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肿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晨晨 胡明 +2 位作者 褚珺 陈其民 蔡金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近、远期并发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21.2%(98/463):近期并发症32例(导管末端位置异常10例,穿刺处机械性静脉炎17例,局部皮下血肿5例);远期并发症66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0例,导管移位滑脱16例,导管渗漏断裂5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5.6%(34/611):近期并发症13例(血肿3例,误穿动脉9例,夹闭综合征1例);远期并发症21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3例,导管或泵体破裂渗漏3例,导管与血管壁粘连取出困难2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TIVAP具有并发症少,安全耐用的优势。PICC则置入简便、无需麻醉,费用低,置入后能即刻使用的特点。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故对于儿童肿瘤患儿,应根据个体化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中心静脉置管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儿童肠重复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梅董昱 严志龙 陈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总结和介绍本院腹腔镜下儿童肠重复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4例儿童肠重复畸形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13例,最小年龄5天,最大12岁,平均年龄3岁1个月,3岁以下患儿17例。胃重复畸形1例,十二指肠... 目的总结和介绍本院腹腔镜下儿童肠重复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4例儿童肠重复畸形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13例,最小年龄5天,最大12岁,平均年龄3岁1个月,3岁以下患儿17例。胃重复畸形1例,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空肠重复畸形3例,回肠重复畸形10例,回盲部重复畸形9例。结果 24例均完成手术,1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肠重复畸形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78.3±27.3)min,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肠重复畸形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4.0±13.9)min,7例行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5.7±39.8)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P=0.022)。开始进食时间,完全腹腔镜组(5.2±0.4)d,早于腹腔镜辅助组(6.1±0.9)d和腹腔镜中转开腹组(6.4±0.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2,P=0.046)。完成进食时间,完全腹腔镜组(7.4±0.5)d,早于腹腔镜辅助组(8.3±1.1)d和腹腔镜中转开腹组(9.3±1.3)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2,P=0.018)。三组患儿平均住院日(10.5±2.7)d,完全腹腔镜组短于腹腔镜辅助组和腹腔镜中转开腹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3,P=0.044)。所有患儿平均随访时间(19.2±15.8)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儿童肠重复畸形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诊断兼具治疗作用,创伤小,伤口美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重复畸形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连续79例儿童单侧组织学良好型肾母细胞瘤先期手术治疗结果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晨捷 高怡瑾 +7 位作者 殷敏智 蔡骄阳 张安安 唐月佳 顾松 潘慈 汤静燕 徐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0-1335,共6页
目的·加深对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的理解,规范手术操作及其后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放疗)流程,为中国儿童WT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首诊于... 目的·加深对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的理解,规范手术操作及其后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放疗)流程,为中国儿童WT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首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初治单侧组织学良好型WT(favorable histology Wilms tumor,FHWT)连续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国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hinese Children Cancer Group,CCCG)-WT-2009和CCCG-WT-2015方案诊断、分期并接受相应治疗。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手术结果、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进行分析。最后随访时间为2020年3月31日。结果·共纳入79例初治单侧FHWT连续病例。男性41例,女性38例;中位年龄27.1个月。系统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Ⅲ期23例,Ⅳ期10例。69例(87.3%)一期手术行肾脏肿瘤切除术,10例(12.7%)行肾脏肿瘤活检术(2例粗针穿刺活检,8例开腹活检)。11例患儿出现疾病进展/复发,1例放弃治疗后8周又回到原治疗方案。具有原发灶放疗指征的32例患儿中27例实际接受放疗,10例初诊时有肺转移灶患儿中3例接受全肺放疗。67例无事件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9.8个月。所有病例5年EFS和OS分别为84.8%和92.4%;Ⅰ、Ⅱ、Ⅲ以及Ⅳ期患儿5年EFS分别为100.0%、84.6%、95.7%和50.0%(P=0.010),5年OS分别为100.0%、94.9%、95.7%和70.0%(P=0.070)。Ⅲ/Ⅳ期患儿中,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病例5年EFS高于仅实施活检术患儿(91.3%vs 60.0%,P=0.032);对于先期接受活检术患儿,6周评估可进行根治性手术者较无法根治性手术者5年EFS更高(100%vs 0,P=0.005)。结论·采用先期手术策略治疗儿童单侧FHWT安全、可行且有效。一期手术切除肾原发病灶及准确的淋巴结取样是确定分期和成功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组织学良好型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4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矫治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24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晔明 严志龙 +1 位作者 洪莉 王宇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介绍腔镜下手术矫治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的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24例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其中先天性左后外侧膈疝2例,胸骨后疝1例,右侧局限性膈膨升1例,食管裂孔疝20例。对20例食管裂孔疝患儿采取腹腔镜下食... 目的介绍腔镜下手术矫治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的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24例儿童先天性膈肌缺陷,其中先天性左后外侧膈疝2例,胸骨后疝1例,右侧局限性膈膨升1例,食管裂孔疝20例。