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海岸堤防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勇辉 李梦雨 +5 位作者 栾华龙 渠庚 元媛 吴巍巍 葛建忠 GUO Jun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增强、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的多重影响下,河口海岸地区遭受极端洪潮破坏的风险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河口海岸堤防安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多变、灾害成因多样,且相关作用过程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导致河口海岸堤...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增强、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的多重影响下,河口海岸地区遭受极端洪潮破坏的风险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河口海岸堤防安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多变、灾害成因多样,且相关作用过程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导致河口海岸堤防安全风险评估及灾害预报预警难度高。围绕河口海岸堤防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的国际科学研究热点和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战略需求,梳理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及展望。相关研究的突破可服务于河口海岸地区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为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堤防安全 复合致灾因子 洪潮灾害链演化机理 堤防灾变响应机制 堤防安全风险评估 堤防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ST-DFS-K2算法的洱海水环境风险溯源研究
2
作者 沈春颖 张蕊 +4 位作者 程乖梅 王铭明 左黔 张宗亮 刘春旸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针对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责任量化模糊,难以准确科学进行管理及监督的问题,采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和K2算法学习,通过最大支撑树(MWST)得到最大父节点数,再由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得到节点序,提出一种可对流域不确定性污染源进行责任量化的... 针对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责任量化模糊,难以准确科学进行管理及监督的问题,采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和K2算法学习,通过最大支撑树(MWST)得到最大父节点数,再由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得到节点序,提出一种可对流域不确定性污染源进行责任量化的改进MWST-DFS-K2算法。基于此算法以洱海为实例验证构建流域污染物贝叶斯网络模型图,对其进行污染物量化分析后得出结论为,江尾站对流域内其他站点的污染贡献达90%以上,四级坝站水质次于Ⅱ类的概率为82%,该站本身存在较大水质问题,后续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洱海流域出湖处水文站点四级坝站与入湖处水文站点江尾站周围的污染源。与传统溯源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弥补了对污染源不确定性分析的不足,还对污染源进行了科学的污染责任量化,能够为高原湖泊流域的污染物溯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深度优先搜索 最大支撑树 K2算法 污染风险溯源 洱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W级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的设计方案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琳 陈明杨 +3 位作者 杨鹏 沈盼盼 祝庆斌 张凯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1,共11页
[目的]针对15 MW级浮式风机,提出一种新型的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并对平台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对平台进行频域水动力计算,对不同浪向下的平台波浪力和运动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叶素动量法计算叶轮气动载荷并将其... [目的]针对15 MW级浮式风机,提出一种新型的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并对平台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对平台进行频域水动力计算,对不同浪向下的平台波浪力和运动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叶素动量法计算叶轮气动载荷并将其等效为风力系数,从而计算不同工况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平台时域响应,同时对系泊缆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平台垂荡和纵摇在平台运动固有频率处出现了峰值点,且发生的位置均远离波浪的主要能量区域;在风浪流作用下,相较于工作工况,极限工况下的平台最大纵摇角略小,而最大纵荡和垂荡响应幅值以及最大系泊张力更大。[结论]研究证明新型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水动力性能,在设计环境载荷下,平台响应和系泊力均能满足要求,能够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SPAR平台 水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隧道湖相沉积软土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建 周志芳 +2 位作者 王浩 陈波 王锦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湖底软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异系数高,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函数变化规律;塑限和液限满足正态分布,密度和干密度近似正态分布,其他参数不符合正态分布;与强度参数最显著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呈指数或幂函数关系;对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和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各土层中黏土变形参数与强度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淤泥质土与粉质黏土次之,粉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抗剪强度 工程特性 太湖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及往复流作用下管道沟槽回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凌峰 闵乐乐 +2 位作者 孙玉天 降瑞娇 赵林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以垂直射流冲刷非黏性沙床试验为基础,对形成的稳定边坡管道沟槽进行单向及往复流作用下回填试验。