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数据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璟 谢亚楠 +1 位作者 汪鸣泉 王茂华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MODIS遥感数据、辐射传播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位于中高纬度的美国伊利诺伊州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2006-2016年该地区APAR年均值介于35. 10~39. 58 W·... 基于MODIS遥感数据、辐射传播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位于中高纬度的美国伊利诺伊州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2006-2016年该地区APAR年均值介于35. 10~39. 58 W·m^-2·a^-1,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的APAR均值最高,集中在80~120 W·m^-2·d^-1,其次是春秋两季。基于Mann-Kendall非参数估计方法,模拟了伊利诺伊州地区2006-2016年不同季节平均APAR的变化趋势。夏季,中部、北部的APAR平均值升高幅度最大,为0. 6~1. 0 W·m^-2·a^-1,而南部的平均值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季,中部范围APAR均值升高;秋季,南部的APAR均值升高幅度较大,而中部和北部变化幅度较小。通过水热条件变化等分析,该地区气温总体在升高,更利于中部、北部的植被生长分布,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植被的生长季,而南部夏季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基础上进一步升温,高温抑制植被对辐射的吸收,导致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Mann-Kendall非参数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因子的D2D通信自适应联合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翟旭平 龚磊 张男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融合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的蜂窝系统中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单一、功率控制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联合功率控制算法.根据D2D用户到基站及蜂窝用户的距离计算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增补量,得出D2D用户及蜂窝用户... 针对融合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通信的蜂窝系统中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单一、功率控制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联合功率控制算法.根据D2D用户到基站及蜂窝用户的距离计算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增补量,得出D2D用户及蜂窝用户的路径损耗补偿因子矩阵,提升功率控制性能;同时采用联合闭环功率控制方式进一步降低D2D用户及蜂窝用户的同频干扰.实验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对系统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且吞吐量在1 000kbit/s以上的用户数量是传统功率控制算法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到设备 功率控制 路径损耗补偿因子 同频干扰 蜂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GHz光器件的50Gb/s PAM4传输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炜 宋英雄 +2 位作者 李正璇 李程程 谭阿才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38,共4页
50Gb/s NRZ信号所需要的传输带宽较高,25GHz光器件的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信号质量。描述了采用商用25GHz光器件实现50Gb/s PAM4信号的传输实验方案。在背靠背(BtB)和25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两种条件下,使用最大似然均衡(MLSE)算法进行译码... 50Gb/s NRZ信号所需要的传输带宽较高,25GHz光器件的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信号质量。描述了采用商用25GHz光器件实现50Gb/s PAM4信号的传输实验方案。在背靠背(BtB)和25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两种条件下,使用最大似然均衡(MLSE)算法进行译码。通过比较不同光功率情况下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性能,证明了基于25GHz光器件的50Gb/s PAM4信号传输方案可以作为单路50Gb/s的候选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 定时恢复 信道估计 最大似然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线跟踪法的73 GHz走廊环境MIMO信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斌 张仿琪 郑国莘 《移动通信》 2020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研究5G室内走廊环境的毫米波传输特性,通过射线跟踪仿真方法预测了室内走廊环境下73 GHz毫米波MIMO信道特性。介绍了实验的仿真环境和射线跟踪仿真预测的实验方法和具体参数设置。研究了室内走廊环境下73 GHz毫米波MIMO信道的路径... 为了研究5G室内走廊环境的毫米波传输特性,通过射线跟踪仿真方法预测了室内走廊环境下73 GHz毫米波MIMO信道特性。介绍了实验的仿真环境和射线跟踪仿真预测的实验方法和具体参数设置。研究了室内走廊环境下73 GHz毫米波MIMO信道的路径损耗、RMS时延扩展和MIMO信道容量变化。发现了路径损耗斜率和RMS时延数值较小。研究MIMO容量随距离变化时发现,收发机沿走廊纵向方向中间处会产生容量峰值,主要是由于该处散射丰富,NLOS分量大。研究MIMO容量特性发现增大天线间距和增大天线阵列规模可以提升容量,但是采用4×64 Massive MIMO相对于采用4×4 MIMO时容量提升较为有限。