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菌种蒸馏水保藏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引芳 王镭 张婤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16,共2页
食用菌菌种保存最简便,应用最广泛的是继代培养保存法(Subculturing),菌体定期反复移植适当的培养基,再放置冰箱保存.在反复移植培养中,菌种的遗传特性易发生改变,并易招致污染的危险.液氮超低温保存(Cryogenic freezing with liquid ni... 食用菌菌种保存最简便,应用最广泛的是继代培养保存法(Subculturing),菌体定期反复移植适当的培养基,再放置冰箱保存.在反复移植培养中,菌种的遗传特性易发生改变,并易招致污染的危险.液氮超低温保存(Cryogenic freezing with liquid nitrogen)为食用菌菌种长期保存最有效的方法,但需特殊的设备和颇贵的液氮费用.Castellani(1939年)最先报道了病原真菌蒸馏水保存技术,此后蒸馏水保存技术(Preservation in distille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 蒸馏水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产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与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冀宏 赵黎明 汪虹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出发,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和内涵,指出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选择;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形成和食用菌生产特点的阐述,指出食用菌对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功能决定了食用菌产业在大农业生... 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出发,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和内涵,指出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选择;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形成和食用菌生产特点的阐述,指出食用菌对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功能决定了食用菌产业在大农业生态体系中资源循环利用的“枢纽”地位,明确了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独特作用。从提高认识和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两方面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农业循环经济 废弃物 循环利用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原生质体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潘迎捷 张树庭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共2页
丝状真菌在形成原生质体时会出现无核、单核和双核三种类型的原生质体。其中无核原生质体不能进行核分裂,无法再生,这是造成食用菌原生质体再生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双核原生质体再生后形成的菌丝,基本上保持了亲本菌株的性状。值得注... 丝状真菌在形成原生质体时会出现无核、单核和双核三种类型的原生质体。其中无核原生质体不能进行核分裂,无法再生,这是造成食用菌原生质体再生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双核原生质体再生后形成的菌丝,基本上保持了亲本菌株的性状。值得注意的是单核原生质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壁的降解过程中出现相当数量的单核原生质体是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等异宗结合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技术上的改进,可以准确稳定地从不同异宗结合食用菌的菌丝中得到大量的单核原生质体。Anderson 的研究表明,同宗结合的蘑菇菌丝在制备原生质体中也很容易分离到同核体。我们把在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原生质体单核化Monokaryotization by protoplasting),把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单核体称为单核原生质体(Protoplasted monokary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 原生质体 食用菌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子的遗传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3 位作者 汪昭月 龚胜萍 郑海歌 马爱民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15,共2页
原生质体融合是一个由选择亲本,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再生、建立标记性状,融合子挑选和验证等各个环节组成的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融合子(fusion product)的遗传验证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即便是以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突变体做为标记,... 原生质体融合是一个由选择亲本,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再生、建立标记性状,融合子挑选和验证等各个环节组成的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融合子(fusion product)的遗传验证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即便是以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突变体做为标记,也只是为挑选融合子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并不能代表融合子的遗传验证.在过去国内的大多数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融合子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食用菌生产概况 被引量:2
5
作者 常继东 《生物学教学》 1989年第2期40-41,共2页
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它们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营营丰富,味道鲜美。某些种类,历来被列为宴席上的佳品,誉称为山珍。目前,人们开始把它们列为第三类食品,誉为健康... 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它们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营营丰富,味道鲜美。某些种类,历来被列为宴席上的佳品,誉称为山珍。目前,人们开始把它们列为第三类食品,誉为健康食品,并将其推荐为现代宇航员的食品。食用菌中的一些种类,还可用来提取增鲜剂、抗生素以及其他一些药用成份。因此,食用菌是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栽培 真菌门 大型真菌 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 增鲜剂 块菌 制药工业 生产概况 规模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樟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华 周堃 +2 位作者 贾薇 张劲松 潘迎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3-245,共3页
