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纲领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能彰显其应用型科研的独特性,推动应用型科研环境的优化,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应用型科研高质量发展。其理论基础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和场域理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包括确立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定位与理念,建立完善的校内应用型科研制度体系,构建与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良好协同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制与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应用型科研 生态建设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探索--基于S院校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爱玲 罗尧成 肖纲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5-59,共5页
基于类型教育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实践,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针对学校科研评价存在的不足,S高职院校以类型教育为理念,建立了应用导向的成果评价制度,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体系,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 基于类型教育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实践,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针对学校科研评价存在的不足,S高职院校以类型教育为理念,建立了应用导向的成果评价制度,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体系,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以诊断性评价功能激发了教师科研的内驱力,在应用型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科研成果的数量规模、科研学术氛围的营建,以及科研评价示范效应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S院校的改革实践启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应找准定位,突出高职科研类型与学校特色;分类实施,确保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性;质量导向,推进科研成果评价的分级与分类;协同发力,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有效激励;数字赋能,实现教师科研评价的智能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 类型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评价: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新范式 被引量:6
3
作者 肖纲领 李政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7,共8页
在产教融合制度背景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理想范式是“嵌入式”评价。制度嵌入理论视角下,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的过程评价,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保证... 在产教融合制度背景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理想范式是“嵌入式”评价。制度嵌入理论视角下,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的过程评价,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尚未成为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评价的范围未在产教融合制度上明确规定,评价的职能未在产教融合平台中充分凸显,评价的机制未在产教融合运行上有效形成。为此,建议重塑产教融合理念,确立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职能;健全产教融合制度,规定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范围;完善产教融合平台,搭建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载体;优化产教融合运作,形成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机制,从而有效助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行业企业 制度嵌入 “嵌入式”评价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匣开槽控制喷水推进器不稳定流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二云 邓明国 +3 位作者 张庆 杨爱玲 付士银 潘虹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2,共9页
针对喷水推进器小流量工况下的驼峰区不稳定流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其失稳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减少,推进泵的扬程和效率显著下降,扬程曲线在0.42Qd~0.8Qd范围内呈现出正斜率的驼峰特性,同时内部流场变得紊乱,并出现流动... 针对喷水推进器小流量工况下的驼峰区不稳定流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其失稳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减少,推进泵的扬程和效率显著下降,扬程曲线在0.42Qd~0.8Qd范围内呈现出正斜率的驼峰特性,同时内部流场变得紊乱,并出现流动分离和回流等现象。为了改善这一不稳定流动,采用了机匣开槽技术进行流动控制,使驼峰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在最佳槽体结构参数下,深度失速工况点的扬程和效率分别比原模型提高了约147.6%和70.3%。机匣开槽一方面能够对进口来流进行整流,起到减少预旋和增大轴向进流速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抑制主流区漩涡的形成以及叶轮进口位置的低频压力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器 水力性能 失速工况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的现状、困境与纾困策略——基于S市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吴思颖 肖纲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究企业新型学徒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要行动主体的多方视角,以S市作为典型案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情况。结果表明,一是S市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举措包括构建“1+N”...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究企业新型学徒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要行动主体的多方视角,以S市作为典型案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情况。结果表明,一是S市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举措包括构建“1+N”政策体系、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校企“双主体”共同开展培训等,取得了学徒技能水平提升,相关单位人才竞争力增强,产教融合平台优势提升等成效;二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存在制度安排滞后于实践发展、实施机制不够科学完善、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投入成本过高影响项目成效等困境。建议增强政策供给能力,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学矛盾,提供配套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型学徒制 产教融合 技能人才培养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现状与改革路向——对全国27所诊改试点院校官网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尧成 彭若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9-44,共6页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深化国家"放管服"改革、推动教育"管办评"分离、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目前,教育部确定的诊改试点院校复核工作已基本完成,系统分析总结试点院校的工作推进具有重要...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深化国家"放管服"改革、推动教育"管办评"分离、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目前,教育部确定的诊改试点院校复核工作已基本完成,系统分析总结试点院校的工作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对试点院校官网关于诊改工作的宣传报道开展分析是了解院校诊改工作实施情况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全国27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官网相关报道的分析发现,在推进诊改工作过程中,存在院校对诊改理论把握不够科学,国家诊改政策不够明晰连续,院校缺乏典型案例和经验示范等问题,需要科学把握诊改制度核心理念,深入分析诊改运行机制,聚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诊断与改进 试点院校 官网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技能大赛强国日本的成功之道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尧成 韩婧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8-21,共4页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域外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日本第40~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奖牌数量、获奖分布及选手来源等进行分析,发现日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功可归于: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世赛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有序的全...