构建多比尺物理模型,揭示回填泥沙输运形式、沟槽断面形态及总回填时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单向流的迎流前侧泥沙推移、后侧泥沙局部冲刷... 以垂直射流冲刷非黏性沙床试验为基础,对形成的稳定边坡管道沟槽进行单向及往复流作用下回填试验。构建多比尺物理模型,揭示回填泥沙输运形式、沟槽断面形态及总回填时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单向流的迎流前侧泥沙推移、后侧泥沙局部冲刷;回填速率逐渐增大后减小、沟槽断面出现明显坡降。往复流的沟槽两侧泥沙向中轴往复推移,回填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断面更为均匀平整。随着回填作用强度增大,单向流的总回填时间呈现线性降低,往复流的总回填时间呈现非线性(单指数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及往复流 泥沙淤积 回填速率 回填强度 回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纵摇运动下叶轮推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林琳 沈盼盼 +4 位作者 赵仕伦 王健 张凯 张华 徐浩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9-95,共7页
随着对风能作为化石燃料可持续替代品的依赖日益增加,海上浮式风机备受关注。本研究针对5 MW浮式风机系统,通过整合叶素动量理论与多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高精度计算模型,系统性探讨了纵摇运动对风机推力特性的耦合影响机制。通过开展数... 随着对风能作为化石燃料可持续替代品的依赖日益增加,海上浮式风机备受关注。本研究针对5 MW浮式风机系统,通过整合叶素动量理论与多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高精度计算模型,系统性探讨了纵摇运动对风机推力特性的耦合影响机制。通过开展数值仿真与缩比风洞实验的对比验证研究,揭示了固定式风机推力特性与风速的非线性关系:叶轮平均推力在额定风速11.4 m/s时达到峰值,其后呈现衰减趋势。此外,研究发现平台纵摇运动不仅使平均推力产生动态偏移,更会引发显著的推力波动。该研究为海上浮式风机系统的耦合动力学建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对于突破平台运动-气动载荷耦合作用的技术瓶颈,指导漂浮式风电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叶素动量理论 纵摇运动 叶轮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四足机器人环境感知研究
7
作者 王宵 胡宁宁 +2 位作者 张鹏程 王佳 袁冬莉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98,207,共8页
为提升四足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考虑移动平台算力约束,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算法,设计了四足机器人平台上实时运行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提出能适配移动计算平台的改进YOLOv4-tiny目标检测算法。融合两种算法实现了机器人测量出距物体... 为提升四足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考虑移动平台算力约束,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算法,设计了四足机器人平台上实时运行的双目视觉测距算法;提出能适配移动计算平台的改进YOLOv4-tiny目标检测算法。融合两种算法实现了机器人测量出距物体距离的同时识别物体类别。实验结果表明,10 m内测距误差低于5%,平均帧率达19.2 FPS,能够为四足机器人提供较精确的环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测距 立体匹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四足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降雨的玉米植株对降雨拦截效应研究
8
作者 张陆军 吴发启 +1 位作者 苏翔 李红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了系统研究玉米植株对降雨的再分配和拦截效应,探求降雨截留量、截留率与叶面接和降雨强度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进而为提高玉米栽植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高水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采用人工降雨模拟的方式,用自制人工降雨设施、茎秆... 为了系统研究玉米植株对降雨的再分配和拦截效应,探求降雨截留量、截留率与叶面接和降雨强度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进而为提高玉米栽植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高水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采用人工降雨模拟的方式,用自制人工降雨设施、茎秆流收集设施等测量装置,系统研究了玉米幼苗期、拔节前、拔节中、拔节后、抽雄前、抽雄后等6个典型生长节点,不同降雨强度(20~120 mm)下植株对降雨的再分配和拦截情况。玉米植株对降雨的拦截量与叶面积、降雨强度之间总体呈线性增长关系,其线性关系式为F=-51.5986+0.0205 LA+0.7163 I;玉米植株对降雨的拦截率与叶面积之间呈典型的幂函数增长关系,从幼苗期到抽雄前,拦截率可从5%增加至78%;降雨强度对拦截率的影响不明显,特别是在玉米植株生长初期,但在玉米生长后期,随降雨强度增加,拦截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玉米植株对于降雨具有很强的拦截和再分布影响,通过合理栽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降雨和灌溉造成的坡耕地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 拦截效应 降雨强度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工程应用及承载能力优化研究
9
作者 校建东 林毅峰 +3 位作者 程海锋 王舒扬 齐欣 张浦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13,共10页