本实验对樟芝菌丝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温度90℃,时间2h,多糖提取率为10%。结合动物... 本实验对樟芝菌丝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温度90℃,时间2h,多糖提取率为10%。结合动物体外实验进行了免疫活性研究,确定6号样品能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樟芝 菌丝体多糖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邢增涛 周昌艳 +2 位作者 潘迎捷 谭琦 江汉湖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3期54-58,共5页
灰树花是一种鲜美、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珍贵蕈菌。灰树花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反应调节剂,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灰树花多糖化学分析和药理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灰树花 多糖 化学分析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胞内多糖高产菌株G7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素萍 张劲松 +2 位作者 杨焱 贾薇 潘迎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摇瓶培养实验从 2 2个广泛栽培的灵芝菌株中筛选出了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 ,并以胞内多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深层发酵所需的营养因子及非营养因子条件 ,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培养时... 通过摇瓶培养实验从 2 2个广泛栽培的灵芝菌株中筛选出了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 ,并以胞内多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深层发酵所需的营养因子及非营养因子条件 ,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培养时间等。研究发现G7的最佳培养条件及目标产物不同 ,所需的培养时间也不同。G7在对数期内大量形成胞内多糖 ,在 6 0h胞内多糖产量最高达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胞内多糖 营养因子 非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贾薇 张劲松 周昌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5-88,共4页
本文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巴西蘑菇发酵的最优方案是:7%葡萄糖,1.5%酵母膏,0 3%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VB1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9d,菌丝干重... 本文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巴西蘑菇发酵的最优方案是:7%葡萄糖,1.5%酵母膏,0 3%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VB1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9d,菌丝干重达到1.8g每100ml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蘑菇 深层培养菌丝体 食用 药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域柳松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大鹏 王南 +5 位作者 谭琦 陈明杰 郭倩 贺冬梅 郭力刚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3期16-20,共5页
应用同工酶技术和RAPD技术对 7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 ,地域差异对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有明显影响 ,不同地域中分布的柳松菇菌株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 应用同工酶技术和RAPD技术对 7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 ,地域差异对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有明显影响 ,不同地域中分布的柳松菇菌株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柳松菇的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松菇 同工酶 RAPD 遗传多样性 地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灵芝中粗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邢增涛 江汉湖 +2 位作者 周昌艳 杨焱 白韵琴 《食用菌》 2001年第6期4-5,共2页
本实验利用苯酚 -硫酸法对同一菌种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及其孢子粉中的粗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发现灵芝菌丝体中粗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含量 ,菌丝体中粗多糖含量是灵芝老化期子实体中粗多糖... 本实验利用苯酚 -硫酸法对同一菌种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及其孢子粉中的粗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发现灵芝菌丝体中粗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含量 ,菌丝体中粗多糖含量是灵芝老化期子实体中粗多糖含量的 6倍 ,是灵芝孢子粉中粗多糖含量的 2 .8倍。而粗多糖在灵芝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 ,不同品种的灵芝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南韩灵芝最高 ,达到 1.5 8% ,而紫灵芝中粗多糖的含量相对较低 ,为1.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苯酚-硫酸法 粗多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褐腐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琦 王菊明 +5 位作者 王镭 邹萍 唐忠 姚云峰 钱海明 石国忠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35,共1页
蘑菇褐腐病近几年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发生极为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只菇无收,已成为上述地区蘑菇的主要病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在对上海地区蘑菇褐腐病的致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 蘑菇褐腐病近几年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发生极为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只菇无收,已成为上述地区蘑菇的主要病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在对上海地区蘑菇褐腐病的致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室内药剂筛选、菇床药效和药害试验,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已在上海嘉定、松江、青浦、浙江平湖等地试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褐腐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提取猴头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焱 周晶艳 +1 位作者 唐庆九 白韵琴 《食用菌》 1999年第2期6-7,共2页
