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氯化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反应工艺与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严楚楚 程双 +2 位作者 袁茂全 田翔 隋志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30,1035,共5页
以碳酸乙烯酯和氯气为原料,在紫外灯引发条件下,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考察光源功率、氯气流量和温度对光氯化反应的影响,并探究光氯化串联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输入功率为13.6 W/L的紫外灯,反应温度优选60... 以碳酸乙烯酯和氯气为原料,在紫外灯引发条件下,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考察光源功率、氯气流量和温度对光氯化反应的影响,并探究光氯化串联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输入功率为13.6 W/L的紫外灯,反应温度优选60℃,氯气流量范围500~750 mL/min。光氯化主副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98 kJ/mol和11.37 kJ/mol。该动力学模型为后续多级串联反应器工业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乙烯酯 氯代碳酸乙烯酯 光氯化反应 合成工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单体配比对聚合物多元醇的合成及应用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扬 宋芬 +3 位作者 孙莉 佘文骊 袁茂全 欧阳福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46-3251,共6页
以基础聚醚为基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聚合法,考察了m(ST)∶m(AN)对聚合物多元醇(POP)、聚氨酯(PU)软质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T)∶m(AN)为2.0时,合成的POP固含量高、黏度较低和VOC含量较低,且POP粒子... 以基础聚醚为基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聚合法,考察了m(ST)∶m(AN)对聚合物多元醇(POP)、聚氨酯(PU)软质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T)∶m(AN)为2.0时,合成的POP固含量高、黏度较低和VOC含量较低,且POP粒子圆整、均匀,粒径分布较合理,过滤性能好,由此制得的PU软质泡沫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最大,落球回弹率和压陷硬度较高;POP的接枝率随着m(ST)∶m(AN)降低而增大,相应的黏度、过滤性和过滤时间也增大。综合考虑POP的固含量、黏度、VOC量和过滤性能以及PU软质泡沫的力学性能,适宜的m(ST)∶m(AN)为2.0~2.5。研究结果可为POP和PU软质泡沫性能的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多元醇 苯乙烯 丙烯腈 聚氨酯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