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亚文 李广悦 +13 位作者 谭红 康前进 葛蓓孛 赵杨扬 张克诚 蒋细良 刘凤权 李亚宁 张红艳 白林泉 向文胜 邱德文 杨自文 邓子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7-548,共12页
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MMP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源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微生物源植物生长... 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MMP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源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微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广的生物农药。部分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兼具预防与治疗效果,是未来绿色农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我国研发和应用的主要代谢产物农药种类、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代谢产物农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新型代谢产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代谢产物农药 农用抗生素 植物免疫诱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对生物农药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的抗药性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祥蕊 吴小珍 +1 位作者 崔莹 何亚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51-57,共7页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为了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对这两种生物农药的抗药性,本研究开展了如下试验:(1)分别测定申嗪...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为了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对这两种生物农药的抗药性,本研究开展了如下试验:(1)分别测定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在离体平板培养条件下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生长所需EC_(20)和EC_(50);(2)纹枯病菌在含有EC_(20)浓度申嗪霉素或吩胺霉素平板上连续传代传至20代、25代和30代时,分别测定了各自的EC_(50);(3)比较了在含有EC_(20)浓度申嗪霉素或吩胺霉素平板上连续培养25代的纹枯病菌对水稻的致病性;(4)从相应致病水稻再分离纯化纹枯病菌,比较了所得纹枯病菌的菌落形态、菌丝颜色及其形成的菌核形态。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在含有申嗪霉素或吩胺霉素的平板上培养20~30代后,对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的敏感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申嗪霉素和吩胺霉素可长期使用防治水稻纹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申嗪霉素 吩胺霉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株M18防治甜瓜蔓枯病害 被引量:18
3
作者 祝新德 冯镇泰 +1 位作者 许煜泉 张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在离体条件下 ,能有效抑制甜瓜蔓枯病菌的菌丝生长 .经甜瓜蔓枯病菌的苗期接种试验 ,M1 8的菌悬液 (1 0 8CFU/m L )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80 %左右 .在苗期接种抗性诱导试验中 ,发现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还具... 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在离体条件下 ,能有效抑制甜瓜蔓枯病菌的菌丝生长 .经甜瓜蔓枯病菌的苗期接种试验 ,M1 8的菌悬液 (1 0 8CFU/m L )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80 %左右 .在苗期接种抗性诱导试验中 ,发现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还具有诱导甜瓜幼苗产生系统性抗甜瓜蔓枯病菌感染的能力 .从 M1 8培养液中 ,提取并纯化了抗生物质吩嗪 - 1 -羧酸 (PCA) ,该物质对甜瓜蔓枯病菌具有强力抑菌作用 ,EC50 值仅为 3.2 4 μg/m L.在大田试验中 ,M1 8可以保持 80 %的防治效果 ,显著提高甜瓜产量 ,并且还发现在蔓枯病发病初期 ,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甜瓜蔓枯病 荧光假单胞菌 吩嗪-1-羧酸 M18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嗪酵素与氨基酸浸种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艳 王祺 +4 位作者 任如佳 潘玉乐 张红艳 于福同 慕康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50,共5页
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酵素(10、50、100、125、175 mg·L^(-1))、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1))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 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酵素(10、50、100、125、175 mg·L^(-1))、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1))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母液和申嗪酵素能显著提高番茄、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显著促进胚根和下胚轴的生长。番茄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50 mg·L^(-1),申嗪酵素10 mg·L^(-1);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番茄和黄瓜种子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适浓度均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申嗪酵素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优于氨基酸母液,对黄瓜的促根生长作用亦优于氨基酸母液,而氨基酸母液对番茄的促根生长作用较好。333 mg·L^(-1)氨基酸母液与50 mg·L^(-1)申嗪酵素的复混液(1 V∶1 V)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胚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嗪酵素 氨基酸 黄瓜 番茄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农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平怀香 崔建宇 +3 位作者 陈硕 魏露露 陈清 张德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归纳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氮磷(CNP)化学计量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变化,从施肥制度与土壤中养分平衡的关系着手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肥措施。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收集已公开发表施肥土壤中CNP化学计量比和酶活性变化的相关... 归纳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氮磷(CNP)化学计量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变化,从施肥制度与土壤中养分平衡的关系着手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肥措施。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收集已公开发表施肥土壤中CNP化学计量比和酶活性变化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有效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森林图明确土壤和微生物量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酶活变化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单一化肥、复合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中C/N平均值分别为14.1,14.8和23.2,C/P分别为20.4,15.3和14.8,N/P分别为5.03,4.43和3.10。