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杉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楼文阜 陈权 +6 位作者 张朝君 董举文 唐寅 张军 宋学孟 王凌健 杨远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7-23,共7页
以东方杉大树基部当年生的幼嫩萌枝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60 s后用升汞0.2%浓度消毒10~15 min。采用茎段微型扦插和诱导丛生芽的方法来增殖扩繁,适宜东方杉芽增殖培养基为:... 以东方杉大树基部当年生的幼嫩萌枝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60 s后用升汞0.2%浓度消毒10~15 min。采用茎段微型扦插和诱导丛生芽的方法来增殖扩繁,适宜东方杉芽增殖培养基为:MHJ+BA 0.5 mg/L+NAA 0.05 mg/L+L-谷氨酰胺0.5 g/L+活性碳5 g/L+蔗糖2%,茎段腋芽萌发率可达90%。芽伸长生长的培养基为:MHJ+L-谷氨酰胺0.5 g/L+活性碳5 g/L+蔗糖2%,35 d平均增高4.2 cm。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HJ+L-谷氨酰胺0.5 g/L+活性碳5 g/L+蔗糖1%,最高生根率达75%,以沙为培养基质的效果比琼脂好。生根的组培苗先在沙床上进行炼苗,炼苗成活率达87%,然后移栽到带混合基质的营养钵中育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育苗1~2个月后移栽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杉 组织培养 芽增殖 生根培养 炼苗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百合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丽 唐寅 +2 位作者 张承妹 董举文 宋学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8,共4页
食用百合(卷丹)鳞茎球经28~30℃高温催芽处理,剖取小于0.2mm的微生长点,接种在培养基MS+6-BA0.8mg/L+NAA0.1mg/L,经3~4d暗培养后,转光培养30~40d,经启动、增殖,扩繁成脱毒无性系。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病毒率达10... 食用百合(卷丹)鳞茎球经28~30℃高温催芽处理,剖取小于0.2mm的微生长点,接种在培养基MS+6-BA0.8mg/L+NAA0.1mg/L,经3~4d暗培养后,转光培养30~40d,经启动、增殖,扩繁成脱毒无性系。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病毒率达100%。无病毒百合再生鳞茎球的鳞片在MS+6-BA0.8mg/L+NAA0.1mg/L条件下,诱导丛生芽的效率最高;且使用该培养基,丛生芽增殖率最高。培养基糖浓度提高到10%时,再生鳞茎球的诱导率最高;NAA浓度为0.1mg/L时具有最佳的鳞茎球诱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脱毒 微茎尖 催芽处理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
3
作者 陈权 楼文阜 +3 位作者 唐寅 高畅 张朝君 宋学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0-34,F0003,共6页
基于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对丛芽继代、增殖材料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以及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的长势受丛芽继代次数的影响,连续继代3~5次后需及时更新增殖材料;应选择生长旺盛的... 基于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对丛芽继代、增殖材料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以及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的长势受丛芽继代次数的影响,连续继代3~5次后需及时更新增殖材料;应选择生长旺盛的单株苗作为母本进行扩繁;在东方杉茎芽诱导培养过程中,培养架架层光合有效光量子束密度应控制在30~50μmol·m^(-2)·s^(-1),丛芽继代过程应保持在60μmol·m^(-2)·s^(-1)以上、单株壮苗培养阶段控制在60~80μmol·m^(-2)·s^(-1);改善培养容器的透气性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在东方杉组织培养中,活性炭是必须的添加物,同时添加2 g·L^(-1)的L-谷氨酰胺能有效促进组培苗的生长;无根组培苗进行室外扦插生根,粗沙是理想的扦插生根介质,生根率可达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杉 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