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20~42周奶牛产奶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赞明 张荣飞 +2 位作者 解红梅 陈峰 陆天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7-673,共7页
采用96头多胎荷斯坦奶牛,试验开始时平均泌乳时间为135d,平均日产奶量35kg。根据试验前1周日平均产奶量(M)将牛群分为4个产量组:第1组M≤30kg(n=24),第2组30kg<M≤35kg(n=24),第3组35kg<M≤40kg(n=24),第4组M>40kg(n=24)。每... 采用96头多胎荷斯坦奶牛,试验开始时平均泌乳时间为135d,平均日产奶量35kg。根据试验前1周日平均产奶量(M)将牛群分为4个产量组:第1组M≤30kg(n=24),第2组30kg<M≤35kg(n=24),第3组35kg<M≤40kg(n=24),第4组M>40kg(n=24)。每组内随机划分半胱胺盐酸盐(Lactonin,LT)试验(Treatment,n=49)与对照(Control,n=47)。试验于平均泌乳期第20周开始,按剂量顺序给试验组奶牛添喂经过包被保护的半胱胺盐酸盐(Lactonin)2000~6000U/d,持续23周。试验1组(n=12)平均奶产量增加18%(P<0.05);4个试验组(n=49)平均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乳蛋白率呈增加的趋势(0.05<P<0.15),其中试验4组(n=13)乳脂率和乳蛋白合成分别比对照提高11%,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4组标准乳(FCM)日产量倾向于提高(0.05<P<0.15)。免疫测定结果:试验组(n=32)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均比对照组(n=32)增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半胱胺盐酸盐提高泌乳中后期高产奶牛泌乳量,改善乳品质,增进奶牛健康;半胱胺盐酸盐提高奶牛生产的作用与其促进奶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奶牛 半胱胺盐酸盐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沈赞明 张荣飞 +1 位作者 陈峰 陆天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8期9-10,共2页
试验用88头泌乳后期多胎黑白花奶牛,根据应用复合半胱胺盐酸盐(CSC)前(泌乳19周)的日奶产量(M)将奶牛分成4组.各组内分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处理组(CSC,n=45)与对照组(control,n=43),CSC处理组曾在泌乳中期(泌乳20-32周)饲喂过复合半胱胺盐... 试验用88头泌乳后期多胎黑白花奶牛,根据应用复合半胱胺盐酸盐(CSC)前(泌乳19周)的日奶产量(M)将奶牛分成4组.各组内分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处理组(CSC,n=45)与对照组(control,n=43),CSC处理组曾在泌乳中期(泌乳20-32周)饲喂过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在此基础上继续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9周(泌乳33-41周),剂量为2000单位/d。CSC处理组奶牛(n=45)的平均乳脂率比对照组(n=43)提高6.2%(P<0.01),乳蛋白合成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5)。CSC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与奶牛试验前生产水平有关:第1组(M≤30 kg/d)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奶牛试验期内平均日产奶量增加26.7%(P<0.05),标准乳的产量也趋于增加(0.05<P<0.15);乳蛋白合成量有所升高(0.05<P<0.15);奶中的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第4组饲喂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合成量均有所增长(0.05<P<0.15)。第2组(30 kg/d<M≤35 kg/d)乳脂率增加10.9%(P<0.05);本试验结果与已报道的泌乳中期应用复合半胱胺盐酸盐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复合半胱胺盐酸盐可提高泌乳后期奶牛奶产量,改善乳品质,调动高产奶牛的生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胱胺盐酸盐 泌乳后期高产奶牛 奶产量 乳脂率和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