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表面在血液接触类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程静 李政浩 +4 位作者 李欣怡 龚天颖 李怡瑶 何李盟 林祥德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60,共14页
医疗器械与血液接触时易引发凝血、排斥等不良反应,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研究表明,构建超疏水表面能够有效减少生物分子黏附,改善溶血和凝血现象,抑制微生物生长,显著提升血液相容性,因而在血液接触器械表面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对... 医疗器械与血液接触时易引发凝血、排斥等不良反应,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研究表明,构建超疏水表面能够有效减少生物分子黏附,改善溶血和凝血现象,抑制微生物生长,显著提升血液相容性,因而在血液接触器械表面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对超疏水表面与血液、细胞及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仍缺乏系统性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推进超疏水表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系统总结了当前超疏水表面的构建策略、方法及材料体系,深入探讨了超疏水表面与血液中血浆蛋白、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超疏水表面的特定微纳结构形貌能够有效调控表面与血液成分的暴露面积和可附着区域,改变表面蛋白的吸附构型,优化表面血液流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从而实现对表面血液相容性及其耐久性的精准调控。还全面综述了超疏水表面在植入式医疗器械、体外循环设备和伤口敷料等血液接触医疗器械中的创新应用,证实超疏水涂层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前瞻性地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涂层的长期稳定性、使用耐久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结果为未来超疏水表面在医疗器械中的优化设计和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促进医疗器械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抗血凝血栓 血液相容性 抗生物黏附 表面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制与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基于IMDRF成员国医疗器械出口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海洪 徐键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100,共13页
作为建设质量强国的制度安排,完善的政府规制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IMDRF成员国医疗器械规制的研究实例表明,医疗器械规制的创新效应和成本效应在不同阶段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同影响。研发规制或进口通关规制能... 作为建设质量强国的制度安排,完善的政府规制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IMDRF成员国医疗器械规制的研究实例表明,医疗器械规制的创新效应和成本效应在不同阶段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同影响。研发规制或进口通关规制能否提升产品出口质量取决于创新效应与成本效应间的比较,同时满足研发规制与进口通关规制则对产品出口质量有正向促进效应;生产规制对产品出口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呈“倒U型”特点。因此,政府既要构建政府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又要强化规制立法的国际沟通和协调,企业则要利用规制效应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规制 出口质量 医疗器械 成本效益 IMDRF 质量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晓 刘洋 王馨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841-845,共5页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较多,监管职责不明确,临床试验工作缺乏技术性指导,临床试验申办方、研究者及合同研究组织缺乏合...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较多,监管职责不明确,临床试验工作缺乏技术性指导,临床试验申办方、研究者及合同研究组织缺乏合规意识。本文剖析了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层面发现的问题,并立足监管主体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医疗器械注册相关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 监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海洪 李晓 刘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35-840,共6页
我国已经启动了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接受工作,符合要求的境外数据可用于国内注册。要做好该工作,应该从数据接受原则性、数据质量可靠性、数据评价可用性和数据国际差异性等四个关键维度来加以考察。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完... 我国已经启动了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接受工作,符合要求的境外数据可用于国内注册。要做好该工作,应该从数据接受原则性、数据质量可靠性、数据评价可用性和数据国际差异性等四个关键维度来加以考察。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可溯源性是决定数据质量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将有利于临床试验数据国际互认制度的建立,并提升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临床试验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医疗器械 境外临床试验 数据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增强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 被引量:3
5
作者 钱乾 孙丽萍 +2 位作者 刘佳霖 杜慧江 凌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2-769,共8页
