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病理生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9-402,共4页
In present review,the history of microangiopathy discovery and it’s modern concep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some vital organs in diabetes were analyzed.The roles of oxidation stress,distu... In present review,the history of microangiopathy discovery and it’s modern concep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some vital organs in diabetes were analyzed.The roles of oxidation stress,distur-bances of microvascular functions,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damage,PKC and PPARγ in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病 氧化性应激 蛋白激酶C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活化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肾脏活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贺明 陆利民 姚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调节 肾脏活动 慢性肾功能不全 RAS 循环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钱睿哲 徐晨 +3 位作者 金惠铭 张国平 董雪红 胡仁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微血流的变化。方法Otsuka-long-evans-tokushi ma fatty(OLETF)2型糖尿病大鼠33只,对照组long-evans tokushi ma otsuka(LETO)非糖尿病大鼠7只,全麻状态下,使用带电脑图像处理装置的微循环活体观...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微血流的变化。方法Otsuka-long-evans-tokushi ma fatty(OLETF)2型糖尿病大鼠33只,对照组long-evans tokushi ma otsuka(LETO)非糖尿病大鼠7只,全麻状态下,使用带电脑图像处理装置的微循环活体观察电视显微镜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对照组大鼠作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检测微血管分支数目、微动脉及微静脉口径、微静脉中沿壁滚动与贴壁黏附的白细胞数、微动脉边流和轴流的宽度、内皮细胞厚度等。实验结果经电视录像记录后用图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结果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分支数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减少24.5%(P<0.01),微血管分支数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5);糖尿病大鼠微动脉边流宽度小于对照组,边流与管径的比值显著减少(P<0.01),沿壁滚动与贴壁黏附白细胞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出现明显的微血管与微血流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这些变化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和各种并发征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循环 OLETF大鼠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肾脏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邵德翠 陆利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诱发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至今其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DKD病程中蛋白尿持续增多并伴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过度激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诱发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至今其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DKD病程中蛋白尿持续增多并伴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过度激活。阻断RAS能改善蛋白尿,有良好的临床肾脏保护作用。足细胞表达RAS的各成员,作为肾小球滤过的最后屏障,其损伤与蛋白尿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RAS与足细胞损伤在DKD病理中作用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TGF-β_1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及Smad2,3,4核转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霞 吕雷 +1 位作者 姚泰 朱依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体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对它的作用及对TGF-β1的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体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对它的作用及对TGF-β1的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Smad2的磷酸化,磷酸化Smad2、总Smad2/3和Smad4的核转位,以及atRA对TGF-β1的这些作用的影响。结果atRA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atRA对TGF-β1引起的Smad2的磷酸化无明显作用,但atRA能部分阻断TGF-β1引起的磷酸化Smad2、Smad2/3和Smad4核转位。结论atRA体外拮抗TGF-β1的致纤维化效应可能是由其减少磷酸化Smad2、Smad2/3、Smad4的核转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在17β雌二醇引起的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系侵袭力增加中的作用
6
作者 丁景新 丰有吉 +3 位作者 殷莲华 金鸿雁 尧良清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转录因子Snail可诱发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在肿瘤的黏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抑制Snail的表达,观察Snail表达抑制后是否影响17β雌二醇对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系... 目的转录因子Snail可诱发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在肿瘤的黏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抑制Snail的表达,观察Snail表达抑制后是否影响17β雌二醇对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系ES-2细胞趋向运动力、侵袭力及MMP-2表达的调控。方法构建针对Snail的dsRNA表达载体pRNAT-U6.1/Neo-Snail,瞬时转染抑制Snail表达。10-8mol/L17β雌二醇及DMSO分别作用于阴性对照组及RNAi组细胞,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运动力的变化,RT-PCR检测MMP-2 mRNA表达的改变情况,明胶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用针对Snail的RNAi阻断Snail表达后,可使ES-2细胞胞质突起变短,细胞的趋向运动力、侵袭力及MMP-2表达降低;针对Snail的RNAi可部分阻断17β雌二醇对ES-2细胞趋向运动力、侵袭力的调节,并可阻断17β雌二醇对细胞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Snail在雌激素引起的卵巢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增强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卵巢癌 SNAIL RNA干扰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的跨膜侵袭 被引量:3