对20例食管裂孔疝患儿采取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胃底折叠术,其余病例均于腹腔镜完成手术。结果20例食管裂孔疝中,2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2例后外侧膈疝中,1例腔镜下顺利完成修补,另1例因缺损过大,镜下未能将疝入胸腔的脏器回纳腹腔,转开腹手术。1例胸骨后疝和1例右侧局限性膈膨升患儿均经腔镜下完成膈肌折叠修补术。2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5年,无复发,2例有轻度胃食管反流。结论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膈肌缺损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进食早、恢复快、切口瘢痕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畸形 膈/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儿童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并发症的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潘伟华 吴晔明 +3 位作者 施诚仁 严志龙 王俊 张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0-982,987,共4页
目的介绍儿童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空肠肝管Roux-Y吻合术的初步临床经验,并就如何减少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展开讨论。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的61例儿童胆总管囊肿经腹腔镜手术病例... 目的介绍儿童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空肠肝管Roux-Y吻合术的初步临床经验,并就如何减少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展开讨论。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的61例儿童胆总管囊肿经腹腔镜手术病例。其中男18例,女43例,年龄8 d~14岁,术前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并提示为Ⅰ型胆总管囊肿,囊肿直径1.2~12 cm,均未作外引流。结果 61例中54例成功经腹腔镜完成囊肿切除、空肠肝总管Roux-Y吻合术,7例分别因囊肿巨大、炎性粘连、出血或技术原因中转开腹。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随访2~43个月,胰头部囊肿形成2例,存在胰腺炎发作1例,有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腹腔镜下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具有显著的微创手术优点,但需要娴熟的镜下操作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是将该技术在临床推广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阑尾穿孔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严志龙 陈其民 +3 位作者 徐敏 何蓉 顾硕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阑尾穿孔治疗经验体会。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2001年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6年的儿童阑尾穿孔的临床资料。对比根据术中脓液培养结果来选择相对应的抗菌素,以及采用经验性广谱抗菌素。结果共有219例作... 目的探讨儿童阑尾穿孔治疗经验体会。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2001年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6年的儿童阑尾穿孔的临床资料。对比根据术中脓液培养结果来选择相对应的抗菌素,以及采用经验性广谱抗菌素。结果共有219例作Ι期阑尾切除术。对比前后3年的二组患儿,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和其它腹腔内的并发症,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对典型的阑尾穿孔应尽早手术。经验性的广谱抗菌素足够覆盖正常的肠道菌群,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阑尾脓肿,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行Ι期阑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阑尾穿孔 Ⅰ期阑尾切除术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盛 严志龙 陈其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单切口腹腔镜治疗30例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年龄1~11岁,(6.1±3.3)岁。对斜疝采用腹腔镜下带线针、钩针配...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单切口腹腔镜治疗30例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年龄1~11岁,(6.1±3.3)岁。对斜疝采用腹腔镜下带线针、钩针配合,内环口腹膜外潜行置线、荷包结扎的方法高位结扎疝囊;对直疝用类似方法结扎疝囊,同时将脐动脉襞缝合覆盖于直疝三角,起到加固作用。结果术中证实28例为斜疝复发,其中4例对侧存在隐匿性斜疝;2例为直疝。手术时间12~45 min,(21.4±8.2)min。30例随访2~53个月,(23.9±12.5)月,均无再次复发。术后瘢痕隐蔽,无并发症。结论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瘢痕隐蔽,并可术中诊断处理隐匿性疝、直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复发 腹腔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TEXT分期系统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辰 周莺 +4 位作者 钟玉敏 邱海嵊 徐敏 汤静燕 潘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层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对36例肿瘤进行分期,结合影像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36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36病例:(1)影像特点:平扫期肿块密度较正常肝脏实质稍低,含有钙化的18例,占50%;2例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理为纯胎儿型;3例增强后呈极轻度强化,为小细胞未分化型;31例增强后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上皮混合型14例及上皮间叶混合型17例。(2)CT PRETEXT分期: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17例,Ⅳ期2例;根据手术结果再次使用PRETEXT分期法进行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1例,总体准确率为86.1%(31/36)。(3)治疗效果评价:根据PRETEXT分期结合CT表现,Ⅰ期5例和Ⅱ期6/8例直接手术切除;Ⅱ期2/8例由于伴有腹水、肺部转移和门静脉瘤栓,与Ⅲ期22例和Ⅳ期1例先行活检。11/13例直接手术切除病例,2例随访复查无明显复发征象,9例行化疗巩固治疗,无明显异常;25/36例病例经2个化疗期后,均显示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所占肝脏的分段不变,随后对肿块进行手术切除。结论:PRETEXT分期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结合肿瘤影像学的特点,对本病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为肿瘤手术时机及化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儿童 肝母细胞瘤 CT PRETEX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儿童乳糜胸、腹水11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励楚刚 冯一 +1 位作者 徐卯升 施诚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7-469,共3页