自动化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可以提高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大多数基于判别式和图像描述生成式,在准确性、流畅性、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生成技术有望改善以上问题。在预训练多模... 自动化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可以提高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大多数基于判别式和图像描述生成式,在准确性、流畅性、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生成技术有望改善以上问题。在预训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判别增强的微调方法——MedVLM。以影像诊断作为辅助的判别目标,引入低秩自适应微调法、提示微调法以及冻结微调法,来微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特征提取模块、视觉-语言转换模块以及大语言模型模块,使其能够准确诊断肺部CT影像的疾病,并生成准确性更高的肺部CT影像报告。所提方法的BLEU@4得分率为40.85%(40.41%~40.94%),METEOR得分率为70.56%(70.37%~70.8%),生成报告的肺炎诊断准确率为87.67%(86.06%~87.39%)。显著超越传统的图像描述方法。判别增强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肺部CT影像报告生成的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报告生成 大语言模型 微调 判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临床数据的两阶段专业级大语言模型微调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丽萍 童子龙 +5 位作者 钱乾 陆鑫涛 凌晨 方诚 汤其宇 蒋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6-2910,共5页
通用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缺乏对专业领域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专业领域问题回答的准确度不够,常常产生幻觉,阻碍了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应用落地。因此,基于专业领域特有数据提高大型语言模型的专业性成为当前大语言模... 通用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缺乏对专业领域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专业领域问题回答的准确度不够,常常产生幻觉,阻碍了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应用落地。因此,基于专业领域特有数据提高大型语言模型的专业性成为当前大语言模型应用落地的关键挑战。针对通用大语言模型在特定领域知识理解与生成内容专业性不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P-Tuning v2与Freeze两种参数高效微调方法,提出了一种专业级大语言模型的两阶段微调框架。依赖该框架与肝胆科临床数据对ChatGLM-6B进行微调,得到一个针对肝胆专科的专业级大语言模型,命名为MedGLM.H。根据实验显示,微调后的大语言模型对于肝胆专科问题的准确率从31%提升到了62%;得分率从57%提升到了73%。在进行两阶段微调后,模型在肝胆专科的问答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与专业性,根据三名临床医生进行的对话实验,证明了微调后的模型在更专业的医疗场景中具备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微调 肝胆科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石运动加速度波形的EFD分析方法
7
作者 张御廷 李然 +2 位作者 高迪哲 刘乐乐 杨晖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33,共10页
为了研究滚石运动的发生机制,准确分析滚石运动中每一时刻的运动形式,实现对滚石灾害的防治,采用微机电惯性导航探测器和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经验傅里叶分解(EFD)3种不同的信号分解算法,分别探讨了滚石运动过程中单... 为了研究滚石运动的发生机制,准确分析滚石运动中每一时刻的运动形式,实现对滚石灾害的防治,采用微机电惯性导航探测器和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经验傅里叶分解(EFD)3种不同的信号分解算法,分别探讨了滚石运动过程中单一运动状态的加速度波形形式和3种信号分解算法对混合运动加速度信号的分解性能。在算法仿真测试中,经验傅里叶分解的均方根误差小于其他算法。在实验室滚石实验中,经验傅里叶分解所得子信号的可解释性最强且算法复杂度远小于其他算法。因此,可以通过经验傅里叶分解对微机电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经验傅里叶分解是研究滚石运动状态的一种有效且准确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滚石运动 经验模态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经验傅里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拼音与词性特征的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陆鑫涛 孙丽萍 +3 位作者 凌晨 童子龙 刘佳霖 汤其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中文电子病历结构复杂,且相较英文具有更多的一字多音与一音多义现象,给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带来了挑战.随着技术的成熟,当前主流的基于字形特征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难以获得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入拼音与词性特征的中文电子病历命... 中文电子病历结构复杂,且相较英文具有更多的一字多音与一音多义现象,给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带来了挑战.随着技术的成熟,当前主流的基于字形特征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难以获得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入拼音与词性特征的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利用BERT预训练模型获取医学文本的动态向量表示,借助中文拼音特征对电子病历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取词性特征对拼音特征的不确定性加以约束.此外,对于这3种类型的特征,本文采用缩放点积注意力模块进行融合.在医疗领域数据集CCKS2018、CCKS2019,通用领域数据集Weibo上,F1值分别达到了98.66、87.25、73.41,相较基准模型BERT-BiLSTM-CRF分别提升了1.01、2.10、6.51.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众多现有模型相比,本文方法展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能,本研究为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中文电子病历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凸全变分和剪切波的磁共振图像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存珏 刘巧红 +3 位作者 李晓欧 孙丽萍 凌晨 刘佳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针对磁共振图像重建后边缘模糊、纹理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正则约束项的图像重建模型。利用稀疏表示更为逼近L_0范式的最大最小非凸全变分和对纹理细节保持效果更好的剪切波变换作为约束项构建重建模型,并使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对... 针对磁共振图像重建后边缘模糊、纹理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正则约束项的图像重建模型。