利用物理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针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单柱复合筒型基础顶承式承载模式,并基于其承载特点提出在浅覆盖岩层提升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施工效应的影响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逐... 利用物理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针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工程应用中的施工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单柱复合筒型基础顶承式承载模式,并基于其承载特点提出在浅覆盖岩层提升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施工效应的影响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逐渐减弱;单柱复合筒型基础为顶承式承载模式,采用等效重力模型对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模拟可较好地反映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承载特性,且可通过等效重力模型手段对单柱复合筒型基础进行简化计算;压载能够有效提升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浅覆盖岩层地质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承载特性 压载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 施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闸墩流激振动原型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珅 陆雍容 张晶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目的】高速水流作用产生的紊动水流容易引起闸墩等水工建筑物流激振动问题,当结构振动剧烈或引起结构共振时,会严重威胁工程的运行安全,甚至造成结构破坏。以某水电站溢洪道为例,研究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某水电站闸墩的振动特性,分析影... 【目的】高速水流作用产生的紊动水流容易引起闸墩等水工建筑物流激振动问题,当结构振动剧烈或引起结构共振时,会严重威胁工程的运行安全,甚至造成结构破坏。以某水电站溢洪道为例,研究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某水电站闸墩的振动特性,分析影响闸墩振动因素,给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通过现场试验中逐步开启左右闸门形成单孔、双孔联合运行等工况形成高速水流,监测在各工况下闸墩的振动情况,总结在高速水流作用下闸墩的振动特征。【结果】监测数据表明,总体上在两孔闸门同时打开的运行工况下闸墩振动较大,但右闸门单独打开时出现最大水平振动峰峰值244.37μm,最大位移水平标准差值为60.89μm,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1.84×9.8 kPa。【结论】结果表明:在高速水流作用下闸墩振动会随着闸门开度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闸墩振动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增大,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闸墩越靠近顶部振动作用越明显。主要是因为闸门逐渐开启,水流流速增大,水流流态紊乱,容易形成脉动压力,导致流激振动问题,闸墩端部约束较少,振动最大。同时闸墩的振动不仅受泄洪闸泄洪流量大小影响,还与下游水位、水流流态、以及闸门单、多孔运行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并非大流量工况为控制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流 闸墩 振动 规律 流量 水力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NLP的水工隧洞支护方案智能生成技术研究
11
作者 戴永琪 宋桂华 +4 位作者 刘峰 寇鑫雨 凌加鑫 李晓军 吕艳云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针对水工隧洞支护设计中经验依赖性强、多源知识分散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规则、统计与人工智能的混合自然语言处理(NLP)方法,构建面向水工隧洞支护设计领域的知识图谱,智能生成支护方案。通过规则匹配从规范中提取结构化实体与分类关系... 针对水工隧洞支护设计中经验依赖性强、多源知识分散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规则、统计与人工智能的混合自然语言处理(NLP)方法,构建面向水工隧洞支护设计领域的知识图谱,智能生成支护方案。通过规则匹配从规范中提取结构化实体与分类关系,结合TF-IDF模型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BiLSTM-CRF)模型从学术文献及相关文件中挖掘非结构化知识,共提取1 220个实体、3种分类关系及8种非分类关系。基于本体论构建知识图谱,支持知识检索、语义推理及动态查询。以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厂交通洞工程为例进行技术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生成的水工隧洞支护方案在整体设计框架与关键参数上与原设计方案保持高度一致,并在支护细节设计层面实现了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新增了锚杆布置形式及钢筋网直径等参数的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支护设计 知识图谱 方案 智能生成 BiLSTM-CR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织物加速光老化试验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依铭 方远远 +1 位作者 张鹏程 黄晨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6,共9页
针对土工织物暴露在阳光下老化降解行为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土工织物光老化机制、加速光老化试验方法以及耐候性评估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加速光老化试验的光谱特性、经济成本、适用性以及与自然暴露试验的相关性。... 针对土工织物暴露在阳光下老化降解行为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土工织物光老化机制、加速光老化试验方法以及耐候性评估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加速光老化试验的光谱特性、经济成本、适用性以及与自然暴露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加速光老化试验可用于快速地评估土工织物的耐候性,满足土工织物配方选择、耐老化性提高和使用寿命预测等要求。最后,对土工织物加速光老化试验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 加速光老化 耐候性 自然暴露 荧光紫外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铁络合物介导胞外电子传递增强氮转化研究
13
作者 高辰腾 宋新山 李宏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130,136,共7页