实验证实了73 GHz毫米波MIMO可以用于室内走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毫米波 信道特性 MASSIVE 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缝波导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指标测试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朝娜 郑国莘 +1 位作者 徐靖 尹柯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车地无线通信基于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无线传输媒介主要是泄漏电缆、自由天线及裂缝波导。裂缝波导是一种抗干扰性更强、信号覆盖均匀的无线传输介质。采用HFSS软件仿真裂缝波导的耦合强度等参数,并利用近场测试系统测试裂缝波导的耦合... 车地无线通信基于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无线传输媒介主要是泄漏电缆、自由天线及裂缝波导。裂缝波导是一种抗干扰性更强、信号覆盖均匀的无线传输介质。采用HFSS软件仿真裂缝波导的耦合强度等参数,并利用近场测试系统测试裂缝波导的耦合强度,从而得到波导接收天线最佳接收高度。通过裂缝波导、波导接收天线、LTE基站和车载终端测试车地通信系统的吞吐量、丢包和延时等性能指标,验证了基于裂缝波导的车地通信系统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裂缝波导 LTE技术 车地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涂覆微纳光纤的倏逝场氨气检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建 曾祥龙 +2 位作者 杨傲 滕林苹 邾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4,共9页
本文基于TDLAS技术,采用设计制备的微纳光纤气体吸收池,搭建了一套全光纤的NH3浓度检测系统。NH3检测系统的核心部分气体传感通过1.51μm的微纳光纤完成,该系统检测结果表明,NH3在20000 ppm∼100000 ppm浓度范围内,解调的二次谐波幅值... 本文基于TDLAS技术,采用设计制备的微纳光纤气体吸收池,搭建了一套全光纤的NH3浓度检测系统。NH3检测系统的核心部分气体传感通过1.51μm的微纳光纤完成,该系统检测结果表明,NH3在20000 ppm∼100000 ppm浓度范围内,解调的二次谐波幅值与对应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R=0.9962)。为了提高NH3浓度的检测性能,采用纳米金涂覆微纳光纤以增强光纤的倏逝场效应。根据实验结果,纳米金涂覆后的微纳光纤NH3浓度检测系统灵敏度有了很大提升,NH3浓度的检测下限可达到260 ppm。对不同浓度的NH3反复监测显示该检测系统稳定性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为5.38%,适用于长期稳定性的NH3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技术 微纳光纤 纳米金涂覆 NH3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和神经网络的头相关传输函数个性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梦杰 方勇 +1 位作者 黄青华 刘华平 《电声技术》 2019年第3期10-16,共7页
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的个性化定制,是实现虚拟听觉系统(Virtual Audio Display, VAD)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稀疏表示和径向基函数(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的HRTF个性化方法... 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的个性化定制,是实现虚拟听觉系统(Virtual Audio Display, VAD)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稀疏表示和径向基函数(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的HRTF个性化方法,通过LASSO回归分别计算出生理特征的稀疏系数和HRTF数据的稀疏系数,利用神经网络来建模两组系数的映射关系,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与测试样本相关性强的数据作为训练集,所提方法只需要进行较少的训练就可以估计出个性化头相关传输函数。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稀疏表示方法相比,本方法所需的训练集更小,估计误差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相关传输函数 个性化 稀疏表示 RBF神经网络 Pearson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喇曼增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振宜 陈惠 +2 位作者 商娅娜 陈娜 刘书朋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1,共5页
普通单模光纤的喇曼增益低,严重制约了喇曼放大器的发展。因此,研究高喇曼增益的光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的喇曼散射增强特性。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CVD)法分别制备出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和普通单模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的喇曼增益低,严重制约了喇曼放大器的发展。因此,研究高喇曼增益的光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的喇曼散射增强特性。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CVD)法分别制备出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和普通单模光纤样品,并测得其传输损耗谱和喇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具有更强的喇曼散射强度。在不同的泵浦功率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喇曼放大实验,相比于普通单模光纤,硫化铅掺杂石英玻璃光纤具有更大的喇曼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光纤 硫化铅掺杂 喇曼散射 喇曼增强 喇曼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OAM复用通信中基于线性回归的串扰消除方案
9
