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早期合作社运动
1
作者
李威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5年第1期79-99,M0005,M0006,共23页
19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发展和实践时期。尽管罗伯特·欧文与欧文派存在思想分歧,但是在欧文主义的指引下合作社运动开展起来。欧文及其追随者希望通过互相联合,共筹资本,创建社区共同体,以消灭资本主义的竞争...
19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发展和实践时期。尽管罗伯特·欧文与欧文派存在思想分歧,但是在欧文主义的指引下合作社运动开展起来。欧文及其追随者希望通过互相联合,共筹资本,创建社区共同体,以消灭资本主义的竞争体系,革除工业社会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改变命运的方案。然而,合作社区、合作贸易和合作生产等合作实验接连失败,欧文的理想逐步被抛弃,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此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罗伯特·欧文
欧文派
合作社区
合作贸易与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的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机制演化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凯
厉叶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11期20-25,共6页
从21世纪初开始,网络恐怖主义逐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美国国内政治精英和公众都感受到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为此,美国政府不断完善其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和维护总体网络安全的治理机制。该治理机制首先包含美国政府应对网...
从21世纪初开始,网络恐怖主义逐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美国国内政治精英和公众都感受到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为此,美国政府不断完善其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和维护总体网络安全的治理机制。该治理机制首先包含美国政府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总体战略,随后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设置了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管理机构,最后从建立针对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网络防御机制、政府与私营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盟友合作机制三个主要操作机制方面具体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
信息共享机制
治理机制
操作机制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
3
作者
张帆
高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9,共8页
王蒙作品在德国的译介至今已有四十载,是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流砥柱,无论体量抑或影响均堪称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王蒙作品的德语译介历经三个阶段,即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逆潮而上的1990年代以及整体低迷但不乏亮点的21世纪二...
王蒙作品在德国的译介至今已有四十载,是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流砥柱,无论体量抑或影响均堪称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王蒙作品的德语译介历经三个阶段,即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逆潮而上的1990年代以及整体低迷但不乏亮点的21世纪二十年。德国学界对王蒙文学创作的研究超越了单调滞后的猎奇性、争议性解读,趋向多元同步的文学性、审美性研究,拓展了德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彰显出共情共性的艺术魅力,可与国内王蒙研究互参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德国
译介史述
接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I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对人类主体性的确证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芷净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随着数据、算力与算法的全面提升与更新,AI绘画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实验,加速发展为大众化的现实,并落地于各类应用场景。关于AI绘画的诸多争议也从曾经的理论假想变成了现实困境。无论是AI绘画在艺术行业生态中引起的巨震,还是随其而来...
随着数据、算力与算法的全面提升与更新,AI绘画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实验,加速发展为大众化的现实,并落地于各类应用场景。关于AI绘画的诸多争议也从曾经的理论假想变成了现实困境。无论是AI绘画在艺术行业生态中引起的巨震,还是随其而来的真实性危机以及文化工业问题的加剧等问题,似乎都指向AI对人类主体性的挑战,引发了AI取代人类艺术创作的担忧。本文认为AI不仅不会超越、取代人类艺术创作,反而能够敦促人类进一步自我认识,是对人类主体性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绘画
艺术
主体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自由与善好生活的构建——从人类学“伦理转向”看当代中国的伦理图景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琪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2-20,112,共10页
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对伦理议题的关照与社会科学研究中伦理议题的缺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本文首先讨论伦理议题在社会科学语境中缺失的原因,继而结合人类学理论中新兴的“伦理转向”,指出在现代性背景下,通过区分抽象的道德准...
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对伦理议题的关照与社会科学研究中伦理议题的缺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本文首先讨论伦理议题在社会科学语境中缺失的原因,继而结合人类学理论中新兴的“伦理转向”,指出在现代性背景下,通过区分抽象的道德准则与具体的伦理实践,可以从个体自由与个体责任的角度重新思考伦理问题。最后,在对中国的伦理图景进行概述性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到,各种价值系统的重叠为当代中国人的伦理生活带来了困境,也对个体的责任与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责任
伦理“他人”
善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对当代恐怖主义演化的三个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富育红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6期24-28,共5页
随着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当代恐怖主义的形态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得日益全球化和微型化,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虽然互联网本身并非恐怖主义滋生和发展的根源,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恐怖主义呈现的很多新...