利用稀疏表示更为逼近L_0范式的最大最小非凸全变分和对纹理细节保持效果更好的剪切波变换作为约束项构建重建模型,并使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对新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论是主观视觉效果,还是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等评价标准均优于其他对照模型,不仅能保留图像的纹理信息,同时有效地保留图像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图像重建 剪切波变换 最大最小非凸全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雨晴 林祥德 刘宇博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凭借其可控的纤维直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表面积,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简述了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常用的静电纺丝材...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凭借其可控的纤维直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表面积,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简述了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常用的静电纺丝材料及其在传感器中的性能特点,展示了该类材料在灵敏度、耐久性和柔韧性方面的优势,阐述了由该类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在健康监测、运动检测和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分析了当前静电纺丝技术在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如耐用性、生产成本和多功能传感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 可穿戴传感器 柔性传感器 健康监测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对中耳传声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于仪 王心玥 +2 位作者 吕杰 张天宇 任柳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 通过对中耳不同部位硬化的理想化有限元模拟,揭示不同鼓室硬化部位和程度对中耳传声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切片数据三维重建人类中耳有限元模型,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气导传声进行仿真;通过增大相关组织材料的杨氏模量模拟不同部位... 目的 通过对中耳不同部位硬化的理想化有限元模拟,揭示不同鼓室硬化部位和程度对中耳传声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切片数据三维重建人类中耳有限元模型,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气导传声进行仿真;通过增大相关组织材料的杨氏模量模拟不同部位的鼓室硬化,计算鼓膜和听骨链各韧带、关节硬化后中耳传递函数的变化。结果 小范围的鼓膜硬化对传声性能影响不大(<5 dB)。锤骨上韧带、砧骨上韧带及砧骨后韧带附近部位硬化引起的听骨链固定导致鼓膜脐和镫骨底板的低中频运动下降,说明其造成不同程度以低频为主的听力损失,完全固定时听力损失可达40 dB左右。锤砧关节硬化对传声无影响,而砧镫关节硬化导致镫骨底板的高频响应略增大(0~6 dB)。镫骨硬化造成镫骨底板低中频运动显著下降,但是鼓膜脐的运动速度下降并不显著。结论 鼓室硬化引起中耳传声效率变化主要由中耳刚度增大导致,对硬化部位和程度敏感。此外,硬化部位越靠近传声链下游,鼓膜和镫骨底板运动变化的不一致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 有限元 中耳力学 传递函数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针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镇痛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子良 于仪 +3 位作者 乔璇 陈恩纳 徐靖雯 姚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作为阳性对照,研究手针治疗对佐剂型关节炎(acute 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镇痛效果,并探讨肥大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手针治疗10 min(手针10 min)组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 目的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作为阳性对照,研究手针治疗对佐剂型关节炎(acute 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镇痛效果,并探讨肥大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手针治疗10 min(手针10 min)组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30 min(贴膏30 min)组。建立AA大鼠模型,测量手针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作用足三里穴前后大鼠机械和热刺激痛阈的变化,模型组不进行治疗。提取穴位组织切片染色,统计各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结果手针10 min组治疗后大鼠机械及热痛阈较治疗前均显著提升(P<0.0001),手针10 min组机械和热刺激痛阈恢复率与贴膏30 m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针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后穴位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相比模型组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手针短时治疗能显著提高AA大鼠痛阈,产生即时镇痛效果,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的阳性对照效果相当。手针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的镇痛效果可能与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验证了针刺在临床关节炎症疾病中缓解疼痛的效果,并为未来深入探索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长期疗效及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镇痛效果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越障策略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李乐琪 徐浩然 +4 位作者 汪瑞琴 曹金凤 张琳琳 韩甲 吕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7-1213,共7页