7
作者 顾漪萍 向萌 +3 位作者 陆超 赵凤娣 李晓波 殷莲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类胰蛋白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侵袭力试验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类胰蛋白酶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跨膜侵袭力的影响,并利用RT-PCR以及明胶酶谱法研究类胰蛋白酶对基质金属蛋... 目的研究类胰蛋白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侵袭力试验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类胰蛋白酶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跨膜侵袭力的影响,并利用RT-PCR以及明胶酶谱法研究类胰蛋白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表达水平的调节。结果150~500pmol/L的类胰蛋白酶可以促进MDA-MB-435细胞的跨膜侵袭;还可以促进MMP-2、TIMP-2的mRNA表达(P〈0.01)和MM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类胰蛋白酶可以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细胞的跨膜侵袭,该作用可能与增加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TIMP-2的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蛋白酶 乳腺癌 肥大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系侵袭力及Snai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丁景新 殷莲华 +4 位作者 金鸿雁 刘晓霞 尧良清 孙云燕 丰有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2-528,F0002,共8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系ES2增殖、侵袭力的影响和对MTA3、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以探讨雌激素作用对ES2细胞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系,去激素培养7d后加入17β雌二...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卵巢透明细胞癌细胞系ES2增殖、侵袭力的影响和对MTA3、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以探讨雌激素作用对ES2细胞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系,去激素培养7d后加入17β雌二醇(E2)1×10-7、1×10-8、1×10-9mol/L,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运动力的变化,RTPCR检测MTA3、Snail、MMP2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Snail、MMP2表达,明胶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RTPCR、WesternBlot结果示ES2细胞系为ERα阴性表达,ERβ阳性表达,Ecad为阴性表达。17βE21×10-7、1×10-8、1×10-9mol/L均可促进细胞增殖;E21×10-8mol/L可使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加,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17βE21×10-8mol/L可显著增强ES2细胞的侵袭力和趋向运动能力,并可降低MTA3mRNA表达,增加Snail、MMP2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17βE2可显著促进ES2细胞的侵袭能力,此作用可能是通过17βE2对MTA3表达下调和对Snail、MMP2表达的上调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卵巢透明细胞癌 SNAIL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ANP、BNP及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连喜 陶征 +3 位作者 陈霞 赵江波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fragment及NT-proCNP浓度,分析各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而血浆CNP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各亚组(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与BN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9,P<0.05),ANP与CNP(r=-0.374,P<0.05)以及BNP与CNP(r=-0.653,P<0.01)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ANP、BNP及CNP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简便、价廉、可靠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心钠素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的细胞特征及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乐飞 张国平 +2 位作者 金惠铭 史连国 殷莲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 :对一种小鼠脑组织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 .3的主要细胞特征进行研究并做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分析。方法 :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 ;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 ;... 目的 :对一种小鼠脑组织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 .3的主要细胞特征进行研究并做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分析。方法 :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 ;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 ;ELISA定量检测PGE2 ;流式细胞术、MTT法研究增殖和凋亡、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芯片研究正常培养bEnd 3基因表达谱。结果 :bEnd 3具备多种典型的微血管内皮细胞 (MVEC)特征 :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型、呈铺路石样生长 ;存在管腔样结构 (TLS)和毛细血管样网络 ,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 ;vW因子、CD34阳性 ;CD31、CD36、CD10 5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细胞高水平分泌前列腺素E2 (PGE2 ) ;多种与正常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bEnd .3保留了MVEC的基本特性 ,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3细胞 内皮 von WILLEBRAND因子 抗原 CD34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国平 乐飞 +3 位作者 金惠铭 沈皓 森昌夫 王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 (加不含药血清 ) ,在bEnd .3细胞培养中加入 50 μL、2 5μL、12 5μL含CoQ10 的血清组细胞凋亡明显抑制 (P <0 0 5)。免疫细胞化学检验结果证明 ,此时Fas蛋白表达明显减弱 ,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但CoQ10 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结论 :一定浓度的CoQ10 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Fas蛋白表达抑制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醌 细胞凋亡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Bcl-2 FAS 辅酶Q10 免疫细胞化学AB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定量测定细胞迁移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梁光波 张国平 +1 位作者 金惠铭 汤大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 :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建立定量测定ECV - 30 4细胞迁移的方法。