随着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当代恐怖主义的形态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得日益全球化和微型化,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虽然互联网本身并非恐怖主义滋生和发展的根源,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恐怖主义呈现的很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得以放大。因此,互联网对当代恐怖主义演化的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放大效应”,包括塑造恐怖主义形态、推动恐怖主义极端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扩散,以及推动“化生放核”恐怖主义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信息与通信技术
互联网
放大效应
全球化
意识形态
微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美和解与东亚地区秩序变革的开端
7
作者
牛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以下简称“上海公报”),这被史学家们称为“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上海公报”内容丰富,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对世界战略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基本认知和战略性共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打开了中美...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以下简称“上海公报”),这被史学家们称为“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上海公报”内容丰富,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对世界战略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基本认知和战略性共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打开了中美和解之门,而且在于开启了战后东亚地区秩序变革的进程。中美关系史研究和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学者们对当时中美关系面对的诸多矛盾和挑战等,作过很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其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两国
中美关系史
战略形势
联合公报
基本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早期合作社运动
1
作者
李威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5年第1期79-99,M0005,M0006,共23页
文摘
19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发展和实践时期。尽管罗伯特·欧文与欧文派存在思想分歧,但是在欧文主义的指引下合作社运动开展起来。欧文及其追随者希望通过互相联合,共筹资本,创建社区共同体,以消灭资本主义的竞争体系,革除工业社会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改变命运的方案。然而,合作社区、合作贸易和合作生产等合作实验接连失败,欧文的理想逐步被抛弃,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此中断。
关键词
合作社
罗伯特·欧文
欧文派
合作社区
合作贸易与生产
分类号
K561.43 [历史地理—世界史]
F156.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的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机制演化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凯
厉叶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上海
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11期20-25,共6页
文摘
从21世纪初开始,网络恐怖主义逐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美国国内政治精英和公众都感受到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为此,美国政府不断完善其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和维护总体网络安全的治理机制。该治理机制首先包含美国政府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总体战略,随后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设置了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管理机构,最后从建立针对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网络防御机制、政府与私营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盟友合作机制三个主要操作机制方面具体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
信息共享机制
治理机制
操作机制
管理机构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
3
作者
张帆
高鸽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179。
文摘
王蒙作品在德国的译介至今已有四十载,是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流砥柱,无论体量抑或影响均堪称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王蒙作品的德语译介历经三个阶段,即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逆潮而上的1990年代以及整体低迷但不乏亮点的21世纪二十年。德国学界对王蒙文学创作的研究超越了单调滞后的猎奇性、争议性解读,趋向多元同步的文学性、审美性研究,拓展了德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彰显出共情共性的艺术魅力,可与国内王蒙研究互参互证。
关键词
王蒙
德国
译介史述
接受研究
分类号
H33 [语言文字—德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I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对人类主体性的确证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芷净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犹太
研究
所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基金
上海“超级博士后项目(项目批准号:202250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数据、算力与算法的全面提升与更新,AI绘画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实验,加速发展为大众化的现实,并落地于各类应用场景。关于AI绘画的诸多争议也从曾经的理论假想变成了现实困境。无论是AI绘画在艺术行业生态中引起的巨震,还是随其而来的真实性危机以及文化工业问题的加剧等问题,似乎都指向AI对人类主体性的挑战,引发了AI取代人类艺术创作的担忧。本文认为AI不仅不会超越、取代人类艺术创作,反而能够敦促人类进一步自我认识,是对人类主体性的确证。
关键词
AI绘画
艺术
主体性
实践
分类号
J20-05 [艺术—美术]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自由与善好生活的构建——从人类学“伦理转向”看当代中国的伦理图景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琪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2-20,112,共10页
文摘
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对伦理议题的关照与社会科学研究中伦理议题的缺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本文首先讨论伦理议题在社会科学语境中缺失的原因,继而结合人类学理论中新兴的“伦理转向”,指出在现代性背景下,通过区分抽象的道德准则与具体的伦理实践,可以从个体自由与个体责任的角度重新思考伦理问题。最后,在对中国的伦理图景进行概述性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到,各种价值系统的重叠为当代中国人的伦理生活带来了困境,也对个体的责任与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责任
伦理“他人”
善好生活
Keywords
morality
ethics
responsibility
ethical others
good life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对当代恐怖主义演化的三个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富育红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出处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6期24-28,共5页
文摘
随着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当代恐怖主义的形态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得日益全球化和微型化,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虽然互联网本身并非恐怖主义滋生和发展的根源,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恐怖主义呈现的很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得以放大。因此,互联网对当代恐怖主义演化的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放大效应”,包括塑造恐怖主义形态、推动恐怖主义极端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扩散,以及推动“化生放核”恐怖主义的发展等。
关键词
恐怖主义
信息与通信技术
互联网
放大效应
全球化
意识形态
微型化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美和解与东亚地区秩序变革的开端
7
作者
牛军
机构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文摘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以下简称“上海公报”),这被史学家们称为“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上海公报”内容丰富,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对世界战略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基本认知和战略性共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打开了中美和解之门,而且在于开启了战后东亚地区秩序变革的进程。中美关系史研究和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学者们对当时中美关系面对的诸多矛盾和挑战等,作过很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其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
中美两国
中美关系史
战略形势
联合公报
基本认知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早期合作社运动
李威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国的网络恐怖主义治理机制演化探析
王凯
厉叶
《中国信息安全》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
张帆
高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AI绘画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对人类主体性的确证
吴芷净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个体自由与善好生活的构建——从人类学“伦理转向”看当代中国的伦理图景
刘琪
《文化艺术研究》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互联网对当代恐怖主义演化的三个影响
富育红
《中国信息安全》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美和解与东亚地区秩序变革的开端
牛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