目的调查健康青年在不同跨越障碍策略下的人体动态平衡能力,为防跌倒训练和公共设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健康青年使用F-scan足底压力分析鞋垫进行实验。受试者被要求针对3种不同高度与宽度组合的障碍物,以优势足为先行足,非优势... 目的调查健康青年在不同跨越障碍策略下的人体动态平衡能力,为防跌倒训练和公共设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名健康青年使用F-scan足底压力分析鞋垫进行实验。受试者被要求针对3种不同高度与宽度组合的障碍物,以优势足为先行足,非优势足为跟随足,分别采用横跨和纵跨两种方法进行跨越,并采集足底压力数据。结果不同跨越策略对先行足COP_ML调整速度、95%置信圆面积、ML振幅和AP振幅产生显著影响(P<0.05)。不同跨越策略对跟随足COP_ML调整速度、95%置信圆面积、最大摆动和最小摆动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P<0.05)。先行足在横跨和纵跨时,在不同高度和宽度下平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参数值会随高度增高而变大,也会随宽度加宽而变大。跟随足在纵跨时,在不同高度下平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衡参数值会随高度增高而变大,但在横跨时平衡参数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青年在纵向跨越障碍物时,先行足的平衡能力优于横向跨越,与优势足的运动习惯和日常活动模式相符。而非先行足在横向跨越时表现出更稳定的足底压力分布,可能与更大的触地面积和更均匀的重心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障碍跨越 动态平衡 健康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与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丁立军 孟青云 +3 位作者 廖跃华 曹金凤 韩甲 吕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9-1074,共6页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CNLBP)是临床腰痛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该病极易复发并呈年轻化趋势。CNLBP患者通常存在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度降低和平衡功能障碍等问题。对造成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要素和干...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CNLBP)是临床腰痛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该病极易复发并呈年轻化趋势。CNLBP患者通常存在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度降低和平衡功能障碍等问题。对造成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要素和干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可揭示CNLBP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为CNLBP干预方法的后续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从CNLBP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运动与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干预方法几个方面,对CNLBP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与干预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CNLBP发病机制和干预方法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平衡功能 干预方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成像测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怡 乐佳美 +4 位作者 韩秋琴 马玉洁 丁皓 吕杰 杨戈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8-574,共7页
血液是生物体内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物质输送和传递的任务。血流微环境影响着心血管发育、红细胞聚集及血液黏度、癌症转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在药物输送、细胞分选、人工器官设计和生物体运动等研究领域,流场环境也起到重... 血液是生物体内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物质输送和传递的任务。血流微环境影响着心血管发育、红细胞聚集及血液黏度、癌症转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在药物输送、细胞分选、人工器官设计和生物体运动等研究领域,流场环境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使得微流场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微粒子成像测速(micro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Micro-PIV)将传统的粒子成像测速和显微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对高速相机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组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能够计算得到微流场环境的速度场。与其他速度测量方法相比,Micro-PIV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本文介绍Micro-PIV系统的主要组成及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并总结其近年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对Micro-PIV的不足和应用前景展望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成像测速 互相关分析 微流体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自编码的fNIRS信号运动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永康 李茜 +2 位作者 王琦雯 徐琪 李晓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3-932,共10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成本低廉、便携性高的脑成像系统,近年来深受脑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关注。但fNIRS信号中的运动伪迹会干扰后期数据分析的结果,且现有的一些...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成本低廉、便携性高的脑成像系统,近年来深受脑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关注。但fNIRS信号中的运动伪迹会干扰后期数据分析的结果,且现有的一些算法去噪效果较为单一。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卷积自编码的fNIRS信号运动伪迹校正算法——MCAN算法,并使用该算法对fNIRS信号中的3种运动伪迹进行校正;然后用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将其与现有的几种常用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CAN算法在剩余运动伪迹数量、均方误差、信噪比、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平方、峰峰误差几种指标上表现良好,说明所提算法可作为一种全新的fNIRS信号预处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卷积自编码 卷积神经网络 预处理 运动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反馈的卧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研究
17