方法 :改良了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用显微电视图像定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细胞迁移。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观察了肝素 (hep arin)和凝血酶敏感蛋白 - 1(throm... 目的 :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建立定量测定ECV - 30 4细胞迁移的方法。方法 :改良了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用显微电视图像定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细胞迁移。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观察了肝素 (hep arin)和凝血酶敏感蛋白 - 1(thrombospondin - 1)对ECV - 30 4迁移的影响。结果 :12 0次划痕模型中划痕损伤的平均宽为 (0 95± 0 0 8)mm ,长 (5 1 2 0± 3 4 0 )mm ,迁移细胞可在 4 8h - 72h内完全覆盖划痕区。 2 4h左右细胞迁移达高峰。在体外损伤划痕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 ,肝素对ECV - 30 4迁移起明显促进作用 ,TSP - 1起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建立了一种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进行细胞迁移的定量测定方法。用此方法证明 ,肝素能促进ECV - 30 4细胞迁移 ,TSP - 1抑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运动 ECV-304细胞 肝素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的治疗性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蔡文杰 琚立华 朱依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4-856,共3页
硫化氢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后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种疾病状态中显示了极大的治疗性应用前景。该文结合H2S研究的最新进展围绕其治疗性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硫化氢 治疗 心血管系统 代谢 胱硫醚-Γ-裂解酶 气体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基因芯片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宁艳霞 王新红 +2 位作者 金惠铭 赵凤娣 殷莲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95-2300,共6页
目的:用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研究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方法:用植块法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血管内... 目的:用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研究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方法:用植块法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用细胞计数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研究细胞基因表达谱,并比较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利用植块法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具备多种典型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特征: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并呈铺路石样生长; 存在管腔样结构(TLS)和毛细血管网络,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CD34、CD31、CD105、VW因子和TIE-2阳性;多种与正常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不同程度表达,前2代细胞特征稳定。结论:用植块法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具备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原代和第2代培养细胞特征稳定,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肺脏通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彤莹 顾勇 +4 位作者 黄国英 刘少军 朱蔚钰 陆利民 林善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2,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肺脏水通道蛋白 1和 5 (AQP1、AQP5 )和上皮性钠通道(ENaC)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穿刺造瘘和冠脉结扎的方法建成不同的心衰模型。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比较其... 目的 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肺脏水通道蛋白 1和 5 (AQP1、AQP5 )和上皮性钠通道(ENaC)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穿刺造瘘和冠脉结扎的方法建成不同的心衰模型。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比较其心功能的各项参数 ,用肺湿 /干质量比和肺脏组织学检查了解各组大鼠肺水肿的情况 ,并以RT PCR的方法检测肺脏AQP1、AQP5和ENaCα亚基的基因表达。结果 穿刺造瘘大鼠心功能损害较轻 ,而冠脉结扎大鼠心功能严重失代偿。各组大鼠肺湿 /干重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肺脏组织学检查显示冠脉结扎大鼠存在轻度的肺水肿。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冠脉结扎大鼠肺脏AQP1和αENCmRNA表达上调 (AQP1:1.4 88vs 0 .775 ,P <0 .0 0 1;αENaC :0 .5 2 4vs 0 .30 6 ,P <0 .0 5 ) ,而AQP5mRNA表达在各组大鼠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肺脏存在着AQP1和ENaC基因表达的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鼠 肺脏通道蛋白 表达 上皮性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通过活性氧的产生促进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 被引量:9
16
作者 梅爱红 刘俊许 +1 位作者 陈思锋 孟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法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转染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基因的转录活性;划痕法测定细胞迁移;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胰岛素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亚苯基碘鎓(DPI)明显抑制胰岛素促进的ROS生成及p-Akt、p-p70S6K1和p-ERK1/2蛋白的表达。过氧化氢酶和DPI明显降低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转录激活。抑制ROS产生明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结论:胰岛素通过NADPH氧化酶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ROS产生。ROS介导了胰岛素促进的Akt/p70S6K1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活性氧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人微血管舒张功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雪红 李连喜 +5 位作者 梁文昌 鹿斌 何敏 张烁 金惠铭 胡仁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用毛细血管恢复试验测定2型糖尿病人和糖耐量正常人的微血管舒张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人按性别(男/女)、病程(<5年,5-10年,≥10年)、家族史(有/无)及体型(体重指数≥25kg/m2/<25kg/m2)分组,比较毛... 