不同施肥措施下MBC/MBN和MBN/MBP无显著差异,MBC/MBP值排序为:化肥有机肥配施>单一化肥>复合肥。不同施肥制度均能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化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显著。化肥配施有机肥时蔗糖酶活性增幅可高达100%。化肥有机肥配施能够显著影响土壤中CNP化学计量比,增强微生物活动,促使微生物释放更多有利于土壤养分矿化的酶,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并保证土壤健康的有效途径;土壤酶活性受到土壤肥力状况和微生物过程的共同制约,CNP化学计量比与土壤酶活性存在一定相关性,而这同时也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酸碱度和轮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体系的研究可以为农田系统优化施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施肥 整合分析 酶活性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有机废弃物对镉污染土壤普通白菜生长和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欧亚楠 李龙城 +4 位作者 郝祥蕊 张德龙 陈硕 李乃荟 陈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以京冠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菊糖提取液、聚谷氨酸发酵液和玉米浆提取液对镉(Cd)污染土壤上普通白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1 g·kg^(-1)玉米浆提取液能够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比对... 以京冠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菊糖提取液、聚谷氨酸发酵液和玉米浆提取液对镉(Cd)污染土壤上普通白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1 g·kg^(-1)玉米浆提取液能够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61.11%;显著降低地上部镉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5.97%;生物富集系数也显著降低。施用1 g·kg^(-1)聚谷氨酸发酵液亦表现促进作用,地上部鲜质量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降低,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1g·kg^(-1)甜菊糖提取液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降低,且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明显增加。综上,玉米浆提取液处理有利于保证普通白菜的安全生产,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镉污染 工业有机废弃物 生物量 生物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对番茄生长及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天琪 刘青青 +4 位作者 王男麒 刘彤彤 郝祥蕊 于福同 左元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番茄品种粉冠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组氨酸浓度和施用方式对番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体内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过程中加入0.3 mmol·L^(-1)的组氨酸或催芽阶段加入0.2 mmol·L^(-1)的组氨酸能够明显促进番茄... 以番茄品种粉冠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组氨酸浓度和施用方式对番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体内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过程中加入0.3 mmol·L^(-1)的组氨酸或催芽阶段加入0.2 mmol·L^(-1)的组氨酸能够明显促进番茄种子萌发;水培试验中根施0.1~0.2 mmol·L^(-1)组氨酸能够明显增加番茄的株高、根长、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喷施0.1 mmol·L^(-1)组氨酸使番茄根部和地上部铁、锌浓度分别显著提高了42.84%、150.52%和28.50%、37.20%。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组氨酸施用浓度及方式,从而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番茄 种子萌发 生长发育 微量元素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尹俊慧 张懋炜 +3 位作者 梁斌 郝祥蕊 刘蕊 陈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7-32,44,共7页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00 kg·hm^(-2)宽幅灌溉(W100),施氮100 kg·hm^(-2)窄幅灌溉(N100),施氮150 kg·hm^(-2)宽幅灌溉(W150),施氮150 kg·hm^(-2)窄幅灌溉(N150)。宽幅和窄幅灌溉的水分变化区间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68.5%~71.5%。采集番茄苗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摘期的土壤剖面样品并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番茄产量。结果表明:施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窄幅灌溉处理对于减小硝态氮累积效果较好。与宽幅灌溉相比,窄幅灌溉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达80 t·hm^(-2)以上。因此,为了减少土壤中无机氮的累积迁移并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一体化下建议在施用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使用高频窄幅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水肥一体化 土壤剖面 硝酸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增效套餐肥对洛川‘红富士’苹果品质和土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小珍 郝祥蕊 +3 位作者 宋凯 崔莹 何亚文 张红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9-36,共8页
为探讨农乐套餐对洛川苹果的品质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洛川‘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系统比较了使用常规套餐和农乐套餐后的洛川苹果园中果实产量、果实内外在品质、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常规套餐相比,农乐套餐处... 为探讨农乐套餐对洛川苹果的品质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以洛川‘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系统比较了使用常规套餐和农乐套餐后的洛川苹果园中果实产量、果实内外在品质、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常规套餐相比,农乐套餐处理(总养分减量43.65%)对洛川‘红富士’苹果产量提升了5.69%,且显著提升苹果的品质,其中苹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8.0%、12.1%、11.1%,苹果中的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了7.1%。此外,农乐套餐显著降低土壤中藤黄色杆菌属细菌的丰度,而显著提高假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硝化螺菌、假诺卡氏菌属、罗库菌和芽孢杆菌属细菌的丰度。