作者 孟青云 刘观鑫 +2 位作者 许鑫 孟巧玲 喻洪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7-157,共1页
目的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体积大,难以移动,大多是为坐着使用而设计的,无法满足中风患者早期卧床不起的康复需求。方法研发了一款为中风患者早期卧床康复设计的卧式踝足康复机器人(supine ankle rehabilitation robot,S-ARR)。该S-AR... 目的现有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体积大,难以移动,大多是为坐着使用而设计的,无法满足中风患者早期卧床不起的康复需求。方法研发了一款为中风患者早期卧床康复设计的卧式踝足康复机器人(supine ankle rehabilitation robot,S-ARR)。该S-ARR易于移动,可适应不同高度,具有可变工作空间,在旋转关节处有机械限制器。配置了足底力反馈系统,通过力感知获取患者的运动意图。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对踝关节旋转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S-ARR的控制系统方案。此外,还对原型机进行了关节活动度测量实验和康复训练实验,以测量患者使用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时,穿戴者的踝关节运动活动度和卧式踝足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S-ARR具有可行的工作空间和相对平稳的运动过程,测得的关节角度略小于预设值(约2°),测量的关节运动范围的波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表明原型可以满足康复要求。而康复训练综合实验表明,该机器人操作平稳,最大角度略小于规定角度,同时可以实时反馈受试者足底压力。结论该卧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设计合理,移动方便,可适应患者不同的小腿长度,可实时反馈受试者足底压力,能满足中风早期的踝关节康复训练需求,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中风患者 关节活动度 康复需求 关节运动 力反馈 关节角度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肝癌呼气信号鉴别的改进AdaBoost级联分类器
18
作者 郝丽俊 朱耿 +1 位作者 黄钢 严加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为了降低呼气检测技术在肝癌筛查中的漏诊率,本研究设计一种改进的AdaBoost级联分类器,并将其应用于鉴别健康志愿者和肝癌患者的呼气信号。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自助划分获得一组训练子集。基于该训练子集,先后利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采... 为了降低呼气检测技术在肝癌筛查中的漏诊率,本研究设计一种改进的AdaBoost级联分类器,并将其应用于鉴别健康志愿者和肝癌患者的呼气信号。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自助划分获得一组训练子集。基于该训练子集,先后利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采用K折交叉训练和投票法得到多个子分类器;接着,将多个子分类器加权组合得到一个改进的AdaBoost分类器;然后,再次自助划分训练样本,以新的训练子集训练得到另一个AdaBoost分类器;最后,将两个AdaBoost分类器串联形成级联分类器。测试样本送入该级联分类器后,按照级联规则,潜在的异常样本将被反复筛查。以电子鼻采集到的120名志愿者的呼气信号的Relief优化特征集为训练样本,构建改进AdaBoost级联分类器,并对40例测试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级联分类器可有效区分出测试组中的肝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呼气信号,平均敏感性为93.42%,明显优于传统AdaBoost级联分类器,漏诊率显著降低。此外,该级联分类器的稳定性较好,精度的变异系数仅为3.95%。可见,改进AdaBoost级联分类器可有效提升分类器对肝癌呼气信号的检测能力,对实现基于呼气检测的肝癌无创普及性筛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呼气法检测 AdaBoost级联分类器 漏诊率 变异系数 Relief优化特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猪胰腺组织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幸嵘 杜霁儒 +2 位作者 翁原驰 王峰 刘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索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消融猪胰腺组织的效果。方法采用开腹手术,借助针式电极对12只猪释放电脉冲,按照场强数值小、中、大设置三组参数(1000 V/cm、1500 V/cm、2500 V/cm)进行消融。通过比较各组术后恢复情况、消融面积、... 目的探索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消融猪胰腺组织的效果。方法采用开腹手术,借助针式电极对12只猪释放电脉冲,按照场强数值小、中、大设置三组参数(1000 V/cm、1500 V/cm、2500 V/cm)进行消融。通过比较各组术后恢复情况、消融面积、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数据验证H-FIRE消融猪胰腺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实验猪均存活,且获得明确的消融效果,各组组织病理学均提示,消融有效彻底,消融区与正常组织区分界明显,小场强组、中场强组、大场强组平均消融面积分别为(30.96±3.73)mm^(2)、(51.93±25.26)mm^(2)、(108.90±55.23)mm^(2),大、中场强组消融面积均显著大于小场强组(P值均<0.05),中场强组与大场强组消融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定的消融参数下,对猪胰腺进行H-FIRE消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电穿孔 消融技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AM-InceptionV3迁移学习的食品图像分类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慧江 崔潇以 +1 位作者 王艺蒙 孙丽萍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提高食品图像自动识别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的“开端”第三版(Inception V3)分类模型。将带有图像网络(ImageNet)预训练权重参数的InceptionV3模型拆分后,在每个Inceptio... 为提高食品图像自动识别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的“开端”第三版(Inception V3)分类模型。将带有图像网络(ImageNet)预训练权重参数的InceptionV3模型拆分后,在每个Inception块后嵌入CBAM模块,再重新组装成新模型,共嵌入11个CBAM模块。将此模型用于经过填充和缩放到299×299像素的Food-101食品图像数据集进行迁移学习,最高准确率达到82.01%。与原始的InceptionV3模型相比,CBAM模块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能力;同时迁移学习与从头开始训练相比也可以大幅提高准确率、缩短训练时间。与其它几类主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为食品图像分类识别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图像分类 通道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CBAM InceptionV3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