目的:用毛细血管恢复试验测定2型糖尿病人和糖耐量正常人的微血管舒张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人按性别(男/女)、病程(<5年,5-10年,≥10年)、家族史(有/无)及体型(体重指数≥25kg/m2/<25kg/m2)分组,比较毛细血管恢复率(%)的差异。同时,对20名糖耐量正常人进行微血管舒张功能的测定。结果:20名[平均年龄为(60.56±6.73)岁]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者的平均毛细血管恢复率为(36.50±9.48)%。2型糖尿病人平均年龄为(64.94±10.72)岁,平均毛细血管恢复率为(27.68±12.48)%,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毛细血管恢复率呈递减趋势,分别为(29.63±13.85)%、(27.45±12.23)%、(25.75±10.90)%(P<0.05)。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体型肥胖者比对照组的毛细血管恢复率明显降低(P<0.05),但不同性别之间毛细血管恢复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人毛细血管恢复率比糖耐量正常人明显降低,提示2型糖尿病人有明显的微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肥胖、病程和糖尿病家族史与微血管舒张功能的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微循环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133免疫磁珠分离脐血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威 周莉 +4 位作者 金惠铭 曲晓义 张国平 殷莲华 朱大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5-1680,共6页
目的:从脐血中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内皮祖细胞的生长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应用MACS磁球抗体标记法纯化脐血中的CD133+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及形态学(光镜、电镜)观察研究内皮祖细胞;将细... 目的:从脐血中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内皮祖细胞的生长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应用MACS磁球抗体标记法纯化脐血中的CD133+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及形态学(光镜、电镜)观察研究内皮祖细胞;将细胞接种于添加(或未添加)VEGF、bFGF、干细胞因子(SCF)的含20%胎牛血清(FBS)的IMDM培养基中,观察内皮祖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分离新鲜脐血所得CD133阳性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1.41±1.14)%,经流式细胞仪鉴定CD133+细胞纯度为75%-85%;将分离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4孔板内,培养1-2h即有细胞贴壁,7-10d可见贴壁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14d后细胞出现小圆形、梭形等多样性变化,可见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电镜观察可见胞浆内典型的Weibel-Palade小体;在VEGF、bFGF、SCF存在条件下,检测贴壁细胞培养14d后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与培养开始时相比,祖细胞标志CD133和CD34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由(77.0±3.3)%和(93.1±4.7)%降至(1.6±2.2)%和(37.4±4.9)%,P<0.05,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Flk-1表达明显增加,由(22.3±3.3)%增至(94.3±4.1)%,P<0.05,同时vWF抗原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7.9±3.3)%。结论:根据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标志(CD133+/CD34+/Flk-1+)可以从脐血中分离出EPCs,EPCs可在体外一定的诱导因子作用下,培养7-10d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内皮祖细胞 细胞分离 纯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H_2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晓伟 姚玲玲 +1 位作者 姚泰 朱依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索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松开灌注2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结扎前10min分别经股静脉给予生理盐水、30μmol/L、40μmol/L、50μmol/LNaH... 目的探索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松开灌注2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结扎前10min分别经股静脉给予生理盐水、30μmol/L、40μmol/L、50μmol/LNaHS溶液。通过经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al-TimePCR法分析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sur-vivin(生存素)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外源性H2S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能够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的mRNA表达,上调survivin的mRNA表达,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外源性H2S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心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心肌 缺血再灌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晶晶 刘奂弟 朱依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方法选用8~10周的♀BALB/c小鼠,体质量20~22 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mg的卡铂注射液后立即行6 MV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为每只2 Gy,从而产生骨髓抑制。观察小鼠血常规;骨髓涂片进行HE染色,观察骨髓的变化...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方法选用8~10周的♀BALB/c小鼠,体质量20~22 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mg的卡铂注射液后立即行6 MV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为每只2 Gy,从而产生骨髓抑制。观察小鼠血常规;骨髓涂片进行HE染色,观察骨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有潜在出血倾向,外周血各系细胞下降明显,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在卡铂和放疗联合处理后14 d达到最低点,此后慢慢恢复,处理后28 d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相比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恢复较为缓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卡铂和放疗联合处理后7 d达到最低点,此后慢慢恢复,至处理后28 d可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腹腔注射卡铂注射液和放疗共同诱导的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重复性好,易于操作,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放疗 骨髓抑制模型 BALB/C小鼠 骨髓涂片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