铁氧化还原介导的氮转化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应用中存在游离铁离子流失、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及胞外电子传递(EET)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引入腐殖酸铁络合物(HA-Fe)以固定铁源,探究HAFe对硝酸盐脱除效果。结果表明,... 铁氧化还原介导的氮转化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应用中存在游离铁离子流失、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及胞外电子传递(EET)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引入腐殖酸铁络合物(HA-Fe)以固定铁源,探究HAFe对硝酸盐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加入HA-Fe组脱氮表现最优,TN去除速率常数为0.3794 d^(-1),分别是CK、HA和Fe组的2.40、1.90和1.71倍。这缘于HA-Fe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胞外电子传递,促进了Fe循环,在呼吸链中发挥氧化还原作用增强氮转化。低C/N条件下,HA-Fe组TN去除率达到75.44%,分别是CK、HA和Fe组的1.35、1.27和1.08倍。另外HA-Fe组促进了Zeta电位升高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使微生物团聚体更加稳定。群落分析表明,HA-Fe体系自养反硝化菌和电活性菌丰度提高,进一步证明HA-Fe强化了EET过程,实现电活性菌和脱氮菌之间的互利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铁 胞外电子传递 铁氧化耦合硝酸盐还原 氮脱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TBM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磊 王鹏飞 +1 位作者 孙会想 张道法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2-153,155,共3页
依托我国西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对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斜井TBM施工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炼出3种TBM斜井施工工法。结合西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布置、设备制造难度、设备安拆、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成洞质量等因素,比选确定大直径... 依托我国西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对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斜井TBM施工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炼出3种TBM斜井施工工法。结合西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布置、设备制造难度、设备安拆、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成洞质量等因素,比选确定大直径陡倾角超长斜井宜采用“自上而下,TBM扩挖”工法施工。从该工程导井施工、运输安全、TBM姿态纠偏、设备安拆等方面对TBM施工技术存在的施工难点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施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引水斜井 TBM施工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结构TLD振动台减振试验研究
15
作者 乐治济 陈立 +3 位作者 蔡小莹 卢艺静 田会元 张志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4,共8页
本研究以某6.45 MW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为原型,设计相似比为1:15的缩尺模型,并进行塔架动力特性测试。在塔顶设置调谐液体阻尼器(Tuned Liquid Damper,TLD)水箱,分析并评价阻尼器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当外激励频率接近塔架1阶基频时,... 本研究以某6.45 MW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为原型,设计相似比为1:15的缩尺模型,并进行塔架动力特性测试。在塔顶设置调谐液体阻尼器(Tuned Liquid Damper,TLD)水箱,分析并评价阻尼器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当外激励频率接近塔架1阶基频时,塔架加速度响应最大值出现于塔顶位置,当外激励频率接近塔架2阶频率时,加速度最大值出现在塔身2/3位置处,因此塔架加速度响应受外激励频谱特性影响较大。而位移响应则由塔架1阶基频主控,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塔顶位置。当塔底输入正弦激励时,TLD阻尼器减振效果明显,塔架振动响应减振率达50%,振动时域幅值明显降低,频谱共振频率处谱峰值明显消除;对于地震波输入,由于激励持时短,突发性强,TLD晃动存在时滞,因此响应振幅峰值的减振效果较差,但振动响应标准差减振率超30%,响应振幅衰减振动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海上风电塔架减振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风电支撑结构 振动台试验 TLD 动力响应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北部典型河流湖库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性特征比较研究
16
作者 赵梓萌 陆志波 +1 位作者 张晓镇 胡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2,I0003,共9页
微生物群落在淡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等环境因子息息相关。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浙江省北部地区的3条河流、6... 微生物群落在淡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水温(T)、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等环境因子息息相关。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浙江省北部地区的3条河流、6个湖库的不同季节微生物群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在属水平上,hgc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Cyanobium_PCC-6307、norank_f_Clade_Ⅲ等为河流湖库的主要优势菌属,其相对丰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环境因子的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显著相关,T、COD、TOC、TP等因子对于地表水体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影响较为显著,各因子具体的影响显著程度在河流、湖库中存在差异。研究深化了对于浙江北部典型河流湖库微生物群落的认识,对原核微生物预警淡水生态系统的水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完善水生态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 长三角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除湿制热性能研究
