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调节LKB1-AMPK-LC3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乾 赵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节肝激酶B1-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KB1-AMPK-LC3)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用DDP诱导建立其DDP耐药细胞T24/DDP细胞,用不同...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节肝激酶B1-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KB1-AMPK-LC3)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用DDP诱导建立其DDP耐药细胞T24/DDP细胞,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T24和T24/DDP细胞后以MTT法筛选姜黄素最佳作用浓度。将T24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二甲双胍组、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用姜黄素和LKB1-AMPK激活剂二甲双胍分组处理后以MTT法、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细胞划痕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自噬、迁移与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24细胞LKB1-AMPK-LC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将T24/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二甲双胍组、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用姜黄素和二甲双胍分组处理的同时用不同浓度DDP处理,然后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T24/DDP细胞DDP耐药系数的影响。将T24/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DP组、DDP联合姜黄素组、DDP联合二甲双胍组、DDP和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用DDP、姜黄素和二甲双胍分组处理后以同样方法检测各组T24/DDP细胞增殖、自噬、迁移、凋亡、耐药与LKB1-AMPK-LC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相比对照组,姜黄素组T24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数、迁移率、磷酸化的LKB1(p-LKB1)/LKB1、磷酸化的AMPK(p-AMPK)/AMPK与LC3Ⅱ/LC3Ⅰ、T24/DDP细胞DDP耐药系数降低,T24细胞凋亡率升高;二甲双胍组各指标变化与姜黄素组相反。相比姜黄素组,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组T24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数、迁移率、p-LKB1/LKB1、p-AMPK/AMPK与LC3Ⅱ/LC3Ⅰ、T24/DDP细胞DDP耐药系数升高,T24细胞凋亡率降低。相比对照组,DDP组T24/DDP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相比对照组、DDP组,DDP联合姜黄素组T24/DDP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数、迁移率、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p-LKB1/LKB1、p-AMPK/AMPK与LC3Ⅱ/LC3Ⅰ降低,T24/DDP细胞凋亡率升高;DDP联合二甲双胍组上述各指标变化与DDP联合姜黄素组相反。相比DDP联合姜黄素组,DDP和姜黄素联合二甲双胍组T24/DDP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数、迁移率、P-gp蛋白表达、p-LKB1/LKB1、p-AMPK/AMPK与LC3Ⅱ/LC3Ⅰ升高,T24/DDP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姜黄素可降低LKB1-AMPK-LC3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抑制膀胱癌细胞自噬、增殖与迁移,促使其凋亡,并减弱其DDP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LKB1-AMPK-LC3 膀胱癌 增殖 迁移 顺铂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3例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分析
2
作者 张燕 陈峰 +2 位作者 施绒贤 黄玗 沈璧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2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原发性皮肤黏...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2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均为男性,其中2例年龄>50岁。所有患者皮损均发生于面部且有黏液池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角蛋白7(CK7)、乳腺囊液蛋白15(GCDFP-15)、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CAM5.2)、GATA结合蛋白3(GATA-3)和上皮膜抗原(EMA)均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约8%~12%阳性;而细胞角蛋白20(CK20)和癌胚抗原(CEA)均为阴性。结论: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是临床罕见的皮肤肿瘤,以老年男性为主,低度恶性,需根据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癌 原发性 皮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面体框架核酸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莎莎 吕叶辉 林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0-384,共5页
自1982年由Seeman首次提出后,DNA纳米结构的开发逐渐完善,其相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作为3D DNA纳米结构材料的代表,四面体框架核酸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编辑性、高稳定性及易制备性等优势,在... 自1982年由Seeman首次提出后,DNA纳米结构的开发逐渐完善,其相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作为3D DNA纳米结构材料的代表,四面体框架核酸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编辑性、高稳定性及易制备性等优势,在生物传感器、肿瘤治疗、抗原检测、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简述了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相关概念,并从治疗应用的角度总结了四面体框架核酸在以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1)生物载体与肿瘤给药,如构建新型自组装复合体改善游离药物药效、搭载小分子RNA减缓癌症进程、自组装复合体精准靶向治疗等。(2)调节炎症与免疫应答,如降低炎性因子、治疗炎症性疾病、预防糖尿病、作为免疫调节剂等。(3)促进组织再生,如促进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周围神经再生、通过血管新生促进创面修复等。该综述对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体框架核酸 生物载体 肿瘤 炎症 免疫应答 组织再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3版》出版:基于ERAS理念下骨科手术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圣艳 王哲敏 +1 位作者 倪丹利 范佳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5-I0005,共1页
书名:《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3版》作者: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52369骨科已经成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骨科包含的疾病和损伤类型十分复杂多样,由日常中许多原因造成如跌倒、运动等,其... 书名:《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3版》作者: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52369骨科已经成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骨科包含的疾病和损伤类型十分复杂多样,由日常中许多原因造成如跌倒、运动等,其中以骨折为主,通常需要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护理学会 临床科室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实践 手术室护理专业 骨科手术患者 损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早期强化率与短长径之比预测三阴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蓝海菲 孙培霞 +2 位作者 李杨 宋修峰 王永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强化率(EER)及短长径之比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行术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计算乳腺癌肿块的EER及短长径之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ER特征...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强化率(EER)及短长径之比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行术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计算乳腺癌肿块的EER及短长径之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ER特征和短长径之比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EER联合短长径之比预测癌组织Ki-67表达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磁共振EER≥102.3%或短长径之比≤0.73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0%(57/60)、85.4%(41/4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结论:在DCE-MRI的诊断中,EER、短长径之比的联合应用可预测三阴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KI-67表达 磁共振成像 早期强化率 短长径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出版:急诊输液行精细化管理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朱敏 郁飞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书名:《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作者:吴玉芬、杨巧芳、夏琪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3629目前,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要求医疗工作不仅关注患者病情,还要考虑就医心理、医疗环境及社会因素等。急诊科作为医院关... 书名:《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作者:吴玉芬、杨巧芳、夏琪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3629目前,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要求医疗工作不仅关注患者病情,还要考虑就医心理、医疗环境及社会因素等。急诊科作为医院关键部分和患者救治第一科室,静脉输液常见,其安全护理管理至关重要。但因医院患者与护士配比不协调、护理人员有限,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难保障。精细化管理模式是被广泛认可的护理管理模式,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做到“准、精、严、细”,能完善传统护理不足、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和协作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治疗 新医学模式 专科护士培训 护理管理质量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诊科 工作人员素质 协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初步分析
