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被动区桩效应的滨海深基坑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门小雄 姚康 +6 位作者 冷伍明 任辉 苏辉 杨俊芳 徐方 梅志强 廖文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04-3516,共13页
为阐释滨海软土深基坑被动区工程桩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基于珠海隧道车架段深基坑工程和监测数据建立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不同坑底被动区工程桩桩径、桩长和桩间距下,基坑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基于被动区... 为阐释滨海软土深基坑被动区工程桩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基于珠海隧道车架段深基坑工程和监测数据建立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不同坑底被动区工程桩桩径、桩长和桩间距下,基坑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基于被动区工程桩作用效应的滨海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单元和实体单元模拟工程桩所需的整体模型单元数量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引起仿真所得基坑的开挖变形略有不同,但二者均能较好反映基坑的开挖变形特性。坑底被动区抽条加固与地下连续墙间存在的间隙(即未得到有效加固的软土)会导致基坑的开挖变形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施工中宜采取注浆等措施,减小此类间隙的不利影响。基坑表现为典型的潜在隆起失稳形态,其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随被动区工程桩直径的增加和桩间距的减小分别呈近似线性和非线性的规律增大,而随桩长增加,安全系数则呈“三折线”型规律增大,且桩长超过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时,安全系数增长效应明显减小,呈现典型的边际效应。提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综合考量了桩体抗拉强度和有效长度的作用效应,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软土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工程桩 稳定性 影响效应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衰减规律和土层反应的地下地震动特征研究
2
作者 任长青 程艺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本研究意在研究地下地震动特性,为纯地下结构和有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地下地震动参数。谢礼立团队曾利用立体台阵的强震记录对地下地震动参数做过相关研究,本文借助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和土层反应分析理论研究地下... 本研究意在研究地下地震动特性,为纯地下结构和有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地下地震动参数。谢礼立团队曾利用立体台阵的强震记录对地下地震动参数做过相关研究,本文借助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和土层反应分析理论研究地下地震动特性,构建基于强、弱、远、近不同的大量基岩地震动记录,可以弥补立体台阵记录不足的缺陷,更易得到接近统计平均的结果。利用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生成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组合的基岩地震动作为输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构建Ⅱ、Ⅲ、Ⅳ类场地土层模型;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完成土层反应分析,得到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处的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探讨地震动幅值和频谱特性随深度的变化及与地震动强度、场地类型、震源特性和震中距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大体验证了谢礼立团队利用立体台阵实际强震记录得到的有关地下地震动的结论,得到的结果可供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工程抗震设计参考。采用的基于强震记录和场地土层反应分析结合的方法可为地下地震动参数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地震动参数 衰减关系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土层反应分析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注浆体分布情况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辛旭 丁志勇 +7 位作者 刘伍 张汝峰 蒋炜 沈杰 周峥 李仑 严楚琴 盛伟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6-104,共9页
[目的]地铁隧道管片及土体内部注浆体分布的可探测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注浆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注浆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比如密度、声速、吸湿性等。这些性质可以影响注浆体对声波、电磁波等的响应。因此,... [目的]地铁隧道管片及土体内部注浆体分布的可探测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注浆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注浆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比如密度、声速、吸湿性等。这些性质可以影响注浆体对声波、电磁波等的响应。因此,基于注浆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地铁隧道注浆体分布情况的可探测性。[方法]探测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探测方法对不同的注浆材料、管片材料和土体材料有不同的响应。介绍了国内外在注浆体探测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注浆检测原理、构想和初步试验方法,详述了3种基于超声波和雷达波检测的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结果及结论]雷达波在环氧树脂灌浆体及混凝土两种介质中能较好地进行传播,在两者界面能量会一定程度被反射。用探地雷达对管片等混凝土结构后面的环氧树脂灌浆体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注浆体 探测方法 超声波 雷达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分析
4
作者 华明杰 王冰 +1 位作者 袁方 高雨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
上海市输变电工程具有施工扰动分散、单元施工周期短、临时占地面积占比高达70%~95%等特点,加之上海市土质软弱,雨季施工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其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基于上海市自然条件和输变电工程建设特点,总结... 上海市输变电工程具有施工扰动分散、单元施工周期短、临时占地面积占比高达70%~95%等特点,加之上海市土质软弱,雨季施工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其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基于上海市自然条件和输变电工程建设特点,总结了上海市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产生情况,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土石方平衡、工程桩类型选择、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构建、水土保持投资估算、附图绘制等方面提出了上海市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要点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热解吸和高温热脱附对土壤三氯乙烯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4-1558,共5页