作者 刘旻雯 李迎春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为减小轨道角动量(OAM)复用信号在自由空间传输过程中的模式间串扰,提出一种串扰消除方案。在传输基于16进制正交幅相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16QAM-OFDM)信号的双路OAM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中,使用基于梯度下降的线性回归方案缓解OAM模... 为减小轨道角动量(OAM)复用信号在自由空间传输过程中的模式间串扰,提出一种串扰消除方案。在传输基于16进制正交幅相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16QAM-OFDM)信号的双路OAM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中,使用基于梯度下降的线性回归方案缓解OAM模式间串扰,恢复原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串扰消除方案使接收到的双路16QAM-OFDM信号的星座点集中在16QAM参考点周围,且每个子载波的误码率(BER)接近于没有串扰时的BER;当串扰功率约为-23.5dBm时,前向纠错码(FEC)门限3.8×10-3处的功率代价至少降低了3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M复用 串扰消除 OFDM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M通信系统传输建模与可用性分析
10
作者 李震昱 张雪凡 +1 位作者 纪文莉 郑国莘 《移动通信》 2020年第12期73-79,共7页
目前CBTC系统采用LTE-M通信系统承载多种业务,其中列车控制业务关乎列车的运行安全,对传输的可用性要求极高,系统可用性亟需理论验证。从LTE-M系统数据包传输过程入手,结合CBTC业务模型和LTE-M系统传输模型,采用DSPN对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目前CBTC系统采用LTE-M通信系统承载多种业务,其中列车控制业务关乎列车的运行安全,对传输的可用性要求极高,系统可用性亟需理论验证。从LTE-M系统数据包传输过程入手,结合CBTC业务模型和LTE-M系统传输模型,采用DSPN对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进行建模,从理论上分析了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并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LTE-M系统测试平台来测试系统不同场景下的时延与吞吐量,根据测试结果确定不同场景下的DSPN模型参数,最后使用软件Time Net对DSPN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数据包长度以及业务接入量对传输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数据包长度由100 bits增加至400 bits时,端到端传输可用性平均下降0.03%;当业务接入量由系统最大吞吐量的0.9倍增加至0.9999倍时,端到端传输可用性平均下降5%。该模型与计算结果可为实际工程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LTE-M 可用性 DSPN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模光纤激光器中隐形孤子脉动演化特性研究(特邀)
11
作者 黄千千 黄梓楠 +1 位作者 戴礼龙 牟成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0-238,共9页
以锁模光纤激光器为研究平台,利用色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实时观察到调制频率成比例的三周期隐形孤子脉动现象。通过分析孤子的演化特性,笔者所在课题组认为孤子的调制不稳定性引起了色散波和孤子的参量耦合过程,导致了色散波和孤子的能量... 以锁模光纤激光器为研究平台,利用色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实时观察到调制频率成比例的三周期隐形孤子脉动现象。通过分析孤子的演化特性,笔者所在课题组认为孤子的调制不稳定性引起了色散波和孤子的参量耦合过程,导致了色散波和孤子的能量交换,从而产生了参量边带和隐形孤子脉动。部分能量在色散波和孤子间的交换使得孤子总能量几乎不变。因此这种孤子脉动难以通过时域脉冲序列分辨。此外,文中实验分析了隐形孤子脉动完整的演化路径,即仅通过增加泵浦功率使得脉动产生至消失的过程。与传统的可见脉动过程相比,这种隐形孤子脉动的调制周期随泵浦功率的变化较小。该工作不仅加强了对孤子脉动动力学现象的理解,还对锁模激光稳定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模光纤激光器 孤子脉动 色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热极化四孔光纤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
12
作者 陈振宜 王水莲 +2 位作者 陈娜 刘书朋 郝强达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2,共5页
由于热极化将破坏光纤熔石英材料的中心反演对称性,使其产生二阶光学非线性效应或线性电光效应。设计一种四孔光纤,采用载流子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四孔光纤的热极化过程,制备出了热极化四孔光纤,并研究了电场对其偏振光传输特... 由于热极化将破坏光纤熔石英材料的中心反演对称性,使其产生二阶光学非线性效应或线性电光效应。设计一种四孔光纤,采用载流子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四孔光纤的热极化过程,制备出了热极化四孔光纤,并研究了电场对其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热极化四孔光纤中,偏振光的椭圆率和方位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呈近似线性关系。由此获得其二阶非线性系数为0.17pm/V,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极化 四孔光纤 二阶非线性系数 载流子模型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的手语识别
13
作者 金彦亮 吴筱溦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针对提取手语特征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表征能力差、信息不完整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two-stream adaptive enhanced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TAEST-GCN)实现基于孤立词的手语识别。该网络使... 针对提取手语特征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表征能力差、信息不完整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two-stream adaptive enhanced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TAEST-GCN)实现基于孤立词的手语识别。该网络使用人体身体、手部和面部节点作为输入,构造基于人体关节和骨骼的双流结构。通过自适应时空图卷积模块生成不同部位之间的连接,并充分利用其中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同时采用残差连接方式设计自适应多尺度时空注意力模块,进一步增强该网络在空域和时域的卷积能力。将双流网络提取到的有效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可以分类输出手语词汇。最后在公开的中文手语孤立词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在100类词汇和500类词汇分类任务中准确率达到了95.57%和8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数据 双流结构 自适应时空图卷积模块 自适应多尺度时空注意力模块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的加密流量分类
