂的药理和临床试验,为临床更广泛使用提供依据。作者采用对小白鼠电刺激及对兔耳造成挤压伤的方法观察该药的镇痛和消肿作用,还观察了试验动物的皮肤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及其对肝脏SGPT的影响,并应用该药治疗376例急性疼痛患者。结果:本品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消肿作用,无皮肤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对肝脏也无毒性,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7.6%。结论:本品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高效、速效、安全和方便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镇痛气雾剂 软组织损伤 疼痛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10年以上随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成安 程飚 林建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66-468,共3页
关键词 髋关节 全髋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样骨瘤12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成安 张建明 +1 位作者 时俊业 师秀梅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79-80,T004,共3页
骨样骨瘤是由骨样组织及含丰富血管的成骨性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症状是疼痛,服用阿司匹林后疼痛可以缓解。X线片示病变区骨皮质密度增高,其中含有密度减低的透亮区,即瘤巢。病变彻底切除后可以治愈... 骨样骨瘤是由骨样组织及含丰富血管的成骨性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症状是疼痛,服用阿司匹林后疼痛可以缓解。X线片示病变区骨皮质密度增高,其中含有密度减低的透亮区,即瘤巢。病变彻底切除后可以治愈,否则,可能复发。本文报道我院1972年3月~1990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9例及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医院1973年6月~1985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3例骨样骨瘤,共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拨加推拿治疗20例膝关节纤维性强直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成安 周俊明 丁志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用撬拨加推拿治疗20例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成功的关键为:①术前充分操练股四头肌和髌骨,使其松软和能够推动;②麻醉完善,术中要求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③术后早期锻炼;④病人合作。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少,效果可靠。但应... 用撬拨加推拿治疗20例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成功的关键为:①术前充分操练股四头肌和髌骨,使其松软和能够推动;②麻醉完善,术中要求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③术后早期锻炼;④病人合作。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少,效果可靠。但应注意无菌操作,进针时要避开主要的神经血管,注意髌骨前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医源性骨折或股四头肌扩张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拔 按摩疗法 膝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多微孔态的聚乙醇酸支架在兔软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德春 宋后燕 +2 位作者 陈峥嵘 彭鲁英 应其龙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培养 纤维状多微孔状 聚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型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胫骨干骨折和生物力学分析
16
作者 曹成福 卢加平 +2 位作者 方钰珍 樊霄燕 陈统一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64,F003,共9页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臼区的横断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兵 张光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4具健康成人新鲜骨盆标本(8个髋关节),用红色及蓝色的ABS血管铸型灌注液行骨盆内动、静脉血和内灌注后行骨盆髋臼区连续横断断层切片:10例成年人行髋臼区CT扫描。用以观察骨盆内髂外动、静脉,闭孔动、静脉与髋臼内侧骨壁... 4具健康成人新鲜骨盆标本(8个髋关节),用红色及蓝色的ABS血管铸型灌注液行骨盆内动、静脉血和内灌注后行骨盆髋臼区连续横断断层切片:10例成年人行髋臼区CT扫描。用以观察骨盆内髂外动、静脉,闭孔动、静脉与髋臼内侧骨壁之间的相互关系。髂外动、静脉在骨盆内靠近髋臼前上区,闭孔动、静脉靠近前下区,在髋臼前半区这些血管距骨盆髋臼内侧骨壁距离最近。在经髋臼内螺丝钉固定人工髋臼假体时,螺丝钉安放于髋臼前半区内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并发症,所以,在髋臼前半区内应尽量避免安放螺丝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关节置换 并发症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林 陈中伟(审校) 鲍国正(审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臂丛神经损伤,因其致残性较强,修复效果很差,故一直受到临床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做过许多努力,但直至目前,仍然是周围神经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正如周围神经的修复依赖于对其内部结构的了解一样,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因其致残性较强,修复效果很差,故一直受到临床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做过许多努力,但直至目前,仍然是周围神经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正如周围神经的修复依赖于对其内部结构的了解一样,臂丛神经的修复也必须以其显微外科解剖学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分支 周围神经 神经根 神经束 显微外科解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逆转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的解剖学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世民 陈中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6-138,187,共3页
对14个新鲜前臂标本的血管灌注与显微解剖,发现桡动脉众多的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的深浅两面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前臂与腕部纵、横轴向的深筋膜血管网在桡骨茎突部相交汇。将蒂部设计在此,逆转皮瓣由腕部血管网、桡动脉远段的肌间隙穿动... 对14个新鲜前臂标本的血管灌注与显微解剖,发现桡动脉众多的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的深浅两面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前臂与腕部纵、横轴向的深筋膜血管网在桡骨茎突部相交汇。将蒂部设计在此,逆转皮瓣由腕部血管网、桡动脉远段的肌间隙穿动脉及掌浅、掌深支的细小返支供血,因轴向与深筋膜血管网轴向一致,长宽比例达5∶1亦能成活。此逆转筋膜皮瓣的最大优点是不损伤前臂的知名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皮瓣 血供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法治疗胫骨骨不连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庆 王晓峰 +1 位作者 陈统一 陈中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胫骨骨不连 Ilizarov法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