7
作者 陈庆峰 施乐娟 汪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耳鼻咽喉科病房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118例(突聋组),根据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分为非全聋组61例和全聋组57例。纳入陪同就诊... 目的探讨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耳鼻咽喉科病房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118例(突聋组),根据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分为非全聋组61例和全聋组57例。纳入陪同就诊听力正常成年人15例(对照组)。观察受试对象前庭器官是否存在损伤及损伤程度的联系。结果对照组前庭功能均正常,与突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聋组前庭功能与全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聋组痊愈2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22例。结论即使无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仍有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前庭功能可能经中枢代偿后抑制了眩晕症状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前庭功能 视频头脉冲试验 冷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的刑事规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1-46,共6页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刑事规制模式禁止开展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我国现行刑法制度存在一定滞后,有必要明确其刑事规制路径。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行为可侵害多种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前者包括人的尊严、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管理秩序,后者...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刑事规制模式禁止开展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我国现行刑法制度存在一定滞后,有必要明确其刑事规制路径。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行为可侵害多种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前者包括人的尊严、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管理秩序,后者包括子代和代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各种具体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同,应分别处理:将兽人胞质杂交体胚胎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行为应以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定罪处罚,将嵌合体胚胎植入人体内的行为应以非法行医罪定罪处罚,将嵌合体胚胎植入动物体内的行为不具有刑事可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混合体 生殖性人兽混合体培育 刑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颈椎形态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思思 周璇 +4 位作者 李欣 宋圆圆 周叶 杨晓颜 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2-1065,1078,共5页
目的:观察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颈椎矢状面形态特征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分析不同颈椎分型对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颈椎形态在脊柱侧凸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 目的:观察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颈椎矢状面形态特征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分析不同颈椎分型对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颈椎形态在脊柱侧凸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随访的67例女性AIS的基本信息及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其颈椎前凸角、颈椎矢状面形态、康复治疗前后的冠状面Cobb角,计算Cobb角改变量。根据颈椎矢状面形态,将患者分为颈椎前凸组和颈椎后凸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Cobb角的变化量。以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为因变量,女性AIS患者治疗前年龄、身高、体重、颈椎后凸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颈椎后凸与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的关系。结果:67例女性AIS中47例(70.1%)存在颈椎后凸。康复治疗后,颈椎前凸组与颈椎后凸组的Cobb角改变量分别为﹣16.4°(﹣28.5°,﹣9.2°)、4.3°(﹣2.1°,9.0°),颈椎前凸组的Cobb角改变量较颈椎后凸组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颈椎后凸、身高是康复治疗后Cobb角变化量的影响因素(b=0.329,b=﹣0.440,P<0.05)。结论: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多存在颈椎后凸,这种改变不利于生长发育期通过康复改善脊椎畸形角度,这可能与人体生物力学的结构,侧凸患者本体感觉受损相关。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中,建议加强对颈椎矢状面形态的评估,针对性进行姿势管理和居家康复指导,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颈椎矢状面形态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2WI联合D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言 刘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5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根治性手术前1周予以MRI检查,术后均经病理...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5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根治性手术前1周予以MRI检查,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并分析HR-T2WI联合DWI对EMVI的评估价值。结果:HR-T2WI联合DWI诊断EMV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90.91%、90.40%、71.87%、96.77%,均高于单纯HR-T2WI的相应结果 (分别为73.08%、82.83%、80.80%、52.78%、92.13%),其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2WI联合DWI在直肠癌患者EMVI评估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借助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可能有利于提高诊断效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RF2和FGF2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敏燕 季俭 郝晓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 目的探讨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接收因STEMI行PCI术患者150例(STEMI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RF2、FGF21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NRF2、FGF-21在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STEMI组患者血清NRF2、FGF21显著降低(P<0.05)。发生MVA组的手术时间时长、术前心功能KllipⅢ级人数、cTnl、CK-MB、UA、Hcy、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VA组,NRF2、FGF21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MV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时长、高水平IL-1β、TNF-α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NRF2、FGF21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NRF2、FGF21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AUC分别为0.754、0.760、0.843,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两者单独预测AUC(Z=5.491、5.943,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NRF2、FGF21水平降低,并可作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的保护危险因素,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Ⅲb~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菊娣 黄骞 +6 位作者 杨志勇 刘合代 梁洪享 黄英 倪裕丰 倪国英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Ⅲb~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胃癌患者11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各5...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Ⅲb~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胃癌患者11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各59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外周血细胞、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免疫功能,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相对更高;两组外周血CD_(8)^(+)、血清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CD_(3)^(+)、CD_(4)^(+)水平、CD_(4)^(+)/CD_(8)^(+)值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则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C)、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可知,前者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Ⅲb~Ⅳ期胃癌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控制其机体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因化疗而产生的血液毒性反应,还可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