以猴头子实体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对猴头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提取液、煎煮1.5小时、3次、醇沉浓度为70%.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多糖 提取液 猴头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S.F.V-9菌株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瑞贞 魏润黔 +1 位作者 曹晖 王镭 《中国食用菌》 1989年第6期14-15,共2页
笔者根据罐头加工标准和市场鲜售趋势,经过三年的试验,筛选出了子实体色白、出菇整齐、菌盖圆整、不易开伞、产量高等商品指标优于“三明一号”的S.F.V—9菌株。现报导于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在PDA培养基上的形态:S.F.V—9菌株菌丝白色... 笔者根据罐头加工标准和市场鲜售趋势,经过三年的试验,筛选出了子实体色白、出菇整齐、菌盖圆整、不易开伞、产量高等商品指标优于“三明一号”的S.F.V—9菌株。现报导于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在PDA培养基上的形态:S.F.V—9菌株菌丝白色,绒毛短而较松,粉孢子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S.F.V-9 菌株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林地袋料栽培黑木耳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育红 周晓磊 +1 位作者 张军 郭倩 《食用菌》 2009年第2期44-44,共1页
近年来,随着上海林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的不断扩大,就南汇地区,生态林600hm^2,经济林6000hm^2。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寸土是金,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本地资源呢?袋料黑木耳可以露天栽培,特点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该项技术... 近年来,随着上海林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的不断扩大,就南汇地区,生态林600hm^2,经济林6000hm^2。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寸土是金,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本地资源呢?袋料黑木耳可以露天栽培,特点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可达以耳养林的效果。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已相当普遍,但在上海尚无成功的报道。2004年笔者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一起对上海地区露天栽培黑木耳进行了探索与研究,2006年终于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袋料栽培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袋料黑木耳露天栽培技术初探
16
作者 孙育红 周晓磊 +1 位作者 张军 郭倩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上海地区 栽培技术 露天栽培 黑木耳 袋料 本地资源 国际大都市 上海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孢子萌发的液体培养技术研究
17
作者 沈利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0,共3页
双孢蘑菇的孢子大多为双核型异核体。要得到同核双核型菌株和单核型菌株,没有良好的孢子萌发技术是十分困难的。过去进行孢子萌发仅采用固体培养基,往往要借双孢蘑菇菌体的参与,即使如此孢子的萌发率也仅20~30%,要使萌发个体真正得到... 双孢蘑菇的孢子大多为双核型异核体。要得到同核双核型菌株和单核型菌株,没有良好的孢子萌发技术是十分困难的。过去进行孢子萌发仅采用固体培养基,往往要借双孢蘑菇菌体的参与,即使如此孢子的萌发率也仅20~30%,要使萌发个体真正得到分离和观察孢子萌发的形态也存在障碍。而建立双孢蘑菇孢子萌发的液体培养技术则有可能提高孢子的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双孢 孢子萌发 蘑菇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贾薇 刘艳芳 +3 位作者 张劲松 杨焱 周昌艳 唐庆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本文对樟芝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樟芝发酵的最优方案是:2%麸皮,0.2%蛋白胨,0.3%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VB1 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20%,摇瓶的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5d,菌丝干重达到1.0g... 本文对樟芝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樟芝发酵的最优方案是:2%麸皮,0.2%蛋白胨,0.3%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VB1 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20%,摇瓶的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5d,菌丝干重达到1.0g/100ml发酵液。并通过对樟芝深层培养菌丝体及发酵滤过液多糖中氨基酸营养成分及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深层发酵 培养条件 优化 多糖 氨基酸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流变学初探 被引量:17
19
作者 贾薇 郑志永 +2 位作者 刘汝冰 张劲松 詹晓北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黄原胶、进口威兰胶KELCO-CRETE K1C376和自制威兰胶的流变特性,分别从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高温高压对溶液黏度的影响进行比较,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威兰胶由于适用于高温、宽pH值范围的复杂环境,对环境友... 本实验研究了黄原胶、进口威兰胶KELCO-CRETE K1C376和自制威兰胶的流变特性,分别从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高温高压对溶液黏度的影响进行比较,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威兰胶由于适用于高温、宽pH值范围的复杂环境,对环境友好,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威兰胶 流变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灵芝菌丝体中三萜与多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33
20
作者 赵明文 王晨光 +7 位作者 鲍鹏 邢增涛 梁婉琪 郁建强 尚晓冬 门殿英 王南 潘迎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 ,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 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 ,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 2号...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 ,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 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 ,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 2号、日本灵芝、南韩灵芝为高 ;三萜含量却以韩国灵芝、灵芝 0 772、灵芝 0 771为高 ;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这为灵芝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三萜 多糖 含量 菌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