17
作者 谭明飞 胡家云 +5 位作者 苗言明 谷晓阳 李超 何其泽 张天娇 李康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除湿制热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具备2种除湿制热模式(单蒸发器模式和双蒸发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研究了2种模式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60%~90%的进风湿...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除湿制热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具备2种除湿制热模式(单蒸发器模式和双蒸发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研究了2种模式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60%~90%的进风湿度,压缩机转速4 000 r/min的工况下,单蒸发器模式的除湿速率比双蒸发器模式高26.2%~62.8%,D_(SMER)高25.7%~43.9%;双蒸发器模式的有效制热量比单蒸发器模式高26.6%~67.6%,COP高11.2%~50.0%;在满足车内除湿需求的系统除湿速率下,双蒸发器模式的出风温度和COP分别比单蒸发器模式高43%和28%。研究可为拓展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应用场景提供借鉴,对推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泵系统 除湿制热 双蒸发器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要水体降雨期管网溢流污染调控策略研究——以苏州河为例
18
作者 陈佳蕾 朱桂娥 +1 位作者 张枭鸣 毛颂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9-115,120,共8页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来减轻溢流污染的影响,在降雨期间应急改善城市重要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建立了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大暴雨事件中排水系统溢流对水质的影响,并依据现行工程调度原则和水文条件,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与排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调度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苏州河最高氨氮浓度,降幅达15%~63%,减少水质劣于Ⅲ类的时间达17~21 h,有效缓解了排水系统溢流造成的水质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溢流污染 降雨期水质应急改善 联合优化调度 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 城市重要水体 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 模型的海岛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9
作者 华倩宇 陆雍容 +1 位作者 周志平 熊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0,共4页
我国沿海及岛屿区域正加速推进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现有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存在显著缺位,难以匹配海岛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需求,制约绿色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对此,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 我国沿海及岛屿区域正加速推进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现有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存在显著缺位,难以匹配海岛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需求,制约绿色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对此,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包含完整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实现指标权重赋值与生态环境效应量化评估。海南大隆水利枢纽实例应用表明了该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效应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面板局部失效渗流特性研究
20
作者 熊珅 华倩宇 +1 位作者 高东红 林恒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7-271,共5页
当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面板局部出现裂缝时,会对大坝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掌握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局部失效时对坝体渗流的影响,以甘肃某抽蓄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面板局部失效时坝体... 当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面板局部出现裂缝时,会对大坝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掌握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局部失效时对坝体渗流的影响,以甘肃某抽蓄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面板局部失效时坝体的渗流场,分析面板不同部位局部出现裂缝及不同裂缝大小对渗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面板局部失效裂缝对面板坝渗流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裂缝附近,随着缝宽的不断增大,通过坝基岩体的流量也依次变大,面板的渗透坡降变小,坝基岩体的渗透坡降基本不变。在面板裂缝周围垫层内部较小区域形成饱和区,面板防渗局部失效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均不超过垫层区,裂缝下部垫层饱和区范围和入渗流量较大,故保证垫层料的级配和抗渗性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发现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局部失效对渗流场的影响与失效的部位、裂缝宽度等有关,相比于失效缝缝宽,失效部位对渗流的影响更大。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局部失效 饱和区 渗流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