针对上海某TCE污染场地土壤,采用Box-Behnken模型因子优化,获得热处理技术应用于TCE修复工程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低温热解吸+生石灰”工艺适用于低浓度TCE污染土,去除率与生石灰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当温度达到45℃时,残留TCE浓度为0.4... 针对上海某TCE污染场地土壤,采用Box-Behnken模型因子优化,获得热处理技术应用于TCE修复工程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低温热解吸+生石灰”工艺适用于低浓度TCE污染土,去除率与生石灰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当温度达到45℃时,残留TCE浓度为0.408 mg/kg,达到修复目标;热脱附技术适用于中高浓度TCE污染土,最优拟合模型为二次项模型,R^(2)=0.92;TCE污染浓度对土壤TCE残留浓度呈强正相关,脱附时间呈负相关,含水率呈弱负相关,各因子对热脱附处理后土壤TCE残留浓度的影响顺序为:TCE污染浓度>脱附时间>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污染土壤 低温热解吸 高温热脱附 Box-Behnken模型 工艺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与实践——以河南新乡平原新区郑新大道景观设计项目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俊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94-96,99,共4页
随着“人居三”大会提出“人人共享城市”的愿景,共享理念在城市发展与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进一步重视。阐述了共享理念的多重内涵及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共享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并以河南新乡平原新区郑... 随着“人居三”大会提出“人人共享城市”的愿景,共享理念在城市发展与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进一步重视。阐述了共享理念的多重内涵及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共享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并以河南新乡平原新区郑新大道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提出基于共享理念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 城市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源地震干涉成像技术在煤田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张鑫 孙文斌 +2 位作者 章强新 韩建光 牛云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9-1905,共7页
地震干涉方法能够从背景或环境噪声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于地下地质构造成像。通过对煤田采空区产生的被动源地震信号进行干涉成像可以定位出采空区的范围。笔者等基于被动源干涉成像原理,采用被动源地震干涉方法进行震源定位研究。通... 地震干涉方法能够从背景或环境噪声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于地下地质构造成像。通过对煤田采空区产生的被动源地震信号进行干涉成像可以定位出采空区的范围。笔者等基于被动源干涉成像原理,采用被动源地震干涉方法进行震源定位研究。通过对不同界面数值模型进行被动源干涉成像测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而且测试结果表明被动源干涉成像横向分辨率高于纵向分辨率,不同的偏移速度对纵向位置影响较大,但对横向位置定位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将其应用于实际煤田的采空区定位,成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笔者等提出的被动源地震干涉成像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实际煤田采空区探测应用中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源 干涉成像 采空区 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基于地铁隧道保护要求的基坑变形控制指标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博文 秦会来 +3 位作者 王蓉 翟雷 王龙 吕玺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56,共9页
为了保障南京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时邻近地铁隧道安全,有必要提出基于地铁隧道保护要求的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指标。基于南京某深基坑工程,开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软土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系统性探讨了地铁隧... 为了保障南京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时邻近地铁隧道安全,有必要提出基于地铁隧道保护要求的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指标。基于南京某深基坑工程,开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软土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系统性探讨了地铁隧道与基坑相对位置变化条件下隧道变形响应特性,进而提出地铁隧道最大水平位移计算公式。根据地铁隧道保护要求,划分了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区,从而提出基于地铁隧道保护要求的基坑围护水平变形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开挖 地铁隧道 数值模拟 影响区划分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管控平台
9
作者 彭艾鑫 郑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5-109,117,共6页
[目的]随着地铁线网规模的不断增加,地铁公司所面临的地面保护区巡查挑战越来越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管控平台。[方法]介绍了基于无人机技术和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引擎技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管控平台研究路径,... [目的]随着地铁线网规模的不断增加,地铁公司所面临的地面保护区巡查挑战越来越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管控平台。[方法]介绍了基于无人机技术和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引擎技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管控平台研究路径,介绍了无人机风险识别方案和无人机巡查管理流程,介绍了该平台的6大模块及其功能。[结果及结论]该平台包含6大功能模块,可实现任务管理、风险上报、风险确认、人员评价和统计分析的一体化操作。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保护区巡查 管控平台 无人机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双道斜撑基坑支护体系现场测试与优化分析
10
作者 张晗 杨石飞 +2 位作者 邱晓烨 王琳 路家峰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68-73,共6页
双排桩-双道斜撑基坑支护是为在双排桩-单道斜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围檩、连梁及二道斜撑共同组成的新型基坑支护体系。为探讨该体系在较深软土基坑工程中的受力特性及变形控制效果,首次结合上海市某基坑工程开展双排桩-双道斜撑基坑支护... 双排桩-双道斜撑基坑支护是为在双排桩-单道斜撑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围檩、连梁及二道斜撑共同组成的新型基坑支护体系。为探讨该体系在较深软土基坑工程中的受力特性及变形控制效果,首次结合上海市某基坑工程开展双排桩-双道斜撑基坑支护体系的现场测试,通过支护体系内部的受力特性(前后排斜撑轴力、连梁轴力等)及围护变形监测分析,对该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与此同时,采用Z-soil有限元软件对该支护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现场监测数据,对该新型支护结构的整体变形规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护体系可用于软土基坑工程,前后排斜撑通过连梁形成了有效的联合支撑作用,相较于双排桩-单道斜撑结构,其在控制围护水平变形及减少围护桩身弯矩方面效果明显;在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便利性及支护安全性的情况下,采用前排斜撑50°+后排斜撑55°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双道斜撑的联合支撑作用,有效控制围护水平变形及桩身弯矩。上述研究结果为软土地区较深基坑支护模式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及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基坑支护 受力变形特性 有限元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