关键词 乳糜胸 营养支持治疗 儿童 肠内营养支持 1995年 2004年 1998年 乳糜微粒 17世纪 乳糜腹水 诊治方法 机制分析 胸导管 淋巴管 91年 国内外 病死率 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前术后24h食管pH监测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燕 施成仁 +4 位作者 王俊 王捍平 余世耀 张弛 沈涤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29-430,共2页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氢离子浓度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端侧吻合纠治术后的神经系统预后分析
12
作者 李卓杭 于新迪 +3 位作者 任婧雅 沈佳 董素贞 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料,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根据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的分量表评分,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各方面预后情况。通过比较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正常与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2种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检查结果与患儿是否实施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及CPB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单纯或合并简单心内畸形的CoA患儿27例。有MRI检查结果者25例,其中检查结果异常者5例(20.0%);有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者26例,其中评分异常的患儿21例(80.77%),包括听力-语言评分异常18例、表现评分异常12例。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检查结果异常与是否实施CPB无相关性(P=0.341,P=1.000)。MRI检查结果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显示,在接受CPB的病例中,中低温组神经系统预后无异常的患儿占所有无异常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0.00%与100.00%。结论·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异常的比例较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听力-语言和表现能力;CPB不是直接引起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中低温下实施可能有利于保护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磁共振成像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预后 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硕 徐敏 陈其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 讨论如何合理、安全地进行外科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方法 电话评估及转运前处理;到达后再次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转运及转运中处理。结果 16例外科危重新生儿被电话要求转运,除2例到达对方医院后因家属放弃转运外,其余14例患儿均转运... 目的 讨论如何合理、安全地进行外科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方法 电话评估及转运前处理;到达后再次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转运及转运中处理。结果 16例外科危重新生儿被电话要求转运,除2例到达对方医院后因家属放弃转运外,其余14例患儿均转运成功。结论新生儿内外科密切配合,恰当地在对方医院进行即时评估,作出正确处理,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同时应重视转运途中的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婴儿 新生 疾病 病人转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软化对儿童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丽敏 徐卓明 +2 位作者 柳立平 孔英 徐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TBM)对不同类型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所有充血型CHD术后患儿,查阅所有病例的手...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TBM)对不同类型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所有充血型CHD术后患儿,查阅所有病例的手术资料和监护记录;按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即是否存在中度以上气管软化或TBM,将每类疾病患儿分成TBM组和无TBM组,进行临床资料和预后的比较。结果回顾总结充血型CHD患儿共5 06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为TBM237例,发生率为4.7%。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和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TBM发生率位列前三位,分别为34.68%、29.17%和28.00%。房室间隔缺损(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病例中,TBM组患儿月龄和体质量明显低于无TBM组(P<0.05);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病例中,TBM组患儿的月龄和体质量大于无TBM组(P<0.05);在其他类型CHD患儿中,TBM组与无TBM组年龄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主动脉弓中断/室间隔缺损外,对于其余类型CHD,TBM组的患儿需要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P<0.05)。结论 TBM对充血型CHD早期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延长,尤其是低年龄、低体质量患儿;手术前应对大气道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手术后机械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支气管软化 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治的发展和挑战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锦纷 丁文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类严重疾病,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内,我国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上海儿童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类严重疾病,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内,我国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在美国HOPE基金会的帮助下,与世界著名的小儿心脏外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学习交流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心脏外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儿童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明 严志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912-913,9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2月,对腹股沟斜疝439例,其中术前诊断为双侧斜疝94例,术前诊断为单侧斜疝而术中探查为双侧斜疝104例,术中发现单侧直疝2例,传统手术后复发疝16例。在...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2月,对腹股沟斜疝439例,其中术前诊断为双侧斜疝94例,术前诊断为单侧斜疝而术中探查为双侧斜疝104例,术中发现单侧直疝2例,传统手术后复发疝16例。在脐上缘做10 mm弧形切口,切口内偏右侧穿入5 mm trocar,偏左侧穿入3 mm trocar,用改良套管钩针行内环口环形荷包缝扎术。