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顾其胜 位晓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1-15,29,共6页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的重要分支,也是生物医用材料的纵深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种类繁多、功能优良、安全性好且低廉易得,因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和转化前景广阔。基于近10年来对国内外海洋生物医用材料...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的重要分支,也是生物医用材料的纵深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种类繁多、功能优良、安全性好且低廉易得,因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和转化前景广阔。基于近10年来对国内外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的持续追踪,并结合作者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与产品开发经验,客观分析了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现状,从战略层面上论述了产业的定位与前景,并对该行业发展的瓶颈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材料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发展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 壳聚糖 海藻酸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制备的透明质酸衍生物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景华 樊东辉 +1 位作者 徐政 顾其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对聚乙二醇交联制备的透明质酸衍生物材料进行流变性能测试,结合高聚物流变性能机理及聚合物分子结构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测试结果表明,改构后得到的透明质酸衍生物材料属于非牛顿流体,具有高聚物的粘弹性,符合医用生物材料要求.
关键词 透明质酸衍生物 流变性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壳聚糖植入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尹承慧 侯春林 +3 位作者 蒋丽霞 顾其胜 蒋雪涛 刘公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 :探讨制备植入微球的工艺、确定调控微球缓释速率的途径。 方法 :以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 (CMC)作为缓释辅料 ,以环丙沙星 (CPX)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 CPX/CMC微球 ;应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其理化特性 ;建立持续流动释放系... 目的 :探讨制备植入微球的工艺、确定调控微球缓释速率的途径。 方法 :以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 (CMC)作为缓释辅料 ,以环丙沙星 (CPX)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 CPX/CMC微球 ;应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其理化特性 ;建立持续流动释放系统 ,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和影响因素。 结果 :微球的理化特性受工艺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载药量比例量等因素影响 ;CPX体外释放行为符合 H iguchi方程 ,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与微球交联度、粒径呈负相关 ,与载药量呈正相关 ,与酶的降解无关。结论 :CMC可作为缓释微球辅料 ;乳化交联的制备工艺简单且稳定 ;微球的释放速率可控。CMC微球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环丙沙星 迟效制剂 体外释放 植入微球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防治局部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尹承慧 侯春林 +4 位作者 徐皓 郭澄 张纯 蒋丽霞 顾其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体内释放特性;利用透射电镜和病理检查检测微球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外的释放达7 d以上;微球植入体内后局部药物浓度维持在金葡菌MIC90以上约10 d,无明显突释现象;微球植入动物体内后无局部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透射电镜和病理结果发现微球和组织之间无明显的炎性异物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释药行为,可用于植入体内防治局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羧甲基壳聚糖 微球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眼内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由 周韵秋 +3 位作者 侯春林 顾其胜 蔡季平 王文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将壳多糖(Chitosan)与进口透明质酸钠(HealonGV)作对比研究,探讨其作为粘弹剂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兔20只,右眼前房内注入壳多糖为实验组,左眼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为对照组。结果:... 目的:将壳多糖(Chitosan)与进口透明质酸钠(HealonGV)作对比研究,探讨其作为粘弹剂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可能性。方法:新西兰兔20只,右眼前房内注入壳多糖为实验组,左眼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球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前房渗出、眼压变化、角膜内皮活细胞染色并计数,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结论:壳多糖与透明质酸钠在眼内的反应相似,有作为眼内粘弹剂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透明质酸钠 眼内粘弹剂 眼内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几丁糖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卫军 唐昭 王文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 ,按就诊序号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几丁糖 1 0ml关节上腔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用强的...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 ,按就诊序号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几丁糖 1 0ml关节上腔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用强的松龙悬液 1 2 5mg关节上腔注射。注射治疗后 1d、1 4d复诊 ,测量最大张口度。结果 注射后 1 4d ,试验组患者平均张口度恢复到 (36 73± 4 6 9)mm ,比注射前增加 1 1 73mm ;对照组患者平均张口度为 (2 8 5 3± 5 81 )mm ,比注射前增加 3 86mm。试验组张口度增加值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医用几丁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治疗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大骨节病血清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和硒含量检测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小迎 郭雄 +5 位作者 王立新 耿冬 康龙丽 王爽 王芝芳 顾其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1-944,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和硒的含量,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陕西省大骨节病区永寿县、非大骨节病区西安市长安区216例调查对象,依据中国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 目的分析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和硒的含量,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陕西省大骨节病区永寿县、非大骨节病区西安市长安区216例调查对象,依据中国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和病例排除与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成人大骨节病组25例,病区健康对照组20例,非病区健康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性别无差别。采用ELISA、硝酸还原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一氧化氮和硒的含量。结果(1)大骨节病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41.7±21.89)μmol/l显著高于病区内(17.1±13.01)μmol/l、外对照组(17.58±11.48)μmol/l(F=13.11,df=2,P<0.001);(2)大骨节病组血清TNF-α含量(32.7±3.55)pg/ml显著高于病区外对照组(30.95±2.22)pg/ml(F=3.672,df=2,P=0.031),但与病区内对照组(32.7±3.55)pg/m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判别分析筛选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与病区、非病区对照有差异的血清学指标为TNF-α和一氧化氮。结论成人大骨节病血清TNF-α和一氧化氮显著增高,且与临床表现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糖填充玻璃体腔对眼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红 王蓉 +2 位作者 顾其胜 向艳 张晓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769,共3页
目的研究几丁糖填充玻璃体腔后房水及玻璃体中细胞因子水平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青紫蓝兔12只,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实验组)和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5、30... 目的研究几丁糖填充玻璃体腔后房水及玻璃体中细胞因子水平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青紫蓝兔12只,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实验组)和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5、30d检测房水和玻璃体中的IL-6、IL-8和NO含量。结果术后15d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中IL-6含量均高于正常水平(均P<0.05);术后30d实验组和对照组玻璃体中IL-8、NO含量均高于正常水平(均P<0.05);其余各时间点相应指标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各时间点房水和玻璃体中IL-6、IL-8、NO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几丁糖填充玻璃体腔后眼内炎症因子水平较正常水平有所提高,但与透明质酸钠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几丁糖眼内填充可引起一定水平的炎症因子波动,但不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玻璃体切割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