14
作者 金彦亮 陈彦韬 +1 位作者 高塬 周嘉豪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72,共1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加密流量分类方法忽略了流量的时序特性和所用模型的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ATCN)的高效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流量的内容信息与时序信息共同嵌入模型... 针对目前大多数加密流量分类方法忽略了流量的时序特性和所用模型的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ATCN)的高效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流量的内容信息与时序信息共同嵌入模型,增强加密流量的表征;然后利用时间卷积网络并行捕获有效特征以增加训练速度;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建立动态特征汇聚,实现模型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设定的两项分类任务上的性能都优于基准模型,其准确率分别为99.4%和99.8%,且模型参数量最多可降低至基准模型的15%,充分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先进性。最后,本文在ATCN上引入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微调方式,为流量分类中零日流量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流量分类 时间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算法
15
作者 金彦亮 范宝荣 +2 位作者 高塬 汪小勇 顾晨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5-809,共15页
针对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算法存在收敛困难、训练效果不理想、泛化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首先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与具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 针对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算法存在收敛困难、训练效果不理想、泛化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首先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与具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相结合形成VWG(VAE-WGAN-GP)模型,提高了所提取特征的质量;然后用元学习算法Reptile训练VWG特征提取模型,进一步得到MVWG(meta-VWG)特征提取模型,以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最后将特征提取模型与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决策算法相结合,对PPO算法中的奖励函数进行改进,提高了决策模型的收敛速度,最终得到MVWG-PPO自动驾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MVWG特征提取模型与VAE、VW(VAE-WGAN)、VWG基准模型相比,重构损失分别降低了60.82%、44.73%和29.09%,收敛速度均提高约5.00倍,重构图像更加清晰,并且在自动驾驶任务中的表现也更好,能够为智能车提供更高质量的特征信息。同时,改进奖励函数后的决策模型与基准决策模型相比,收敛速度也提高了11.33%,充分证明了该文方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特征提取 强化学习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深度语义挖掘模型
16
作者 张换香 彭俊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7-2319,共13页
方面级情感分析是一种细粒度的情感分类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基于依赖树的图神经网络和基于注意力的网络模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由于在线评论表达的复杂性和依赖关系不易解... 方面级情感分析是一种细粒度的情感分类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基于依赖树的图神经网络和基于注意力的网络模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由于在线评论表达的复杂性和依赖关系不易解析使得这些方法在情感分析的性能上得不到有效提升.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句法语义和上下文语义的深度语义挖掘模型(Deep Semantic Mining Model,DSMM).具体地,为了深度挖掘句法背后隐含的深度语义,模型采用并行的图卷积和多头注意力机制挖掘丰富的语义;为了充分利用句法语义和上下文语义的内在关联关系,采用了关联注意力机制获取句法语义和上下文语义的相关性,并且采用自适应方面路由机制有效获取方面的情感语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基于依赖树的语义位置嵌入,进一步增强方面-意见词的关联.在三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复杂句情感分析中既能从不同语义空间挖掘句子的语义特征,也能有效利用句法特征强化句子的语义表征,在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上的表现优于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面级情感分析 图卷积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关联注意力 句法 上下文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工作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17