综上,农乐套餐能有效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提升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农乐套餐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洛川苹果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川苹果 套餐肥 土壤化学性质 产量与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投入对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磷含量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媛媛 靳嘉雯 +6 位作者 陈硕 张帅 金予溦 江佳艺 郝祥蕊 张德龙 陈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7,共9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磷素循环特征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磷在酶解作用下的生物转化是磷素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外源碳氮的投入可能改变土壤磷素的生物转化,对于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为研究外源C、N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磷素循环特征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磷在酶解作用下的生物转化是磷素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外源碳氮的投入可能改变土壤磷素的生物转化,对于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为研究外源C、N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磷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设施菜田、粮田、草地、森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别设置对照(CK)、葡萄糖(G,500 mg/kg土壤)、硝酸钾(N,300 mg/kg土壤)、葡萄糖和硝酸钾(GN,500 mg/kg葡萄糖土壤和300 mg/kg硝酸钾土壤)4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外源碳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碳源显著提高了菜田和森林土壤有机磷含量,分别提高了89.7%,40.6%;添加氮源,菜田土壤速效磷增加了14.2%,森林土壤速效磷降低了14.0%;与对照CK相比,添加碳源草地和森林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35.9%,25.5%,但其对菜田和粮田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同时添加外源碳氮相较于CK处理增加了4种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且在菜田和草地土壤中差异显著;在添加碳源的基础上,氮源添加降低草地和森林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达19.7%,16.5%,但对菜田和粮田土壤的CO_(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菜田、粮田土壤中,外源碳氮投入后土壤胞外酶活性提升,将有机磷更多地矿化为无机磷,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为影响有机磷在土壤中矿化的主要因素;在草地、森林土壤中,外源碳氮的投入降低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减缓了有机磷的矿化过程,因此,磷酸酶的活性为影响该土壤有机磷矿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磷酸酶 土壤培养 Β-葡萄糖苷酶 土壤有机碳 碳氮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肥料组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郝祥蕊 张德龙 +2 位作者 张红艳 彭衍彪 李慧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79-82,86,共5页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导致的作物品质下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严重、土壤板结等问题,采用生物有机肥和水溶肥等功能性肥料组合,探究在减量施肥配合增施菌剂条件下对设施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影响。结...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导致的作物品质下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严重、土壤板结等问题,采用生物有机肥和水溶肥等功能性肥料组合,探究在减量施肥配合增施菌剂条件下对设施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功能肥料组合施用处理化学肥料施用减少41.7%,番茄产量提升18.5%,果实糖度提高18.9%,优果率和果实转色比例显著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且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增加。综合而言该功能肥料组合施用施肥方案可在减少化学肥料的同时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并有助于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减量施肥 功能性肥料 微生物菌剂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对桑叶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杰 郝祥蕊 +3 位作者 吴小珍 李慧 张红艳 冯镇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7,共7页
为了多元化开发桑叶蛋白质资源,将桑叶粉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体发酵,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以期提高发酵后桑叶中蛋白含量。以发酵后桑叶粗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设计... 为了多元化开发桑叶蛋白质资源,将桑叶粉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固体发酵,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以期提高发酵后桑叶中蛋白含量。以发酵后桑叶粗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设计桑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蔗糖质量浓度、硫酸铵质量浓度、发酵温度对发酵后桑叶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最优条件为蔗糖6%、硫酸铵1.5%、发酵温度30℃。在此优化条件下,桑叶蛋白含量验证值为246.8 mg·g^(-1),是未发酵优化前157.5 mg·g^(-1)的1.57倍。试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建立的桑叶蛋白含量与主要发酵因子的数学回归模型可靠,试验设计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结果可为发酵桑叶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蛋白质 发酵工艺优化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嗪霉素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香秀 林祥文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论文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量的植物油对申嗪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油最有利于提高申嗪霉素的产量。通过将大豆油与培养基其他几个主要成份的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成份,摇瓶申嗪霉素产量达到1 700mg/L。... 本论文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量的植物油对申嗪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油最有利于提高申嗪霉素的产量。通过将大豆油与培养基其他几个主要成份的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成份,摇瓶申嗪霉素产量达到1 700mg/L。通过在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实验,申嗪霉素产量达到1 587mg/L,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荧光假单胞茵 吩嗪-1-羧酸(PCA 申嗪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在奉贤区水稻“南粳46”上的应用示范初报
14
作者 魏晓兰 彭衍彪 袁联国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为探明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南粳46”为试验材料,在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了肥料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南粳46”采用减量增效施肥技术与采用常规施肥技术相比,可在纯氮施用量减少13.84%(每667 m^... 为探明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南粳46”为试验材料,在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了肥料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南粳46”采用减量增效施肥技术与采用常规施肥技术相比,可在纯氮施用量减少13.84%(每667 m^(2)减施3.005 kg)、纯氮磷钾合计施用量减少28.80%(每667m^(2)合计减施10.720 kg)的条件下,通过增施有机质、新型肥料和喷施功能型有机液肥,促进籽粒灌浆,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明显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实际产量增加12.17%,每667 m^(2)收益增加219.2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减量增效 纯氮施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