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计算模拟技术建立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性溶出度评价方法
1
作者 彭洁 洪建文 +6 位作者 肖慧 郭英豪 李佩 罗嘉琳 李何杏 丁子珊 陈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条件、4种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筛选适宜的溶出条件;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得到的溶出曲线作为体内释放曲线,预测头孢呋辛酯片在体内PK参数并与参比制剂的临床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结果成功建立了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桨法,转速为55 r/min,以pH4.0醋酸盐缓冲液900 mL为溶出介质。结论所建立的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预测模型,可用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虚拟评估,为该药物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拟技术 头孢呋辛酯片 溶出曲线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仿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片体内外相关性与虚拟生物等效性研究
2
作者 田甜 董睿 +2 位作者 王晨 朱慧敏 陈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2-990,共9页
搭建尼可地尔片体内行为模拟软件,研究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的可能性,为制剂体外溶出标准的建立、制剂服用后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提供技术参考。通过分析尼可地尔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过程,结合体外溶出度研究数据,采... 搭建尼可地尔片体内行为模拟软件,研究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的可能性,为制剂体外溶出标准的建立、制剂服用后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提供技术参考。通过分析尼可地尔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过程,结合体外溶出度研究数据,采用商业化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拟软件GastroPlus(version 9.8.3,Simulations Plus,Inc.,USA)进行所有药代动力学(PK)模型的搭建与血药浓度-时间(C-T)曲线的预测,以及相应建模参数的输入与预测结果的输出,开展虚拟生物等效性的分析。成功搭建与验证尼可地尔片口服给药的PK模型;虚拟生物等效性(Virtual Bioequivalence,VBE)结果统计显示国内厂家开发的尼可地尔片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虚拟生物等效性的通过率为50%;尼可地尔片仿制药在pH=4.0条件下的溶出需在15 min时累计溶出度大于60%且总释放量达到98%时,可以实现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本研究通过GastroPlus软件的模拟,能够明晰仿制药以及原研制剂体内及体外行为,所制定的体外溶出标准,也更加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特征,从而保证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确保药品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片 PK模型 体内外相关性 虚拟生物等效性评估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模拟技术的法罗培南钠片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广桢 赵海云 +4 位作者 于明艳 牛冲 陈涛 凌霄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法罗培南钠片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溶出度技术考察国产法罗培南钠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并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同时采用GastroPlus软件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将体外溶出曲线导入模型获得体内药时曲线数据,模拟其... 目的评价国产法罗培南钠片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溶出度技术考察国产法罗培南钠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并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同时采用GastroPlus软件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将体外溶出曲线导入模型获得体内药时曲线数据,模拟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溶出度实验结果显示仿制药和参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不相似或部分相似,但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其体内的药时曲线与参比制剂基本一致。结论国产法罗培南钠片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均为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钠片 计算机模拟 溶出度 体内外相关性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健康人体生理药动学模型建立及其组织分布特征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海燕 陈涛 +5 位作者 张文鹏 谭莉 李正 刘文芳 林阳 庄笑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应用"自下而上"方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美国青年人的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以美国青年人尿液排泄和中国青年人静滴给药后的药动学(PK)进行验证,进而预测其在人体各器官组织特别是毒性靶器官肾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 目的应用"自下而上"方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美国青年人的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以美国青年人尿液排泄和中国青年人静滴给药后的药动学(PK)进行验证,进而预测其在人体各器官组织特别是毒性靶器官肾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万古霉素"、"log P"、"p Ka"、"pharmacokinetics"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和Pub Med等数据库关于万古霉素理化常数及人体PK相关文献,采用Gastro PlusTM建立、优化并验证了万古霉素静滴给药的人体PBPK模型,通过药代参数倍数误差评价模型有效性。采用脏器构成模型结合药物特异性参数,应用透膜限速模型预测万古毒素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建立的美国青年人万古霉素PBPK模型中预测的药物浓度-时间(药-时)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良好(r2=0.914)。应用该模型成功预测美国青年人尿排泄曲线及中国青年人静滴万古霉素后药-时曲线,与实测吻合度良好(r2=0.936)。所建立的PBPK模型预测万古霉素在中国青年人各器官的处置特征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在肝和心等组织中浓度低于血浆浓度,但在肾和肾小管中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其中在肾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肾小管中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40~50倍。结论首次建立了基于PBPK的万古霉素人体PK模型,并预测了万古霉素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深入研究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机制及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 万古霉素 组织分布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戎欣玉 高倩 +2 位作者 陈涛 王耀飞 安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06-612,共7页
以纳米晶体技术为基础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以期提高阿奇霉素的溶出度。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在此基础上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浆法测定溶出度,HPLC法测定含... 以纳米晶体技术为基础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以期提高阿奇霉素的溶出度。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在此基础上制备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浆法测定溶出度,HPLC法测定含量和有关物质。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留样试验,考察片剂的稳定性。自制阿奇霉素纳米晶体片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片剂项下要求,溶出度较上市片剂显著提高。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片剂对高温和强光较稳定,但对环境湿度较为敏感。加速试验及留样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片剂6个月内较为稳定,贮存时应置于密闭、干燥阴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药物学 阿奇霉素 纳米晶体 片剂 溶出度 稳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