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域外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日本第40~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奖牌数量、获奖分布及选手来源等进行分析,发现日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功可归于: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世赛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有序的全国技能竞赛为世赛输送了众多优秀选手,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为选手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尊重技能、注重细节的文化传统营建了优良的社会环境。日本的世赛成功之道对于我国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有如下启示:持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推进多元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营建全社会尊重技能的优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高技能人才 企业参与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技能大赛的时代意义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尧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1-1,共1页
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起,我国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简称“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承办,大赛共设86个竞赛项目,分全国总决赛和省级(行业)及以下选拔赛... 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起,我国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简称“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承办,大赛共设86个竞赛项目,分全国总决赛和省级(行业)及以下选拔赛。举办全国技能大赛,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战略目标 职业技能大赛 全国技能大赛 竞赛项目 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技能培训 我国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困境的审视与纾解——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纲领 李威 林荣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8,70,共8页
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强调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三类制度要素,通过分别隶属于强、弱意义的约束性与激励性两个合法机制发挥功效。对... 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强调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三类制度要素,通过分别隶属于强、弱意义的约束性与激励性两个合法机制发挥功效。对上海市8所代表性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结果表明,这类高校产教融合制度建设的困境包括政策文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足,融合的价值观及专业规范不充分,文化氛围不强,激励制度与机制不健全。强化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应以政策的细化与特色化提供明确的法制保障;以价值观、行业标准、行业协会与组织建设提供专业规范;以社会文化理念、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企业文化融入提供当然行动逻辑;以激励制度与运行规范、典型案例宣传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共赢的理性认知和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地方本科院校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制度建设 合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的现实之困与应有之举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宇飞 罗尧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9-35,共7页
及时回应现实之困是职业院校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1+X证书制度改革的政策意图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即借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1+X... 及时回应现实之困是职业院校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1+X证书制度改革的政策意图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即借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1+X证书制度面临着现实之困。聚焦现实难题,文章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着重厘清证书边界、规范培训评价组织行为、促进院校间横向协作、加大专项经费支持的应有之举,以确保1+X证书制度改革行稳致远,进而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内涵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1+X证书制度 评价标准 培训评价组织 多元主体 专项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放性的时代因由、内涵界定及机制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黎明 罗尧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6-41,共6页
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开放性,是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技能竞赛国际化水平,有效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系统论和辩证法思维出发,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放性的时代内... 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开放性,是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技能竞赛国际化水平,有效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系统论和辩证法思维出发,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放性的时代内涵表现在普及性、普惠性和普适性三方面。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构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放性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打造职业技能大赛品牌,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的良好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 开放性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精准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缘起、效能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宇飞 罗尧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1,共7页
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进程是后精准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检验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重要节点。随着贫困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强,绝对贫困现象被有效消除,相对贫困治理逐渐... 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进程是后精准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检验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重要节点。随着贫困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强,绝对贫困现象被有效消除,相对贫困治理逐渐成为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在目标、对象、内容层面存在较强的内在耦合,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有利于脱贫攻坚战略的达成、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后精准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进程应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扶贫内容方式,注重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不断释放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效能,有效推进相对贫困的治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精准扶贫时代 职业教育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