作者 刘英见 刘航宇 +4 位作者 蒋凯 魏仁杰 孙宝瑞 叶楠 王亮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的】单光子探测以及单光子测距系统在三维成像和超远距离空间遥感等方向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器件本身的限制以及太阳光的背景噪声等因素,其应用场景大多处于夜间状态。【方法】文章通过改进传统激光雷达系统,使用全光纤光学系... 【目的】单光子探测以及单光子测距系统在三维成像和超远距离空间遥感等方向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器件本身的限制以及太阳光的背景噪声等因素,其应用场景大多处于夜间状态。【方法】文章通过改进传统激光雷达系统,使用全光纤光学系统,利用超窄带宽光纤滤波,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配合机械运动控制实现了超大视角和超高分辨率,且为可以在日间和雾天等光学环境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单光子成像系统。同时,文章所提改进激光雷达系统基于大气穿透性好、传输损耗低的1550 nm波段进行设计,提升了在雾天以及雨天的工作能力。【结果】文章所提系统在能见度为500 m左右的雾天状态实现了1.6 km外物体的三维成像,其成像距离是当时能见度的3倍。配合超高分辨率的时间/数字转换器,并根据激光雷达系统的系统响应函数构建模型,利用最小化负对数似然函数对直方图的强度信息和距离信息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升距离分辨率,相比于最大值法得到的0.05 m的距离分辨率,文章所提系统结合最小化负对数似然函数方法将距离分辨率提升到了0.006 m。同时通过对图像进行正则化处理来抑制光子技术的涨落对成像效果的影响,以此来消除图片中的噪点。【结论】基于1550 nm的全光纤激光雷达系统具备很强的机械稳定性,具备在恶劣天气工作的能力,在远程遥感测绘、地面及车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具备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探测 激光雷达 光子飞行时间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路由器的两层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雪凡 刘源 李洪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在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睡眠与节点间的数据快速转发是一对矛盾.星型网络既节能又容易控制,但网络面积太小.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专用路由器的节能中转法,将星型网络扩展为内外二层的结构,控制面积是星型的4倍.主要采用了以下... 在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睡眠与节点间的数据快速转发是一对矛盾.星型网络既节能又容易控制,但网络面积太小.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专用路由器的节能中转法,将星型网络扩展为内外二层的结构,控制面积是星型的4倍.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1)拓扑结构控制算法将网络节点以控制器为圆心分为内外二层,外层节点以内层节点作为中转点,从而简化了路由,优化了路由能耗;2)节能时序控制.首先,节点从睡眠到苏醒过程中采用了时间分段的顺序,减少了监听时间和消耗的电流;其次,内层节点的短时间监听与外层节点的发送序列协调配合,既实现了常态下的低能耗通信,又解决了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同步.经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层低功耗无线网络及其控制方法是可行的,节点低功耗和网络延时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有限 路由能耗 拓扑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酉重构子空间的一维DOA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彦亮 闾儒坤 +1 位作者 汪小勇 郑国莘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6-939,共14页
针对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MUSIC)算法在低阵元数目、低信噪比和小节拍数等非理想条件下,对入射间隔较小的信号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酉重构子空间的MUSIC算法... 针对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MUSIC)算法在低阵元数目、低信噪比和小节拍数等非理想条件下,对入射间隔较小的信号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酉重构子空间的MUSIC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酉变换将均匀线阵接收数据实数化,然后根据子空间特征向量的大小,重新构造子空间和校正矩阵得到新的空间谱函数,最后与信号子空间投影算法联合,实现DOA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MUSIC算法和SSP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低阵元数目、低信噪比和小节拍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酉变换 重构子空间 空间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拐弯:转角视野盲区无线感知监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潮 周梦 +1 位作者 丁寅凡 汤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4,共8页
驾驶人视野盲区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现有的摄像头、转角镜以及传感器在感知环境时容易受到天气或光线不足的影响,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基于Wi-Fi网络低功耗、低成本、全天时的泛在感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状... 驾驶人视野盲区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现有的摄像头、转角镜以及传感器在感知环境时容易受到天气或光线不足的影响,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基于Wi-Fi网络低功耗、低成本、全天时的泛在感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状态智能化感知的盲区动态对象监测系统。在类似转角或拐弯的场景下,通过无线感知技术与模式识别,提前监测是否有行人即将进入与行进方向垂直的车辆视野盲区的行为,实现“视觉拐弯”,从而预警来往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盲区监测系统在5 m范围内的视野盲区中实现行人检测的平均精确度可达到96%,具有鲁棒性与普适性等优势。与传统的监测方式相比,该系统在黑暗环境下能良好地工作,同时不会侵犯人们的隐私,在复杂城市交通网络中具备应用潜力,对社会改善交通状况、保障行人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无线感知 信道状态信息 视野盲区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