结果 241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10.1±5.0)min,198例双侧手术时间(15.2±2.5)min。总住院时间1~3 d,平均2 d。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无阴囊积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疗效肯定,伤口小,安全快速,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单切口 经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肠神经元异常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施诚仁 王俊 +3 位作者 余世耀 张忠德 陈其民 吴晔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58-60,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肠神经元异常疾病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患者32例;其中结合型17例,无肛合并肠神经元异常9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3例,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神经元发育异常2例。外科处理包括肠切除、肠造瘘及非手术治疗。结果 ... 目的 观察分析肠神经元异常疾病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患者32例;其中结合型17例,无肛合并肠神经元异常9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3例,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神经元发育异常2例。外科处理包括肠切除、肠造瘘及非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8例,随访率87.4%。外科手术有效率85.7%,结合型与无肛合并神经元异常病变者疗效明显。1例全小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患者部分肠切除术后,症状未见改善。3例未成熟型作新生儿期造瘘术后6~12月再次活检细胞成熟,关瘘后排便正常。1例神经节细胞减少,2例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经6~28月后再次活检,病理情况仍无改变。非手术治疗者疗效均不满意。结论 针对结合型、无肛合并肠神经异常者,外科手术切除有明显疗效。非手术治疗病症无明显缓解。术中冰冻切片难以对神经节细胞作质的正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 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10年小结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晔明 严志龙 +2 位作者 王俊 潘伟华 胡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胃底折叠术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1年2月10年中2个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81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30例,新华医院51例)临床资料,包括食管裂孔疝76例,单纯严...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胃底折叠术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1年2月10年中2个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81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30例,新华医院51例)临床资料,包括食管裂孔疝76例,单纯严重胃食管反流5例。男49例,女32例。年龄25天~11岁。2例有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史。采用5个5 mm trocar分别经脐和两上腹、两侧中腹部进腹,保留脾胃韧带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结果79例镜下完成手术(包括Nissen-Rossetti术37例,Thal术42例),2例中转开放手术。出院前均行食管钡餐(GI)复查,37例Nissen-Rossetti术后9例轻~中度食管下端狭窄,1~2次扩张后缓解症状;42例Thal术后7例存在轻度反流。术后69例获随访,时间2个月~7年,平均26个月。2例食管裂孔疝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镜下手术,1例证实膈肌脚尼龙缝合线松脱,1例裂孔关闭不够,仍有一较小旁疝形成,均再次镜下修补,术后恢复好;1例术后出现发作性腹痛伴呕吐;1例智力发育障碍者术后吞咽功能退化,顽固性拒食,长期鼻胃管喂养;2例胃食管轻~中度反流伴有胃动力差。其余63例术后生长发育好,术前临床症状消失。结论①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②对于食管裂孔疝,选择镜下Thal术可有效减少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③对于严重胃食管反流,选择Nissen-Rossetti术,术后抗反流效果更确切,与传统的Nissen术相比,保留胃短血管的Nissen-Rossetti术操作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胃食管反流 食管裂孔疝 胃底折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外科干预指征与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盛 严志龙 +2 位作者 梅董昱 谢周龙龙 陈其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外科干预指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经手术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正规内科治疗(治疗时间17~36 d...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外科干预指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经手术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正规内科治疗(治疗时间17~36 d)无效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发现肠道畸形,均行末端回肠造瘘术以及肠活检术。待患儿体重≥5 kg时,行二次手术关闭造瘘。收集同时期10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成功的肠动力不足、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通过各项指标(呕吐次数、胃潴留次数、暂禁食或减少奶量与喂奶次数等)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患儿肠动力障碍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手术组患儿肠动力障碍较对照组更严重,内科治疗无效。手术组10例患儿中9例存活,1例死亡。存活的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二期手术关闭造瘘后,7例排便正常,2例有轻度便秘。两次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患儿肠神经节细胞有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结论对于患有动力性肠梗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内科正规治疗3周仍然无效者,应及时行末端回肠造瘘术。待患儿体重≥5 kg时可择期行关闭造瘘术,关造瘘前应充分评估远端肠管是否通畅以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肠梗阻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肇伉 白凯 +3 位作者 徐志伟 刘锦纷 陈玲 丁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瓣上狭窄。所有患儿均采用自体带瓣肺动脉行主动脉根部替换(2例同期行Konno术),并用同种带瓣大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同种肺动脉7例,主动脉1例)。结果 1例因并发术后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生存7例术后均无残余解剖梗阻,中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ROSS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ROSS手术 瓣膜病变 先天性主动脉瓣 肺动脉 儿童 术后 根部 并发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